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中医世家 2023-05-10 23:51:3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处方 : 桂枝9克(去皮)芍药12克 甘草6克 人参9克 大枣12枚(擘)生姜12克

功能主治 : 调和营卫,益气养血。治伤寒发汗后,气血两虚,身疼痛,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 : 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摘录 : 《伤寒论》

2021-03-06太阳病方证总结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if !supportLists]一、[endif] 本证

[if !supportLists](一)[endif] 经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中风表虚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桂枝汤证

①标准的桂枝汤证外症:脉浮缓、恶风、可以出汗

②病机:就是有风气伤到了我们的卫气

③治疗的原则: 要把一些什么样的东西送到我们的卫气的范围,而且还要把我们卫气里面的风邪打出去.

④桂枝汤剂量: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3两(切),大枣12枚。

⑤桂枝汤不能喝太烫的,第一碗喝下去后,要喝一碗热粥(水比较多比较稀的),“以助药力”,借着发汗把邪气逼出来。所以吃完桂枝汤一定要喝热水或热稀饭,加衣服,让这个人热点出汗。吃药以后大概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伸手到衣服里面,感觉皮肤有点湿润感,微微出汗就好。如果出大汗,这个人就容易伤到元气,会比较虚。毛孔打开又会把邪气吸进体内。一碗药喝完后如果病好了,就不要再吃第二碗了。不然老发汗人会整个虚掉。

[if !supportLists](2)[endif]桂枝汤兼证

①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②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③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④桂枝新加汤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2、[endif] 伤寒表实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麻黄汤证

① 麻黄八大主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②麻黄汤证绝对辩证点:是“脉浮紧,无汗”
③典型的麻黄汤证:因为身体里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失温,但是体表温度已经达到高烧39度,病人的感觉就是很激烈的怕冷,要加衣服盖棉被还是觉得好冷好冷。

④麻黄汤构成: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70个) 炙甘草(3克)

[if !supportLists](2)[endif] 麻黄汤兼证

①葛根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②大青龙汤

*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 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麻黄九禁,大青龙汤也适用。

③小青龙汤

*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 小青龙汤辩证点

!小青龙汤的咳嗽就咳得稀里呼噜的啦,痰饮很多,所以这是一个辨症点。

!痰饮很多,稀痰,白色透明或是把泡泡痰,或者是鼻涕,吐到水里会很快划掉。

!咳嗽厉害,平躺的时候咳得更凶。

!也可能是热,黄痰,这时候可以加石膏

 

[if !supportLists]3、[endif] 表郁轻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桂枝麻黄汤各半汤

 ①桂麻各半汤的意义在于已经辩证得很清楚了,病邪已经的的确确在最表面了,只要打开一点点汗孔把病邪逼出去,病就好了。

②桂麻各半汤----临床应用在风疹块、身体痒。风湿症状的酸痛、受湿受寒后有脉浮而紧细寒气病。也可以治疗寒湿,又寒又湿那种,很有效。

[if !supportLists](2)[endif] 桂枝二麻黄一汤

①汗出必解啊,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②桂枝二麻黄一汤它就是一碗汤里面有三分之二碗桂枝汤,而有三分之一碗麻黄汤,比桂麻各半汤药更重.虽然桂麻各半汤要重,可是从药物的性质的比例来讲,就是桂枝汤的比例就占得更多,这个邪气比较散的时候,麻黄汤的比例要少,桂枝汤的比例要多,这样子麻黄汤开了一点点汗孔,这个桂枝汤把那个邪气慢慢推出去,所以桂枝汤比例多让它的效果缓一点。

③服法:桂二麻一汤它是日三服,慢慢把这个风气、寒气扫出去;桂麻各半汤是一口下去就好了。

 

[if !supportLists](3)[endif] 桂枝二越婢一汤

①“太阳病,这个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②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无阳不可以发汗,这个脉微弱而无阳在病症上比较偏少阴病,就是少阴病的人阳气会弱,脉会比较微弱,那少阴病是一定不可以发汗的。

③在少阴病的框架,脉是沉细微弱的,然后发烧又怕冷,又烧一烧不烧,脉几乎把不到,那个时候是可以吃当归四逆汤。

④桂枝二越婢一汤-----治风水,身上有风寒之气而水肿;治疗急性慢性肾脏炎;

 

[if !supportLists](二)[endif] 腑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蓄水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五苓散

①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饮,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 ② 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③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④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⑥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着,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if !supportLists]2、[endif] 蓄血症

[if !supportLists](1)[endif] 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仍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抵当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病,深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缔也,抵当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3)[endif] 抵当丸

[if !supportLists]二、[endif] 变证

[if !supportLists](一)[endif] 热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栀子豉汤

[if !supportLists]2、 [endif]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if !supportLists]3、 [endif] 白虎加人参汤

[if !supportLists]4、 [endif] 葛根芩连汤

[if !supportLists](二)[endif] 虚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心阳虚

[if !supportLists](1)[endif] 桂枝甘草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桂枝甘草龙牡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桂枝去芍药蜀漆龙牡救逆汤

[if !supportLists](4)[endif] 桂枝加桂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阳虚兼水气

[if !supportLists](1)[endif] 苓桂术甘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福林桂枝白术甘草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脾虚

[if !supportLists](1)[endif]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小建中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桂枝人参汤

[if !supportLists]4、[endif] 肾阳虚

[if !supportLists](1)[endif] 干姜附子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茯苓四逆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真武汤

[if !supportLists]5、[endif] 阴阳两虚

[if !supportLists](1)[endif] 甘草干姜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芍药甘草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芍药甘草附子汤

[if !supportLists](4)[endif] 炙甘草汤

[if !supportLists](三)[endif] 结胸

[if !supportLists]1、[endif] 热实结胸

[if !supportLists](1)[endif] 大陷胸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大陷胸丸

[if !supportLists](3)[endif] 小陷胸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寒实结胸

(1)三物白散

[if !supportLists](四)[endif] 脏结证

[if !supportLists](五)[endif] 痞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热痞

[if !supportLists](1)[endif] 大黄黄连泻心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附子泻心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寒热错杂

[if !supportLists](1)[endif] 半夏泻心汤

[if !supportLists](2)[endif] 生姜泻心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甘草泻心汤

[if !supportLists]3、[endif] 痞气痞证

[if !supportLists](1)[endif] 旋覆代赭汤

[if !supportLists]4、[endif] 水痞

[if !supportLists](1)[endif] 五苓散

[if !supportLists]5、[endif] 痞证误治疗后下利

(1)赤石脂余粮汤

[if !supportLists](六)[endif] 上而下寒:黄连汤

[if !supportLists](七)[endif] 火逆证

关于丹参四物汤的思考

丹参四物汤

丹参四物汤乃是四物汤加一味丹参。四物汤为时方。陈修园《时方歌括》卷上有如下条:

陈修园曰:四物汤皆纯滞之品,不能治血之源头[指气];即八珍汤气血双补,亦板实不灵。必善得加减之法者,方效。”

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四物补血,然皆纯滞之品,不能行气。陈修园说即便加上四君子汤四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变成了八珍汤,气血双补,也板实不灵。故四物汤加丹参,如果其效如皮沙士所说那么神妙,也是加丹参之故。也就是陈修园所言“必善得加减之法者,方效。

圣愈汤

关于四物汤的加减,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外,还有圣愈汤这么一条

陈修园《时方歌括》卷上:

柯韵伯曰:此方取参芪配四物,以治阴虚血脱等症。盖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所以烦热燥渴,而阳亦亡;气血相为表里,血脱则气无所归,所以睡卧不宁,而气亦脱。而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存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也。故曰: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前辈治阴虚,用八珍、十全,卒不获救者,因甘草之甘,不达下焦;白术之燥,不利肾阴;茯苓渗泄,碍乎生升;肉桂辛热,动其虚火。此六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润,服之则气血疏通,内外调和,合于圣度矣。

陈修园曰:此方为一切失血之良药,及血后烦热,睡卧不宁,五心烦热作渴,可以兼治。其止血,妙在川芎一味;其熟睡止渴,妙在人参一味。柯韵伯以参芪为气分阳药,取配四物等语,亦未免为俗说所囿也。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流行,半随冲任而行于经络,半散于脉外而充于肌腠皮毛,凡一切失血之症,其血不能中行于经络,外散于肌腠皮毛,故从窍道涌出不止。妙得川芎之温行,又有当归以濡之,俾血仍行于经络;得川芎之辛散,又有黄芪以鼓之,俾血仍散于肌腠皮毛;源流俱清,而血焉有不止者乎!至于血后燥热,得黄芪以微汗之,则表气和而热退,即当归补血汤意也。睡卧不宁,血后阴虚所致。五脏属阴,唯人参能兼补之;五脏之阴长,则五心之烦自除;烦热既除,则津液自生,燥渴自已,诸症可以渐退矣。自宋元以后,无一人能读《本草经》,此方疑有神助,非制方人识力所到也。柯韵伯卓卓不凡,但未读《本草经》,未免缺憾。

五脏有血,六腑无血,观剖诸兽腹,心下、夹脊、包络中多血,肝内多血,心脾肺肾中各有血,六腑无血,近时以吐血多者为吐胃血,皆耳食昔医之误。凡五脏血,吐出一丝即死。若吐血、衄血、下血及妇人血崩,皆是行于经络与散于肌腠之血。溢于上为吐衄,渗于下为崩下也。”

柯韵伯的解释中有一段说得极好“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存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也。故曰: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这在《郝万山讲伤寒论》中郝老师曾提到过“有形的阴液不能速生,无形的阳气所当急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丹参四物汤以四物汤为基础,活血补血,加一味丹参补气行气。毕竟补血是比较慢的。所以皮沙士也说要连吃四个周期,也就是一百二十天后才可以看到效果。

当然陈修园的解释也可以参考,别有意味。

痛,是气滞还是血少?

丹参四物汤主要用于调经止痛,养血疏筋。痛经、疼痛,是由于淤血不通则痛呢,还是因为营血不足,血少而失养则痛呢?

我还想起了另外的一段文章,来自《郝万山讲伤寒论》第13讲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桂枝汤的加减方,在这里举最后一个例子,是新加汤证。原文第62 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这是《伤寒论》中方名最长的一个方子,我这个教材,把方名中间点的那个逗号,你们的教材有吗?你说一个方名中间能点逗号吗,所以把那个逗号去掉。由于方名太长,我们干脆就把它叫做桂枝新加汤,或者再简称新加汤。

在《伤寒论》中,有新加汤这张方子,这说明其他绝大多数方子,张仲景是对古代文献的一种继承。前面我曾经引用了晋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的一段话,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汤液经》是古经方的著作,所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大量的继承了《汤液经》中复方的成就,而这张方子把它叫做新加汤,所以我们刘渡舟老师说这是张仲景自己加的一个方子。他在古《汤液经》的桂枝汤的基础上把芍药生姜的量各加上一两,现加上人参,因为它是自己新创的方子,所以叫做新加汤。发汗后仍然有身疼痛,这是表邪没解呢,还是病情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张仲景就要凭脉辨证。如果脉浮,那肯定表示表邪未解,现在是脉沉,脉沉提示这不是表邪未解的身疼痛,病在里。脉迟主什么?我们今天的脉学是脉迟主阳虚,可是仲景在这里的脉迟却是主营血不足。

你怎么知道主营血不足?我们打开讲义第32页,看原文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尔。”所以仲景的迟脉主营气不足,主血少,是他自己的话,我们以仲景言释仲景义,用张仲景的话解释张仲景的意思。所以这里脉沉主病在里,脉迟主营气不足,主血少,因此这个肌肤的疼痛就是营血不足,肌肤失养,不荣则痛,当然有的书说“虚则痛”,还有的书说“失养则痛”,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于疼痛的病机,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疼”,我们在这里又引进了虚则痛,失养则痛,不荣则痛。

任应秋老师在世的时候,我就和他讨论过一次,有个医院治疗冠心病,几乎都用活血化瘀的药,有些病人吃完活血化瘀的药之后,疗效确实不错,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少了,发作的程度轻了,可是有的病人吃完了之后,心绞痛不缓解,甚至越吃越没劲儿,这些病人呢就跑到我们中医药大学找任老师看。任老师就不同意冠心病是瘀血造成的这种观点,他认为是失养则痛,虚则痛,就用补气养血的药来治疗,用补气养血的药以后,这些病人身上有劲了,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也减少了,发作程度减轻了,所以这些病人很高兴。可是,也有的病人,初诊就找任老师看,任老师用补法,越补越胸闷,他们就跑到医院里治,用活血化瘀的药,逐渐逐渐缓解。任老师认为,之所以有心绞痛是因为心肌供血不足,失养则痛,不荣则痛,有的医院之所以用活血化瘀的药是认为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的供血不足,不通了。根据这种临床现象,我就有一次和任老师专门讨论。我说心绞痛,任老,你说是失养则痛还是不通则痛?他说真真确确,缺氧就是失养所致。我说那个血管堵住了,不就不通了吗?他说是血管堵的那个地方痛啊还是心肌痛啊?这让我弄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实际上,不通则痛和失养则痛是同时发生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就拿冠心病来说,这个病人以不通为主的,那你就要活血化瘀,这个病人呢是以心肌失养为主的,那你就用益气养血。对我们医生来说,这两种技术,这两种思路都应当掌握,都应当学习。

就像痛经一样,有的人用活血化瘀的药治疗,有的人用补气养血的药治疗痛经。用活血化瘀的,那里基于她气滞血瘀,而用补气养血的,那是基于她血虚,胞宫失养。临床上去看我们怎么去辨证。

所以现在讲的这个身疼痛,它是个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证候,它属于虚则痛,失养则痛。因此在桂枝汤中,加重芍药的量来养血柔筋,缓痉解痛,加生姜的量是引药达表,加人参是为了益气养血。这张方子治疗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我们说气血不足也罢,营血不足也罢,内脏失养的,我们用八珍汤,用人参养荣汤是可以的,肌肤失养而见身疼痛的,我们用八珍,用人参养荣常常效果不理想,而新加汤是很好的方子。

我前面曾经举过这个病例,还记得吧,我说纸上得来终觉线,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治疗产后身疼痛的时候,用了人参养荣,用了八珍效果不好,刘老师提醒我用新加汤,结果我用生姜的量少了,它疗效还是不好,加重了生姜的量,有了疗效了。所以我们用了这张方子治疗营血不足而肌肤失养的身疼痛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方中剂量的比例要求来用药。

以上是摘抄自《郝万山讲伤寒论》。

到底是气滞,还是血少? 是不通则痛,还是营血不足,失养而痛?气与血,往往纠缠在一起。很少单纯的气滞,也很少单纯的血少。所以还是要辨证。

那么丹参四物汤也好,四物汤也好,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圣愈汤也好,都要辨证清楚,临证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6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