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 主风痰郁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晕,心中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瞤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愤健忘,虚烦少睡。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荆芥汤化服,或茶、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制法 : 上十九味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主热痹。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五脏风热毒气攻目,或赤或涩,或昏或痛,翳障不明者。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斑豆疮入眼,体热心烦,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煎竹叶汤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三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脚气,疼痛不仁,脚膝无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
制法 : 上为末,白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产后劳损,无子,阴中冷汁溢出。子门闭,积年不愈,身体寒冷。
用法用量 : 每食后服15丸,日3次。不知,增至20丸,有妊止。服药后7日,方合阴阳。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制法 : 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虚调中。主小肠腑寒,脉虚极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惊跳不定,乍来乍去。
用法用量 : 方中茯神,《三因》作“茯苓”。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脉虚而用桂心,石英、远志当矣,反用防风为主,兼木通同入手、足太阳,引领人参、茯神等味归就心与小肠。《千金》奥旨,于此稍露一斑,特为拈出,以开学人心目。
摘录 : 《千金》卷十三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风壅气涩,痰涎不利,言语謇涩,大肠燥结,神昏气浊,及服补虚防风汤己,脚气仍不止者。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摘录 : 《千金翼》卷十七
制法 : 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间风热,旦朝好喷嚏。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加至15丸,酒送下,日2次。
注意 : 忌鲤鱼、酢物。
摘录 : 《外台》卷十五引《千金翼》
制法 : 上为细末,入研了朱砂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肝风筋脉拘挛,不得屈伸,恍惚,或多喜忘,有时恐怖。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 忌猪肉、毒鱼等。
摘录 : 《圣惠》卷三
制法 : 上为末,加研了牛黄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心脏中风,惊悸,言语混浊,烦热恍惚,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糯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四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眼生翳,目系急,其翳生瞳人上,及睑肿合,痛如针刺。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临卧煎苦竹叶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制法 : 上为末,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 小儿风痰壅盛,惊风已成或未成者。
用法用量 : 每服半丸至1丸。热加知母,寒加附子。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七三引《鲍氏方》
制法 : 上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荆芥酒或茶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儿惊风痰热,神昏惊悸。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摘录 : 《永类钤方》卷二十引《全婴方》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目风肿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儿瘰疬结核,寒热。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制法 : 上为细末,烧饼为丸。
功能主治 : 痰嗽,胸中气不清利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保命集》卷下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妇人血风,皮肤痛疹痒痛,或有细疮。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温酒送下,荆芥茶送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大肠气虚,又因伤风冒雨,大肠中下血。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盐米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中风,腰胯重疼,脚膝无力,胸中气满,两胁膨胀。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腹时煎枣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
制法 : 上为细末,拌匀,糯米煮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中急风,及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 : 每次5丸,加至7丸,薄荷酒送下;或口噤,研化灌下。小儿急惊风,每次2-3丸,荆芥、薄荷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
制法 : 上8味为末,和大麻仁粉重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气血不和,为风寒所侵,不得宣泄,蕴结皮肤间,寒热相搏,痛如针刺。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 风气,肢节疼痛,四肢少力,头痛烦闷。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食后、临卧荆芥汤嚼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 风头旋,眩晕.肩背拘急,发热恶寒,胶节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食后荆芥汤嚼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七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脏虚冷,邪气乘虚,或因房室发动,身体冷痹不仁,手足牵强,举动艰难,或肌肉瞤动,引腰脊及左右偏急,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腹温酒送下,日2次。未愈,更加丸数。此药宜久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九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虚劳胃闷,筋脉拘挛,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日2-3次。
注意 : 忌生冷、粘滑。
摘录 : 《圣惠》卷三十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伤寒后心虚惊悸,精神昏乱,烦闷,四肢沉重,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制法 :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风入胞门,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5分,空腹葱白汤送下。
摘录 : 《张氏医通》卷十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白秃发落。
用法用量 : 本方原名“防风膏”,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
制法 :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 风病。
用法用量 : 食前顿服1丸。服药13日,风当出去,当有热处,随以水洗之。
注意 : 禁食生鱼、猪肉、生菜。
摘录 : 《医心方》卷三引《范汪方》
制法 : 上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 : 慢惊不省,手足微动,眼上视,昏睡。
用法用量 : 用人参汤化服1丸,不拘时候。冬瓜仁汤尤妙。
摘录 : 《得效》卷十一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儿解颅,脑缝开不合。
用法用量 : 每服2丸,温水化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处方 : 防风(洗)2两,川芎2两,天麻(去苗,酒浸1宿)2两,甘草(炙)2两,朱砂(研为衣)半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 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运,心怔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瞤动,神思恍惚,痰涎壅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
用法用量 : 天麻丸(《普济方》卷一○五)。
摘录 : 《局方》卷一
防风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材了,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在医学上也被广泛的使用。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1、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风湿痹痛;骨节酸痛: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用中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黄褐色为度。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一夜。
4、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加蜜炒至蜜被吸尽,放冷即可。每防风片1kg,蜂蜜0.3kg。
防风的药用偏方
1、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2、治风热拂郁,筋脉拘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等症: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宜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3、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防风散)
4、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总录》防风丸)
5、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6、治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防风的食用方法
1、防风祛湿粥
材料:防风20克,防己15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做法:防风、防己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薏米熬粥,分次食用。
功效:用于风湿较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疼痛较剧的患者。
2、羌活防风茶
材料:羌活5g、防风3g、苍术3g、川芎3g、白芷3g、绿茶5g。
做法:用500ml水煎煮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效:祛风胜湿,治外感风寒湿邪。
3、防风薏米煎
材料:薏米30克,防风10克。
做法:薏米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日1剂,1次服完,连用1周,停3日后可再用。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猜你喜欢:
1.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2. 中药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3. 中药防风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5. 中药铜绿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防风是中药材,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防风的功效: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风的作用:
防风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防风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防风用于风湿痹痛 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防风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荆芥与防风均有疏风解表作用,药力缓和,二者皆可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但防风祛风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较荆芥好,而荆芥发汗解表之功较防风强,解表发汗,两者常同用,荆芥又可用于风湿痹痛。
1、防风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15克,柴胡35克,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50克,炙甘草75克,黄芩15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上为细末,每服10克,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1克。(《兰室秘藏》清空膏)
2、防风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50克(去芦头,微炒),地龙100克(微炒),漏芦100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10克。(《圣惠方》防风散)
3、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200克。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4、防风治痈疽最难收口者: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归尾各10克,雄猪蹄一节。加连须葱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然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笔洗之。(《外科十法》防风汤)
5、防风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75克,天麻100克。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总录》防风丸)
6、防风治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大戟、艾叶各25克。水煎,熏洗,每日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
7、治盗汗:防风五钱,川芎12.5克,人参8克。为细末,每服10克,临卧米饮调下。(《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8、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50克,甘草25克。为末,每食前白汤服10克。(《简便单方》)
9、防风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5克。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10克,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10克,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10、防风治自汗:防风、黄芪各50克,白术100克。每服15克,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11、治崩中:防风去芦头,炙亦为末,每服10克,以面糊、酒调下,更以面糊、酒投之。(《经验后方》)
12、防风治内伤生冷 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制苍术、防风各100克 炒甘草50克为粗末,加生姜、葱白 水煎服。(《阴证略例》神术汤) ⒂治风热咳嗽 防风(去叉)、桑根白皮、甘草各100克,上三味锉碎 米泔浸—宿曝干 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黄蜡皂子大 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圣济总录》防风汤)
防风用药禁忌: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防风。
拓展阅读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防风又名铜芸、百枝,古代名“屏风,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乃风药中之润剂,能发汗能止汗,能止泻能通便。
防风的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膀胱经;气香升散;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目眩昏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中风,麻疹难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防风的作用
解毗毒
如有人中砒霜之毒,则用防风一两,研成碎末,用水调服既可。非常见效。
解热
实验观察用伤寒菌混合疫苗静注使家兔发热后,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可持续2小时以上。将家兔用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制成动物致热模型。Ip关防风水煎液2g/kg,以安替匹林和生理盐水作对照。防风水煎液在1-2小时内解热作用明显。
镇痛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抗菌
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炎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增强免疫
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镇静和抗惊厥
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
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保护胃黏膜和解痉
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治疗肥胖症
近年来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治疗脑病后遗症
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防风的炮制方法
1、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炭制:取防风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黄褐色为度。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一夜。
4、蜜炙:取防风,加蜜炒至蜜被吸尽,放冷即可。每防风片1kg,蜂蜜0.3kg。
防风的药用价值
功效: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防风一字散
下一篇: 防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