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附子人参山萸肉方

中医世家 2023-05-10 00:55:36

附子人参山萸肉方

处方 : 附子3钱,人参3钱,山萸肉1两(或加益智仁2钱)。

功能主治 : 补气回阳。主肾元不能温固而遗溺者。

用法用量 : 水煎,入盐少许服。

摘录 : 《医学摘粹》

分析了470张李可的处方,看他怎么用的好十八反和超大剂量药物!

前几年,我们对李老的用方做了统计分析,一共470张处方。李老的用药剂量是最接近张仲景的。但是他有几个破格,比如说理中有破格、四逆也有破格,所谓破格就是增加到张仲景一倍的量。
黄芪最大李老用到500克,它不会中毒,起到扶助阳气的作用。像刚才那个小孩子的病例,在吕英那里也看过,黄芪用到500克一下就不痛了,但一下500克又开始痛,乌头用到30克、附子用到100克都起不到这样的作用。黄芪的平均用量也达到165克。
在470张处方中,制附子最大量用到300克。葛根最大量用到300克,张仲景最大量是在葛根芩连汤里面用八两,桂枝加葛根汤是四两。炙甘草有的方子用到200克。白术最大用到120克。生姜用到125克,用姜最好的还是卢崇汉,卢崇汉用生姜、煨姜、炮姜、筠姜,有时候还一起用,例如四逆汤,他用附子、生姜、甘草,而不用干姜。柴胡在小柴胡汤里面用八两,李老用125克也是遵照张仲景的剂量。浙贝用120克。山萸肉在《伤寒论》用四两,李老用120克是从张锡纯那里学来的,张锡纯的来复汤就是四两。
李老用十八反用得非常好,海藻和甘草经常同用,尤其是消坚破结的时候,用海藻甘草汤,我在山西的时候请教过李老,他说是从甘肃的一个治疗肿瘤的老中医那里学来的。肾四味大家都知道,就是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补骨脂,但是卢崇汉那里他们喜欢用巴戟天、葫芦巴,他们也有一些补肾比较平和的药。
李老有一个特点,就是给没病保健的人用量也是挺大的,附子也用到100克。我让李老给我开过几次方,基本上都是附桂理中、封髓丹。
李可说学会“不治(标)之治(本)”,特别是大病(肿瘤)、危症(三衰),要“气息奄奄,无实可攻,但扶其正,听邪自去”!(喻昌)破格方所以能挽生死于顷刻,道理就在这里。

这边有两个病例是李老今年6月份看的。这个小孩15岁,双膝关节、双腕关节、双踝关节肿痛,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李老开的方:黄芪120克,当归、桂枝、芍药各23克,炙甘草18克,川牛膝23克,生附子、生川乌各9克,黑小豆30克,防风15克,干姜23克,止痉散6~3克(冲),生姜23克,大枣6粒,蜂蜜100克。
生附子18克是违反药典的,中国药典中写生附子尽量不入煎剂,可外用但不可内服。黑小豆、防风、炙甘草、蜂蜜都是用来解决乌头碱的毒性的。
煎服法:以水6斤(3000mL),文火煮取6两(300mL),分3次,饭后90分钟服。第一轮10剂;如果服完10剂没有乌头碱中毒的迹象,第二轮生附子、生川乌加倍到各18克,同时加生南星18克、白芥子9克(炒研)、生芪250克、丹参30克、乳没各10克,服20剂。
这个是小孩子的妈妈,她是一个鼻咽癌(稳定期)患者,主诉:口干、声音嘶哑7年,头晕2年。李老开出的方子是:麻黄10克,生附子30克,辽细辛、辛夷各45克,苍耳子15克,漂海藻120克,炙甘草60克,生半夏130克,生南星60克,元参120克,鹅不食草、肾四味各20克,止痉散6~3克(冲),生晒参30克(捣),干姜45克,乌梅36克,生姜75克,大枣12枚,核桃6枚(打),葱白4寸。
我们看有毒性的药物,生附子从30克开始用。辽细辛用45克,按《伤寒论》常规量,像小青龙汤用3两45克。李老现在用半夏都是用生的,130克是一升的量。《伤寒论》中张仲景是怎么用的?小半夏汤是用一升,大半夏汤是用两升260克。
煎服法:以水6斤(3000mL),文火煮取6两(300mL),3次服。10剂后,去元参,生附子每天加5克,用到90克为止,同时炙甘草120克、油桂4.5克(研粉冲服),旬7,21剂。
这个方剂和小孩子的方有点区别,有十八反在里面,“半蒌贝蔹及攻乌”,里面用生半夏130克,生附子30克。虽然生附子和乌头有一些不同,但是乌头碱成份是没多大差别的。
两个人在服药前后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都正常,没有看到乌头碱中毒的迹象。
看看李老治疗甲流的处方。他认为甲流从症候分析属寒疫,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属小青龙汤虚化证,需太阳、手太阴、足太阴同治。主方为小青龙汤加附子、人参、白果、紫冬(紫苑和冬花)。加减:发热38℃以上时加生石膏250克、杏仁25克;呼吸困难,加麝香。如果是迅速恶化的,需用大剂破格救心汤。
预防甲流方:贯众、苍术、明雄黄、黑小豆、炙甘草、制附片、干姜、人参、乌梅。一剂供一家人服3天,两剂于7天服完,能够有效预防。
苍雄散:等分研粉,凡士林膏调涂双鼻中深部。

附子饼的制作方法

现在一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的身体就开始直线下降,因为天气很冷,再加上经常到户外,所以很多人的身体体质就开始出现问题,再加上有的人是需要过节送礼的,所以中药是最佳的一种选择,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手工中药附子饼,用来送礼或者是送给家人,都是非常好的。
一、附子饼的制作方法
将附子碾成粉,跟面和水弄在一起,面粉主要是增加粘性,这样做成附子饼。
二、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治阴症水肿(阴水)
凡水肿而伴有全身功能衰退或衰竭的症状者,属于阴水,常见于慢性肾炎和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此时患者有显著的脾肾阳虚症状,单用一般利水剂己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加用附子、干姜等药以温肾祛寒,温脾利水,活跃全身功能(主要是血液循环功能)。一般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干姜、附子,或用温阳利水汤。
如需加强健脾行气作用,则用干姜、附子配白术、甘草、厚朴、木香等,方如实脾饮(此方为治阴水的代表方剂)。此方对寒湿型的肝硬化腹水也适用,用附子温肾后,不但能够利水,而且能显著增进食欲。
2、治亡阳厥逆
即休克虚脱,表现为肌肤冰冷、呼吸气微、四肢厥逆(厥逆是冷而不温的意思)、脉微细活沉伏,同由于循环衰竭所致,须用附子、干姜、人参等温阳救逆(强心而抗休克),程度较轻者用附子汤,重者用四你逆,更重者用参附汤,如冷汗淋漓较严重则再加龙骨、牡蛎、五味子。
3、治阳虚休衰
尤其肾阳虚弱(所谓命门火不足),下半身常觉冷,腰膝酸软冷痛,小腹冷而有牵扯痛,小便次数多,脉细弱。常见于久患慢性病者,或老人体弱。此时在补剂中宜加附子,收效可更速。配山萸肉、熟地,如附桂八味丸,或配杜仲、杞子、淮山药等,如右归饮。
4、治风寒湿痹
尤其寒气偏胜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显著,遇寒即发,得温则解,并常伴畏寒、肢冷、苔白、脉弦细等证候,可用附子配桂枝,如桂枝加附子汤。
5、治寒症腹痛
由于脾肾虚寒所致的肠鸣腹痛,胃脘痛、口吐清水或粘痰、大便稀烂货或泄泻、手足欠温、脉弦细(可见于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结肠炎等),可用附子配干姜、党参、白术等,方如附子理中汤。

中药"附子"如何煎服?

中药:黄色是因为不同加工方法出来的
附子
常用川产地道中药材,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饱乌头的侧根(子根)。附子种植起于江油,从唐代开始已有近1700年历史。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但川产附子最著名。商品按加工方法分为盐附子、炮附子、黑附片、白附片、黄附片。
.cn/scenic-spot/sichuan/Sichuan-drug.htm
附子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课本参考】 : Lotusea中草药学 150.00页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文献摘录】 :
【备述】 : 1.乌头:植物来源和附子相同,亦为乌头的块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乌头有生、制两种,通常处方写制川乌,即为乌头用清水漂5至临床应用天,每天换水2至3次,撩起后,每10斤原药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无白芯为度。取出拣去豆腐,晒至半乾,切片,烘或晒乾,或轧碎如绿豆大小,供临床应用。制川乌性味辛温有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效用。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阴疽、跌打伤痛等症。一般不作内服,外用敷治阴疽,有消散作用。
2.草乌: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乌头属植物块根的通称。制草乌炮制方法同制川乌,性味效用与用法亦相似。生草乌作用和用法,同生川乌。
1.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於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2.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裏扶阳的要药。一般认为应用本品以脉象微细或沉迟或虚大,舌苔薄白或白腻而质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为宜。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乾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用;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术,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术,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经发表。若遇寒热,附子也可与寒凉药同用,如配大黄,可温阳通便;又如配以黄连,可扶阳泻热,成方如附子泻心汤(《伤寒论》:大黄、黄连、黄耆、附子),在临床上常用治脘腹绞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更兼汗多、肢冷、脉弱等症。
4.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50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