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桂枝加当归芍药汤

中医世家 2023-05-10 23:39:54

桂枝加当归芍药汤

别名 : 桂枝加归芍汤

处方 : 桂枝汤加当归、芍药。

功能主治 : 肾疟,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

用法用量 : 桂枝加归芍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摘录 : 《此事难知》

当归芍药散的副作用

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养血益脾等功效,那么当归芍药散的副作用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当归芍药散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当归芍药散的副作用
1.本方只要见肝虚血滞、脾弱湿恋者均可用之,本方与当归芍药汤组方、功效不同,应加以注意。

2.本方为散剂,水煎则失去挥发性成分。
当归芍药散的药理作用
主要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

1.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作用:⑴用生后25日的幼鼠经口服给予本药,并在同样条件下,于28日给HMG,可于24小时和72小时后引起两次排卵.进一步用戊巴比妥钠(SP)在幼鼠排卵即刻,相当于释放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的临界期给予SP,能够阻碍LH的释放,影响由孕马血清激素(PMS)诱发的排卵,将HMC、本药、SP三者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本药可能作用于中枢特别是下丘脑,而使其活化。另有实验用生后25日幼鼠给予本药后,在生后第31天可诱发30%雌鼠排卵,于生后第28日腹腔注射15单位人停经促性腺激素(GNR4),可使65%的雌鼠于生后第29日排卵每次,戊巴比妥钠不能阻断此作用。GNR4与本药合用,可使动物排卵两次,每次于生后第29日(60%),每次于第31日(90%)。戊巴比妥钠对第每次排卵无影响,但可使第二次排卵时间后延1日。结果说明本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下丘脑,调节垂体-卵巢功能,加速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排卵过程。本药与烟碱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细胞质内的雌激素受体,促进其合成。⑵本方可能是激素的赋活剂,可增加促黄体释放激素的分泌,与克罗米酚同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体内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本药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中FSH(保卵泡素)、LH(保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和P(孕酮)的作用,青春期无排卵型病人用药后以上四种激素含量升高,以E2上升最为明显,更年期无排卵型病人则E2降低,FSH和LH升高,而育龄期有排卵型病人四种激素均降低,以E2和P降低为显着。其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体内E2合成量的双向调节,从而反馈地影响垂体FSH、LH的释放。⑶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培养系中加入本方浓度为500μg/ml时,LH浓度是对照组的377.2%,FSH浓度是对照组的151.9%,而对细胞内LH和FSH无影响。⑷当归芍药散明显刺激粘膜细胞分泌黄体酮和雌二醇-17β,但对睾酮的产生没有刺激作用;还能显着刺激滤泡残余物内的黄体酮、睾酮和雌二醇-17β,对黄体酮的作用强于对单酮和雌二醇-17β的刺激作用。对大鼠黄体生长调节素 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浓度有调节作用。⑸在大鼠假孕模型中,本方也能增加黄体酮在卵巢静脉血浆中的分泌率,明显增加黄体酮与20α-OH黄体酮的比率。另有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对孕卵着床及幼鼠发育、雌鼠泌乳能力、生殖器官、性周期及雌鼠养育幼鼠的能力等均未见有显着影响,但可使幼鼠出生率显着增加,1-5产平均生产率对照组为51%,按0.1%比例将药物掺入饲料时为60%,掺入1%时为59%。

国外学者曾对当归芍药散的构成药对卵巢机能的综合效果进行了考察:⑴用PMS-hCG处理大鼠进行活体实验,单独或混合口服各药提取物5日,剂量每日每只大鼠100-200μg,测定血中和卵巢中黄体酮(P)、17α-OHP、20α-OHP的浓度。对茯苓+芍药+当归组,其血清中P、17α-OHP均上升,P或17α-OHP/20α-OHP值上升,而单个生药的血清中的 P/20α-OHP比值并不升;卵巢中,茯苓或芍药单独给药,P/20α-OHP比值上升,单独给苍术或茯苓+苍术,血清、卵巢中P/20α-OHP比值下降。⑵用27日雌性大鼠皮下注射2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56小时后,腹腔内给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日后摘除卵巢。用当归芍药散及其药味的组合体外培养,发现茯苓+芍药+泽泻+当归、茯苓+当归、当归+十川芎等药对均明显增加黄体酮的分泌,其水平趋向超过单独使用当归芍药散的水平,提示这种作用有微妙的复合效应。

⒉ 改变血液流变性:本方用于妊娠中毒症疗效较好,而孕妇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高,流动性下降,导致胎盘及各脏器微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方可使妊娠大鼠血液粘度明显降低,但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无显着影响。由于血液粘度降低,可成反比地增加循环血流量,而多数重症妊娠中毒症患者血液粘度升高,可见本方上述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胎盘和肾的循环血量,从而改善妊娠中毒症症状。用本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卓效。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有明显改变,表现为红细胞电泳时间显着延长,血浆比粘度增高,血球压积降低,提示血液处于粘聚状态,流动性降低及有形成分减少。经本方治疗后可见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缩短,血浆比粘度和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而对血球压积和全血比粘度则呈汉相性影响,治疗前血瘀气滞型患者此二指标是高,而血气两虚型最低,经治后则分别明显下降或上升并使血瘀气滞型者恢复正常。

3.对血小板血凝和纤溶系统的作用:本方对于胶原及ADP所致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于桂枝茯苓丸而弱于桃核承气汤。以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测血凝活性,本方的抑制作用较桃核承气汤及桂枝茯苓丸为强,但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之纤溶活性,则本方较上二方为弱。本方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凝作用及前述增加血液流变性等效果是其缓解血瘀证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等状态,从而取得对有关疾病疗效的药理基础。

4.改善微循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有甲皱微循环异常,表现为管袢轮廓模糊出现率及异型管袢等增加,微血流速度变慢,血液流态呈断线、虚线、絮状流等异常表现,血细胞聚集,管袢瘀血且数目减少。分型可见血气两虚型管袢轮廓模糊出现率显着高于血瘀气滞型,而管袢数目则明显少于血瘀气滞型。经本方治疗后可见毛细血管管袢轮廓由模糊变清晰,管袢数目增加,血细胞聚集减轻或消失,血流流态由异常的断线流、虚线流及絮状流变为正常的线形流,血流速度由慢变快,管袢瘀血减轻或消失。

5.对脑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小鼠口服给药分为每次给药或反复给药组(2次/日,2周),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摘出的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的单胺类物质(NE、MHPG、DA、DOPAC、HVA、5-HT、5-HIAA),结果显示:每次给药组当剂量为50mg/kg时,海马的NE下降,DA、DOPAC、HVA上升,大脑皮质及纹状体的单胺类无变化;当剂量为500mg/kg时,大脑皮质DA、HVA上升,海马NE、MHPG下降,DA、DOPAC、HVA上升。反复给药组剂量为50mg/kg时,大脑皮质DA、DOPAC、5-HIAA上升,纹状体NE、MHPG上升,海马单胺类无变化;剂量为500mg/kg时,大脑皮质除HVA外均上升,纹状体NE、MHPG、DA、5-HT上升,海马单胺类未见变化。

6.其他:本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炎性渗出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棉球肉芽肿的组织增生则无明显影响。对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具有改善效果,能促进PHA的有丝分裂原活性。此外,本药尚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
(一)内科病证

1.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王翠芬以当归芍药散加砂仁、郁金、制没药、炒麦芽、青皮、瓦楞子、乌贼骨、甘草治疗。口干者上方加石斛。

2.泄泻 张存贵用本方加防风、甘草、大枣治肝木乘脾之腹泻。

3.水肿 曹广顺治特发性浮肿者,用当归芍药散加天仙子、水蛭、防风,以促化水消瘀。刘绪英用当归芍药散加赤芍、赤茯苓、车前子、黄芪治水肿2年者,服后小便量增,肿势减半,腰酸乏力未除,上方加菟丝子、山茱萸、党参。

4.肾盂肾炎 曹广顺用当归芍药散加土茯苓、地肤子、王不留行、乌药治疗。

5.癫狂 余惠民用本方加郁金、丹参、龙骨、牡蛎治一周期性精神病。

(二) 妇科 病证

1.功能性子宫出血 谢承香用本方治疗该病患者437例,认为本方能增强宫壁肌张力,收缩子宫,缩短凝血时间,促使增生过厚的子宫内膜迅速剥脱。刘平等用本方治疗功血99例,对部分出血量多且来势迅猛的病例,加服中药煎剂(黄芪、生地各15g,贯众炭、荆芥炭各12g)。

2.痛经 谢春光用本方制成胶囊治疗90例痛经患者,并与田七痛经胶囊作对照,结果表明,该品治疗痛经的总有效率为92.2%,痊愈率达53.3%,疗效高于田七痛经胶囊,且副作用小。赵力雄认为本方对妇科各种腹痛均有良效,曾治疗痛经,产后、妊娠腹痛,崩漏及杂病腹痛属肝脾失调、湿阻血瘀者206例,总有效率84. 5%。

3.闭经 王文铎用本方加益母草、巴戟天、生薏仁等治一停经2年余而渐至全身浮肿者。

4.更年期综合征 刘平用本方治疗本病,平均有效率达69.1%。对主要症状改善率为:头身发热87.5%,头昏眼花87.5%,便秘65.4%,食欲不振60%.胃痛75%。

5.附件炎 谢务栋用本方加味治疗附件炎100剂,腹痛明显重用白芍,加香附、郁金、玄胡;血虚月经不调者加熟地、桑寄生;湿盛白带多加车前子、薏苡仁、柴胡;腰痛甚加川断、杜仲炭;脉数、身热、舌苔黄者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每日1剂,水煎服,45日为一疗程。赵力雄用当归芍药散胶囊治疗附件炎49例,痊愈3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1.8%。

6.先兆流产 蔡连香报告用本方去泽泻,加益母草、菟丝子、枸杞子、木香为主,治疗93例夫妇ABO 血型不合的孕妇。

7.胎位不正 郭天玲用本方制片,每日服4.5g(分3次服),观察77例胎儿臀位孕妇,转位率达90. 6%,明显高于胸膝卧位对照组(P<0.05)。该方法转位率高,安全,无痛,无创伤,并有调养作用。

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郭天玲等用本方治疗46例,对轻、中度妊高征患者,有与复方降压片等西药相近的临床效果。朱犁馨用本方治疗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2例,服药后尿量明显增加,水肿减轻或消退,血压下降或被控制,生产时无滞产及产后出血。

(三)外科病证

1.输尿管结石 张天恩用本方作汤剂治一输尿管结石病人,先后尿出两块白色石块,腹痛逐渐消失。李凌鸿用本方加川断、桂枝、熟附子、金钱草等温通之品,12剂后,排出(1.0~1.2)cm×0. 4cm之管状结石2枚,0.5cm×0. 7cm杯状结石1枚,质松易碎。腹腰隐痛完全消失。

2.术后腹痛 王淳用本方加泽兰叶水煎服治疗一阑尾切除术后见下腹部疼痛患者,疼痛消失,硬结亦软化。

猜你喜欢:

1. 白芍的功效与药用价值以及副作用

2. 女人补气补血吃什么中药

3. 中药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4. 浅谈中医美容论文范文

5. 孕妇可以吃茯苓吗

桂枝临床新用: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痛风、关节炎、鼻窦炎等

上篇文章讲了桂枝的传统功效,桂枝 既能散表寒,又能祛里寒,历代在温经散寒、温通血脉、温助阳气,以及风寒表证、阳虚里寒证等寒性疾病应用广泛 。这篇说说桂枝的现代药理研究、临床新用及使用注意。(相关链接见文章底部)

1、桂枝醇提物有抑菌作用,能抑制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

2、桂枝煎剂 对部分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3、桂皮醛、桂皮酸钠能 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散热,促进发汗,提高疼痛阈值

4、桂皮醛具有镇静、抗惊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1、眩晕

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白芍)用于眩晕[湖南中医杂志,2003,(1):40]。

2、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与桂枝茯苓丸相同,为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浙江中医杂志,2005,(11):506]。

3、盆腔炎症性包块

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生牡蛎、败酱草、三棱、莪术、甘草)用于盆腔炎症性包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9]。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桂附芍药汤(附子、桂枝、白芍、仙茅、淫羊藿、肉苁蓉等用于)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河南中医,2012,32(8):1033-1034]。

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白虎桂枝汤(石膏、知母、桂枝、粳米、甘草)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现代医院,2005,5(10):65]。

6、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白虎桂枝汤为基本方(生石膏、知母、桂枝、粳米、甘草)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8):25]。

7、慢性荨麻疹

以桂枝配伍黄芪、桂枝、白芍、荆芥、细辛、当归尾、乳香等,用于慢性荨麻疹[云南中医药杂志,2008,29(2):27-28]。

8、鼻窦炎

桂枝汤为主方加味(桂枝、炒白芍、炙甘草、辛夷、苍耳子等),曾用于鼻窦炎。

9、前列腺增生

灯栀枝桂汤(灯心草、木通、栀子、桂枝、车前子等),用于前列腺增生。[河北中医,2009,31(5):744]。

#哆咖医生超能团#

1、桂枝 性质温热 ,容易伤阴,所以 外感热病、里热内盛及阴虚火旺者,均忌用

2、桂枝能通血脉, 易动血,所以,血热妄行、月经过多及孕妇应慎用

3、桂枝用量过大时,容易出现头晕目胀、眼干涩、咳嗽、口渴、尿少及尿道灼热等不良反应,所以,不宜盲目加大用量。

相关链接

桂枝,常用于经脉受寒所致心脏病、颈椎病、肩周炎、妇科疾病等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芍药+大枣+甘草

(芍药, 大枣, 甘草) 共24个方剂使用:

柴胡桂枝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汤,小建中汤,栝蒌桂枝汤,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薯蓣丸

1.【柴胡桂枝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去皮)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三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1)【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4.【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5.【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6.【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7.【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8.【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9.【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0.【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2)【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

    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1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12.【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1)【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14.【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11条.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8.【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9.【小建中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4)【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20.【栝蒌桂枝汤】: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21.【桂枝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19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0)【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1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1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14)【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15)【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6)【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4条.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17)【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0)【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2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2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24)【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5)【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40条.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6)【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8)【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29)【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0)【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1条.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22.【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1)【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2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并主之。

24.【薯蓣丸】:薯蓣三十分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6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