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二陈汤加枳壳。
功能主治 : 小儿痘疮,胸腹胀满者。
用法用量 : 《准绳·幼科》:枳壳,半夏、茯苓、甘草、陈皮各等分,锉。每用三钱,姜二片,水煎服。
摘录 : 《丹溪心法》卷五
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果仁多油质而润,杏仁、薏苡仁二者相伍,性平质润,可降肺、润肺、利肺。仲景用杏仁、薏苡仁配伍麻黄、甘草即麻杏苡甘汤,治疗风湿“一身尽痛,日哺所剧者”。朱丹溪治疗肺痈,咳嗽脓血,咽干多咳,大小便赤涩的桔梗汤即由杏仁、薏苡仁配伍贝母、当归、瓜蒌仁、枳壳、桑白皮、防己、甘草、百合、黄芪组成。叶天士治疗咳嗽常用二者润肺燥、利湿热:用杏仁、薏苡仁配伍麻黄、甘草、半夏治“伏邪久咳,胃虚呕食”;配伍白蔻仁、芦根、冬瓜子、枇杷叶治疗“寒热,右胁痛,咳嗽”;配伍石膏、天花粉、通草、紫苑、木防己治疗“渴饮咳甚,大便不爽”;配伍桑叶、玉竹、沙参、天花粉治“秋燥,痰嗽气促”;配伍桂枝、大枣、炙甘草治疗“脉沉细,形寒”之咳嗽。吴鞠通在杏仁、薏苡仁配伍的基础上加白蔻仁、半夏、厚朴、通草、竹叶、滑石,创制出治疗湿热的经典名方三仁汤。
枳壳配桔梗出自《苏沈良方》枳壳汤,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性味苦辛平,开宣肺气,祛痰排脓,能开肺气之结,宣心、肺之郁,属于上焦药。枳壳性味辛苦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内经》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二者相伍,升降气机,有“通肺利膈下气”之效。配伍陈皮、姜半夏、茯苓、炙甘草,为《医宗金鉴》枳桔二陈汤,治疗小儿胸膈膨满、呕吐痰涎;配伍大黄、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甘草,为《症因脉治》枳桔大黄汤,治疗肺热膨胀作痛,胃火熏蒸,大便秘结;配伍苍术、陈皮、厚朴、甘草,为《症因脉治》枳桔平胃散,治疗气结腹胀、胸前饱闷;配伍桂心、细辛、青皮,为《证治准绳》枳实散,治疗胸中气坚急,心微痛,气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饮食。叶天士用枳壳、桔梗配伍疏散风热,健脾化痰之品治疗风温咳嗽,并称这种治法“辛以散邪,佐微苦降气”。祝谌予教授用枳壳、桔梗配伍桃仁、杏仁、薤白治疗舌红、便干、胸闷之症,并谓之“上下左右汤”。
知母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贝母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具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都属于肺经气分药。二者相伍即是二母散,出自《证治要诀类方》,原方配有生姜,治疗咳嗽遇冷、遇热发作。知母、贝母清肺化痰,润肺燥,多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咳嗽,也用于水亏火旺之咳嗽。对于干咳无痰或痰黄质黏难以咯出者较为适宜。《症因脉治》中二药配伍石膏即二母石膏汤,治疗外感燥痰咳嗽;配伍天门冬、麦门冬即二母二冬汤,治肺热身肿,燥咳烦满;配伍陈皮、姜半夏、茯苓、甘草即二母二陈汤,治燥咳,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古今医鉴》中二药配伍黄芩、栀子、生石膏、桑白皮、茯苓、瓜蒌、陈皮、枳实、五味子、生甘草即是二母宁嗽丸,治疗因伤酒食,胃火上炎,冲逼肺金,咳嗽吐痰,经久不愈。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平喘,归肺经;熟地补肾纳气,归肾经。一肺一肾,肺肾同补。麻黄辛散,可以去除熟地的滋腻,熟地可以制约麻黄的温燥辛散,二者相伍可以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亏虚者。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作用,虽为阴疽效方,但对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的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治之意。《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记载胡翘武主任医师用熟地30克、麻黄6克配伍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组成“阳和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久咳久喘属于肾督阳虚、痰瘀凝滞证者。《祝谌予临床经验辑要》记载祝谌予用麻黄、熟地配伍治疗久嗽久咳和妇女经期哮喘,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瓜蒌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化痰热,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二者相伍,出自《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原方治疗乳痈初期寒热往来,红肿热痛,但由于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之效,所以也可用于痰热壅肺,表邪未尽之证。瓜蒌、牛蒡子相伍具有清肺热,润肺燥,化痰热;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适用于肺中痰热、肺中燥热以及肺肠同病之证,有类似于吴鞠通宣白承气汤的“脏腑合治”之意。姜良铎教授常用瓜蒌、牛蒡子相伍治疗肺热、肺燥咳喘、肺燥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相伍治疗肺胀出自《圣济总录》“皱肺丸”,该方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组成,主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具体用法: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上三味,研成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五灵脂、柏子仁治疗肺胀组方比较奇特。朱良春教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认为五灵脂“降浊气而和阴阳……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撑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以应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柏子仁“止咳治喘,收敛止血,润肺健胃,利尿消炎”,《岭南采药录》记载柏子仁“能治咳嗽”,这说明柏子仁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加之柏子仁归肾经,《药品化义》谓之“又取气味具浓浊归肾,同熟地、龟板、枸杞、牛膝,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有补肾纳气之功。显然五灵脂、柏子仁相伍具有祛瘀化痰,敛肺纳肾功效,适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两虚之证。据“十九畏”记载,“人参畏五灵脂”。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不适合的禁忌人群千万要注意,平时我们也可以将它泡水喝,对我们的身体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养生必备。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1 提高心脏功能
枳壳这药材重要的功效就是提高人类的心脏功能,它能降低人体骨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脏的收缩能力,能缓解心肌缺血与心脏无力,它还可以让人类的'心脏兴奋,平时服用能让人们的心脏功能明显提高。
利尿消肿
利尿消肿也是枳壳的重要作用之,这种中药材煎制以后服用,可以强心也能提高肾血管的收缩能力,能让人体的滤过压增加,从而也就促进了人体内钠的排出,其利尿功效特别明显,平时可以用于人类身体浮肿与小便不利等常见病。
理气止泻
枳壳入药以后还能理气止泻,平时人们出现腹胀和腹泻时,可以直接把枳壳一百二十克与甘草三十克放在一起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五克,在空腹的情况下服用效果最好。另外人们出现大便带血的症状时,也可以用枳壳进行防治,只是需要把它与乌梅肉和川黄连等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不然止血效果不明显。
防治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女性的常见病,平时发生以后可以直接用中药枳壳进行防治,治时可以取枳壳二十五克和蓖麻根二十五克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药液与适量鸡汤放在一起调匀以后服用,都能让子宫脱垂的症状尽快好转。
【枳壳哪些人不可以吃(不适宜人群)】
1、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气不运而痰涌喘急者忌之。
2、一概胎前产后,咸不宜服,故孕妇和产妇不宜服用。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2 【枳壳的食用方法】
1、枳壳黄芪鲫鱼汤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益气
主治:胃下垂。症见腹胀痛,饭后加重,平卧减轻,可拌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便秘或腹泻等。
材料:鲫鱼300克,黄芪30克,炒枳壳15克
做法:鲫鱼、黄芪、炒枳壳分别用清水洗净,同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鱼熟烂,调味供用。
2、瓜蒌枳壳汤
功效:主治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组成: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木香调服。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3、牛肚枳壳砂仁汤
功效:补气健脾、消胀。适用于饮酒过量,灼伤胃络而致酒精性胃炎、不思饮食、食后脘腹胀满不舒,以及胃下垂而属脾胃气虚者。
材料:牛肚250克,炒枳壳12克,砂仁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牛肚刮洗干净,切成小块;砂仁捣碎,与炒枳壳一起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药袋与牛肚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至肚片熟烂,捞去药袋不用,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2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二陈加山栀黄连生姜汤
下一篇: 二陈加白苍楂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