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 : 此药不伤脾气,大有补益。
摘录 : 《古今医鉴》卷六
制法 : 荷叶煎汤,打黄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 : 单腹胀。
用法用量 : 每服100丸,汤送下。
摘录 : 《证治宝鉴》卷七
制法 : 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 : 《活人心统》卷一
前几天整理了一些健脾方子,深受大家的喜爱,截止到开始撰写这篇内容,已有1430的收藏量,由此看来大家对如何调理脾胃很感兴趣。
当然脾胃的 健康 对人体非常重要,脾胃不好的人,基本上体弱多病。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 养生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关注我 ,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上一篇《一位中药师的课堂笔记:治疗脾虚的中药方子大全,默默收藏备用》,经过大家的补充和我自己的再次整理,发现遗漏了几个很常用的重要方子,现加以补充。如果大家阅读后发现还有可以补充的方子,请留言分享出来,非常感谢!
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饮食中营养的吸收,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可偏偏很多人的脾胃都不是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这篇内容阐述了湿气重与脾虚的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阅读:《湿气重、脾虚?中药师教您熬粥、煲汤放这几样东西,轻松健脾祛湿》。
对补脾方子补充如下:
组成: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理中丸为温补方剂,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所致之证。除见吐、利、冷、痛之主症外,应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组成:人参 白术 干姜 炮炙甘草 黑附子
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脘腹疼痛,霍乱吐利转筋等。
附子理中丸比理中丸多了一味大辛大热的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故用于脾胃阳虚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
组成:桂枝 炙甘草 白术 人参 干姜
功用:温里解表,益气健脾。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
桂枝人参汤温阳益气,表里同治,用于脾胃虚寒而兼外感表证者。
组成:白芍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腹中时痛,喜温欲按,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小建中汤以温中补虚缓急为主,并可调和阴阳,柔肝理脾。阴虚火旺者忌用;呕吐者不宜用;吐蛔者、中满者不可用。
组成:白术 炒木香 黄连 甘草 茯苓 人参 神曲 炒陈皮 砂仁 麦芽 炒山楂 山药 肉豆蔻 去油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停食证。食少难消,腕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象虚弱。
健脾丸健脾药居多,侧重于补,重在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食积,兼有湿热之证。
组成:神曲 炒黄连 肉豆蔻 面裹煨使君子 麦芽 炒槟榔 木香 猪胆汁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面黄体瘦,肚腹胀满,发热口臭,大便溏薄,以及虫积腹痛。
肥儿丸所治小儿疳积为饮食不节,食滞脾胃,郁久化热,湿热生虫所致。脾虚失运,故面黄体瘦,大便溏薄;食积化热,故发热口臭;虫积食滞,气机失畅,则肚腹胀满。
组成: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炮阿胶 黄芩 灶心黄土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黄土汤所治的各种出血证,都因脾阳不足所致。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而吐衄,下走而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皆为脾气虚寒及阴血不足之象。治当标本兼顾。
组成:茯苓 白芍 白术 附子 炮生姜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
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水湿外溢肌肤,则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聚而不行,则小便不利;下注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清阳不升,则头眩。
组成:厚朴 姜制,炒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炮茯苓 干姜 炮炙甘草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身半一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实脾散助阳散寒之力强,且能行气化滞,故主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者。
组成:白术 土炒山药 炒人参 白芍 酒炒车前子 酒炒苍术 制甘草 陈皮 黑芥穗 柴胡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完带汤为治疗白带的主要方剂,其病乃由肝脾不和,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本方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培土抑木,祛湿化浊,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组成:人参 当归 白术 肉豆蔻 煨肉桂 炙甘草 白芍 木香 柯子 罂粟壳 蜜制
功用:涩肠止泻,温中补脾。
主治:久泻久痢。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真人养脏汤为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设。素体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或因久泻久痢,积滞虽去,脾胃损伤,关门不固,以致泻痢无度,滑脱不禁;脾虚中气不足,故脱肛坠下,不思饮食;脾肾虚寒,故脐腹冷痛。
组成: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生姜 大枣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四神丸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的肾泄。
组成:大黄 当归 干姜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温脾汤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寒实冷积阻于肠间,阳气失运,则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欠温,脉沉弦。此时单用攻下,毕更强中阳;纯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
组成:白术 茯神 黄芪 龙眼肉 酸枣仁 炒人参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少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归脾汤,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二是气血并补,但重于补气,意在生血。
这些补脾的方子,建议收藏、转发,用时好找。
您还知道哪些治脾虚的方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
最后记得长按点赞[赞]触发超级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比心]!# 健康 明星计划#
附:《一位中药师的课堂笔记:补肾方子大全,滋肾阴和壮肾阳必须要区分》
中医上讲“百病皆由脾胃虚而生”“人以水谷为本,脉无胃气亦死”脾胃在我们身体 健康 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由于长期久坐或饮食不规律等原因都存在脾虚的问题,脾虚湿气重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通病,那如何健脾祛湿呢?
很多人上网搜索各类健脾丸,服用各类健脾丸,归脾丸真的可以健脾祛湿吗?中医:你可能用错了,辩证治疗最重要。不妨试试这4个健脾经典方,健脾祛湿,缓解疲劳。
健脾经典方:
1、 归脾汤
归脾汤首载于《济 生方》,方中含白术、当归、白茯苓、炒黄芪、龙眼肉、远志、炒酸枣等,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的功效,为中医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经典中药方剂。归脾汤重点在于补脾,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血能养心,从而改善心脾两虚之心悸失眠,因此归脾汤的保健功能涉及调节免疫、抗氧化、改善失眠以及缓解疲劳等功能。
2、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含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4味补益中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证,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现代保健功能有保护消化道、抗氧化、免疫调节、缓解疲劳及辅助调脂减肥等功能。
3、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于《脾胃论》,为四君子汤基础上增加黄芪、升麻、柴胡和当归等补气升阳方药而成,因而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作用,用于脾虚下陷、脏器下垂。与之密切相关的保健功能及机制主要有保护消化道、调节免疫、抗氧化、缓解疲劳及辅助调脂等功能。
4、 理中汤
理中汤又名人参汤、温里剂,最早出现于《伤寒论》,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经典方剂,其加减方剂主要有附子理中汤、香砂理中汤等,现代研究表明理中汤的功效与消化道保护、免疫调节及抗氧化等现代保健功能密切相关。
除以上4个方子外,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食用一下药食同源的健脾药食。它们大多性味甘平,安全无毒。常见的单味健脾中药有茯苓、山药、芡实、白术、葛根、党参等。生活中可以经常吃一些。
下面给大家推荐两个健脾的食疗药膳:
1、健脾山药汤
取排骨250克,姜片10克,山药200克,盐2克,料酒5毫升。做法方法:将排骨加入料酒用热水焯一下,待开锅将水中血沫捞出,洗净加入剩余的料酒、姜片一同放入砂锅中,用小火煮30分钟至排骨八九成熟,放入山药煮熟,加入盐,熄火后盛出即可食用。此款排骨山药汤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补气的作用。
2、健脾养胃粥
瘦肉80克,山药50克,大米100克,麦芽15克,精盐适量。将以上各物品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后稍浸泡,瘦肉切丝,山药削皮,切块备用;麦芽放入锅中煎煮约30分钟,取汁备用;瘦肉、大米、山药、麦芽汁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粥成,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食用。此款粥具有健脾养胃消食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1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调中人参饮
下一篇: 调中六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