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茯苓导水汤

中医世家 2023-05-09 16:38:14

茯苓导水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

处方 : 木香 木瓜 槟榔 大腹皮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桑皮 砂仁 苏叶 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 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

用法用量 : 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加苦葶苈。

摘录 :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

处方 : 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 : 妊娠肿满与子气,喘而难卧,胀满难堪;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

临床应用 : 子满:李某某,女,29岁。26岁结婚,婚后6个多月早产1次。现第二胎怀孕7个多月。从第4个月起,周身出现肿胀,腹部尤甚,先后延医数人,内服40余剂中药,未见好转。现腹胀异常,四肢均有浮肿,自觉气短心悸,饮食少进,腰痛腿沉,白带甚多,行走困难来诊。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5g,榔片5g,砂仁7.5g,木香3.5g,陈皮10g,腹皮15g,苏梗10g,当归10g,白芍7.5g。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胀,加枳壳;喘,加苦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

摘录 : 《金鉴》卷四十六

茯苓治水的药性

一、茯苓治水的药性

1.茯神:抱住松树的根长,整圈抱住,特别有向心力,入心的力道特别强,茯苓是长在松树根旁边,安神用茯神,利水用茯苓。

2.赤茯苓,红色的茯苓,通利的效果比白茯苓更好,分利下焦湿热用赤茯苓。

3.茯苓皮,治皮肤肿胀。五皮饮——专治皮肤底下水肿。

4.眩(晕眩的眩)不管在什么位置,多少都有些代谢不掉的水。

(1)坐着的时候站起来会头昏,是因为血被水挡住了上不来——苓桂术甘汤,去痰饮通血。

(2)肾阳不够,小脑不能维持身体协调,导致平衡感不好,容易跌跤——真武汤。

5.心悸:水代谢有问题,胃都水肿了,心脏跳动的时候撞到胃——用茯苓消多余的水。

6.真武汤里的茯苓是真对主证里的“小便不利”放的。

7.很多补脾胃的药都需要反佐药来帮助吸收:

(1)芍药——扩充脾胃容量,让药性能下去。

(2)茯苓——帮助身体吸水,把补药的药性吸收进去。

8.现代中医用茯苓治精神分裂的颠,疯癫,精神涣散,失去正常人的心神该有的能量,一个人心恐慌,心乱,可用茯苓或茯神安神。

9.白术茯苓3:2打成粉,每次五钱,加一两片姜,一个枣子,煮水空腹喝,一天三次,治疗脾虚盗汗。

10.左寸或左尺脉有上火,茯苓二两+黄连一钱煮水喝,治热的心汗;茯苓+艾草治阳虚心汗。

11.小便频,尿失禁:茯苓+鹿角霜等份做成药丸,盐开水吞30克,一日三次。
二、土茯苓

1.土茯苓和毕节药性相似,都有祛风的效果,土茯苓在祛湿的同时有把身体的毒素排除的效果。

2.土茯苓是治梅毒的特效药。

3.有风邪钻进去的头痛,一般药挖不出来,可用土茯苓,毕节治风湿。

4.从脏水里长出来,又很干净的植物,多有祛湿渗湿的效果,如薏仁,芡实。

5.每天吃薏仁粥可祛湿美白。

6.茯苓粉+蜂蜜或者鸡蛋白敷脸——美白去邪气。

三、阴阳两虚治则

1.原则:阴阳两虚时先补阳,阳虚脱汗,不救汗,先救阳虚。

2.条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既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韦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

(2)芍药甘草汤方:芍药四两,炙甘草四两。

(3)调胃承气汤方: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大黄四两,先煮二物,去渣,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顿服。

(4)四逆汤:人参二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炮附子一枚。

3.清楚的阴阳两虚,又有桂枝汤证的时候,不适合直接用桂枝汤。

(1)小便数:气化机能不健全,阳虚。

(2)心烦:心阴虚,心里觉得不舒服,情志上的不舒服。

(3)微恶寒:因为人阴虚,有燥热感,所以恶寒的感觉会淡一点。

(4)脚挛急:小腿抽筋,血液津液不足,筋会缩紧——阴虚。

4.阴阳两虚要救阳的时候,先用温和的方法做开头,发现力量不够的话再补四逆汤,至少要先从温和的方法做起。

(1)咽中干:阳气不够,水津之气循环不好,水气上不来,喉咙会干,所以这也标识了阴阳两虚。

(2)烦躁:以烦为主,阴虚而有热,人会烦。

(3)吐逆:阳虚,消化系统阳气不够,寒邪冲上来,就会吐逆。

(4)阴阳两虚更严重的时候,先用甘草干姜汤,这是一剂能让气变得温暖,但效果很温和的药。

5.仲景方里,滋阴最多的两个方子:朱雀汤和炙甘草汤,阴的东西要靠阳的东西来引导,不然滋阴药根本走不动,会出问题。

6.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

(1)肚子绞痛的时候,如果脉跳得很慢,是比较寒的,可加点干姜;如果脉跳得很洪大,有热,就加点黄连。

(2)胆结石的痛可轻松解决。

(3)妇女腹部绞痛的病,如果不说寒热的话,芍药甘草汤普遍有效。

(4)可治下肢静脉曲张。

(5)能养血,是个养阴的药。

7.吃了甘草干姜汤之后,可能有三种情况:

(1)半夜脚暖了,继续用养阴的药,护持阴,就可顺利好转。

(2)太阳转阳明了,津液不够,人已经干了,讲话开始语无伦次了,用调胃承气汤,预防大便干燥,变成真正的大小承气汤证。

(3)遇到庸医,不断发汗,把心阳全部拔空了。变成真阳衰,应该用大补阳的药救回来——四逆汤!

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

问题一:伏苓适合和什么一起煲汤土茯苓是我们广东在春天时常入汤羹的药材,它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秋为采收旺季,因此时浆水足,粉性大,质佳。作为药材来说它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功效。下面介绍几款土茯苓煲汤的做法大全:
土茯苓赤小豆煲排骨
分量:3到5人份
功效:预防手足口病,清湿热解湿毒
材料:土茯苓40克,赤小豆30克,祛湿豆50克,排骨300克,水10碗,陈皮1/4个;
做法:土茯苓、赤小豆和祛湿豆略微浸泡;排骨切块洗净,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至2小时。饮用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土茯苓炖草龟
功效:3到4人份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除痹,适合春季皮肤病尤其是牛皮癣患者
材料:土茯苓50克,草龟1到2只,姜3片,瘦肉100克,水1500毫升;
做法:土茯苓稍微浸泡,瘦肉切块洗净。草龟请档主宰杀干净,所有材料一起下锅,隔水炖两个半小时,即成。
挑选土茯苓小贴士
土茯苓是野生药材,如果是单个买的话,以外表红褐色,内色微红,质坚实,断面筋少粉足者为佳;若是土茯苓片则以片薄、整齐、筋少粉足者为上。不过有些无良商家会以其他植物根茎来冒充,买的时候要留意。通常会用来假冒土茯苓的有两种,一是菝葜,也被称为红土茯苓,也可入药,不过就比土茯苓坚硬,断面淡红棕色,有纤维性。其次是同科植物肖菝葜、短柱肖菝葜和华肖菝葜的干燥块茎,它在四川和长江以南地区被叫做白土茯苓,也可入药。它们外表为不规则的片、块,外皮灰褐色,已剥落部分呈黄褐色。切面白色、淡棕或淡黄,质地致密,略显粉性,气微,味淡。买时请看清。
1、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黄芪功效: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
枸杞子功效:滋肾、润肺、明目。
淮山功效: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痒、镇心神、神心气不足。
红枣功效:养血补脾、助十二经、平胃气、补中益气、强体力。
党参功效: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2、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3、土茯苓草龟汤
材料:草龟1只、瘦肉100克、新鲜土茯苓150克、生姜3片、红枣5粒、元肉10克、清水10碗
做法:
1、草龟放进锅里,加入没过草龟的水,慢慢加热至水开,关火后取出草龟,剥壳,清理干净内脏等杂物,斩件;
2、瘦肉切块,飞水后冲洗干净浮沫;
3、土茯苓清洗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切片;元肉清洗干净;
4、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加入清水10碗,大火煲至水开后转小火煲3个小时; 5、放盐调味即可。

问题二: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烫材料
老鸭1个,新鲜土伏苓100克,绿豆100克,醋,盐
做法
1.鸭子先用水加少许醋略浸泡一下。
2.浸好后洗净,放进瓦罐,还有装土伏苓的袋子加大半锅水烧开。
3.撇去浮沫, 放入绿豆,再大火开后转小火,期间不断捞掉浮上来的绿豆空壳,然后煲三个多小时后落盐即可饮用。
真心回答望采纳,谢谢!

问题三: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乌骨鸡

问题四:土伏苓适宜配什么煲汤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问题五:菜干可以和土茯苓一起煲汤菜干可以和土茯苓一起煲汤。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

问题六:土伏苓和什么东西煲汤效果比较好?土伏苓具有清热解毒、通便去湿功效的中药材,除适合用来排毒和调理肠道外,对改善关节健康和皮肤病亦一样有帮助土伏苓炖土龟原料:土伏苓1两、土龟1只、田七1粒。注意事项:土龟洗杀时应注意去污。据介绍,龟板上有一层污壳,一般要用开水烫后才可用硬物刮掉。此汤宜用瓦罐煲,至少2小时以上才能出味,一般4-5小时为佳。购材及汤效:土龟在海鲜市场可以买到,一般30多元/斤。土伏苓可在中药店寻购,其性清凉。据悉,龟板也是凉血之物,且比较滋补。此汤汤性较凉,可去火防燥,尤其适合因干燥上火导致的咽喉肿痛及流鼻血症状。
保健汤水 去湿毒 当体内的毒素增多,湿毒亦会骤增,这会令皮肤的表面出现红色的小粒,感觉痕痒而且影响外观。而中医师特别为大家调配了这款汤水,既可将肠道的污垢和废物带走,而且味道清甜,非常适合当作饭前汤水。

问题七:干的土茯苓煲汤怎么煲,我想煲猪骨还要加些什么,放多少?还可以加薏米。白术。一起加在一起煮就可以了,都是去湿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