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 : 分清散(《普济方》卷三二一)、萆薢分清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摘录 : 《直指》卷十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主转服热盛。妊娠数月,小便短黄,继则不通,小腹胀痛,面色微黄,心烦不安,舌质微红,苔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功能主治 : 下元虚损,精不能摄,小便白浊,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或于小便后,来亦不多。
用法用量 : 水煎,乘热入盐少许服。
摘录 : 《胎产新书》卷四
功能主治 : 小便癃闭及湿滞肿胀,不能受补。
摘录 : 《医级》卷七
制法 :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小便浊。
用法用量 : 每服100丸,淡盐汤送下。
摘录 : 《女科切要》卷二
功能主治 : 内有湿痰湿火,小便赤白混浊。
用法用量 : 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摘录 : 《玉案》卷五
功能主治 : 赤白浊。
用法用量 : 加灯心,水半煎,酒半煎,空心服。首帖,加麻黄8分,减升麻;如热甚作痛,加炒黄柏2钱,煎成调青黛7分、滑石末2钱,去枳、陈、智;不通,加木通、淡竹叶、扁蓄、石韦等;变虚寒,加炮姜、肉桂3分;日久服凉药过多,真元耗损,肾虚有寒,频数无度,光彩如膏,益智、萆薢、菖蒲、乌药、茯苓等分水煎,入盐1分,空心服。
摘录 : 《简明医彀》卷四
功能主治 : 小便余沥,并赤白浊。
用法用量 : 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 : 《保婴撮要》卷八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摘录附:1古籍中的萆薢饮 1拼音 bì xiè yǐn
2处方萆薢3钱,文蛤粉(研细)1钱5分,石韦1钱5分,车前子1钱5分,茯苓1钱5分,灯芯20节,莲子心8分,石菖蒲8分,黄柏8分。
3功能主治膏淋,诸淋。
4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古籍中的萆薢饮 《医宗金鉴》:[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一卷]浊带总括 而属热者.是则不可概以寒热论赤白也.清心莲子饮 萆薢分清饮 珍珠粉丸2.浊热清心莲子饮,寒萆菖乌益草...
《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痿病治法
目录1拼音2萆薢分清散的别名3处方4制法5功能主治6萆薢分清散的用法用量7备注8摘录附:1古籍中的萆薢分清散 1拼音 bì xiè fèn qīng sǎn
2萆薢分清散的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
3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4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5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请,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6萆薢分清散的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3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沮服。
7备注方中川萆薢利水去湿,分清化浊为君;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乌药温肾化气,石菖蒲化浊利窍为佐;食盐咸以入肾为使。诸药合用,有温暖下元,利湿泄浊之功。
8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古籍中的萆薢分清散 《奇方类编》:[卷上耳目门]痘风眼即迎风洒泪不论年久可治 枯矾皂矾各一钱花椒五分清晨用滚水冲于碗内,上用绵纸隔着,将铜钱一个压于纸上,待自来清水,每日早、午、...
《医方论》:[卷二理血之剂]小蓟饮子 小蓟蒲黄(炒黑)藕节滑石木通当归生地黄栀子(炒)淡竹叶甘草各五分清心与小肠之热,滋肾水而通膀胱,自可...
《六因条辨》:[温毒条辨四条]温毒条辨第四 ,紫草、赤芍行血,紫雪丹清心化毒,俾气血上下一齐分清,否则邪无出路,而势必危矣。再按便闭腹硬,原宜攻...
《六因条辨》:[伤湿条辨十四条]伤湿条辨第七 香宜上焦,豆卷,泽泻泄下焦,使三焦表里之邪,一齐分清,则湿邪不攻自走矣。《六因条辨》清陆子贤公元16...
《华佗神方》:[卷四]四二九○·华佗治囊痈神方
师父张胜兵接诊了一个白血病术后伴低烧几个月的患者,只吃了5付中药,热就退了,各种症状明显改善,那么师父是如何治疗的呢?
现将病案介绍如下:
患者女,34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做了骨髓移植后,出现了肾损伤,最近两个月来傍晚出现低烧(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西医没有办法有效处理,患者每天下午5点开始,先是怕冷,然后开始发热,一直到半夜10-11点左右醒后满头大汗,出了汗以后烧就会退下来。饭量很小,虽然感觉没有饱,但饭到口里又不想下咽,午休后会吐,即使眯一小会儿,醒了以后也容易吐。睡眠质量不好,感觉特别烦躁,多梦易醒。肾积水,右侧肾区感觉胀痛,有一跳一跳的感觉,尿频,小便到后段感觉灼热,尿乳白色,伴粘稠状如浓痰样东西,偶尔还有血色。夜起2-3次,大便可。
患者舌淡苔白腻,根部偏腐,舌中凹陷,舌下脉络瘀阻。左脉滑数有力,略涩,关小豆,浮而搏指,略有结代;右脉滑小数略涩,迟沉细。
这么多情况,应该怎么用药呢?用一个方剂能解决问题吗?用几个方剂,是直接堆积,还是合方化裁?又该如何化裁呢?且看师父是如何处方的。
处方:
泽泻2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滑石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通草6g、萆薢15g、石菖蒲15g、苦杏仁10g、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淡竹叶10g、甘草6g、厚朴10g、法半夏15g、黄芩10g、竹茹15g、茯神15g、枳实10g、陈皮15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车前草15g、小蓟10g,5剂。
二诊:患者吃了上方后,各种症状都好转,困扰了患者几个月的低烧、失眠、胃口不好的问题都明显好转。只是小便问题还有,大便偏干。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栀子、柴胡、木通、生地。
处方如下:
泽泻2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滑石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通草6g、萆薢15g、石菖蒲15g、苦杏仁10g、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淡竹叶10g、甘草6g、厚朴10g、法半夏15g、黄芩10g、竹茹15g、茯神15g、枳实10g、陈皮15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车前草15g、小蓟10g、栀子10g、柴胡25g、木通10g、生地黄30g,7剂。
从患者的病程和症状来看,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即有移植手术后人体元气虚损,又有中焦脾胃虚弱,脾强胃弱,知饥而不欲食,睡后易呕,同时又有失眠多梦,胆郁痰扰,而且还有尿频之淋证,即有灼热血尿之血淋,又有尿白浊之膏淋,最主要的是真阴亏虚、三焦湿热之下午低热,至半夜则汗出而解。
复杂的病证,用单方肯定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方化裁,对于这个患者的情况师父用到了猪苓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程氏萆薢分清饮,复诊时还用到了小蓟饮子,诸方合方化裁,有的用到了全方,有的只是用了其中的几味药,但取其方意,所有一切都是根据患者情况而设,故效果很好。
图片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所涉诸方:
猪苓汤,出处《伤寒论》,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等份。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症自除。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组成: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黄芩滑石汤,亦出自《温病条辨》,组成: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各9g,大腹皮6g,白蔻仁、通草各3g。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竞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本方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滑石,茯苓皮,通草,猪苓清利湿热,白蔻仁,大腹皮化湿利水,兼以畅气,使气化则湿化。众药合用,则湿祛热清,诸症自解。
图片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
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倍;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萆薢分清饮有二,其一出自《医学心悟》,因其作者为程国彭,故称程氏萆薢分清饮。组成:川萆薢、黄柏、石菖蒲、茯苓、白术、莲子心、丹参、车前子。主治:赤白浊属湿热者。诸淋。方中以萆薢、菖蒲利湿化浊,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其药性偏凉,故偏于治疗下焦湿热而致白浊之证。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弱,则不能固摄,膀胱开阖失司,湿浊下注,则分清泄浊功能失调,以致小便混浊不清。本方以川萆薢为主药,有利湿清热、化浊分清作用,故称萆薢分清饮。
小蓟饮子,出处《济生方》,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本方证因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方中小蓟甘凉入血分,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生地黄甘苦性寒,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使血止而不留瘀。热在下焦,宜因势利导,故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尚有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功,合而为佐。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
图片
张胜兵中医作品七部,淘宝京东有售!挂号张老师,可获取签名书以及与张老师合影留念!
患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发热,湿热互结,故显下午发低热,夜半汗出而解,下有热淋、血淋诸淋证,故选用猪苓汤,即可清热利湿,又可治热淋、血淋,一方多用,是为主方,加小蓟以增强凉血止血的作用,加车前草以利湿清热。又因尿色白浊,故合治下焦湿热而致白浊之证的萆薢分清饮,而且是只用萆薢与石菖蒲这一药对,取其分清泻浊之意,未用全方。患者湿气弥漫三焦,湿热互结,故用三仁汤而去三焦之湿,用黄芩滑石汤中部分主药而兼清其热。黄芩滑石汤与三仁汤均用蔻仁,通草,滑石以清热祛湿,治疗湿温。但黄芩滑石汤中尚配黄芩,二苓,大腹皮,为清热化湿并施之剂,其清热作用强于三仁汤,适用于邪滞中焦,湿热并重,胶着不解者;三仁汤则用杏仁,苡仁,竹叶,半夏,厚朴,于化气利湿之中佐以清热,其祛湿作用优于黄芩滑石汤。而两方合用,清热与祛湿并重,加强了祛湿清热的作用,因三仁汤已有理气之药,故去黄芩滑石汤中大腹皮、茯苓皮等行气药,只取其清热之意。而患者还有心烦不眠,夜多异梦,睡后易吐,故用治胆郁痰扰的温胆汤。温胆汤中半夏即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化痰和胃,止呕除烦,同时加佩兰、藿香以芳香醒脾,祛湿化浊。上述各方,加减化裁,巧妙融合,药不多而效却著。二诊时诸症皆有好转,唯余小便问题,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小蓟饮子之方意,加强清热止淋之功。
医者难在不能识证,没有准确辨证,所以不能因证论治。
然而更难的是识证而仅知一二,对于在错综复杂的多种病证中,如何找到主证,找到诸证切合点,茫然无绪。
另外找到主证和切合点后,又该如何谴方用药,则又是难中之难。
从上面师父合方用药中,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我们可以窥得师父对复杂病机处方的一些思路,同时对如何进行合方加减和化裁,更有很大帮助。
如能仔细推敲,对学习中医将大有裨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3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分清止淋丸
下一篇: 分湿内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