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一味,以砂糖水100毫升,砂锅内煮干。
功能主治 : 主治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 熟食之。每月上旬平旦空腹服7枚。
摘录 :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功能主治 : 化寸白虫为水。主寸白虫。
用法用量 : 上药以砂糖水半盏,砂锅煮干。熟食之,每月上旬平旦空心服7枚,7日服尽。
摘录 : 方出《奇效良方》卷六十七,名见《医统》卷七十八
香榧营养价值高。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助于消化、美容和保健。香榧种子富含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油脂中含有8种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8.89%。是一种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油。香榧富含蛋白质,其仁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种子含有钙、钾、镁、铁、锰、铬、锌、铜、镍、氟和硒等矿物质元素。香榧仁含有五种维生素,其中烟酸、叶酸和维生素D3含量极其丰富。古代医书上说它有“扶筋骨”的功效。种子提取物也可以用来制作化妆品。香榧树皮含有3%-6%的单宁,可用于提取工业用胶。
香榧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香榧种子的药用价值记载于三国任伟乌普的《神农本草经》和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香榧的药用价值和疗效。香榧味甘,具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香榧籽油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和老年痴呆症。食用香榧仁能有效驱除肠道内的绦虫、钩虫、蛲虫、蛲虫、姜虫等寄生虫,具有杀虫不伤人的特点,是天然的驱虫食品。同时还能促进智力发育、细胞再生、生长发育,增强视力,消除口腔炎症,降低血压,防治偏头痛和糙皮病。
香榧的假种皮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研究发现,从香榧中分离的内生真菌有57.1%具有抗病活性。这些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青霉素、镰刀菌等18个属和种。从香榧中分离的抗肿瘤菌株占内源真菌株总数的8.6%。这些发现对新药开发和香榧抗病性的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临床证明,香榧对治疗痔疮、小儿遗尿症也有益处。
香榧生长缓慢、木材比重大、易干燥、质地致密、不易开裂、耐腐蚀、防潮、易切削、油漆附着性好,是优良的木材原料。在中国古代,它被用作一流的家具,如桩、造船、铅笔杆、算盘珠、棋子、雕刻等。
自古以来,香榧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香榧作为干果中的珍品,一直被认为是宴席中最好的水果之一。早在宋代,香榧就被加工成香榧、香榧、香榧酥,被列为宫廷贡品。
香榧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树种,四季常青,造型优美,具有良好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蛔虫病·三虫5蛲虫病·三虫6姜片虫病·三虫7参考资料附:1治疗三虫的方剂2治疗三虫的穴位3治疗三虫的中成药4三虫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三虫 1拼音 sān chóng
2英文参考 three kinds of parasit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三虫指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即长虫、赤虫、蛲虫[1]。《诸病源候论》卷五十:“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
4蛔虫病·三虫 蛔虫病为病名。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静止时无自觉症状。在初期或有发热、咳嗽。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蛔虫具有一种鉆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治疗以驱蛔虫为主。宜用乌梅丸。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肠梗阻则应配合通利腑气,当蛔虫驱去以后,再予健脾。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健脾用异功散加减[2]。
5蛲虫病·三虫 蛲虫病为病名。蛲虫,九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其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治以杀虫止痒为主。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6姜片虫病·三虫 姜片虫病为病名。我国地方病的一种,因其虫形似姜片,故名。虫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虫。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长江以北很少。本病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本病因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成虫寄生肠道上部,上犯胃气,下扰肠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等症。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4]。
7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蛲虫病 3.1蛲虫病的病因病机3.2蛲虫病的症状3.3蛲虫病的辨证治疗 3.3.1证候分析3.3.2治法3.3.3蛲虫病的方药治疗4西医·蛲虫病 4.1病原学4.2病理改变4.3流行病学4.4临床表现 4.4.1肠道寄生4.4.2异位寄生 4.4.2.1蛲虫性阑尾炎4.4.2.2蛲虫性尿道炎4.4.2.3蛲虫性生殖道炎4.5并发症4.6实验室检查 4.6.1虫卵检查 4.6.1.1胶带纸肛拭法4.6.1.2棉签肛拭法 4.6.2成虫检查 4.7诊断 4.7.1诊断依据 4.7.1.1流行病学史4.7.1.2临床表现4.7.1.3实验室检查 4.7.2诊断 4.7.2.1蛲虫感染4.7.2.2蛲虫病 4.7.2.2.1疑似病例4.7.2.2.2确诊病例 4.8鉴别诊断 4.8.1肛周神经性皮炎4.8.2外阴炎4.8.3滴虫性 *** 炎4.8.4霉菌性 *** 炎4.8.5阿米巴 *** 炎4.8.6肛周湿疹 4.9治疗措施4.10预防4.11治愈标准4.12预后 5参考资料附:1治疗蛲虫病的方剂2治疗蛲虫病的中成药3蛲虫病相关药物4古籍中的蛲虫病 1拼音 náo chóng bìng
2英文参考 oxyur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nterob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oxyur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nterobi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nterobiasis [WS 469—2015 蛲虫病的诊断]
oxyuria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oxyuriosis [朗道汉英字典]
oxyur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inworm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蛲虫病 蛲虫病(oxyuriasis[1][2]、enterobiasis[1][2])病名[3]。是指感染蛲虫所致的寄生虫病[1][2]。
蛲虫,九虫之一[3]。蛲虫古今同名,虫体细小,呈乳白色,长几分[4]。《诸病源候论·蛲虫候》:“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三虫候》:“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居胴肠间,多则为痔。”《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3]。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3]。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3]。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3]。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蛲虫病流行相当广泛,尤以儿童发病为多[4]。
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 *** 产卵,而致 *** 奇痒[3]。病久长期抓痒而致 *** 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3]。
3.3.2治法 驱虫止痒[4]。
3.3.3蛲虫病的方药治疗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3]。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 *** 周围[3]。 *** 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3]。
可用追虫丸[备注]追虫丸(《证治准绳》):槟榔、雷丸、南木香、苦楝根、皂荚、黑丑、茵陈。本方具有驱虫、除湿、理气通腑的作用,对多种肠道虫证均有较好的疗效。亦可选用使君子、鹤虱、榧子、槟榔等对蛲虫有较好驱除作用的药物二至三种治疗。除内服药物外,尚可外用百部煎剂 *** 。[4]
防止重复感染,对彻底治疗蛲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 *** ,勤换衣裤、被褥,勤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4]
4西医·蛲虫病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指蛲虫感染者出现相应临床表现[5]。蛲虫感染者是指在 *** 周围或粪便及其他组织样本中检获蛲虫卵或成虫,而感染者未见相应临床表现者。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5]。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5]。
蛲虫即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成虫形体细小如棉线头,呈乳白色。雌雄异体,雌虫体长8mm~13mm,雄虫体长2mm~5mm[5]。虫卵大小为(50μm~60μm)×(20μm~30μm),两侧不对称,一侧较扁平,一侧稍隆起,呈柿核状[5]。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的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部分卵已发育至蝌蚪期[5]。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寄生。虫体借助头翼、唇瓣的作用,附着在肠粘膜上,或在肠腔内呈游离状态。成虫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肠腔下段移行。当人睡眠后,部分雌虫移行到 *** 外,因受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及氧的 *** ,开始大量排卵,虫卵被粘附在肛周皮肤上。排卵后的雌虫多因干枯死亡,但少数雌虫可由 *** 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 *** 、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及回肠下段,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5]。虫体吸附于肠黏膜上,或在肠腔中游离,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5]。蛲虫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随粪便排出,受精后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宿主肠腔下段移行至直肠[5]。在宿主入睡后, *** 括约肌松弛,部分雌虫移行至 *** 外,在 *** 周围的皮肤上产卵,每条雌虫可以产卵5000~17000个[5]。产卵后的雌虫大多干瘪死亡,有少数可爬回 *** 或进入 *** 、尿道、膀胱等处,引起异位损害[5]。黏附在 *** 附近的虫卵,在适宜温度(34℃~36℃)、湿度(90%~100%)情况下,经约6h发育成感染期卵[5]。当患者用手搔抓 *** 周围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造成自身感染[5]。感染期卵也可脱落并黏附在衣裤、被褥、玩具或食物上,经口进入人体内使自身或他人感染[5]。虫卵可随灰尘飞扬,经空气被人吸入,黏附在咽部而进入消化道,人因此而感染[5]。
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5]。据估计全世界蛲虫感染者不低于5亿,寒带和温带地区较热带地区感染更为普遍[5]。2001年~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资料显示,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0.28%,感染率居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海南省(42.64%)、甘肃省(33.27%)、广东省(30.38%)、广西壮族自治区(20.46%)和河北省(20.00%)[5]。年龄以6岁~9岁组感染率(12.52%)最高,民族以黎族(47.82%)、土家族(22.09%)、侗族(19.44%)和壮族(15.85%)儿童感染率为高[5]。
蛲虫感染者和蛲虫病患者是本病传染源,肛手口的直接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5]。患者搔抓肛周皮肤后手被蛲虫卵污染,当用不洁的手抓取食物或吸吮手指时虫卵经口食入引起自身重复感染;另外,可通过间接接触途径感染,人体接触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衣裤、床单、玩具、食物等后经口食入而感染;再者,散落在被褥及衣裤上的虫卵可借风力或尘土漂浮于空气中,被吸入并黏附于人口、鼻腔随吞咽进入消化道而使人感染;也可经自身逆行感染,少数肛周虫卵在 *** 外皮肤上可自行孵化出幼虫,幼虫经 *** 逆行进入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5]。各种人群对蛲虫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5]。
蛲虫雌虫排卵量大,散布到外界易附着于玩具、衣服、被褥等物品中且生存能力强[5]。在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等人群密集地,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蛲虫感染[5]。
4.4.1肠道寄生 最突出症状是肛周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皮肤抓破后可造成破损、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细菌感染[5]。多伴有遗尿、噩梦、夜间磨牙、夜惊、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5]。
蛲虫寄生肠道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感染程度较重可 *** 局部肠黏膜引起炎症或溃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黏液增多等[5]。少数患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结肠炎,可伴有发热、急性腹痛、水样腹泻症状,粪便中可有大量蛲虫幼虫[5]。虫体侵入肠壁组织,可致肉芽肿产生,引起腹痛、腹泻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5]。严重感染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和心理行为的异常,如烦躁、焦虑、易激动、多动、咬指甲、夜惊、夜间磨牙、注意力不集中和不合群等,幼儿还可能出现异嗜症等[5]。
4.4.2异位寄生4.4.2.1蛲虫性阑尾炎 蛲虫可寄生于阑尾腔,也可侵入阑尾组织,引起蛲虫性阑尾炎[5]。患者以阵发性腹痛、右下腹压痛为主,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穿孔可导致腹膜炎[5]。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5]。
4.4.2.2蛲虫性尿道炎 蛲虫逆行鉆入尿道可引起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 症状,儿童夜间可发生遗尿[5]。
4.4.2.3蛲虫性生殖道炎 雌虫侵入女性外阴,经 *** 进入生殖系统各脏器,可引起外阴炎、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等,患者表现为外阴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临床表现[5]。
4.6.1虫卵检查4.6.1.1胶带纸肛拭法 将市售透明胶带纸(宽≤2.5 cm)剪成与载玻片等长或稍长的片段,粘贴于载玻片上备用[5]。检查时将胶带纸一端揭开,将含胶面粘贴 *** 周围皮肤,背面用棉签或手指压迫,使胶面与皮肤充分粘贴[5]。将胶纸重新贴回载玻片上,镜检虫卵[5]。本检查应在清晨受检者大便前进行[5]。
4.6.1.2棉签肛拭法 将消毒棉签在生理盐水中浸湿,挤去多余的盐水,在受检者 *** 周围皮肤上擦拭[5]。将棉签上黏附物涂于滴加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5]。一般在清晨便前采样,采样前不要清洗肛周或外 *** [5]。
4.6.2成虫检查 儿童入睡后1h~3h,将其侧卧使 *** 暴露在灯光下,仔细检查 *** 周围,若发现白色小虫,用镊子挟住放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内,镜检成虫[5]。因蛲虫未必每晚都爬出产卵,若为阴性应连续观察3d~5d[5]。
4.7.1.1流行病学史 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
4.7.1.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
异位寄生可导致蛲虫性阑尾炎、尿道炎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蛲虫性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表现。
4.7.1.3实验室检查 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7.2诊断4.7.2.1蛲虫感染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感染[5]:
a) 未见相应临床表现,且同时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
b) 未见相应临床表现,且同时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7.2.2蛲虫病4.7.2.2.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病疑似病例[5]:
a) 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主要表现为 *** 及会 *** 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抓破后皮肤出现充血、皮疹、湿疹、脱屑等,严重者可诱发细菌感染。可伴有夜惊、噩梦、夜间磨牙、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异嗜症等;
b) 有与蛲虫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史并且异位寄生可导致蛲虫性阑尾炎、尿道炎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蛲虫性 *** 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表现。
4.7.2.2.2确诊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为蛲虫病确诊病例[5]:
a) 疑似病例且同时肛周采样查见蛲虫卵;
b) 疑似病例且同时肛周检获蛲虫成虫或幼虫。
4.8.2外阴炎 外阴炎常表现为外 *** 瘙痒,伴有湿疹或尿布疹,但无明显日轻夜重现象[5]。
4.8.3滴虫性 *** 炎 滴虫性 *** 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臭味[5]。瘙痒部位主要为 *** 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等[5]。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尿急[5]。
4.8.4霉菌性 *** 炎 霉菌性 *** 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或 *** 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红肿,表皮变化多样,水样白带直至凝乳状白带均可出现[5]。
4.8.5阿米巴 *** 炎 阿米巴 *** 炎多继发于肠道感染, *** 分泌物呈浆液性或黏液性,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5]。
4.8.6肛周湿疹 肛周湿疹主要临床表现为 *** 瘙痒,浆液渗出明显,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脓性渗出和结痂,呈现湿疹特有外观[5]。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慢性期局部皮肤增厚,苔藓变化,皱襞皲裂明显[5]。
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为肠道寄生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成人400mg,顿服,儿童100~200mg,顿服[6]。
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40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枫香脂膏
下一篇: 榧子贯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