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肺风人参汤

中医世家 2023-05-09 14:31:57

肺风人参汤

处方 : 人参1两,麻黄8钱,羚羊角3钱,白鲜皮3钱,防风1两,桔梗5钱,杏仁21粒,石膏7钱,甘草5钱。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肺风。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 : 《金匮翼》卷一

人参的功效和禁忌

人参适用于大病患者

在各种参中,最著名的当属人参,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功效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但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的过度采挖,真正的野山参已很难寻觅。临床所用的人参一般都是人工栽培的,又名红参或生晒参。

人参适用于大病、久病体虚的患者。晚期肿瘤病人,以及放疗、化疗期间的癌症患者,可适量服用,以培元固本、恢复元气。但一定要在医生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配伍用药。

人参药性偏热,长期大量服用会产生头痛、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精神抑郁等副作用,俗称“滥用人参综合征”。因此并不建议把人参当成保健品来自行食用,尤其是体质较强壮的年轻人及“实热证”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食用,才能达到调补的作用。中医界有句俗语“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用来讽刺历史上有人滥用人参调补,结果反害。

功效分类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白参(糖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鲜根用沸水烫煮片刻,排针扎孔,再浸糖汁中,然后晒干。

白参(糖参)的功效: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红参的功效:温补。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有机人参:无农残、无化肥、无转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参的成份与功效。

保健食谱 八宝人参汤

原料:

人参1克、菠萝、苹果、鲜桃、蜜桃、梨、莲子各15克、青丝、红丝、瓜条各5克、冰糖、香蕉精、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将人参放碗内,再加入水和冰糖上笼蒸4小时

2.将莲子泡洗干净,放盆内,加水、冰糖上笼蒸烂取出。

3.将苹果、梨去皮切开去核。青丝、红丝、瓜条用水稍泡一下。桃瓣开去核、剥皮。蜜柑扒去核。

4.将人参、菠萝、苹果、梨、桃、蜜柑、莲子都切成小片。锅内放入开水,将蒸人参的.原汁倒入锅内,再将切好的人参、苹果、莲子等各种小片放入锅内,加冰糖用水淀粉勾芡,用筷子蘸一滴香蕉精放入锅内,盛在碗内即成。

服用宜忌

1、人参不可滥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妄用该品。如误用或多用,往往反而导致闭气,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以为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2.忌饮茶。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

3.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

4.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体虚的人喝什么汤好?怎么做?

中风又称卒中,属脑血管系统中的常见病。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栓形成,一类是脑内出血。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由于起居失宜,七情郁结,肝热化风。
2、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聚生痰。
3、体质素虚,外感风邪。风、火、痰、热互相影响而突然发病,是中风最常见的直接发病因素。
故从膳食方面来说,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藕、芹菜、大白菜、香蕉、梨等,以凉血清热,消食开胃,宽胸理气。禁食膏脂、厚味、肥甘、生痰动火的食物,如鸡肉、猪油、辣椒、烟酒等。
利用中医的药膳食疗对中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痰热内结
症状:昏厥已苏,声出口开,喉有痰鸣,语言蹇涩,舌强苔腻,脉沉滑无力。
治法:泄热涤痰。
食疗方:
贝母粥贝母粉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粳米、冰糖如常法煮粥,煮至半开汤未稠时,加入贝母粉,改用文火稍煮片刻,视粥稠时停火,每日早晚温服。
冬爪子饮小麦冬瓜子30g,红糖适量,捣烂,开水冲服。
萝卜汁 白萝卜捣汁饮服,每次30ml,日服3次。或将萝卜汁拌在粥内食用。
2、肝火炽盛
症状:昏厥已过,声出口开,气粗息高,躁扰不宁,兼有头胀耳鸣,巅顶作痛,舌边尖红。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食疗方:
猪胆绿豆粉猪胆汁120g,绿豆粉80g,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g,日2次。
菊花粥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芹菜粥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刀豆茶刀豆根30g,加红茶3g,水煎服。
3、正气欲脱
症状:目合口开,声嘶气促,舌短面青,自汗,手足逆冷,大小便自遗,舌质谈,脉沉细弱。
治法:滋阴益气固脱。
食疗方:
独参汤红参15g,煎服。
人参汤人参10g,橘皮10g,苏叶15g,砂糖150g,加水30ml。煎水代茶饮。
五味子汤 五味子10g,紫苏叶18g,人参12g,砂糖100g,加水3000ml,煎至1500ml,滤去渣,饮汤。
牡蛎麦麸散牡蛎粉、麦麸等分,每次服3g,1日2次。
4、肾虚络阻
症状:舌短不语,足瘘不行,或偏瘫,或半身不遂,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益肾通络。
食疗方:
枸杞麦冬饮枸杞子、麦冬各15g,煎水代茶饮之。
天门冬粥天门冬30g,白米50g,煮粥食用。
地黄粥取生地黄汁100ml,先将粳米煮熟,粥成入地黄汁,搅匀食用。
枸杞归芪大枣瘦肉汤枸杞15g,当归10g,黄芪30g,大枣10 枚,猪瘦肉100g。将以上各味共炖汤,加食盐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主要表现是“本虚”为主,兼有标实。饮食则要注意扶正气,以达到“祛邪”的目的。常可选用黄芪、党参、当归、田七、丹参、鸡肉、瘦肉(猪、牛)、蛇类、龟类等,但“补”的法则要根据病人证候特点制定。值得提醒的是,不论哪一期,病人都应忌浓茶、酒及煎炸肥腻的食物。
现介绍几款食疗方:
芪蛇汤黄芪50克,蛇(活)200克,当归9克,红枣6枚。取蛇去头、肠杂,加生姜3片过油,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饮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肿胀,麻木,语言不利,头晕,心悸,口淡,排便难,舌淡红有瘀斑,脉细弦者。
田参鸡肉汤鸡肉90克,田七10克,红参10克,黄芪30克。田七打碎,加鸡肉、生姜3片过油,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饮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肿胀,疼痛,语言不利,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悸,舌淡暗或有瘀斑,脉细弦者。
地黄龟肉汤龟1只(约200克),干地黄30克,枸杞子20克,秦艽15克。将龟去肠杂、斩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饮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挛缩、僵硬,头晕,面红,口干,腰酸,舌红少苔,脉细者

肺虚,吃什么食物能补

肺气虚者,宜食具有补益肺气作用的食品;肺阴虚者,宜吃具有滋阴润肺的食物。肺虚日久,常可累及脾与肾,故应配合吃些具有补脾益气和补肾纳气作用的食品。
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枇杷叶15克,鲜芦根15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
黄芪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
人参3克,胡桃肉三个用水煮熬一小时,饮汤后将参及胡桃肉一起食用.适用于肺肾气虚,动则气喘者
虫草6-7条,鸡肉半斤,葱、姜、盐适量,将虫草、肌肉洗净,与葱、姜、盐等调料一起加水文火慢炖2小时即可饮汤食肉
沙参15克、玉竹15克,猪心肺一具,葱、盐适量将沙参、玉竹洗净纱布包好备用,将猪心肺洗净与沙参、玉竹、葱、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先用大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炖约1.5小时,心肺熟透即成.适用于老年人肺虚咳嗽,大便干燥者
杏仁10克,鸭梨一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少许即可食用适用于肺阴虚,素有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者
肺虚论曰肺为华盖,复于诸脏,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乏气,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虚则宜补也。
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甚者咳唾脓血,补肺汤方
五味子(一两) 白石英 钟乳(各三两) 竹叶 橘皮 桑白皮(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半) 白茯苓(去黑皮) 紫菀(去苗土) 桂(去粗皮) 款冬花(各一两) 紫苏子(炒) 麦门冬(去心焙各二两)
上一十三味,将十味粗捣筛,与杏仁白石英钟乳,同研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二盏,竹茹弹子大,粳米半匙,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再夜一。
治肺虚短气,咳嗽唾脓血,不得卧,人参汤方
人参 桂(去粗皮各二两) 阿胶(炙令燥)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桑根白皮(锉炒八两) 熟干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饴糖一枣大,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治肺虚喘咳少气,补肺丸方
钟乳粉 人参 白石英(各半两) 阿胶(炙令燥) 五味子(各一两) 甘草(炙锉三钱) 细辛(去
上七味,捣研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甘草汤下。
治肺气不足,胸中痛牵背,上气失声,桑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锉炒) 款冬花 麦门冬(去心焙) 甘草(炙锉) 干姜(炮各一两) 桂(去粗皮二两) 五
上八味,将七味粗捣筛,与白石英同拌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五枚劈破,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
治肺虚失声,胸中痛,上气息鸣,钟乳丸方
钟乳(研一两一分) 五味子(一两半) 白石英(研) 款冬花 麦门冬(去心焙) 干姜(炮) 桂(去粗
上八味,将六味捣罗为末,与钟乳白石英,同研令匀,以枣肉研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粥饮下,日三不拘时。
治肺虚寒,咳嗽下利少气,补虚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焙) 干姜(炮各三两)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五
上八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治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无力,补肺阿胶散方
阿胶(炙令燥) 山芋 人参 白术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杏仁
上九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粥饮调下,不拘时,日三。
治肺气虚寒,咳逆下利少气,人参茯苓丸方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白术(各二两半) 桂(去粗皮) 干姜(炮) 当归(切炒) 甘草(炙锉) 芎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生姜汤亦得,稍加至五十丸,日二,若利甚,加浓朴去粗皮二两半。
治脾气亏乏,不能生肺,而肺气不足,多感风邪,益脾补肺,浓朴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人参 草豆蔻(去皮各半两) 干姜(炮一钱半) 甘草(炙锉一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肺气虚冷,胸中气微,不能太息,形体怯寒,鼻多清涕,九味汤方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术 诃黎勒皮 防风(去叉) 甘草(炙锉) 桂(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九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肺脏气虚,触冒风冷,呼吸邪气,喘促痞闷,眠睡不得,定喘款气丸方
苦葶苈(纸上炒二两) 马兜铃根(一两) 麻黄(去根节) 桑根白皮(锉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用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煎阿胶皂子汤下。
治肺气虚乏,胸喉中干,橘皮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小麦半匙,煎至小麦熟,去滓温服,日三,不拘时。
治肺气不足,咳唾脓血,气短不得卧,麻子汤方
麻子(一升) 桂(去粗皮) 人参(各二两) 阿胶(炙令燥)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熟干地黄(四两)
上七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酒一盏,水一盏,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入饴糖少许,再煎、令沸、温服。
治肺虚声嘶气乏,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五两) 蜜 生姜汁(各三分) 沙糖(一两半) 升麻(细锉绵裹同煎) 杏仁(去皮尖双仁
上七味,先将六味于铜器中,微火煎频搅,以地黄等汁尽为度,乃去升麻,下人参末搅匀,候冷收置瓷合中密盖,每服一枣大含化,日夜各三服。
治肺虚寒损,腰背苦痛,难以俯仰,短气唾稠如脓,温中下气,杜仲汤方
杜仲(去粗皮酥炙锉) 白术(各一两一分) 萆 桂(去粗皮各一分) 甘草(炙锉) 附子(炮裂去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枣二枚劈破,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后各一。治肺虚声音不出,三味丸方
桔梗(一两切用蜜拌于饭上蒸三日) 诃黎勒(去核四个二个炮二个生用趁热捣) 甘草(一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末,每服二钱匕,用马勃同沙糖少许,拌和为丸,含化咽津。
治肺虚通身汗出不止,补正汤方
白药(二两) 甘草(炙锉) 芍药(各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肺脏虚寒,喘嗽气短,五味子汤方
五味子 马兜铃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锉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沙糖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肺脏虚寒,痰逆咳嗽,胸满多涕,紫菀汤方
紫菀(去苗土) 五味子(各一两) 贝母(去心炒三分) 升麻 天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肺气不足,烦满喘嗽,冲逆上气,唾中有血,心自惊恐,皮肤粟起,呕逆歌笑,心烦不定,耳中虚鸣,面色常白,宜此,补肺汤方
白石英(研) 钟乳(研各一两) 天门冬(去心焙) 款冬(花炒) 桂(去粗皮) 桑根白皮(锉炒) 五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大枣二枚劈,糯米百粒,生姜一分切,同煎取七分,去滓食后顿服。
治肺虚咳嗽气喘,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半)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两) 远志(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煨各一两半) 人参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三分) 桂(去粗皮三两) 百部黄 (锉炒各一两一分) 杏仁(三十枚去双仁皮尖炒)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含化一丸、咽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