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茯神麦冬汤

中医世家 2023-05-09 15:50:09

茯神麦冬汤

处方 : 茯神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地骨皮1钱,茯苓1钱,黄芩6分,酸枣仁6分,沙参5分,白鲜皮5分,羚羊角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 胆热多睡,神思昏闷。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煎熟,食远温服。

摘录 : 《杏苑》卷五

方剂趣味记忆2

七福饮:(白叔)远归,当地人炒(酸枣)

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和马,才将秦(国老)晃眩

柴胡葛根汤:俏石姐请葛牛升柴炒粉

清瘟败毒饮:石母请俏丹姐要山地(玄参)炒犀(竹叶)

清胃解毒汤:粉要连升当地俏丹

不换金正气散:香后(仓促)令(二陈)炒枣酱

人参乌梅汤:(莲子)炒山瓜

牛黄清心丸:大山姐将请(四君子)归教(蒲黄)金曲,(犀角)才要防(雄黄)射羚(龙脑)卖猪肉(大豆黄卷)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草药

人参五味子汤:草令卖猪

葶苈大枣泻肺汤:

三拗汤:干嘛信?

二陈开郁汤:

香棱丸:我只能敛回(青皮)丁木箱

启宫丸:(二陈)令凶猪想超神

开郁种玉汤:粉丹令猪想要归

养精种玉汤:要熟鱼归

毓麟珠:人兄令猪要当地(杜仲)炒(二椒)鹿兔

小营煎:当狗要炒熟(山药)

荆防四物汤:四物汤加荆芥、防风

解毒活血汤:翘桃红只要当地(银花)割柴草

圣愈汤:四物汤加人参、黄芪

保阴煎:二弟请(黄柏)要续山草

胎元饮:(杜仲)白要当地人皮草

寿胎丸:续交(寄生)兔

五味消毒饮:二紫银菊公

止带方:(茵陈)责令黄西山要猪丹车

内补丸:连叫将归

左归饮:令(山药)炒熟狗鱼

调肝汤:当爸要教(山药)炒鱼

清热调血汤:兄要连当地香(红花)逃索丹

少腹逐瘀汤:小胡兄将没官当,要肉、蒲黄、五灵脂

膈下逐瘀汤:当乌胡兄只要红(牡丹)屎炒香桃

苍附导痰丸:导痰丸加苍术、香附

补肾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

一阴煎:西丹麦(生地)要炒熟

人参养营汤:(思君)起草远(五味),陈红将要当(官桂)

归肾丸:杜令熟狗兔鱼归山

安冲汤:龙牡猪飘旗,要(地黄)续欠

举元煎:白人升旗杆

清热固经汤:柏板要春情香交(地榆)

二至丸:悍女

透脓散:皇兄(穿山)归(皂甲)

复方大柴胡汤:老公只想要请(大黄)索敛财

红藤煎:(红藤)乳没银紫花,(大黄)干索丹

沉香散:王归(沉香)书草药,(石韦)滑(去卖)(葵子)

黄芪鳖甲散:(天门)(地黄)九令(白皮)柴姐要夏官人母炒(地皮)

顾步汤:(石斛)西归,(银花)参芪

四妙勇安汤:银花玄参归甘草

止痛入神汤:(槟郎)(仓促)归(皂角),九责(大黄)防(黄柏)逃

脏连丸:(地榆)情连当地,要(槐角)教(槐花)(警戒)

凉血地黄汤:(黄柏)(槐角)当地亲母

当归饮子:四物(首乌)界防芪草刺

除湿胃苓汤:六一散(仓促)防(五苓散)通陈后山

萆䉏渗湿汤:萆䉏薏黄柏,丹泽茯苓滑通草

二仙汤:威灵仙、仙灵脾

逍遥蒌贝散:当白领(慈菇)半醒才诉(牡蛎)

身痛逐瘀汤:桃红九兄没枪归西,炒香(地龙)屎

四妙丸:一苍黄牛

干姜苓术汤

龟鹿二仙膏:龟板胶、鹿角胶

虎潜丸:大补阴丸没蜂蜜,(陈皮)要将(虎骨)锁

双合汤:二陈令(桃红四物汤)炒(白芥子),沥姜

薏苡仁汤:干姐

乌头汤:干妈要骑乌

防风汤:葛妈九跪官,请令归草房

导痰汤:二陈指令(天南星)

通瘀煎:乌山择香(红花)归(青皮)(木箱)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木香、枳实

通关散:(细心)(鹅不食)(牙皂)

大补元煎:熟人(杜仲)归山炒狗(鱼肉)

槐角丸:(侧柏)请(地榆)归,只界防(白术)

附子理中丸:理中汤加附子

保元汤:桂草参芪

补肝汤:(首乌)要当地瓜兄炒鱼

益胃汤:沙门生冰玉

沙参麦冬汤:沙门(玉竹)炒粉扁桑

养心汤:(茯神)参芪凶,令远(二仁)早归炒拌(五味)肉

补肺汤:(石英)起草厚陈,令远门人贵将当地(五味)(红枣)种桑碗

清骨散:九连蒿母鳖柴炒(地骨皮)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哄葛(木香)

消渴方:(葛根)连(花粉)请母卖生(藕汁)

香附旋覆花汤:二陈一令(苏子)

十枣汤:着急遂愿

椒目瓜蒌汤:二陈令(苏子)停刺(桑皮)

柴枳半夏汤:(瓜蒌子)请(杏仁)姐炒(青皮)

己椒苈黄丸:

甘遂半夏汤:加草药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地榆散:(乌梅)归炒(柏根皮)

茜根散:(茜根)请(地榆)教(侧柏叶)

泻心汤:情连(大黄)

甘麦大枣汤:要卖人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涤痰汤:二陈去乌梅,男人是蜘蛛

苏合香丸:?

参附汤:加姜枣

羚角钩藤汤:领狗上草地,主妇要被拘

杞菊地黄丸:六位地黄丸加枸杞、菊花

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

春泽汤:五苓散人才门

代抵挡丸:(大黄)(穿甲)归逃

清肺饮:妈玄门结母喝荆粉

无比山药丸:山神指责巴地(五位)(杜仲)兔牛鱼

程氏萆䉏分清饮:

石韦散:(石韦)滑车(去卖)(葵子)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疏凿饮子:(小豆)令(大腹)九郎抢交通商

胃苓汤:平胃散加五苓散

五皮饮:令陈(大腹)(将军)上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加白术

何人饮:归陈姜

清瘴汤:二陈请蒿连,六一才指令母茹尝

截疟七宝饮:(常山)青郎皮草厚,(煨草果)

柴胡疏肝散:穷陈只要香干柴

柴胡桂枝干姜汤:姜炒(牡蛎),请(天花粉)才贵

柴胡截疟饮:桃郎才尝(乌梅)

附子理苓汤:五苓散加四逆汤,加人参

调营饮:我(大腹)兄心归胡要令郎(桑皮)(大黄)停止卖肉枣酱

中满分消丸:四君子连二陈将只请母后杀黄猪

化积丸:山神连我兄三来香桃山

六磨汤:(大黄)(沉木箱)只要郎

木香顺气散:清官二陈炒厚肉,砂木屋香

鳖甲煎丸:(半吓)仁厚贵人为(牡丹)去(凌霄)交房消螂要胡大(将军)别射情妇

茵陈四苓散:(茵陈)(仓促)请陈柏令(苏梗)择车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

茵陈术附汤:肉炒姜

千金犀角散:(茵陈)连令山地(大黄)丹拦(玄参)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加茵陈

黄芪汤:贵人石门炒熟药,令母升旗

连理汤:草述连炮

桃花汤:赤石脂,姜,粳米

驻车丸:当交连炮

正气天香散:将香(苏叶)陈屋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丁香散:丁连早

补气运脾汤:四君子红旗人

通幽汤:桃红升归炒二地

启膈散:母郁令(沙丹二参)和砂糠

理中汤:参草姜术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去茯苓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去生姜

小半夏汤:半生

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

清中汤:二陈令草寇连山

还少丹:西山小鱼令远地杜爸续食(五味)兔肉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通窍活血汤:兄要桃红充大将射(黄酒)

定痫丸:丹麦陈石老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远歇

琥珀养心丹:当地龙琥(二仁)连朱牛唱人神远(酸枣)

二阴煎:(黄连)通令(玄参)炒卖(酸枣仁)

癫狂梦醒汤:(苏子)(半夏)炒四皮通胡想要逃

生铁落饮:天麦星贝神令(二参)远钩菖砂俏皮

顺气导痰汤:导痰汤加香附、木香、甘草

逍遥散:白领当才干,逍遥逐江河

地黄饮子:远东贵妇赴沪地,将从大巴鱼尝味

解语丹:天蝎男远娼妇抢香草

真方白丸子:乌父知夏天天蝎香

芎芷石膏汤:高举枪

安神定志丸:神龙令人远唱

交泰丸:桂心、黄连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加黄连

龙胆泻肝汤:?

四逆加人参汤:父肝酱加人参

当归四逆汤:肝大同志药当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瓜

炙甘草汤:阿妈卖地,贵大人干酒浆

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肉桂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白酒

桃仁红花煎:桃红想要乳兄请当地胡参

桂枝龙骨牡蛎汤:

七味都气丸:六君子汤加五味子

麻黄升麻汤:(玉竹)(麦门)炒出高贵药,令请姜母归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人参枣

甘草干姜汤:

平喘固本汤:气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

桑白皮汤:二母前,(桑皮)擒瓜射(地龙)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半夏

苏子降气汤:苏大官爷盛夏前后归国

补天大造丸:四君子远归要狗地板角骑(紫河车)

保真汤:当(两地)四君子齐知二门陈(地骨)后才要(五味)(黄柏)

秦艽鳖甲散:九地胡甲归母

百合固金汤:两地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四磨汤:想要(人参)郎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香附、枳实

三子养亲汤:来借书

二陈汤:二陈领草莓酱

麻杏石甘汤:

华盖散:橘树杏林,(桑皮)麻草

金水六君煎:当地二陈领草

生脉地黄汤:生脉散加六味地黄丸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越婢汤:膏妈炒枣酱

射干麻黄汤:(细心)将桑麻碗五枣射下

黛蛤散:青黛、海蛤壳

清金化痰汤:(山栀)姐(知贝母)请(瓜蒌)令(陈皮)炒卖(桑白皮)

二陈平胃散:二陈(茯苓)苍老厚

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再造散:再造桂枝汤,凶富人抢新房妻

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

荆防败毒散:苏(将军)吃葱界防胡人结红草

月华丸:天门山地,沙母百令(景天)交(水獭肝)

沙参清肺汤:黄(太子)当沙党(贝母)炒(冬瓜仁)卖百玉

加味桔梗汤:陈银姐毅力炒母鸡

如金解毒散:如金解毒栀桔草,芩连柏英消毒好

千金苇茎汤:以桃敬瓜

参蛤散:人参、蛤蚧

也谈紫菀汤运气证治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早些时候曾针对2015乙未年一之气运气特点推荐了备化汤、紫菀汤、茯苓汤、柴桂干姜汤和乌梅丸5首运气方,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在临证中运用这些方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15年5月2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史锁芳主任在《中国中医药报》学术与临床版「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专栏」发表《运气证治方紫菀汤》一文,提出临床「每遇肺虚咳嗽,喘病,咯血,头顶痛,口疮等病症即用此方(紫菀汤)治疗,疗效确凿。」该文主要依据六乙年少商运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的运气特点,用紫菀汤治疗肺金损伤而出现的肺系疾病。
从临床实践来看,紫菀汤疗效并不拘泥于肺系,对多种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兹举验案数则以为佐证。抛砖引玉,请方家教正。
病案1
姚某,女,54岁,2015年5月2日初诊。确诊糖尿病2年余,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8.2mmol/L),刻下肩背腰酸痛,体倦,乏力,时有烦躁,易出汗,晨起手指僵硬,肿胀,左上肢时有发麻感,纳可,溲畅便调,睡眠可,舌淡,苔白微腻,脉濡小弦。
处方:紫菀汤。炙紫菀10克,生晒参10克,北五味10克,上绵芪60克,光杏仁10克,地骨皮15克,赤白芍各15克,炙桑皮10克,宣木瓜15克,炒乌梅30克,广木香10克,生姜10克,大枣(擘)10克,14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二诊(2015年5月15日):服上方后腰背及上肢麻痛诸症愈,晨起手指僵硬肿胀大减,精神转振,空腹血糖控制良好(6.0mmol/L),大便偏干,舌脉如前。药已中的,擂鼓再进,上方加润玄参20克。
三诊(2015年5月30日):诸症均可,晨起手指僵硬肿胀愈,大便通畅,唯近期进食西瓜后空腹血糖稍反复(6.5~7.0mmol/L)。效不更方,守原续进。
病案2
邢某,女,62岁,2015年5月2日初诊。患者以夜间尿频求诊,一夜4次。询知前有外感咳嗽经旬病史,痰色白易咳出,腰痛,大便尚调,纳可,舌尖红,苔薄黄,脉沉涩。
处方:紫菀汤合缩泉丸。炙紫菀15克,北五味20克,潞党参15克,上绵芪15克,光杏仁10克,炒杭芍15克,地骨皮20克,炙桑皮12克,炙甘草10克,益智仁15克,怀山药25克,台乌药10克,生姜10克,大枣(擘)10克,14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二诊(2015年5月16日):服上方后夜尿明显减少,原一夜4次,现1~2次,腰痛亦减,咳嗽仅偶有发生。上方去缩泉丸而加入备化汤再进。炙紫菀10克,光杏仁10克,潞党参12克,上绵芪10克,北五味10克,地骨皮12克,炙桑皮10克,炙甘草10克,炒杭芍10克,怀牛膝10克,抱茯神10克,宣木瓜15克,大熟地15克,覆盆子10克,生姜10克,大枣(擘)10克,7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病案3
林某,女,46岁,2015年5月16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1年,伴随旦夕遇风易发风疹,发时四肢起成簇分布丘疹,颜色红,瘙痒难忍,近来腰酸痛,喉部干涩,有黏痰,咳之不爽,纳谷馨,二便调,夜寐安。舌淡红,苔根稍黄腻,左脉弦细偏沉。
处方:岁在乙未,金运不足,拟紫菀汤化裁。炙紫菀10克,光杏仁10克,地骨皮12克,北五味10克,炒杭芍15克,潞党参10克,上绵芪15克,炙甘草10克,炙桑皮12克,制首乌10克,白蒺藜15克,生姜片10克,大红枣(擘)10克,7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二诊(2015年5月30日):服上方后头痛,腰酸痛均减,风疹未再发,唯仍咽干有痰,眼酸疲劳,上方加麦门冬汤意。炙紫菀10克,光杏仁10克,地骨皮12克,北五味10克,炒杭芍15克,潞党参10克,上绵芪15克,炙甘草10克,炙桑皮12克,大红枣(擘)10克,生姜片10克,制首乌10克,白蒺藜15克,剖麦冬20克,法半夏10克,7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案1以肩背腰酸痛,手指僵硬肿胀为主诉,顾植山教授未见症治症,而是根据中运「肺金自馁,火乘其敝」,易出现「肩背痛」的病机分析,选择了紫菀汤。重用黄芪是为了兼顾糖尿病;加木香则与黄芪成对药,防呆补填壅;脉见小弦,故加乌梅疏肝气,反制金气,同时,乌梅亦可入肺经收敛浮热,纳气归元,除烦热而安心神。病机相谋,故能诸症悉除,血糖自降。药已中的,随症微调,亦为「随机达变」之意。
案2以夜尿频作求治,前有外感咳嗽经旬不愈之病史,因症求机,乃肺金受损,失却「主治节」之功,故当从肺治,依据乙未年「中运」金气不足,选择紫菀汤而收效。二诊兼顾司天之气「太阴湿土」,加入「备化」之意,更合运气。
案3以头痛,腰酸痛,风疹为主,似与紫菀汤无涉,但据运气选用紫菀汤,同样取得良效。方中虽加了何首乌、白蒺藜二药,若无紫菀汤为基础,单凭此二药是难以取得如此效果的。
清代医家缪问云:「若肺金自馁,火乘其敝,民病肩背痛,瞀重,鼽嚏,便血,注下,不救其根本可乎哉?」以上验案之所以能奏效,都是从运气病机出发论治,救其根本。正如顾植山教授所说:「根据运气变化,掌握运气病机,临证可执简驭繁,有时会收『意外』的疗效。」
由紫菀汤引起的思考
1.临证未必见病治病,见症治症,疾病见症纷繁,抓住运气病机,许多兼症可不治而愈。
2.临床运用紫菀汤,不必拘泥于「六乙年」,要根据实际运气特点灵活运用。譬如2014甲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五之气少阳相火客气,与郁发之少阴君火,在泉之气阳明燥金同为致病之运气因子,当时顾植山教授便推荐用紫菀汤及六戊年运气方麦冬汤治咳嗽。他认为,紫菀汤主要针对金运不足立方,肺金本虚而受火克,火不一定很盛;而麦冬汤则主要针对火运太过而克金立方,适用于火盛犯肺而肺本身原来并不虚者。正所谓:「病若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气运同,便向该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基于虚劳探究叶天士对经方的继承与创新

基于虚劳探究叶天士对经方的继承与创新

叶冠成 1, 2张泽涵 2杨志然 1, 2黄小娟 1, 2王凤龙 3苗瑞恒 4赵歆 2#

1  叶氏论治虚劳的理论特色

纵观《临证指南医案》, 可知久虚不复谓之损,损极不复谓之劳,叶氏在继承《内经》《难经》和仲景学说的基础上,将虚劳分为虚、损、劳 3 个层次,以反映虚劳病程发展和脏腑气血阴阳亏损程度。 在病变部位上,叶氏将虚劳分为上损、中损和下损, 分别指代肺、脾胃和肾的虚损状况,但以中焦脾胃作为虚劳病机核心, 如其本人所言“ 上损过脾, 下损及胃, 皆属难治之例”, 此外叶氏还有“ 二气交伤, 然后天为急”以及“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均体现对中焦脾胃的重视。 此外,叶氏亦重视下焦肾脏对虚劳的重要性,在培补中焦之时,若下元虚损,亦讲究中下兼顾,温补脾肾,以防下损及中[3]。

1. 1  建中培元,调和营卫

仲景脾胃学说贯穿《伤寒杂病论》全篇, 提出脾胃之气可资助营卫, 并创小建中汤一方以治疗虚劳诸症,方中以饴糖、生姜、大枣之药甘缓补中,正所谓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亦可通过培补脾胃之气以化生营卫,而建中即培补中焦脾胃元气。 营卫二气均来自 脾胃元气,营中有卫, 营卫一气, 补营亦是培元护本,如东垣所言“ 胃 为卫之本, 营乃脾之源”。 卫为阳,营为阴,营卫调和则全身阴平阳秘,双补气阴,全身脏腑得以濡养,虚劳各类症状即可缓解。

叶氏在继承仲景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对于各类虚劳疾病, 善用建中类方治疗。 如治疗一久咳致虚者,“仲,久嗽, 神衰肉消, 是因劳倦内伤。 医不分自 上自 下损伤,但以苦寒沉降。 气泄汗淋,液耗夜热, 胃口 得苦伤残, 食物从此顿减。 老劳缠绵, 诅能易安。 用建中法。 黄芪建中汤去姜”[4]34 。 叶氏诊断为上损及中,上焦肺气虚衰, 子盗母气, 肺气不足则中焦受损,脾胃衰弱则不能补肺金, 母不生子, 为此以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 固护中焦, 补母以生子。又如叶氏治疗汪某医案, “汪, 脉左小右虚, 背微寒,肢微冷, 痰多微呕, 食减不甘。 此胃阳已弱, 卫气不得拥护,时作微寒微热之状,小便短赤,大便微溏,非实邪矣”[4]36 。 叶氏以人参、当归、桂枝、白 芍、南枣为方,可知此类营卫不和之虚劳, 卫气虚则肌表不固,卫阳无以温煦全身因而畏寒喜暖。 此方有仲景桂枝汤之意,桂枝芍药调和营卫, 人参补中和营卫,使中气足则营卫生化得以源泉不竭。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 主统血。 脾运化功能正常,则可运化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使之转输于全身,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使人精神充足,体力充沛。中焦脾胃健运, 则食欲旺盛, 纳食增加, 全身水谷精微、气血津液化源充足,虚劳诸症得以缓解,正如叶氏门人邹滋九所言:“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 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4]39 。 叶氏建中培元法在用药上亦十分谨慎,常用黄芪建中汤去生姜。 虚劳日 久, 气阴两伤, 故以黄芪补气之力合味甘之性, 与诸补益药共奏培补元气、固护中焦之效;阴液不足, 患者多见虚热之象, 去生姜意在恐生姜其性辛热,动阳伤阴,致阴阳失衡。

1. 2  胃有阴阳,分证论治

叶氏一生精勤不倦, 在继承李杲重视脾胃元气的基础上,结合自 身临床实践,认为调理脾胃不可仅从培补脾元入手, 脾胃二脏特性各异, 且各有阴阳,治疗时应辨阴阳分证论治。 从脏腑特点上看, 胃属阳明燥土,喜润,如《临证指南医案》[4]87 云:“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 安。 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从脏腑气机而言, 脾主升清, 胃 主和降,一升一降,所谓“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 叶氏弟子华岫云有言: “ 今观叶氏之书, 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4]87 ”可知因脾胃 阴阳属性、生理功能和喜恶特点不同,在治疗时应分证论治, 不应脾胃不分、阴阳不辨地笼统治疗。

叶氏在虚劳疾病的治疗中, 针对脾胃的不同生理病理特性和阴阳属性,提出胃阴学说,进一步完善了历代医家有关脾胃的观点。 叶氏胃阴学说滥觞于仲景,仲景非常重视胃阴,如竹叶石膏汤之类治阳明后期胃阴耗竭之方,加粳米益气健脾,使阴液得以生化无穷,甚至气分大热之白虎汤, 仲景亦用粳米; 此外仲景创麦门冬汤一方以滋肺胃之阴。 后世东垣脾胃学说重视升发脾胃清阳而忽视胃阴, 叶氏在继承仲景与东垣脾胃 学说的基础上对胃 阴进行深入阐发,认为胃有燥火之时, 东垣之法并不适用, 《 临证指南医案》[4]87 言:“故凡遇享质木火之体, 患燥热之症, 或病后热伤肺胃 津液, 以致虚痞不食。 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搞热,便不通爽。 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 岂可以芪、 术、 升、 柴治之乎。” “ 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胃 体阳而用阴, 胃 中阴液往往主宰人体全身津液的存亡, 对于虚劳诸症的缓解与预后至关重要,固护胃阴对维护胃腑功能非常关键。胃阴不足,阴虚则不能制阳,因而虚火上炎,扰动神明,煎熬阴液,出现心烦口渴、肌肤燥热、不寐乏力、便干纳差、舌绛咽干等阴虚虚劳表现。 胃主受纳, 胃阴不足则纳化失和,见饥不欲食、食不知味,纳食减少等虚劳之症 [5] 。 叶氏多以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或麦门冬汤加减化裁治疗,《临证指南医案》[4]37 有案云:“华(三七)春深地气升,阳气动,有奔驰饥饱,即是劳伤。《内经》劳者温之,夫劳则形体震动,阳气先伤。 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 劳伤久不复元为损,《内经》有损者益之之文。 益者, 补益也。 凡补药气皆温,味皆甘,培生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 春病入秋不愈,议从中治。 据述晨起未纳水谷,其咳必甚,胃药坐镇中宫为宜。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可知叶氏依据此虚劳病人劳伤不复、奔驰饥饱、未纳水谷之症,认为其中焦虚损、胃阴不足、胃纳失职, 故以滋养胃阴之药坐镇中宫,予麦门冬汤化裁治疗。 麦门冬汤原方之半夏因其性偏温燥而被弃用, 叶氏常伍沙参、天冬、生地黄等药以加强滋阴之效。

叶氏重视胃阴, 但并未忽视胃阳在虚劳中的作用,华岫云曰:“世人胃阳衰者居多。”因胃主受纳,胃阳不足则胃无以腐熟所摄入之水谷,因而出现口淡无味、纳差、脘腹胀满等症状;在气机上,胃主和降,以通降为顺,若胃阳不足, 则浊阴上逆,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6] 。 胃阳不足, 则阴寒内盛, 可见脘腹冷痛、纳差、肠鸣等症。 仲景常以附子粳米汤、理中汤、大半夏汤等方治疗此类患者。 叶氏亦善用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阳助运, 粳米调补胃 阴, 阴阳相和, 则诸病得解,其意如叶氏所言:“少少用附子以理胃阳,粳米以理胃阴, 得通补两和阴阳之义”[4]91 。 《临证指南医案》[4]115 有案云:“潘( 十八) 食后吐出水液,及不化米粒,二便自 通, 并不渴饮, 五年不愈。 宜理胃阳, 用仲景法。 熟附子、半夏、姜汁、白粳米。”该案患者因胃阳不足,无以温煦腐熟水谷,故食后即吐清水痰涎,多年不愈而成虚劳重症,叶氏予仲景附子粳米汤治疗, 以调理胃阳、温胃止呕。

1. 3  脾肾双补,中下兼顾

对于肾阳不足之虚劳,仲景以八味肾气丸治疗,肾气丸一方集中体现了“ 阴中求阳” 之意, 但该方仅局限于肾,对脾认识不足。 而薯蓣丸一方虽有干地黄( 生地) , 但生地黄滋肾之力较弱, 故全方重在补脾,黄元御认为该方“理中而运升降之枢”。 叶氏对于脾肾有独到认识,曾言“脾阳宜动, 肾阳宜藏”, 将脾肾二脏得以有机结合。 后徐灵胎对此拍案叫绝,水火不济是导致虚劳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叶氏重视先天肾元在虚劳病机中的意义, 对于虚劳诸症治疗,往往共同培补脾肾之阳,以求补火助土,固护中下焦,多用肾气丸或用补肾填精助阳之药治疗虚劳脾肾阳虚证。 如叶氏治蔡氏一案, “ 蔡, 久嗽气浮, 至于减食泄泻, 显然元气损伤。 若清降消痰,益损真气。 大旨培脾胃以资运纳,暖肾脏以助冬藏,不失为带病延年只算。 异功散。 兼服熟地炭,茯神,炒黑 枸 杞, 五 味, 建 莲 肉, 炒 黑 远 志, 山 药 粉丸”[4]35 。 本案患者咳嗽日 久, 上焦肺气不足, 又因减食泄泻,可见中焦不足, 脾阳亏虚则脾胃虚寒, 阴寒内生,虚寒则脾胃功能受限, 水谷精微运化不利,为此叶氏采用异功散和山药以培补中焦, 中焦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 温补中焦则气机升降得复, 此谓“纳谷资生, 脾胃 后天得振”。 又因肾主气, 为先天之本,内寄相火及元阴元阳, 肾阳不足, 肾中所藏之元气亦随之亏虚,而元气为立命之根,该患者虚损日久,中损及下,出现下焦虚寒之象,为此叶氏加枸杞、山药、五味子以暖肾填精助冬藏。

2  叶氏经方应用特色

2. 1  善用食疗,胃喜为补

叶氏 [4]29 认为:“少年形色衰夺, 见症已属劳怯,生旺之气已少,药难奏功,求医无益,食物自 适者,即胃喜为补, 扶持后天, 冀其久延而已。” “ 胃喜为补”其意为生理病理状态下, 摄入符合胃的喜好与自 身口味的食物,从而发挥不同食物的补益作用。 加之食物因其性味归经各不同, 可入不同脏腑不同经络而奏补益之效,因而食疗在虚劳诸症的治疗和预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仲景可谓开药食同源之先河,论治虚劳有薯蓣丸,方中含大枣、大豆、山药等药食同源之物,既无毒副作用,又能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 寓药食之五味, 以五味滋养五脏, 其意如《金匮要略》[7]23 所言“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 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 必发热也”。 治寒疝腹中痛则有当归生姜羊肉汤,以羊肉辛温之力治血虚而寒从中生,寓医于食,还可保留较好口 感, 血肉有情之品治血肉之体,易于被患者接受。

叶氏亦善用食疗进行治疗、预防和康复, 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有 96 案记载食疗处方。 叶氏对食疗的应用,不仅发挥调理脾胃、培补正气之用, 更拓展为兼调形神,具有广义补法之意。 胃以喜为补,人以喜为治,情志变化往往影响五脏六腑之功能,中焦脾胃功能的正常需要心神的统摄, 而心神情志的正常又依赖于脾胃所运化之水谷精微的濡养, 故叶氏将胃视为形神共治之枢,以达脾胃安和、精神喜乐之效 [8] 。 食疗在使用形式上, 君臣佐使均可涉及, 或直达病所, 或发挥辅助作用[9]。 在具体药食使用上,叶氏善用药食同源之品, 《临证指南医案》 中有山药、甘蔗、梨、粳米、木瓜、薏苡仁等药的应用记载,如叶氏治一“心肾不交,上下交损” 之人, 认为“当治其中”,予米饮汤调送参术膏。 食疗因取材方便、营养丰富、味道可口 等特点, 易被患者接受, 在虚劳治疗与恢复过程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10] 。

2. 2  血肉有情,补肾填精

经方对血肉有情之品有大量应用,如炙甘草汤方中加入阿胶,治疗阴阳两虚之脉结代、心动悸,阴虚则煎熬阴血,而阿胶善滋阴养血,对心肝血虚尤其适宜,具有较好的宁心安神之效。 虚劳失精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仲景以龙骨、牡蛎入药,二者均为咸寒沉降之品,以涩亡失之精,如黄元御认为其意在“敛神气而涩精血”。 叶氏对血肉有情之品亦有理解 [4]33 :“五液全涸,草木药饵总属无情, 不能治精血之惫, 故无效, 当以血肉充养,取其通补奇经”;“夫精血之有形,以草木无形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可见叶氏对于虚劳之病多用血肉有情之品,调理气血、中下兼顾、补益脾肾、调和阴阳,促使体内气血运行生化正常。 《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多种常用的血肉有情之药,如紫河车、鹿角胶、鹿茸、牛乳、龟甲、猪牛羊骨髓等。 如治万氏下元虚损一案,万氏“右腰牵绊,足痿,五更盗汗即醒,有梦情欲则遗, 自 病半年, 脊柱六七节骨形凸出……内应精血之损伤也”[4]33 ,叶氏以大量血肉之药为方,方中“人参一钱,鹿茸二钱,杞子三钱,当归一钱,舶茴香一钱,紫衣胡桃肉二枚,生雄羊内肾二钱”。 但叶氏并非仅用大量血肉之品,因血肉之品往往其性滋腻,加之虚劳病人通常脾胃不足、运化无力, 无力运化大量滋腻碍胃之药,不但无法补益资生, 反而抑制本就虚弱的脾胃功能。 为此叶氏在方中通常佐以茯苓、白术、砂仁等健脾理气药, 疏利气机, 以通为用, 既可引导血肉有情等涩味药以固精填髓, 更防脾胃再次受损,可谓一举两得,如其本人所言:“非通无以导涩,非涩无以固精。”

2. 3  用药清灵,柔阳滋液

仲景八味肾气丸一方,虽为补肾阳而设,但方中仅入少量附子、桂枝, 相反佐大剂滋阴填精之药, 既寓“阴中求阳”之理,亦恐峻补之药燥热之性伤及肾阴。 肾者主水,为水脏,藏相火,藏精,故补肾之法应重在滋水填精。 峻补之药易助阳生火, 使相火妄动以致“壮火食气”。 叶氏虽重视温补脾肾, 但并不认同过用辛香燥热之品以峻补肾阳之法,因燥热之品易损肾阴, 阴液易损难复, 如叶氏所言“ 桂附刚愎,气质雄烈……刚则愈劫脂矣”[4]33 , 故多以肉苁蓉、杜仲、菟丝子等力度较缓之药以温补下焦,可谓柔阳滋液,缓缓图之, 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11] 。 其中肉苁蓉其性从容缓和, 是柔阳滋液之要药。 对于阳虚重症,叶氏在使用附子、干姜等大辛大热之品时仍十分谨慎,“少济以柔药”,常配伍养阴生津之品, 或常与茯苓、粳米等为伍, 取茯苓淡渗利湿健脾之功, 粳米和胃益气之力,以防附子辛散之力耗伤本就匮乏的正气,以祛邪而不伤正。 如《临证指南医案》[4]85 云:“某( 三二) , 脉濡自 汗, 口 淡无味。 胃 阳惫矣。 人参、淡附子、淡干姜、茯苓、南枣。” 此类胃 阳不足之人,叶氏在使用附子时,以茯苓、南枣等药通补胃阳,安中和胃,以制附子辛散之力。 叶氏组方刚柔相济、轻灵柔润,特别注重保护后天脾胃的能, 即“ 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

2. 4  甘寒濡润,保阴养正

仲景针对胃 阴不足之证常以麦门冬汤加以论治,方中麦冬甘寒濡润, 以柔药滋养热邪暗耗之阴。叶氏所治胃阴不足之人, 亦多见于热病后期肺胃阴伤之证,故治疗中多用甘寒濡润之药, 如叶氏 [4]87 所云:“所谓胃 宜降则和者, 非用辛开苦降, 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 以养胃阴, 则津液来复, 使之通降而已 矣。” 为此叶氏善用白 扁豆、沙参、麦冬等甘寒濡润之药, 甘寒养阴, 清热和胃,使得胃中阴阳调和,以养为“通”, 胃腑得养则胃之通降功能得以恢复 [12] , 如 《 临证指南医案》[4]85云:“陆( 二十) , 知饥少纳, 胃阴伤也。 麦冬、川 斛、桑叶、茯神、蔗浆。”久病不仅伤阴, 更可伤及人体正气,以致气阴两伤,故叶氏在补阴药中常佐以生地黄与麦冬等药对,亦或加人参、黄芪等甘温益气之药,在清虚热的同时,不忘扶助人体正气,体现叶氏虚劳治疗中养正辅之、虚则补母的思想, 可谓“ 培生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13]。

2. 5  共调气机,升降相因

虚劳患者往往伴有气机升降失常, 治疗虚劳之名方薯蓣丸、建中汤均含气机升降之理。 以薯蓣丸为例,全方意在通过调补脾胃升降之枢以疏解肝气,清金降逆并健运中焦, 故以桔梗载药上行, 川芎、桂枝有助于升发气机, 并协助肝气的条达。 叶氏在调补脾胃、中下兼顾之时,亦重在恢复人体气机的升降相因,纵观叶氏用药,可见叶氏对于脾升胃降的气机运动特点格外重视。 脾主升清, 故叶氏虚劳用药多加羌活、防风、陈皮等辛散升提之物,以助脾之升散,以使阳气升清。 胃主和降, 叶氏并不单用补益胃阳胃阴之药,以防阻碍胃之通降, 而是重在通补阳明,常配伍半夏、茯苓等,以促气机下行,通阳降逆,促进胃腑气机功能的恢复 [14] 。 如《 临证指南医案》[4]86云:“王( 五十) , 素有痰饮, 阳气已 微, 再加悒郁伤脾, 脾胃运纳之阳愈惫, 致食下不化, 食已欲泻。 夫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当升降法中求之。 人参、白术、羌活、防风、生益智、广皮、炙草、木瓜。” 对此脾胃阳虚之人,叶氏方中补中有通, 木瓜与防风一升一降,调和肝脾,升降相因。 脾胃虚寒之胃气上逆,叶氏并不多用白术、甘草等温胃健脾之药,其守而不走之性妨碍胃腑之通降, 相反叶氏常用经方之旋覆代赭汤,取旋复花、代赭石沉降之功,镇摄上逆之胃气,共调气机,以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

2. 6  久病入络,化瘀散结

虚劳日 久多伤及中焦脾胃,脾胃气血生化乏源,则肌肉失精微之濡养, 肝木失脾土之滋润则肝血不足, 肝血虚则双目 失养, 故两目 暗黑。 脾胃不足, 气机升降失常则气机郁滞,从而影响血行,故见肌肤甲错。 《金匮要略》 针对“ 五劳虚极……内有淤血、肌肤甲 错、两目 暗黑 [7]96 ” 之虚劳后期表现, 创大黄虫丸治疗。 大黄 虫丸寓缓中补虚、通络散结之理,虫类药取其破瘀消症之力,甘草培土而缓中补虚,地黄、芍药以缓中补虚。 叶氏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络病学说, 提出 “ 久病入络” 的观点。 虚劳之证以虚为主,常虚实夹杂,故通络应重在补虚以散结。 如叶氏所言“大凡络虚, 最宜通补”, 以补为通,常含塞因塞用之理。 《临证指南医案》 有案云“ 秦,久有胃痛,更加劳力,致络中血瘀,经气逆,其患总在络脉中痹窒耳”[4]245 。 故以“ 缓逐其瘀” 为法, 以大黄 虫丸加减化裁治疗。 此案为虚劳日 久, 伤及络脉,中土不运,气血不行,故发为胃脘痛,其本在虚中夹实。 经主气, 络主血, 则当从气血论治, 取化瘀散结之理。 大黄 虫丸一方特意选丸剂之剂型, 乃顾及患者久病体弱不耐攻伐,意在缓而攻下。 此外,叶氏还常用大枣、人参、茯苓、甘草等燮理中焦之药与化瘀药相伍,治疗久病入络之虚劳, 意在缓中补虚,塞因塞用,攻邪而不伤正。

3  小结

叶氏平生精勤不倦, 对各类杂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具有独特的心得体会, 《临证指南医案》是对叶氏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叶氏对于经方的高度重视与传承创新,应用建中培元、调和营卫,胃有阴阳、分证论治,脾肾双补、中下兼顾等法治疗虚劳, 疗效显著。 通过对叶氏活用经方治疗虚劳思想进行探讨,以期拓展经方的临证应用范围。

竹叶麦冬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医学启蒙汇编》卷三 2.1组成2.2主治2.3竹叶麦冬汤的用法用量2.4加减 附:1古籍中的竹叶麦冬汤 1拼音 zhú yè mài dōng tāng

2《医学启蒙汇编》卷三

2.1组成

竹叶20片,麦门冬2钱,知母2钱,甘草1钱,山栀仁1钱。

2.2主治

病后虚烦懊憹,口干舌燥,坐卧不宁,小水不利。

2.3竹叶麦冬汤的用法用量

水1钟半,粳米1撮,煎7分,温服。

2.4加减

烦渴,加石膏;心虚不宁,加茯神;虚弱甚,加人参;血虚,加当归;有汗,加酸枣仁、五味子;有痰,加陈皮、半夏;咳嗽,加桔梗、桑白皮;不思食,加白术、茯苓;腹胀,加淡豆豉;腹痛,加炒芍药;头痛,加川芎、荆芥穗;恶寒,加黄耆、桂枝;潮热,加柴胡、黄芩;口干,加天花粉;五心烦热,加地骨皮;小水不利,加木通。

古籍中的竹叶麦冬汤 《验方新编》:[卷九妇人科产后门]产后口渴 汤∶台党、麦冬、生地、栝蒌根、炙草各二钱,先取淡竹叶十皮,粳米一合,煎汤一碗,去米、叶,加生姜三片,...

《丹台玉案》:[卷之五胎前门]子烦 各二钱)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三十茎。不拘时服。麦冬汤治娠妊烦燥。胎气不安。白茯苓人参(各二钱)麦门...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列方]寒 三)犀角条芩麦冬(去心)地骨皮茯苓竹沥(冲)甘草竹叶汤(四)茯苓麦冬(去心)黄芩竹叶防风麦冬汤(五)...

《类证治裁》:[卷之二]失音论治 ,服此神效。竹衣鲜者,一钱、竹茹三钱、麦冬二钱、竹叶十四片、甘草五分、橘红五分、茯苓、桔梗各一钱、杏...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一节·伤寒劳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5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