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独活饮子

中医世家 2023-05-07 17:06:26

独活饮子

《圣惠》卷七十四:独活饮子

处方 : 独活1两(锉),竹沥2合,生地黄汁2合。

功能主治 : 妊娠中风,口面斜,语涩舌不转。

用法用量 : 以水1大盏,煎独活至6分,去滓,下竹沥、地黄汁,搅匀,更煎1-2沸,分2次温服。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四

《活幼口议》卷十八:独活饮子

处方 : 天麻1钱,木香1钱,独活1钱,防风1钱,麝香少许(研细末,和入)。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肾疳臭息。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小者半钱,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 : 《活幼口议》卷十八

2012年考研真题《中医综合》

一、A 型题:第 1~8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试题要求的。
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则可见
A.如鱼之游在波 B.泛泛乎万物有余 C.蛰虫将去 D.蛰虫周密
2.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
A.辨病论治 B.急则治标 C.因时制宜 D.升清降浊
3.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互为消长 D.阴阳相互转化
4.《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
A.相生 B.相克 C.相侮 D.相乘
5.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
A.肺中津气 B.肾中精气 C.肝的阴血 D.脾的阴液
6.《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五八”,则
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B.肾气衰,发堕齿槁 C.肝气衰,筋不能动 D.肾衰,形体皆极
7.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作用的脏腑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C.脾与胃 D.肝与肺
8.津液与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三焦 B.腠理 C.血脉 D.水道
9.随神往来者,谓之
A.志 B.魄 C.魂 D.意
10.“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
A.厥少二阴之气相通 B.相火寄于肝肾 C.肝肾同属于下焦 D.精血互生互化
11.下列选项中,与语言、声音 声音、呼吸强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气 B.卫气 C.中气 D.宗气
12.交接于目内眦的两条经脉是 交接于目内眦的两条经脉是
A.手太阳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手太阴与手阳明
13.暑邪为病,烦渴、气短、 、乏力,是由于
A.暑为阳邪,易损肺气 B.暑应于心,耗气伤血 C.暑多挟湿,易困脾气 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14.《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是指
A.收敛阳气,温其里寒 B.辛温解表,温其内寒
C.解表祛湿,表里双解 D.散其外寒,清其里热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征范畴的是
A.喉中痰鸣 B.耳鸣 C.太息 D.肠鸣
16.导致耳轮甲错的常见原因是
A.肾气不足 B.肾精耗竭 C.瘀血入络 D.肾阴亏虚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生活史内容的是
A.平素健康状况 B.生活经历 C.精神情志 D.饮食嗜好
18.症见寒战,继而高热,反复发作,每三日一次,多见于
A.少阳病 B.湿温 C.疟疾 D.瘟疫
19.自汗与盗汗并见的常见原因是
A.血液亏虚 B.阳气不足 C.阴液亏虚 D.气阴两虚
20.脉沉细而软,应指无力,属于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涩脉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紧脉主病的是
A.痰饮 B.寒证 C.痛证 D.宿食
22.下列关于表证与里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
C.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D.表证舌象变化不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热证表现的是
A.壮热恶热 B.两颧潮红 C.便秘尿黄 D.舌红苔黄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肺气上逆表现的是
A.咳嗽 B.少气 C.喘促 D.咯痰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饮证表现的是
A.痰多色自质黏滑 B.胃脘振水音C.舌苔白滑 D.肋间饱满
26.症见食少纳呆,脘腹痞满,泛恶欲吐,便溏水肿,身目发黄如烟熏头身困重,舌淡胖苔 白腻,脉缓者,属于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寒湿困脾证 D.肝郁脾虚证
27.眩晕与下列哪项并见,对诊断肝血虚证最有意义?
A.面白舌淡 B.心悸脉细 C.肋胁隐痛 D.肢体麻木
28.下列证候中,不出现耳鸣的是
A.肝火炽盛证 B.寒滞肝脉证 C.肾精不足证 D.肝阳上亢证
29.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拾遗》
30.芒硝的性味是
A.辛、苦、凉 B.甘、淡、凉 C.酸、甘、寒 D.咸、苦、寒
31.下列选项中,具有沉降性质的药物是
A.祛风湿药 B.行气药 C.清热药 D.解表药
32.常用知母而不常用石膏治疗的病证是
A.肺热咳喘 B.胃火牙痛 C.肠燥便秘D.气分实热
33.川乌、草乌功效的共同点是
A.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 B.祛风湿,舒筋络,消肿止痛 C.祛风湿,解表,止痛 D.祛风湿,通络,止痉
34.砂仁具有而白豆蔻不具存的功效是
A.燥湿 B.行气 C.温中 D.安胎
35.治疗湿痹拘挛,宜选用
A.车前子 B.薏苡仁 C.金钱草 D.石韦
36.沉香入汤剂煎服的剂量是
A.0.3~0.9g B.1~4.5gC.5~9gD.10~15g
37.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不宜多用、久服的药物是
A.牵牛子 B.川楝子 c.吴茱萸 D.木通
38.槟榔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 B.活血 C.利水 D.截疟
39.“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郁金 C.姜黄 D.莪术 答案:39.A
40.天南星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B.燥湿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止痛
C.燥湿化痰,祛风通络,解毒散结 D.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
41.磁石一般不适用于治疗
A.肾不纳气,虚喘不已 B.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C.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D.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42.治疗疮疡溃久不敛、水火烫伤,常选用的药物是
A.冰片 B.麝香 C.苏合香 D.石菖蒲
43.银翘散和桑菊饮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 B.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C.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 D.连翘、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
44.旋覆代赭汤原方中用量最轻的药物是
A.旋覆花 B.代赭石 C.人参 D.生姜
45.大安丸的组成是
A.平胃散加人参 B.平胃散加山药 C.保和丸加白术 D.保和丸加莲子
46.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功用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济川煎 C.黄龙汤 D.温脾汤
47.治疗病后中焦虚寒喜唾涎沫者,宜选用
A.四君子汤B.苓桂术甘汤 C.吴茱萸汤 D.理中丸
48.苏合香丸中配伍白术、诃子的用意是
A.补气固表 B.补气固精 C.补气收敛 D.补脾化浊
49.真人养脏汤的君药是
A.人参 B.罂粟壳 C.肉桂 D.肉豆蔻
50.大秦艽汤中用以凉血、清热的药物是
A.石膏、黄芩、生地 B.石膏、知母、生地 C.黄芩、赤芍、生地 D.黄芩、赤芍、知母

51.独活寄生汤中用以祛风湿兼补肝肾的药物是
A.杜仲、牛膝、桑寄生 B.杜仲、当归、桑寄生 C.桂心、牛膝、桑寄生 D.杜仲、桂心、牛膝
52.咳血方主治证的病机是
A.热壅于肺,追血妄行 B.痰热蕴肺,络伤血溢 C.阴虚火旺,虚火灼肺 D.肝火犯肺,咳伤肺络
53.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者,宜选用的治法是
A.汗法 B.和法 C.托法 D.消法
54.肺肾阴亏,元气不足,虚劳干咳者,治疗宜用
A.琼玉膏 B.百合周金汤 C.麦门冬汤D.养阴清肺汤
55.治疗久泻久痢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宜首选
A.芍药汤 B.乌梅丸 C.白头翁汤 D.葛根黄芩黄连汤
56.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四肢乏力,体倦神疲者,宜加
A.人参、黄芪 B.黄芩、阿胶 C.炮姜、白术 D.艾叶、蒲黄
57.患者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千痛,唇鼻干燥,痰中带有血丝,口干,舌红而少津, 苔薄黄,脉数。治疗应首选
A.止嗽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泻白散
58.治疗肺阴亏损所致肺痨者,应首选
A.百合固金汤 B.月华丸 C.沙参清肺汤 D.沙参麦冬汤
59.患者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形寒肢冷,恶心欲吐,舌 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治疗宜首选
A.苓桂术甘汤 B.参附汤 C.五苓散 D.实脾饮
60.痰浊闭阻所致胸痹,其治法是
A.祛痰降逆,理气宣痹 B.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C.豁痰理气,化瘀通络 D.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61.治疗不寐肝火扰心证,应首选
A.栀子清肝汤 B.龙胆泻肝汤 C.当归龙荟丸D.丹栀逍遥散
62.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治 疗应首选
A.安神定志丸合半夏厚朴汤 B.四逆散合二陈汤 C.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D.涤痰汤合五磨饮子
63.治疗心肾亏虚所致痫证,应首选
A.大补阴丸合定病丸 B.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 C.右归丸合交泰丸 D.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64.血厥实证的治法是
A.乎肝潜阳,理气通瘀 B.清热泻火,化瘀开窍 C.涤痰息风,开窍通络 D.清肝泻热,凉血开窍
65.治疗肝气犯胃所致呕吐,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四七汤 C.小柴胡汤 D.五磨饮子
66.治疗腹痛实热壅滞证,应首选
A.枳术丸 B.大柴胡汤 C.六磨汤 D.大承气汤
67.泄泻的治疗原则是
A.健脾燥湿 B.运脾化湿 C.补脾祛湿 D.理脾利湿
68.治疗冷秘,应首选
A.济川煎合黄芪汤 B.滋肾丸合润肠丸 C.温脾汤合半硫丸 D.更衣丸合理中丸
69.患者面目肌肤淡黄,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濡。治疗应首选
A.黄芪建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硝石矾石散 D.茵陈五苓散
70.治疗鼓胀瘀结水留证,应首选
A.中满分消丸 B.实脾饮 C.少腹逐瘀汤 D.调营饮
71.腰痛的基本病机是
A.外感湿邪,经脉不畅 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C.肾虚精亏,瘀血阻滞 D.邪痹经脉,气血不畅
72.“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
A.输穴 B.五输穴C.奇穴 D.阿是穴
73.期门穴位于*直下
A.第 5 肋间隙 B.第 6 肋间隙 C.第 7 肋间隙 D.第 8 肋间隙
74.耳门、听宫、听会从上到下的归经顺序是
A.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B.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C.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D.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75.治疗眼病、热病、神志病,宜选用的经脉是
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 C.足三阴经 D.足三阳经
76.足三阴经穴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胸、腹病 B.脾、肝、肾病 C.前阴病、妇科病 D.肝胆、脾胃病
77.治疗呃逆,应首选的腧穴是
A.睛明 B.水沟 C.承泣 D.攒竹
78.选取水沟、十二井穴、合谷、太冲、内关穴,针刺用泻法,主治的病证是
A.头痛 B.眩晕 C.中风脱证 D.中风闭证
79.用毫针刺风府穴,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正坐位,头微后倾,项部放松 B.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 0.5~1 寸
C.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 寸 D.向眼球方向缓慢刺入 0.5~1 寸
80.治疗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首选的腧穴是
A.五输穴 B.下合穴 C.郄穴 D.俞募穴
二、B 型题:第 81~1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A、B、C、D 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试题要求的,每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胃经 B.肾经 C.小肠经 D.心经
81.其经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的是
82.其经脉分支,既至“目锐眦”,又至“目内眦”的是
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83.症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其病机是
84.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
A.心阴不足 B.心血亏损 C.肝阴不足 D.肝血亏虚
85.症见五心烦热、神志不宁,其病机是
86.症见肢麻不仁、眩晕、目花干涩,其病机是
A.色如以缟裹绀 B.色如蟹腹 C.色如豕膏 D.色如枳实
87.属于“常色”的面色是
88.属于“恶色”的面色是
A.消谷善饥 B.偏嗜食物C.厌食 D.饥不欲食
89.胃阴虚可见
90.胃火炽盛可见
A.弦细脉 B.沉缓脉 c.浮滑脉 D.滑数脉
91.素体痰盛,复感外邪者,多见
92.肝郁脾虚者,多见
A.先煎 B.包煎 C.不宜久煎 D.另煎
93.鱼腥草入汤剂应
94.羚羊角入汤剂应
A.绞股蓝 B.红景天 C.刺五加 D.灵芝
95.具有益气健脾,清肺止咳,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
96.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湿疹瘙痒 B.耳痛流脓 C.目赤肿痛 D.咽喉肿痛
97.白矾、蛇床子皆可用治的病证是
98.硼砂、炉甘石皆可用治的病证是
A.牡蛎散 B.小青龙汤 C.黄土汤D.半夏泻心汤
99.体现散收同用、祛邪护正配伍的方剂是
100.体现寒热并行、辛开苦降配伍的方剂是
A.荡涤积滞 B.清泻瘀热 C.通因通用 D.以泻代清
101.凉膈散中配伍大黄意在
102.茵陈蒿汤中配伍大黄意在
A.真人养脏汤 B.参苓白术散 C.保和丸 D.健脾丸
103.治疗脾胃气虚兼夹湿邪之泄泻,宜首选
104.治疗脾胃虚弱兼夹食滞之泄泻,宜首选
A.清胃泻热,凉血止衄 B.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C.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D.清泻胃热,凉血化瘀
105.吐血属于胃热壅盛证,其治法是
106.鼻衄属于胃热炽盛证,其治法是
A.生脉散合补肺汤 B.金水六君煎 C.六君子汤 D.保真汤
107.治疗肺脾气虚所致哮病,应首选
108.治疗肺气虚耗所致喘证,应首选
A.定喘汤 B.桑白皮汤 C.清金化痰汤 D.导痰汤
109.治疗喘证痰热郁肺者,应首选
110.治疗肺胀痰热郁肺者,应首选
A.六味地黄丸 B.麦味地黄丸 C.左归丸 D.大补元煎
111.治疗眩晕肾精不足者,宜首选
112.治疗肾虚头痛者,宜首选
A.陷下则灸之 B.菀陈则除之 C.热则疾之 D.寒则留之
113.阴挺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114.痛痹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A.支沟 B.养老C.通里 D.间使
115.腕背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臂之间的腧穴是
116.腕横纹上 1 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的腧穴是
A.郄穴 B.络穴 C.下合穴 D.八脉交会穴
117.病在腑者,应首选的治疗穴位是
118.表里两经同病者,应首选的治疗穴位是
A.刺络拔罐法 B.留针拔罐法 C.走罐法 D.闪罐法
119.治疗丹毒,应首选的拔罐法是
120.治疗皮肤麻木,应首选的拔罐法是
三、X 型题:第 121~18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两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试题要求。请选出所有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阴偏胜病机,是指
A.阴邪偏胜,引发阴盛 B.阳不化阴,痰湿内生 C.阳气被遏,阴寒内盛 D.阳虚阴盛,虚寒内生
122.水谷精气的转输与布散依赖于
A.肝气的疏泄 B.肺气的宣发 C.肾气的蒸化 D.脾气的升清
123.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制是
A.手少阴之别系舌本 B.心血荣于舌 C.心气通手舌 D.舌为心之外候
124.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
A.肝气疏泄通利 B.肺气通调水道 C.脾气运化转输 D.肾气蒸腾气化
125.脏腑失调病机,主要是指
A.脏腑功能太过 B.脏腑功能不及 C.脏腑阴阳失调 D.脏腑气血失调
126.形成心血瘀阻的原因有
A.津液不足 B.寒客胸中 C.痰浊阻滞 D.宗气虚衰
127.三焦气化失司是指
A.气血生化失常 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 C.血液运行失调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128.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有
A.肝肾功能失调 B.心脾功能失调 C.肺肾功能失调 D.脾胃功能失调
129.脉道不利的病机是
A.津液枯涸,脉失濡润 B.固摄失职,血逸脉外 C.痰浊内阻,气机不畅 D.寒凝血瘀,经脉阻滞
130.《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厥阴终者”,则见
A.中热嗌干 B.善溺心烦 C.善噫善呕 D.舌卷卵上缩
131.患者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渣,其原因可能有
A.肝火犯胃B.胃腑瘀血 C.寒滞胃脘 D.胃有积热
132.紫舌可见于
A.热极 B.寒极 C.血瘀 D.酒毒
133.导致音哑或失音的原因有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肺肾肾虚 D.痰浊壅滞
134.可发生绞痛的病证有
A.心脉瘀阻 B.结石阻塞 C.寒凝肝脉 D.寒滞胃肠
135.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尿黄,咳喘痰黄舌红苔薄黄者,属于
A.表寒里热 B.表里俱实 C.寒郁化热 D.真热假寒
136.下列选项中,属于湿热内阻证表现的有
A.女子带下黄臭,外阴瘙痒 B.身目发黄如橘皮,皮肤瘙痒 C.大便秘结不通,日晡潮热 D.小便短黄浑浊,小腹胀痛
137.风*证候的表现有
A.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B.皮肤瘙痒,瘾疹 C.口眼(口呙)斜,四肢抽搐 D.关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
138.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可见于 A.心火亢盛 B.心血亏虚 C.心肾不交D.心阴不足
139.脏腑兼证中,多表现为气虚的脏腑有
A.心肾 B.脾肺 C.肝胃 D.心肺
140.下列选项中,属于伤寒阳明腑证辨证依据的有
A.脐腹胀满而拒按 B.手足溅然汗出 C.脉洪大 D.狂乱不得眠
141.应慎用解表药的病证有
A.阴虚盗汗 B.疮疡日久 C.失血 D.淋证
142.莱菔子的归经有
A.胃经B.心经 C.肺经 D.脾经
143.莲子、芡实皆常用治
A.肾虚不固,遗精滑精 B.脾肾两虚,白带过多 C.肝肾亏虚,目暗昏花 D.脾气亏虚,久泻不止
144.下列药组中,不宜合用的有
A.肉桂与赤石脂 B.甘草与大蓟 C.川乌与白蔹 D.藜芦与辛夷
145.荆芥与防风皆不具有的功效有
A.止血 B.止痉 C.止咳 D.止呕
146.芦根与白茅根皆可用于治疗
A.胃热呕吐 B.肺热咳嗽 C.肝热目赤 D.热淋涩痛
147.石决明、珍珠母功效的共同点有
A.息风止痉 B.平肝潜阳 C.清肝明目 D.安神定惊
148.常山常用于治疗
A.湿热黄疸 B.口舌生疮 C.痰饮停聚胸膈 D.疟疾寒热往来
149.有关朱砂的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切忌炒制,宜醋淬后水飞入药 B.内服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C.肝功能不全者禁服D.孕妇慎服
150.仙鹤草的功效有
A.凉血止血 B.解毒杀虫 C.截疟 D.止痢
151.下列选项中,属于糊丸特点的有
A.性质柔润,兼有补益作用 B.作用缓和,药力持久 C.对胃肠刺激性小 D.不易变质,便于储存
152.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山药的有
A.健脾丸 B.黄土汤 C.缩泉丸 D.右归丸
153.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牡丹皮的有
A.青蒿鳖甲汤B.六味地黄汤 C.金匮肾气丸 D.普济消毒饮
154.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大黄、栀子的有
A.八正散 B.凉膈散 C.茵陈蒿汤 D.黄连解毒汤
155.下列方荆中,组成药物含有半夏、生姜的有
A.温经汤 B.二陈汤 C.旋覆代赭汤 D.大柴胡汤
156.具有益气滋阴作用的方剂有
A.一贯煎 B.炙甘草汤 C.玉液汤 D.养阴清肺汤
157.人参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用意是
A.益气生津以资汗源 B.补益肺脾以复正气 C.扶助正气鼓邪外出 D.使祛邪而不伤正气
158.黄芪在防己黄芪汤中的作用有
A.补气托毒 B.补气固表 C.补气行水 D.补气行血
159.可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的病证有
A.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者 B.气血不足,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C.失血过多,阳气浮越,身热烦渴者 D.劳倦内伤,肌热烦渴,脉洪无力者
160.治疗冷积便秘可选用的方剂是
A.黄土汤 B.大黄附子汤 C.济川煎D.温脾汤
161.治疗痿证属肝肾亏损者,宜选
A.虎潜丸 B.鹿角胶丸 C.独活寄生汤 D.右归丸
162.痹证的治法有
A.祛邪通络 B.养血活血 C.补肾温阳 D.健脾益气
163.内伤发热属实证者,其病机主要是
A.气郁化火 B.瘀血阻滞 C.痰湿停聚 D.营卫失和
164.治疗汗证属于邪热郁蒸者,应选
A.当归六黄汤B.龙胆泻肝汤 C.泻白散 D.四妙丸
165.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有
A.肾 B.胃 C.肺 D.肝
166.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
A.大青龙汤 B.小青龙汤 C.木防己汤 D.苓甘五味姜辛汤
167.治疗便血日久,湿热未尽,营阴已亏者,宜选
A.地榆散 B.脏连丸 C.清脏汤 D.槐角丸
168.郁证的病机有
A.肝失疏泄 B.脾失健运 C.心失所养 D.肺失宣降
169.治疗湿热下注所致遗精,宜选
A.程氏萆薢分清饮 B.苍术二陈汤 C.龙胆泻肝汤 D.八正散
170.癃闭实证的治疗方法有
A.祛湿邪 B.清湿热 C.利气机 D.散瘀结
171.治疗感冒风寒束表证,宜选
A.荆防败毒散 B.葱豉桔梗汤 C.荆防达表汤D.小青龙汤
172.治疗肺痈恢复期,宜选
A.加味桔梗汤 B.沙参清肺汤 C.桔梗自散 D.桔梗杏仁煎
173.下列腧穴中,属于募穴的有
A.中脘 B.中府 C.膻中 D.中极
174.下列选项中,骨度分寸为 9 寸的有
A.前额两角之间 B.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C.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D.腋窝顶点至第 11 肋游离端
175.下列选项中,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有
A.肩髎B.肩髃 C.合谷 D.下关
176.下列选项中,属于前后配穴的有
A.中极、次髎 B.中脘、胃俞 C.中脘、膈俞 D.天枢、命门
177.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的常用穴有
A.膻中 B.中脘 C.大椎 D.悬钟
178.以关元、三阴交为主方可以治疗的病症有
A.月经不调 B.崩漏 C.滞产 D.闭经
17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棱针刺法的有
A.散刺法 B.刺络拔罐法 C.叩刺法 D.挑刺法
180.下列选项中,位于腕横纹上的腧穴有
A.中渚 B.大陵 C.太渊 D.神门

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题:中医综合真题

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题: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

40.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宜蜜炙用,清热解毒宜生用的药物是:

A黄芪 B 甘草 C黄精 D百部

41.功专杀虫止痒的药物是

A.雄黄 B硫黄 C土荆皮 D蛇床子

42.砒石入丸散内服,一次的用量是

A2~4g B.0.2~0.4g C 0.02~0.04g D0.002~0.004g

43.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

A.黄帝内经 B 医学心悟 C伤寒杂病论 D伤寒明理论

44.原方用法中特别注明“不用姜”的方剂是

A 二陈汤 B苏子降气汤 C定喘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45.加减葳蕤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黄精 B 白薇 C桑叶 D杏仁

46.六味地黄丸和地黄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山药、熟地黄 B茯苓、山茱萸 C官桂、炮附子 D泽泻、牡丹皮

47.桑叶、菊花同用的方剂是

A羚角钩藤汤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天麻钩藤饮

48.桑螵蛸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肾,收湿止带 B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C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D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49.金铃子散的功用是:

A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B行气出满,清热止痛 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D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50.张锡纯创制镇肝熄风汤重用牛膝的用意是:

A补益肝肾 B活血利水 C祛瘀止痛 D引血下行

51.琼玉膏的功用特点:

A滋补肺胃兼降逆气 B滋补肺肾兼清虚热 C滋阴润肺兼补脾气 D补气生津兼以固肾

52.二陈汤煎加乌梅的主要用意是:

A滋阴生津 B敛肺护正 C生津止渴 D涩肠止泻

53.温经汤中配伍麦冬、阿胶的主要用意是:

A养阴补血兼以活血 B养血止血兼以化瘀 C养血安胎兼清虚热 D养阴润燥兼清虚热

54.下列各项中,适宜用防风通圣散治疗的是

A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下利臭*,胸脘烦热

B外感风邪,内有郁热,憎寒壮热,便秘溲赤者

C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头痛身热,恶食腹痛者

D里热已炽,表证未解,壮热无汗,身重拘急者

55.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若下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治宜选用

A白通汤 B四逆汤 C通脉四逆汤 D四逆加人参汤

56.患者咳嗽痰稠带血,心烦易怒,胸胁作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A咳血方 B左金丸 C 泻白散 D大补阴丸

57.患者平素畏寒,手足不稳,刻下恶寒发热,语声低微,舌淡胖,脉细无力。治宜选用:

A参苏散 B人参败毒散 C玉屏风散 D再造散

58.患者精神抑郁,心绪不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大便失调,舌苔薄白,脉弦。其治法为:

A行气活血解郁 B化痰理气解郁 C疏肝理气解郁 D和胃疏肝解郁

59.患者咳嗽喘促,痰多质粘色白,咳吐不利,胸闷如窒,舌苔白腻,脉滑。治宜选用:

A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B止嗽散合补肺汤 C桑白皮汤合六君子汤 D苏子降气汤合导痰汤

60.患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食少,头晕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弦滑。其辩证是:

A痰湿中阻 B脾虚湿阻 C寒湿犯胃 D饮停于胃

61.患者胁腹疼痛拒按,疼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A 大承气汤 B不换金正气散 C大柴胡汤 D枳实导滞丸

62.患者小便不畅数年,近一周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气短声低,神疲乏力,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缓无力。其治法是

A健脾利尿 B温肾利尿 C温补脾肾,通利小便 D益气升清,降浊利尿

63.患者关格病史数年,突然出现汗多,面色苍白,手足逆冷,舌淡润,脉微。治宜选用:

A 参附汤 B生脉散 C独参汤 D补中益气汤

64.患者痹病病史10余年,现关节酸沉麻木,腰背冷痛,伴心悸、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缓。宜选用:

A蠲痹汤 B炙甘草汤 C防风汤 D独活寄生汤

65.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阴雨天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迟。其诊断为:

A 淤血腰痛 B湿热腰痛 C寒湿腰痛 D肾虚腰痛

66.患者腹部积块坚硬,疼痛日渐加剧,面色萎黄,形脱骨立,舌质淡紫,无苔,脉无力。治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 B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 C 八珍汤合化积丸 D四物汤合大黄蛰虫丸

67.患者身目发黄,黄色较淡,心悸气短,肢体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其治法为:

A温中化湿 健脾和胃 B除湿化浊 泄热退黄 C清热利湿 健脾和胃 D补气养血 健脾退黄

68.患者时时眩晕,懒于行动,色白少神,食少便溏,腹部坠胀,脉虚,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人参养容汤 C八珍汤 D补中益气汤

69.泄泻的基本病机是

A.脾虚湿盛

B.脾虚虚弱

C.湿邪困脾

D.寒湿中阻

70.患者平素嗜食肥甘,近一周来出现小便浑浊,上有浮油,尿道热 疼痛,口渴苦黄腻,脉濡数,其治法为

A.清热化湿、利尿通淋

B.清热化湿、开清降浊

C.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D.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71.患者两周来,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 胸闷 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弦,适宜选用

A.柴胡桂枝子姜汤

B.柴胡截疾饮

C.何人饮

D.清瘴汤

72.活疗癃闭取关元,膀胱俞,其配方法是

A.表里绿配穴

B.上下配穴

C.前后配穴

D.同名经配穴

73.位于第8胸椎轴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肝俞 B.胆俞 C.膀胱俞 D.胃脘下俞

7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悬钟穴主活病患的是

A.下肢痿痹 B. 腹胀痛 C.颈项强痛 D.痴呆

75.患者晨起突发颈项强痛,痛引肩臂活动受限 ,活疗除阿是穴,外劳外,不选用

A.内关、肩髃 B.中渚、肩髎 C.后溪、肩井 D、偏历 、肩髃

76.下列关于无瘢痕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选用较小的艾灸

B.施灸前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大蒜汁

C.每个艾灸要待燃尽后再更换新艾灸施灸

D.适宜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

77.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相距为5寸的俩穴是

A.足三里与条口

B.神阙与关元

C.悬钟与光明

D.阴陵泉与地机

78.下列各组经脉中,与痄腮关系密切的是

A.少阳、阳月经

B.阴阳、太阳经

C.少阳、少阴经

D.少阴、少阳经

79.下列关于提插补泻之补法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浅后深

B.提插幅度小

C.提插频率

D.以上提用力为主

80.根据针灸活疗原则:热性病证宜

A.补之

B.疾之

C.留之

D.除之

三、X型题:121——180

121.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有

A、对症治疗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因病选方

122.下列各项中,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有

A、孤阴不生 B、阴中求阳 C、阳病治阴 D、阴损及阳

123.下列各项中,属于肝与脾的生理联系的有

A、气的运行 B、血液的运行 C、饮食的消化 D、津液的生成

124.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

A、耳鸣耳聋 B、头发枯槁 C、两目涩痛 D、牙齿松动

125.宗气的分布部位有

A、蓄于丹田,注于气街 B、积于气海,散于脘腹 C、积聚于胸中 D、贯注于心肺之脉

126.下列各项中,与气的温煦作用相关的有

A、体温的恒定 B、血液的运行 C、津液的输布 D、脏腑的功能

127.下列各项中,循行分布于胸腹部的经脉有

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阳明经 D、足厥阴经

128.痰饮的致病特点有

A、阻滞气血运行 B、影响水液代谢 C、易于蒙蔽心神 D、病证变幻多端

129.下列各项中,属于“损其有余”的有

A、阳中求阴 B、热者寒之 C、治寒以热 D、阳病治阴

130.下列关于“正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正治又称为“从治” B、逆其病证性质而治 C、顺从病证外在假象而治D、适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131.下列各项中,属于体征的有

A、舌淡 B、脉弦 C、耳鸣 D、喉中痰鸣

132.引起嗳气的原因有

A、宿食内停 B、胃气虚弱 C、寒邪客胃 D、肝气犯胃

133.下列脉象中,具有节律不齐特征的有

A、促脉 B、代脉 C、动脉 D、散脉

134. 可导致潮热的原因有

A、阳明腑实 B、邪入少阳 C、湿遏热伏 D、阴虚火旺

151下列属于《景岳全书新方八暗引》原文的有

A攻方之制,攻其实也 B固方之制,固其泻

C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 D用散者,散表证

152黄芩,黄连,黄柏同用的方剂有

A石膏汤 B普济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当归大黄汤

153组成药物中含有牡丹皮的方剂有

A秦艽鳖甲散 B清胃散 C 犀角地黄汤 D淸瘟败毒饮

154组成药物中含有当归,枸杞子韵方剂

A一贯煎 B暖肝煎 C右归丸 D左归丸

156五积散具有的功能有

A发表温里 B顺气化痰 C活血化积 D通便泻给

157具有温中补虚作用的方剂有

A吴茱萸汤 B小建中汤 C四君子汤 D黄土塘

158苏子降气汤证中属于“下虚”表现的有

A腰疼脚弱 B肢体浮肿 C喘咳痰多 D呼多吸少

159葛根黄芩黄连汤可用以治疗

A热利九表证者 B势利有表证者 C湿热痢疾 D热毒血痢

160下列各项中,可用右归丸治疗的有

A先天禀衰,阳痿无子者 B久病气衰神疲 ,畏寒肢冷者

C火不暖土,大便不实 ,完谷不压者 D肾阳不足,腰膝软弱,下肢浮肿者

161治疗久哮肺肾的虚证,可选用的方剂有

A金水六君煎 B补肺汤 C麦门冬汤 D生脉地黄汤

162肋痛的治疗方法有

A温经散寒 B祛瘀通络 C清热利湿 D养阴柔干

163属于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要点有

A起病缓与急 B热势高于低 C体质虚与实 D病程长于短

164治疗股胀时,适宜用逐水法的有

A腹水较多者 B大便不通者 C利尿无效者 D小便不利者

165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的血证有

A鼻血丑 B吐血 C齿血丑 D便血

166下列各项中,属于痫病病因的有

A禀赋不足 B脑都外伤 C七情失调 D食欲不节

167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乏力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A黄 芪 建中汤 B益胃汤 C一贯煎 D番砂六君子汤

168下列病证可转化为肺胀的有

A咳嗽 B喘证 C哮病 D肺痈

169消渴病出现多尿的病机有

A肺失治节,水液直下 B肺不布津 C脾气亏虚,运化失常 D肾气亏虚,失于困摄

170下列各项中,属于咳血症候的有

A燥热伤肺 B肝火才肺 C阴虚肺热 D胃热炽盛

171下列病证中,可见肢体瘦削枯萎的有

A痹证 B中风 C 痿证 D痉证

172属于水肿阳水辨证要点的有

A 全身迅速水肿 B腰以下肿甚 C肿处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D 肿处皮肤绷急光亮

173用于确定下肢三阴经穴纵向距离的骨度分寸有

A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B胫骨内侧下方至内踝尖

C股骨大转子至髁横纹 D 髁横纹至外踝尖

174常用于治疗脾病的腧穴有

A太白 B章门 C梁门 D三阴交

175下列腧穴中,位于腕横纹上3寸水平线的有

A间使 B秦老 C郗门 D偏历

176支沟穴的主治病症有

A便秘 B瘰疬 C耳聋 D 肋痛

177下列腧穴中,属于阴阳胃经的有

A犊鼻 B丘 C厉兑 D解溪

178下列特定穴中,既属于八会穴又属于募穴的有

A章门 B中脘 C膻中 D期门

179下列关于皮肤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叩刺时要保持针尖与皮肤垂直 B垂刺适用于实证,新病

C叩刺部位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 D不可用于治疗五官疾病

180下列各项中,属于选部选穴的有

A治疗鼻渊取阿陵泉 合谷 B治疗哮喘取尺泽 列缺

C治疗高热选曲池 大椎 D治疗耳聋选中渚 太溪

头痛,睁不开眼,尿失禁,嗜睡咋回事

半身不遂-瘫痪证中医中药(绝方)治疗法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往往突然眩晕、天旋地转;面部、肢体麻木、无力、嘴歪眼斜并流口水;说话突然困难或听不懂语言并嗜睡;两腿发软甚至跌倒、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部头痛;血压居高不下;恶心、呕吐等都是中风发生时的信号。严重时中风患者会突然失去知觉,有的还有麻木、视线模糊、出现双重影像、精神错乱及眩晕等症状。
中风的最大特点是起病特别急,常常在做某事时犯病,或者早上起床时发现异常。老年人容易患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更要注意。中风瘫缓往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治疗很不容易,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努力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尽快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一旦发现可疑的中风症状,应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变。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栓塞,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脑积水,癫痫,等脑病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同侧的手足瘫痪,即偏瘫。严重的可昏迷,抽搐,死亡。西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中医认为似自然界之风性,因其风为百病之首,有发病急,变化快,善行而数变,无处不到的特点故古人称其为中风,或曰卒中。
它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脑萎缩等都是脑血管病变 ,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的发病机理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中风造成人体的功能障碍由大脑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所决定。最常见的是运动的障碍如偏瘫,病人一侧身体和手脚不灵活、无力。甚至不能活动;或一侧身体和手脚感觉麻木。日常生活中如衣、食、住、行以及个人清洁卫生等会有轻重不同的障碍。部分严重的病人,比如高龄老人、大脑病变范围大或伴有其他心肺的严重疾病,常会神志不清,完全卧床,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有专人的护理和照料。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 ,是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引起。脑出血常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一般有跌倒、昏迷和偏瘫 ,甚至呕吐等 ,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有人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 ,患者睡眠或休息时发生。部分病人症状起初较轻 ,以后逐渐加重,昏迷较少见 ,可有偏瘫,也可能有失语症 ,有的病人仅有头或肢体麻木症状。
脑栓塞则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时的附壁血栓 ,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 ,骨折时脂肪栓子等经血液流到脑部引起栓塞症状。起病非常急骤,常栓塞发生在大脑动脉 ,故常引起局限性癫痫,失语症及以右上肢为主的偏瘫,很少有昏迷出现。
脑萎缩开始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眼神不好、说话不清楚,耳鸣耳聋、幻觉幻听。站立时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吞咽困难。腰膝酸软,手脚发麻;慢慢的会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严重的就偏瘫、震颤等。
中医认为中风普遍出现有“三偏”症状?
中风的“三偏”症状是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症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是内囊部位病变的主要体征,多见于出血性中风。(1)偏瘫:是指患者半侧随意运动障碍。该束是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中央前回的大脑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下行经过内囊到延髓下端交叉,到对侧相应的脊髓前角细胞,再从前角细胞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如内囊......中风“三偏”症状是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症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是内囊部位病变的主要体征,多见于出血性中风。
(1)偏瘫:是指半侧随意运动障碍。支配随意运动的神经纤维叫锥体束。该束是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中央前回的大脑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下行经过内囊到延髓下端交叉,到对侧相应的脊髓前角细胞,再从前角细胞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如内囊出血时,受损的锥体束是在交叉平面以上,故瘫痪发生在病变的对侧,出现对侧面、舌瘫及肢体瘫。
(2)偏身感觉障碍:指患者半侧的痛觉、温度觉和本体觉障碍。传导痛温觉的神经纤维从皮肤感受器到神经末梢到传入脊髓后角,交叉到对侧侧索上行,经内囊后支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中枢。感觉中枢对传入的刺激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是热、冷,还是痛刺激的判断。如内囊部位受损,则中断了对侧偏身痛温觉传导,故痛温觉障碍。传导本体感觉的感受器受刺激后传入脊髓后索上行至延髓楔束核和薄束核,再从该两核发出的神经纤维交叉到对侧上行经内囊到中央后回。若内囊受损,则中断对侧偏身本体感觉的传导,出现位置觉丧失等本体感觉障碍。
(3)偏盲:一侧视束和视放射的神经纤维,来自两眼同侧的视网膜的神经纤维,经内囊后支到矩状裂视觉中枢,反映对侧视野。如内囊受损、视放射受损,则对侧视野偏盲。
中医治疗中风
在中医学诊断上, 急性脑血管意外为中风也就是中医学的经络风邪外袭
(1)风中经络型 :风邪外袭,入经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治疗驱风活血通络.
(2)肝阳上亢阳化风动型 :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手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既然中医诊断中风也就给中医医生提示了一个治疗原则: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治以平肝潜阳,平肝熄风,阴虚阳亢治以育阴潜阳等主要的治疗原则。方中用天麻,勾藤,泰艽 ,龙骨,牡蛎。患者眩晕,疼痛,瘫痪西医也认为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中医也认为是风夹痰,湿,热,导致气血瘀阻治疗上应该化痰湿,清热泻火,要加强活血化瘀,用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痰湿,瘀血阻碍气机,患者伴有胸闷,心慌,胸痛,下肢水肿等心血管疾病,治疗要配合养心安神的远志,茯神等,宽胸理气。厚朴,郁金等,利水消肿的车前子,槟榔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影响胃失和降患者吞咽困难治疗降逆和胃的代赭石,沉香等,患者说话口齿不清配合化痰开窍药石菖蒲,远志,冰片,僵蚕等
中风大致可能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
因其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因此,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早期正确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到患者生活自理,并且延长患者的生命。
中风大致可能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是由于动脉狭窄而最终闭塞所致,管腔内既没有血栓也没有栓子,这种情况也叫脑梗塞。而脑栓塞则是指血栓通过狭窄的动脉管腔时堵塞管腔,造成局部血流中断,以致该动脉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时缺血,也可以造成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的30%—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
不沦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因此,预防中风的发生是根本之道,家庭康复治疗是中风病人愈后功能恢复和保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保证。
●中风一般出现的性危险讯号
约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发生中风之前,常有下列先兆症状:
*头晕:突然头晕,特别是眩晕;
*头痛:原有头痛突然加重或持续不易缓解,尤其是头痛为跳痛或后头胀痛者。
*耳鸣: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耳鸣,可以伴有重听或眩晕。
*麻木:一侧肢体、面部或,周的阵阵麻木。
*运动障碍:一侧肢体突发无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易跌跤,或一侧口角无力、流口水。
*语言障碍:说话吐字不清,嘴和舌头不灵活。
*视觉障碍:单眼或双眼阵阵视物不清,甚至暂时看不清。
*意识障碍:突然出现昏沉、嗜睡,或者近来常有晕倒的现象。
*精神障碍:突然出现记忆障碍、性格改变或精神失常,*抽搐: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局部或全身抽搐。
以上这些症状有些反映厂血压的突然变化,有些因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或者实际上已经代表了小小风的发生,所以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然,这些症状可以是中风的先兆,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但是,如果是有中风危险性因素或中风体质的人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充分考虑中风先兆的可能。
中风半身不遂
上下肢偏左或偏右不能运动,祢为(半身不遂)亦称(偏枯)中风证状之一.多数由于猝然仆倒,昏不知人事,同时偏半手足不用,清醒后成为后遣证.也有但觉手足麻木,逐渐数日形成的,

中风原因有风,火,痰,气等,因而又分(火中)(痰中)(气中)并据证候的轻重深浅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从半身不遂来说,它的原恩有多种,但皆属于经络为病,故常伴见口眼喎斜,语言寒涩,宜养血祛风,通经活络,先用大泰艽汤和大,小活络丹,若久不治俞速用人参再造固本丸,日服两次各服一颗,针灸治疗,取曲池,阳陵泉为主.配合肩髃,天井穴,外关,环跳,风市及手,足三里等穴,药水加恙片艾灸相同穴位、气功发气同疔相同穴位.效果神速.但一般医者难以实现.只有强家才明白这全套医疔方法,但多数医者不练学内家功.
大泰艽汤
泰艽12g恙活9g独活9g防丰9g白芷9g当归12g
白芍10川芎10g白术25g茯苓30g黄芩9g石膏12g
甘草10g生地18g细辛6g
大活络丹
草鸟30g天麻35g全蝎25g麻王18g首鸟60g牛黄3g
冰片18g松脂20g血竭48g龟板45g贯仲45g炙草38g
恙活45g肉桂30g蒮香30g鸟药30g黄连30g熟地90g
木香30g沉香45g细辛25g赤芍38g丁香35g僵蚕38g
乳香30g没药35g南星25g附子28g黄芩30g茯苓90g
香付45g玄参68g白术120g人参68g防丰35g葛根38g
当归68g地龙38g犀角30g麝香16g大黄25g青皮30g
虎骨60g豆蔻45g
白花蛇60g鸟梢蛇60g威灵仙45g两头尖30g骨碎补15g
安息香25g
(制法:用高速密封机打成粉未,经微波炉焗适度后,用蜂密调制成3g一丸,早晚各服两丸,用开水调30度纯米酒淡送服)
人参再造固本丸
人参68g当归90g川芎68g三七120g牛七38g马胎65g
黄连38g羌活68g胆星18g防丰30g玄参90g蒮香38g
白芷45g茯苓120g麻王6g天麻45g草薢40g姜黄38g
肉桂28g白蔻25g草蔻25g首鸟120g琥珀30g黄芪68g
大黄30g熟地120g蕲蛇38g全蝎30g葛根45g沉香30g
细辛30g赤芍38g青皮38g白术120g僵蚕38g丁香30g
没药25g乳香25g朱砂25g香附30g龟板38g红花35g
犀角20g厚朴30g地龙38g松香20g木香30g冰片20g
牛黄3.8g血竭30g虎骨60g
穿山甲60g安息香20g威灵仙68g天竺黄45g白附子45g
红风根藤68g雄鼠粪18g骨碎补60g 桑寄山68g
(制法:用高速密封机打成粉未,经微波炉焗适度后,用蜂密调制成3g一丸,早晚各服两丸,用开水调30度纯米酒淡送服)
中风瘫痪证奇方
中风瘫证保酒(神方):
当归15克天麻15克淮山15克续断15克灵仙15克
防党15克杜仲15克木瓜15克苡仁15克虎骨15克
川乌15克川七12克全胶12克松节12克穿山12克
川贝12克巴戟15克防己 9克恙活 9克川芎 9克
苍术 9克独活 9克茄根 9克白付 9克蚕沙 9克
北辛 9克不太 9克南星 9克半夏9克五加皮9克
麻王 9克白芷 9克杞子 9克甘炸 9克桂枝 9克
沉香 9克碎补9克防丰9克黑枣30克白花蛇20克
边桂6克洋参 6克红花 6克泰艽 6克白茯 18克
黑豆 市斤合,46味。纯米酒60度12市斤沉酒长饮。
下肢瘫痪
两下肢重着无力,难于行动,或兼麻木、窜痛、但上肢一般正常、称为截瘫,属(风痱)一类,风痱为(中风)里的一个证候、本属四肢不能自主地随意调节,但主要是下肢不能活动、故张景岳说:风痱四肢不收。痿废麻木,行走及掌握不利.甚至不能步行.用地黄饮子温养下焦水火.
地黄饮子汤
熟地60g山萸28g石斛18g麦冬18g苁蓉18g五味子12g
菖蒲10g远志9g茯苓28g附子14g肉桂9g巴戟18g
此证西医诊断(脊髓炎和脊髓痨)其主要证亦在下肢,表现为瘫痪软弱,轾者行立不正,如踩棉花,重则根本不能活动.肌内麻木不知痛痒.或有蚁行感,筋骨窜痛难受、寒冷不温,伴见小便癃闭或小便淋沥、大便滑泄,不能自禁,阳萎,性欲冷谈,腰腹紧束,腰背酸痛,头晕耳呜,舌质谈或尖红生刺、舌苔白腻,脉家弦紧或沉细无力等.皆属肝肾精血亏损,尢其肾阴贤阳俱虚,因而筋骨失其濡养.兼见化气不及,虚风上扰等一系列的虚象,也用地黄饮子汤.正因为本无不足,所以用经通络和利尿涩汤之品.往往不起作用.
其它协助治疗中风瘫证奇方
中风应急临治法
中风中痰不省人事
香油一杯 生姜汁半盏 灌下,痰去立愈。
中风口噤遍身冷不知人事
独活四两 好酒一斤,煎至半斤服。
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及复
槐皮(黄白者)30g(切细)酒半斤,煎三两,稍稍服之。
牛黄丸
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涎痰壅盛,卒然昏倒,牙关紧闭,怔忡健忘,眩 冒烦闷及小儿惊风、发搐等症。
牛黄12g犀角60g防风20g阿胶60g白芍45g肉桂30g
炙草18g麦冬45g黄芩45g神曲45g白蔹21g山药45g
人参45g川芎45g白术45g麝香30柴胡25g蒲黄45g
当归45g杏仁45g桔梗45g
大黄豆10g 白茯苓45g 炮干姜9g 大枣肉38g羚羊角30g 镑龙脑30g
共为细末,蜜丸重3g。
健虎丸
专治中风。左瘫右痪,手足不能转动,舌强语涩。
黄耆45g人参360g白术60g当归45g白芍60g
生地60g熟地60g独活30g羌活30g黄柏90
龟板45g牛膝45g杜仲60g麦冬60g故纸45g
知母60g远志30g枣仁30g沉香15g木香30g防风30g
薏苡仁30g 白茯神60g 石菖蒲60虎胫骨60g 枸杞子45g五味子15g
川附子 用童便浸四日,浸透面包煨熟,去皮脐,竹刀切四片,以甘草、防风同煮熟,晒 干同用,上方共未粉调配为凡每3g为一丸,日服三次每次服二丸.
虎骨丸
专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卧。
鸡血藤60g牛大力45g虎骨60g肉桂45g
苍耳子15g五加皮30g骨碎补90g天麻30g
然铜18g防风 28g没药38g龟板45g
赤芍60g当归45g虎骨38g血蝎12g
白附子68g槟榔25g羌活30g牛膝30g
以上共为细末,研极匀,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白汤下,不拘时服。
除风药酒方
专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四肢麻痹,筋骨疼痛。
何首鸟60g马胎60g防风30g秦艽 120白术60g
牛膝60g虎胫骨60g鳖 甲60g当归90g制川鸟25g
苍耳子120g甘枸杞150g油松节60g茄根68g杜仲90g
白花蛇120g羌活60g
上方可用纯米酒12市斤,糯米酒6市斤,生绢盛药入坛内,煮三炷香,随量饮。
怎样预防中风病复发?
1、心情舒畅是预防中风病第一大因素。因大部分中风病发病均有情绪波动的诱因。
2、勿受寒凉:东北的秋冬季是中风的好发季节
3、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量少,少吃,最好不吃高脂食物。少吃咸,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尤其要养成生吃蔬菜的好习惯,避免使用铝制品饮具及炊具,不吃含铝(明矾含铝)的油条,不吃或少吃味精。
4、起居有节:生活要有规律逐渐使机体形成一个非常有规律的生物钟,定时起床、吃饭、睡觉、排便锻炼。
5、戒烟戒酒:除不主动吸烟喝酒外,还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和节日酗酒。
6、桅顶血压:血压的高低波动对大脑的影响很大,有高血压病史的中风病人一定要控制血压,铁别是低压。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终生服药。
7、注意二遍:大便不能干燥腹泻,小便不能尿少。如果有腹泻马上补液,血液浓缩促成脑梗死。要养成良好的有意识的注意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人们已经习惯了口渴了才喝水,这是错误的,对中风病人更是不利。因为患中风病的老年人神经敏感性减退了,当感觉口渴时,则表示人体内的水分已经失去了平衡。提示细胞内已经脱水。久而久之会导致血液浓缩,诱发中风病,尿量减少是体内缺水的一个容易发现的指标,一旦发现尿少,应马上多喝水。
8、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长期的高血糖对机体会产生极其严重的损害并容易诱发中风。
9、不乱用药:应在医生知道下用药,不要轻易相信各种商业广告和所谓“补药”,尽量减少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减轻肝肾负担。
杨大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14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