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附子硫黄散

中医世家 2023-05-10 02:16:11

附子硫黄散

处方 : 附子(生用,去皮脐)1枚,石硫黄(别研)半两。

制法 : 上为细散。加胡粉1分,腻粉少许,同繁柳汁和匀。

功能主治 : 紫癜风斑点。

用法用量 : 临卧揩患处3-5遍,早晨温浆水洗去。不过3-5夜愈。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

中医上说的赤白汗斑是是么样的?是褐色的汗斑吗?赤白散有用吗?

病情分析:您所说的赤白汗斑,属于汗斑的一种,是由风湿侵入毛孔,毛窍闭塞而成,赤色就是颜色偏紫,是因为血滞所致,白色是因为气滞导致,刚开始可能无任何症状,时间长了可能会有轻微的瘙痒。
意见建议:用上面的药应该有效,但复发的可能比较大,最好配合内服药调理。

浮石简介

目录1拼音2出处3拼音名4浮石的别名5来源6原形态7生境分布8性状9化学成份10炮制11性味12归经13功能主治14浮石的用法用量15注意16各家论述17浮石的临床应用18摘录附:1用到中药浮石的方剂2用到中药浮石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浮石 1拼音 fú shí

2出处1.浮石始载于《日华子》。

2.《嘉佑本草》附于“石蟹”下。

3.《纲目》曰:“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4.《纲目》又引《交州记》云:“海中有浮石,轻虚可以磨脚,煮水饮之止渴,即此也。”按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巖浆,当其凝固时散发出多量气体而成的多气孔石块,以上文献所述与此相符。

3拼音名Fú Shí

4浮石的别名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5来源药材基源:为火山喷出的巖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mice Ston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浮石多附着在海岸边,用镐刨下,清水泡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6原形态为多矿物集合体。矿物组分90%以上为非晶质火山玻璃;或含少量晶质矿物,晶质主要是长石,其次有石英、辉石及其变化产物角闪石;另外填充在矿物颗粒间或孔隙中的,尚有沸石等次生矿物。

非晶质玻璃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长石呈条柱状、板柱状的白至灰白色小晶体或碎粒嵌生在玻璃质中,有石英共生的酸性火山巖浮石中主要是钾钠长石,无石英共生的中基性火山巖浮石中主要是钠钙长石。石英则呈白至灰白色粒状嵌生在玻璃质中。辉石,多数已变化成角闪石,未脱铁时为黑褐色,已脱铁时为灰白色或绿白色。浮石中的沸石都是长石沸石化的产物,为白色粉末状、纤维状微粒,或为填充在孔洞(气孔)中的白色纤维状集合体。

7生境分布分布辽宁、山东、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8性状性状鉴别:呈稀松似海绵状的卵形不规则块体。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偶而呈浅红色。具多数细孔,形似蛀窠,有时呈管状。体轻,质硬而脆,易碎,断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放大镜下可见玻璃质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呈斑晶或隐晶质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微咸。以体轻、色灰白者为佳。

9化学成份主要为二氧化硅(SiO2),并含有钙、钠、铁、铝、镁、锌、钛、磷等多种元素。

10炮制1.浮石《寿世保元》:“研,水飞。”《成方切用》:“去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以清肺化痰为主。

2.煅浮石《药品辨义》:“火煅为粉。”《得配本草》:“煅研,水飞过用。”3.《增广验方新编》:“煅存性。”现行,取净浮石,置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煅后质脆,易于粉碎和煎出,以软坚散结为主。

饮片性状:浮石参见“药材鉴别”项。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状,暗灰色,质酥脆而易碎。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11性味咸;寒;无毒

12归经肺;肾;肝;大肠经

13功能主治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14浮石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15注意虚寒咳嗽患者禁服。

16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水花……江海中间,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犹软者是也。”2.《本草衍义》:“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纲目》)3.贾所学:“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软坚,故力降热痰、软结痰、消顽痰;因其体浮,专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间消化凝结,化痰丸中必用之药也。”(《药品化义》)

17浮石的临床应用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壳200g。以上二味,共研细粉,过60目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顺气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虚咳嗽,气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2.消瘿顺气散: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带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贝母60g,地黄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袋装12g,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瘿散结。用于肝郁结引起的项部瘿瘤,瘰疬结核,肿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18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浮石的方剂 浮石丸 úshíwán《名家方选》:浮石丸:处方:莪术、三棱、桃仁、大黄、浮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糊为丸...

浮石散 六,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方名:浮石散组成:浮石、舶上青黛各等分,麝少许。主治:消渴。用法用量:...

夷则丸 拼音:yízéwán《家塾方》:别名:海浮石丸组成:海浮石、大黄、桃仁各等分。主治:腹不满,其人言我...

硫黄散 一》《圣惠》卷二十四:硫黄散:处方:硫黄1钱,水浮石1钱,槐白皮1钱,寒水石1钱,不灰木1钱,蜗牛子...

麝香丸 93处方:山慈菇90g红大戟90g五倍子45g浮石60g蟾酥3g麝香9g千金子霜45g冰片12g熊...

更多用到中药浮石的方剂
用到中药浮石的中成药 麝香丸 93处方:山慈菇90g红大戟90g五倍子45g浮石60g蟾酥3g麝香9g千金子霜45g冰片12g熊...

京制咳嗽痰喘丸 (煅)马兜铃(蜜炙)茯苓甘草(蜜炙)远志(炒焦)石膏细辛五味子(醋炙)桂枝(炒)浙贝母白芍(酒炙)...

化毒丹 5钱,乳香5钱(另研),草乌头(醋浸泡制)1两,浮石1两(烧赤,醋淬7次,研,余醋另放),巴豆49个...

消瘰丸 拼音:xiāoluǒwán英文:概述:消瘰丸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医学心悟》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

复方川贝母片 170g法半夏160g陈皮300g紫菀40g浮海石40g罂粟壳160g制法:以上十一味,川贝母、法...

更多用到中药浮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浮石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浮石 【释名】海石(《纲目》)、水花。【集解】时珍曰∶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

《本草述钩元》:[卷五石部]浮石 。治疝气。化老痰。消积块及瘤瘿结核。下气。治淋。浮石色白体轻。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 (日饮一升。)锈钉(调齑水,冷服;,同人乳敷。)浮石(同没药,醋糊丸服。)银朱(水和丸服。)矾石(煨...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鳞部]龙涎香 理极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其气近于臊,似浮石而轻香,本无损益,但能聚香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

《重庆堂随笔》:卷上

白附子丸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方之白附子丸 3.1组成3.2制备方法3.3功能主治3.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4《杨氏家藏方》卷二方之白附子丸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4.5摘录 5《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白附子丸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普济方》卷四十六引《经效济世方》之白附子丸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白附子丸 7.1组成7.2制备方法7.3功能主治7.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8《太平圣惠方》卷四十方之白附子丸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白附子丸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9.5摘录 10《圣济总录》卷十五方之白附子丸 10.1组成10.2制备方法10.3功能主治10.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11《济阴纲目》卷三方之白附子丸 11.1组成11.2制备方法11.3功能主治11.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12《卫生总微》卷十方之白附子丸 12.1组成12.2制备方法12.3功能主治12.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13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白附子丸 1拼音 bái fù zǐ wán

2概述 白附子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首。

3《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方之白附子丸

3.1组成

炒全蝎半两,炮白附子、炮天南星、半夏、旋覆花、菊花、天麻、川芎、橘红、炒僵蚕、干姜各一两[1]。

白附子(炮)1两,南星(炮)1两,半夏(汤7次)1两,旋覆花1两,甘菊1两,天麻1两,川芎1两,橘红1两,僵蚕(炒,去丝嘴)1两,干姜(生)1两,全蝎半两(焙)。

3.2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生姜半斤取汁[1]。打糊为丸,梧桐子大[1]。

3.3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方之白附子丸主治风痰上厥,眩运头疼[1]。

3.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荆芥煎汤送下[1]。

4《杨氏家藏方》卷二方之白附子丸

4.1处方

半夏(汤洗7遍,生姜汁制)3分,天南星(炮)3分,寒水石(煅)3分,细辛(去叶土)3分,白茯苓(去皮)3分,白僵蚕(炒,去丝嘴)3分,肉桂(去粗皮)3分,白附子(炮)3分,川芎3分,香白芷1分,麝香1分(别研)。

4.2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3功能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二方之白附子丸主治风搏阳络,胸膈涎盛,眉痛头旋。

4.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用温热水送下。

4.5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

5《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白附子丸

5.1处方

白附子(微炮)半两,天麻半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朱砂(研细,水飞)半两,白僵蚕1两(炒,去丝嘴),全蝎21枚(去毒,微炒),腻粉1分(别研),麝香1钱(别研),金箔10片(别研)。

5.2制法

上药将白附子等5味研为细末,次入研者药,1处拌匀,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

5.3功能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白附子丸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热生涎,上气喘急。

5.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5.5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6《普济方》卷四十六引《经效济世方》之白附子丸

6.1处方

天南星(生)、天麻、半夏(汤洗7遍)、川乌头(生,去皮脐)、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6.2制法

上为细末,加脑子、麝香少许,瓷盒内闭12宿,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6.3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经效济世方》之白附子丸主治风虚痰盛,头目昏眩。

6.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7丸,加至10丸,食后茶清或姜汤送下,服时微以齿碎之。

6.5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经效济世方》

7《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白附子丸

7.1组成

白附子1两(炮裂),白僵蚕1两(微炒),腻粉1分,天南星3分(炮裂),白花蛇1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防风1两(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赤箭2两,麝香1两(细研),白术半两,羚羊角屑3分。

7.2制备方法

上为末,加麝香、腻粉,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7.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白附子丸主治风痉口噤,身体强直,迷闷不识人。

7.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研下,不拘时候。

8《太平圣惠方》卷四十方之白附子丸

8.1处方

白附子3分,白芷3分,杜若3分,赤石脂2两,桃花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瓜子1两(微炒),牛膝1两(土苗),鸡粪白3分(微炒),白石脂2两,远志3分(去心),葳蕤3分。

8.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方之白附子丸主治令人面洁白媚好。

8.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以温牛乳1合送下。

8.5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9《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白附子丸

9.1处方

白附子1分(炮裂),白僵蚕1分(微炒),乌蛇3分(酒拌,炙令黄),牛黄1分(细研),干蝎半两(微炒),麝香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青黛半两(细研),蟾酥半钱,蜣蜋1分(微炒,去翅足),天浆子21枚(内有物者)。

9.2制法

上为末,以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9.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白附子丸主治小儿急惊风,手足抽掣。

9.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冷水研,滴入鼻中,候嚏12声,便以温水研3丸服之,或吐出粘涎,得睡便愈。

9.5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10《圣济总录》卷十五方之白附子丸

10.1组成

白附子3钱,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蝎梢(微炒)7枚,天南星(炮)1两,白僵蚕(微炒)1钱,凝水石(煅过,研)1两半。

10.2制备方法

上药,除凝水石外,捣研为末,再同和匀,入白蜜不拘多少,研令如稀饧状,入白面糊半匙头许,然后将凝水石末旋入,以干可为丸,如鸡头子大,于凝水石末中,留少许为衣,慢火焙干。

10.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五方之白附子丸主治脑风。鼻息不通,时流清涕,多嚏不已。

10.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用薄荷熟水送下;茶清亦得。

11《济阴纲目》卷三方之白附子丸

11.1组成

白附子4两,附子2两,黄狗骨头4两(烧灰)。

11.2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功能主治

《济阴纲目》卷三方之白附子丸主治妇人经年崩漏不止,诸药不效,脉濡微。

11.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与伏龙肝散兼服。

12《卫生总微》卷十方之白附子丸

12.1组成

白附子1分(末),蝎梢1分(研),舶上硫黄半两(研细)。

12.2制备方法

先将半夏半两(汤洗净,生为末),生姜自然汁和剂,捻作饼子,小钱大,沸汤内煮至熟,取出研成膏,入3味药末和之,如干,添少汤,丸如萝卜子大。

12.3功能主治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白附子丸主治伤风冷吐逆,及治粪青下泻。

12.4白附子丸的用法用量

治疗失眠症的单方有哪些?

(1)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末各等份,每次5~10g,睡前30分钟白开水送服。

(2)琥砂散。琥珀末10g,朱砂1.5g。两药充分和匀,分成10包,每晚睡前,用饭皮粘住药粉吞服1包。

(3)桑葚糖浆。取桑葚干品50g,经水提浸膏配成糖水剂250ml(每日剂量),每晚睡前服,5日为一疗程。

(4)蝉蜕饮。取蝉蜕3g,加水250g,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缓煎15分钟。睡前饮用,连用3日。该法不仅治成人失眠症,有养心安神之功,还能疗小儿之夜啼。

(5)二夏汤。半夏、夏枯草各30~60g。水煎,于晚上睡前1小时服。袁昌华运用该法治疗不寐6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2%。

(6)陈伯涛验方。法半夏、夏枯草各10g,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丹参、合欢皮各15g,生牡蛎、夜交藤各30g。用法:睡前1小时服头煎,夜间醒后服二煎;夜间不醒者次日早晨服二煎。同时睡前温水洗脚后,自行按摩双侧涌泉穴各15分钟。

(7)丹参注射法。丹参注射液、脑活素各20ml,分别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周建宣等运用该法治疗35例,有效率达94%。

(8)丹参穴注法。丹参注射液4ml,选取双侧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取6号注射针头,分别于双侧足三里及配穴注射丹参注射液1ml。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失眠。

(9)安寐散。朱砂3~5g,于睡前用橡皮膏贴涌泉穴。主治顽固性失眠,多梦不宁。

(10)首归注射法。首归注射液,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用于血虚不寐。

(11)合欢注射法。合欢注射液,每次2ml,每日2次,肌内注射。

用于心悸不寐。

(12)李柱林验方。炒枣仁30g,乌梅10g,半夏10g,夏枯草15g。水煎,睡前服,一般服用一周之后便可安然入睡。

(13)手心敷药方。生龙骨20g(研细),珍珠粉4.5g,琥珀末5g,三药合调拌匀,装瓶备用。用法:每天以3~4g,加少量鲜竹沥调湿,分为2份,用2层纱布包妥,入睡前,将药分别置于手心(劳宫穴),外用胶布固定,并用手指轮流缓慢按压药30~50分钟,每分钟按40~60次。夜间可留药,于次日晨取下。20天为一疗程。

(14)敷脐法。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装瓶备用。用法:取上药适量混匀,纳入脐窝,使与脐平,胶布固定即可。

5~7天换敷1次。适用于各种失眠症。

(15)敷贴法。吴茱萸9g,米醋适量。将吴茱萸研成细末,米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足涌泉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心肾不交型不寐。

(16)热熨法。新青皮1块。青皮置于柴火上烘热,趁热熨擦两眼之上下眼睑。每次进行20分钟左右,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不寐。

(17)湿敷法。磁石20g,茯神15g,五味子10g,刺五加20g。用法:

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太阳穴及前额,每晚1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各型失眠。

(18)花生茎尖煎。取鲜花生茎尖30g,用沸水150ml冲泡,每晚睡前1小时服。用于各种失眠,一般2~3日即可见效。

(19)枣仁双藤方。炒枣仁粉1.5~3g,夜交藤、鸡血藤各15~30g。二藤水煎,夜晚睡前送服枣仁粉。适用于各种失眠症。

(20)加味半夏汤。法半夏12g,高粱米30g,夏枯草10g,百合30g,酸枣仁10g,紫苏叶10g。水煎,睡前服用。用于各种失眠。

(21)安眠外贴灵。将黄连、肉桂按一定用量比例加工制成外用膏剂,以敷双侧涌泉穴为主,48~72小时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于各型失眠症。

(22)丹硫膏。丹参20g,远志20g,石菖蒲20g,硫黄20g,上方共研细末,瓶装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白酒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填至与脐平,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适用各种失眠症。

(23)珍丹硫黄散。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各等量,上药混合备用。用时每次取药粉0.25g,填于脐中,外贴胶布,每天换药1次,连用3~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失眠。

(24)调神糊。朱砂安神丸或归脾丸、补心丹适量。每次取上方10g(或1丸)研末或捻碎,加适量醋调成糊状,睡前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封固,每晚1次。适用于神经衰弱而引起的顽固性失眠症。

(25)菖蒲郁金散。菖蒲、郁金、枳实、沉香、炒枣仁各6g,朱砂、琥珀各2g,上药共研细末,混匀备用。每次取药末,填敷脐中,滴生姜汁适量,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7天。

适用于顽固性失眠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51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