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矾石涂敷方

中医世家 2023-05-09 10:40:56

矾石涂敷方

处方 : 矾石(研)半两,石硫黄(研)半两,虾蟆1枚(5月5日自死者,烧作灰)。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月蚀疮。

用法用量 : 先以盐汤洗疮,涂敷,每日3-5次,以愈为度。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石部·矾石原文_翻译及赏析

石部·矾石李时珍

释名
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下。
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蜜半合。频频取饮,不久即大吐积痰。如不吐,可喝一点开水引吐。
风痰 病。用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小儿一岁吃十丸,大人可吃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排出,病根可断。此方名“化痰丸。
牙关紧闭不开。用白矾、食盐等分,研细,搽牙,涎出自开。
喉痈乳蛾。用白矾三钱,放锅中加水熔化,投入劈天的巴豆三粒,在火上煎干。去豆,研矾为末,点患处,病重得以醋调罐。此方名“济生帐带散”,亦名“通箠散”。
咽喉谷贼肿痛。用生白矾末点肿处,吐涎。以有痒感为度。
小舌垂长,咽中烦闷。用白矾(烧灰)、食盐等分,研细。筷子蘸药频点小舌上,涎水充出,小舌即渐复位。
牙齿肿痛。用白矾一两,烧成灰,蜂房一两,微灸。每用二钱,水煎含漱,去涎。
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口舌生疮。用白矾、铅丹(水飞,炒过)等分,研细,搽患处。
小儿鹅口疮(满口白烂)。用枯矾(煅过的白矾)一钱、丹砂二分,共研为末,每次以少许敷患处。一天三次,有效。
鼻血不止。用枯矾末吹鼻内。
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双目红肿。用甘草水磨白矾,敷眼泡上,或用枯矾频搽眉心。
烂眼睑。用煅白矾一两、铜青三钱,共研为末,泡开水中,澄清后以水洗眼。16、 耳。用枯矾粉一两、铅丹粉(炒)一钱,和匀,每日吹入耳中。
风温膝痛。用白矾烧过,研细。取一汤匙矾粉投沸水中,淋洗痛处。
黄肿、水肿。用白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粉半斤,同炒红;另用醋煮米粉成糊,和药为丸。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此方名“推车丸”。
女劳黄疸。方见“硝石”条。
妇女白沃(月经不调,子宫坚硬,常从 *** 中流出白色污物)。用杏仁同烧过的白矾调匀,加蜜成丸,枣核大,塞 *** 中。一天换药一次。
遗尿。用枯矾、牡蛎粉,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二便不通。用白矾末填满脐中,滴入冷水,如觉冷透腹内,二便自通。如脐平不能填药时,周围用纸圈隔起来。
上吐下泻。用枯矾末一钱,百沸汤调下。
伏暑泄泻。用白矾煅为末,醋糊成丸,按年龄大小取适当分量,木瓜汤送下。此方名“玉华丹”。
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矾一两、诃黎勒(煨过)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白矾(水飞)和面粉(醋飞)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赤痢,以甘草汤送下。
反胃呕吐。用白矾、硫磺各二两,烧过,加丹砂一分,共研为末,面糊成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姜汤送下。又方:枯矾三两,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定心服,米汤送下。
化痰治嗽。用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醋二升,熬成膏子。等稍乾,做成丸子,如豌豆大。每次取一丸放在舌头下面,痰消嗽止。又方:只用明矾末,加醋纷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睡时服二、三十丸,茶送下。又方:明矾半烧半生,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服法同上方。又方:白矾、茶叶,等分为末糊成丸子,服法亦同上方。
刀伤。用白矾、铅丹,等分为末,敷伤处。
漆疮作痒。用白矾煎汤洗擦。
牛皮癣。用石榴皮蘸白矾粉搽抹。切勿用醋。
小儿风疹。用白矾烧过投热酒中,蘸酒涂疹。
脸上身上长瘊子。用白矾、地肤子等分,煎水,经常洗擦。
鱼口疮。用枯矾研细,调面敷上。
趾甲疮(趾甲嵌入肉中作疮,不能穿鞋)。用白矾烧灰涂在疮上,好肉慢慢生出。嵌到肉里的甲鱼,要小心剥去。
鸡眼肉刺。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次日洗脚两、三次。
疔疮肿毒。用白矾末五钱,和煨熟的葱白,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钱五分,酒送下。无效,可再用。久病的人和妊妇,忌用此药。
痈疽肿毒。用好白矾一两,生研,调在七钱熔化了的黄蜡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逐渐加至二十丸,熟水送下。此方名“黄矾丸”,亦名“蜡矾丸,不仅能止痛生肌,还能防毒气内攻。
交接劳复(房事之后,突发病,阴囊肿大, 丸缩入,腹痛难忍)。用白矾一分,硝石三分,大麦粥送服。一天服三次。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紫草膏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4.5制备方法 5《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 6《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6.5制备方法 7《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7.5制备方法 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 8.1方名8.2组成8.3功效8.4主治8.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8.6制备方法 9《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9.6附注 10《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 11《卫生鸿宝》卷五引《女科要诀》方之紫草膏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2《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 12.1方名12.2组成12.3功效12.4主治12.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2.6制备方法12.7用药禁忌12.8附注 13《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 14《外科学》方之紫草膏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4.5出处 15《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 15.1方名15.2组成15.3功效15.4主治15.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5.6制备方法15.7用药禁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方之紫草膏 16.1组成16.2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6.3功效与主治 17紫草软膏(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17.2处方17.3制法17.4性状17.5鉴别17.6检查17.7功能与主治17.8用法与用量17.9贮藏17.10版本 18紫草膏药品说明书 18.1药品类型18.2药品名称18.3药品汉语拼音18.4药品英文名称18.5成份18.6性状18.7作用类别18.8适应症/功能主治18.9规格18.10紫草膏的用法用量18.11禁忌18.12紫草膏的不良反应18.13注意事项18.14紫草膏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18.15紫草膏的药理作用18.16备注 19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紫草膏*紫草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zǐ cǎo gāo

2英文参考 zicao soft plast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icao g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紫草膏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13首。

中成药紫草膏的主要成分为紫草、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1]。具有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溃疡,症见疮面疼痛、疮色鲜活、脓腐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4《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

4.1方名

紫草膏

4.2组成

紫草2两(去无色枝杆,捣末),马肠根1两(捣末),杏仁1两(汤浸,去皮,研),吴茱萸1分(捣碎),雄黄1分(细研),清麻油8两。

4.3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治小儿头疮。

4.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盐浆水洗疮令净,拭干,以膏涂之。

4.5制备方法

上件药,先以麻油于一净铛内煎,下杏仁、茱萸入于铛中,徐徐煎23沸,即去火,以生绢滤去滓,次入紫草、马肠草等末,又煎至7沸,再滤去滓,看膏稀稠得所,入雄黄末,搅令匀,用瓷盒盛。

5《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

5.1方名

紫草膏

5.2组成

紫草3两,黄连1两,女青1两,白芷1两,矾石3两(烧令汗出),苦酒5合,生地榆根1两。

5.3主治

《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治小儿头疮并恶疮。

5.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敷疮上。

5.5制备方法

上7味,纳3味矾石、紫草、黄连为末,入诸药煎,白芷黄膏成。

6《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

6.1方名

紫草膏

6.2组成

僵蚕(酒洗)5钱,全蝎(去首尾,酒洗)1两,麻黄(去节)1两,紫草1两,人中白5钱,白附5钱,蝉蜕3钱,蟾酥1钱,穿山甲3钱,无价散5钱。

6.3主治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治痘紫黑陷井痘热发惊。

6.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初热,用败毒散煎汤化下;初热发惊,以薄荷、灯心、葱白汤化下;痘紫黑陷,以紫草煎汤化下;痘色淡白伏陷,以人参煎汤入酒数匙化下即起。

6.5制备方法

上为末,另将紫草2两煎,去滓,熬成膏,再加蜜2两,入好酒半盏,炼过,与紫草膏调匀,和前药末为丸。

7《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

7.1方名

紫草膏

7.2组成

紫草1两,桂心1两,芎1两,赤芍药1两,白敛1两,川大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莽草1两,当归1两,木香1两,甘草2两。

7.3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治一切肿毒,肉色不异,时时牵痛,经年肿势不消。

7.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及热涂熁肿处,1日2次。

7.5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每用散2两,酒2升,于铛中煎令成膏。

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

8.1方名

紫草膏

8.2组成

香油2斤半,当归4两,紫草4两,白芷2两,红花2两,黄蜡8两。

8.3功效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之功效。

8.4主治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治淋巴腺结核。

8.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直接涂患处。

8.6制备方法

炼膏去渣。

9《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

9.1方名

紫草膏

9.2组成

紫草5钱,犀角3钱(磨细),羚羊角3钱(磨细),珍珠4分(研细),劈砂5钱(飞净),牛黄2分,青黛3钱(水澄),川贝3钱(炒净),琥珀3钱(细研),羌活3分(炒),冰片(梅片)1分,明雄5钱,乳香3钱(去油),没药3钱(去油),元参5钱(或晒燥,或瓦焙。上为细末,包好勿动),银花2两,地丁2两(拣净),核桃肉2两(捣烂),甘草1两,甘菊1两。

9.3主治

《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治已痘未痘,诸般恶疮恶毒。

9.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岁上下者服1丸,3岁上下者服2丸,蜜水送下。

9.5制备方法

后5味,先入长流水5碗,用砂锅慢火煎至一半,取滓绞汁,滤清,入炼蜜盏许,桑柴熬至滴水不散,入前15味药为丸,重3分。

9.6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紫草丸”。

10《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

10.1方名

紫草膏

10.2组成

紫草5钱,真麻油4两,乳香5钱(研细),没药5钱(研细),黄蜡2两。

10.3主治

《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治凡痘有犯大小恶形者。

10.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以此调化毒散贴之。

10.5制备方法

将紫草入真麻油内滚数次,去滓,再入乳香、没药、黄蜡,共熬成膏。

11《卫生鸿宝》卷五引《女科要诀》方之紫草膏

11.1方名

紫草膏

11.2组成

紫草2两(麻油4两浸3日,去滓,将白蜡1两,入油熬烊),白芷1钱,降香3钱,松香3钱,枯矾2钱(研细),轻粉2钱(研细)。

11.3主治

妒乳、吹乳,成脓溃陷者。

11.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将后药末入前油膏内搅匀,候冷。以小筌子挑1块,刮入陷中,上盖膏药。内服参、耆、苓、术、归、桂、乳、没等药,排托收功,则 *** 无损,日后有乳。

12《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

12.1方名

紫草膏

12.2组成

紫草1钱,白附子1钱,麻黄(去节)2钱,甘草(炙)2钱,全蝎10个,僵蚕(炒)2个。

12.3功效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具有退斑起痘之功效。

12.4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治麻痘不快。风痫。

12.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紫草汤化下,续用黄耆散调治。

12.6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蜜1两,酒半盏,入紫草煎数沸后,令旋施,同和前药为丸,如皂角子大。

12.7用药禁忌

如泻,忌服。

12.8附注

①《万氏家抄方》有红花,无甘草。②《医学入门》有蟾酥。

13《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

13.1方名

紫草膏

13.2组成

紫草茸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漏芦半两,赤小豆1合,绿豆粉1合。

13.3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治热疮。

13.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日3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

13.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麻油为膏。

14《外科学》方之紫草膏 本方为经验方[2]。

14.1方名

紫草膏

14.2组成

乳香、没药各30g,当归60g,白芷、寒水石、牡丹皮、大黄、冰片各45g,生地黄90g,紫草、黄柏各21g,黄蜡250g,麻油2500g[2]。

乳香1两,没药1两,当归2两,白芷1两5钱,寒水石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大黄1两5钱,冰片1两5钱,生地3两,紫草7钱,黄柏7钱,黄蜡半斤,麻油5斤。

14.3主治

《外科学》方之紫草膏治烧伤。

14.4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先熬油,滚开后加入诸药,去渣过滤,下黄蜡,冷后放入冰片即成,搽患处,或浸入纱布成油膏纱布,外敷包扎[2]。

先熬油,滚开后加入诸药,去滓过滤,下黄蜡,冷后放入冰片即成。搽患处,或浸入纱布成油膏纱布,外敷包扎。

14.5出处

《外科学》(武汉医学院)

15《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

15.1方名

紫草膏

15.2组成

当归3钱,防风3钱,生地3钱,乳香3钱,白芷3钱,没药3钱,紫草1两。

15.3功效

化腐生肌。

15.4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治疮疡已溃,疼痛流水,久不收敛。

15.5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涂敷患处。

15.6制备方法

将乳香、没药2味另研细粉过罗,其余当归等5味除紫草外,用香油4两炸枯,过滤去渣,再兑入紫草(用温水闷湿)微炸,至油呈紫红色为度,再加入黄蜡,夏季用1两4钱,冬季用1两2钱成膏,候温,然后加入上列乳香、没药细粉混合均匀即得。

15.7用药禁忌

忌食发物。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方之紫草膏

16.1组成

紫草500g,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各150g[2]。

16.2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软膏剂,每用适量摊于纱布上贴患处,隔一二日换药一次[2]。

16.3功效与主治

紫草膏功能化腐生肌[2]。治疮疡、痈疽已溃[2]

17紫草软膏(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17.1品名

紫草软膏(紫草膏)

Zicao Ruangao

17.2处方

紫草500g、当归150g、防风150g、地黄150g、白芷150g、乳香150g、没药150g

17.3制法

以上七味,除紫草外,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当归等四味酌予碎断,另取食用麻油60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另加蜂蜡适量(每10g麻油加蜂蜡2~4g)熔化,待温,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

17.4性状

本品为紫红色的软膏;具特殊的香气。

17.5鉴别

取本品10g,加石油醚(60~90℃)80ml使溶解,用2%氢氧化钠溶液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滴加盐酸使液面浮有红色油状物,加乙醚8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喷以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17.6检查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R)。

17.7功能与主治

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溃疡,症见疮面疼痛、疮色鲜活、脓腐将尽。

17.8用法与用量

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隔1~2日换药一次。

17.9贮藏

密闭,遮光。

17.10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紫草膏药品说明书

18.1药品类型

中药

18.2药品名称

紫草膏

18.3药品汉语拼音

18.4药品英文名称

18.5成份

18.6性状

18.7作用类别

18.8适应症/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已溃。

18.9规格

18.10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隔1~2日换药一次。

18.11禁忌

18.12不良反应

18.13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 *** 性食物。

2.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3.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疮疡溃后仍有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5.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8.14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8.15紫草膏的药理作用

18.16备注

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胆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胆,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与小肠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黄坤载谓肝胆之升降由于脾胃确有至理),胆囊所藏之汁亦因之湮瘀而蓄极妄行,不注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中而周身发黄。是以仲景治内伤黄胆之方,均是胆脾兼顾。试观《金匮》黄胆门,其小柴胡汤显为治少阳胆经之方无论矣。他如治谷疸之茵陈蒿汤,治酒疸之栀子黄柏汤,一主以茵陈,一主以栀子,非注重清肝胆之热,俾肝胆消其炎肿而胆汁得由正路以入于小肠乎?至于硝石矾石方,为治女劳疸之的方,实可为治内伤黄胆之总方。其方硝石(俗名火硝亦名焰硝)矾石等分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约重一钱),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色,大便正黑色是也。特是方中矾石,释者皆以白矾当之,不无遗议。考《神农本草经》矾石一名羽涅,《尔雅》又名涅石。徐氏说文释涅字,谓黑土在水中,当系染黑之色。矾石既名为涅石,亦当为染黑色所需之物,岂非今之皂矾乎?是知皂矾、白矾,古人皆名为矾石。而愚临症体验以来,知以治黄胆,白矾之功效,诚不如皂矾。
盖黄胆之证,中法谓由脾中蕴蓄湿热,西法谓由胆汁溢于血中。皂矾退热燥湿之力,不让白矾,故能去脾中湿热。而其色绿且青(亦名绿矾又名青矾),能兼入胆经,借其酸收之味,以敛胆汁之妄行。且此物化学家原可用硫酸水化铁而成。是知矿中所产之皂矾,亦必多含铁质。尤可借金铁之余气,以镇肝胆之本也。硝石性寒,能解脏腑之实热,味咸入血分,又善解血分之热。且其性善消,遇火即燃,又多含养气。人身之血,得养气则赤。又借硝石之消力,以消融血中之渣滓,则血之因胆汁而色变者,不难复于正矣。矧此证大便难者甚多,得硝石以软坚开结,湿热可从大便而解。而其咸寒之性,善清水腑之热,即兼能使湿热自小便解也。至用大麦粥送服者,取其补助脾胃之土以胜湿,而其甘平之性,兼能缓硝矾之猛峻,犹白虎汤中之用粳米也。
[按]︰原方矾石下注有烧字,盖以矾石酸味太烈,制为枯矾则稍和缓。而愚实验以来,知径用生者,其效更速。临证者,相其身体强弱,斟酌适宜可也。
或曰︰硝石、朴硝性原相近,仲景他方皆用朴硝,何此方独用硝石?答曰︰朴硝味咸,硝石则咸而兼辛,辛者金之味也。就此一方观之,矾石既含有铁质,硝石又具有金味,既善理脾中之湿热,又善制胆汁之妄行,中、西医学之理,皆包括于一方之中,所以为医中之圣也。且朴硝降下之力多,硝石消融之力多(理详砂淋丸下)。胆汁之溢于血中者,布满周身难尽降下,实深赖硝石之善消融也。又朴硝为水之精华结聚,其咸寒之性,似与脾湿者不宜。硝石遇火则燃,兼得水中真阳之气。其味之咸不若朴硝,且兼有辛味。似能散湿气之郁结,而不致助脾湿也。
特是《金匮》治内伤黄胆,虽各有主方,而愚临证经验以来,知治女劳疸之硝石矾石散不但治女劳疸甚效,即用以治各种内伤黄胆,亦皆可随手奏效。惟用其方时,宜随证制宜而善为变通耳。
[按]︰硝石矾石散原方,用硝石、矾石等分为散,每服方寸匕(约重一钱),大麦粥送下。其用大麦粥者,所以调和二石之性,使之与胃相宜也。至愚用此方时,为散药难服,恒用炒熟大麦面,或小麦面亦可,与二石之末等分,和水为丸,如五味子大,每服二钱,随证择药之相宜者,数味煎汤送下(因药中已有麦面为丸,不必再送以大麦粥)。其有实热者,可用茵陈、栀子煎汤送服。有食积者,可用生鸡内金、山楂煎汤送服。大便结者,可用大黄、麻仁煎汤送服。小便闭者,可用滑石、生杭芍煎汤送服。恶心呕吐者,可用赭石、青黛煎汤送服。左脉沉而无力者,可用生黄、生姜煎汤送服。右脉沉而无力者,可用白术、陈皮煎汤送服。其左右之脉沉迟而弦,且心中觉凉,色黄黯者,附子、干姜皆可加入汤药之中。脉浮有外感者,可先用甘草煎汤送服西药阿斯匹林一瓦,出汗后再用甘草汤送服丸药。又凡服此丸药而嫌其味劣者,皆可于所服汤药中加甘草数钱以调之。
又黄胆之证,西人谓恒有胆石阻塞胆囊之口,若尿道之有淋石也。硝石、矾石并用,则胆石可消。又西人谓小肠中有钩虫亦可令人成黄胆。硝石、矾石并用,则钩虫可除。此所以用此统治内伤黄胆,但变通其送服之汤药,皆可随手奏效也。
至外感黄胆,约皆身有大热。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府,其热旁铄,累及胆脾,或脾中素有积湿,热入于脾与湿合,其湿热蕴而生黄,外透肌肤而成疸;或胆中所寄之相火素炽,热入于胆与火并,其胆管因热肿闭,胆汁旁溢混于血中,亦外现成疸。是以仲景治外感黄胆有三方,皆载于《伤寒论》阳明篇,一为茵陈蒿汤,二为栀子柏皮汤,三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皆胆脾并治也。且统观仲景治内伤、外感黄胆之方,皆以茵陈蒿为首方。诚以茵陈蒿性凉色青,能入肝胆,既善泻肝胆之热,又善达肝胆之郁,为理肝胆最要之品,即为治黄胆最要之品。
至愚生平治外感黄胆,亦即遵用《伤寒论》三方。而于其热甚者,恒于方中加龙胆草数钱。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时,恒加滑石数钱。恐连翘利水之力不足,故加滑石以助之。若其证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及三承气汤证,而身黄者,又恒于白虎承气中,加茵陈蒿数钱。其间有但用外感诸方不效者,亦可用外感
诸方煎汤,送服硝石矾石散。
黄胆之证又有先受外感未即病,迨酿成内伤而后发现者。岁在乙丑,客居沧州,自仲秋至孟冬一方多有黄胆证。其人身无大热,心中满闷,时或觉热,见饮食则恶心,强食之恒作呕吐,或食后不能下行,剧者至成结证,又间有腹中觉凉,食后饮食不能消化者。愚共治六十余人,皆随手奏效。其脉左似有热,右多郁象,盖其肝胆热而脾胃凉也。原因为本年季夏阴雨连旬,空气之中所含水分过度,人处其中,脏腑为湿所伤。肝胆属木,禀少阳之性,湿郁久则生热,脾胃属土,禀太阴之性,湿郁久则生寒,此自然之理也。为木因湿郁而生热,则胆囊之口肿胀,不能输其汁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分,色透肌表而发黄。为土因湿郁而生寒,故脾胃火衰,不能熟腐水谷,运转下行,是以恒作胀满,或成结证。为疏方用茵陈、栀子、连翘各三钱,泻肝胆之热,即以消胆囊之肿胀;浓朴、陈皮、生麦芽各二钱,生姜五钱开脾胃之郁,即以祛脾胃之寒;茯苓片、生薏米、赤小豆、甘草各三钱,泻脏腑之湿,更能培土以胜湿,且重用甘草即以矫茵陈蒿之劣味也(此证闻茵陈之味多恶心呕吐故用甘草调之)。服一剂后,心中不觉热者,去栀子,加生杭芍三钱,再服一剂。若仍不能食者,用干姜二钱以代生姜。若心中不觉热转觉凉者,初服即不用栀子,以干姜代生姜。凉甚者,干姜可用至五六钱。呕吐者,加赭石六钱或至一两。服后吐仍不止者,可先用开水送服赭石细末四五钱,再服汤药。胃脘肠中结而不通者,用汤药送服牵牛(炒熟)为末三钱,通利后即减去。如此服至能进饮食,即可停药。黄色未退,自能徐消。此等黄胆,乃先有外感内伏,酿成内伤,当于《伤寒论》、《金匮》所载之黄胆以外另为一种矣。
或问︰医学具有科学性质,原贵证实,即议论之间,亦贵确有实据。仲景治黄胆虽云胆脾并治,不过即其所用之药揣摩而得。然尝考之《伤寒论》,谓「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是但言发黄证由于脾也。又尝考之《金匮》,谓「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是《金匮》论黄胆亦责重脾也。夫古人立言原多浑括,后世注疏宜为详解。当西医未来之先,吾中华方书之祖述仲景者,亦有显然谓黄胆病由于胆汁溢于血中者乎?答曰︰有之。明季喻嘉言著《寓意草》,其论钱小鲁嗜酒成病,谓胆之热汁满而溢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云云。岂非显然与西说相同乎?夫西人对于此证必剖验而后知,喻氏则未经剖验而已知。非喻氏之智远出西人之上,诚以喻氏最深于《金匮》、《伤寒论》,因熟读仲景之书,观其方中所用之药而有所会心也。由斯观之,愚谓仲景治黄胆原胆脾并治者,固非无稽之谈也。
[附录︰]
徐××云︰《金匮》硝石矾石散方,原治内伤黄胆,张锡纯氏之发明功效卓然大著。至矾石即皂矾,张石顽亦曾于《本经达源》论及,而先生则引《神农本草经》兼名涅石、《尔雅》又名羽涅,即一涅字,知其当为皂矾,又即其服药后大便正黑色,愈知其当为皂矾,可谓具有特识。又于临证之时,见其左脉细弱者,知系肝阳不能条畅,则用黄、当归、桂枝尖诸药煎汤送服;若见其右脉濡弱者,知系脾胃不能健运,则用白术、陈皮、薏米诸药煎汤送服,不拘拘送以大麦粥,此诚善用古方,更能通变化裁者也。友人史××,治一妇人病黄病五六年,肌肤面目俱黄,癸亥秋感受客邪,寒热往来,周身浮肿。史××与柴胡桂枝汤和解之,二剂肿消,寒热不作。遂配硝石矾石散一剂,俾用大麦粥和服。数日后复来云︰此药入腹似难容受,得无有他虑否?史××令放胆服之︰「倘有差错,吾愿领咎。」又服两剂其黄尽失。史××欣然述之于予。予曰︰「仲圣之方固属神矣,苟非张先生之审定而阐发之,则亦沉潜汩没,黯淡无光耳。」噫﹗古人创方固难,而今人用方亦岂易易哉﹗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