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斗门散

中医世家 2023-05-07 09:50:35

斗门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斗门散

处方 : 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甘草(炙),各二两;干姜(炮)、当归(去芦),各一两;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四两。

炮制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斗门散

处方 : 干葛(去皮)15克 地榆(去芦)甘草(炙)各60克 干姜(炮)当归(去芦)各30克 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120克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主毒痢,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作,腹中撮痛;兼治噤口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利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斗门散

别名 : 喝起散、苍耳散

处方 : 喝起草。

制法 : 取其嫩心,不拘多少,阴干为末。

功能主治 : 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 : 喝起散(《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澹寮》)、苍耳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四)。

摘录 :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

《卫生总微》卷十:斗门散

处方 : 附子1枚(生),胡椒100粒。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霍乱吐泻转筋。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浆水1小盏,煎至4分,温服。

摘录 : 《卫生总微》卷十

《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斗门散

处方 : 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1两,当归(去芦)1两,黑豆(炒,去壳)4两,罂粟壳(去瓤,蜜炙)4两。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女科万金方》:斗门散

处方 : 地榆、干葛、粟壳、甘草、干姜。

功能主治 : 妇人五色痢。

摘录 : 《女科万金方》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斗门散

处方 : 大胡桃5个(烧,烟尽为度)。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热酒调下。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斗门散

处方 : 橡斗子(去刺)、诃黎勒(煨,去核)、黄连(去须)等分。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暴注水泻,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斗门散

处方 : 诃子、枳壳、地榆各等分。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小儿泻痢甚青黄,久患时多转滑肠,下部脱肛频努咽,朝朝焦瘦渐羸尪。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米饮调下。1岁以下半钱。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

斗门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斗门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甘草(炙),各二两;干姜(炮)、当归(去芦),各一两;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斗门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干葛(去皮)15克
地榆(去芦)
甘草(炙)各60克
干姜(炮)
当归(去芦)各30克
黑豆(炒,去壳)
罂粟壳(去瓤,蜜炙)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毒痢,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作,腹中撮痛;兼治噤口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利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斗门散--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
【别名】喝起散、苍耳散
【处方】喝起草。
【制法】取其嫩心,不拘多少,阴乾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喝起散(《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澹寮》)、苍耳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四)。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
斗门散--《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附子1枚(生),胡椒100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浆水1小盏,煎至4分,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斗门散--《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处方】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1两,当归(去芦)1两,黑豆(炒,去壳)4两,罂粟壳(去瓤,蜜炙)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斗门散--《女科万金方》
【处方】地榆、干葛、粟壳、甘草、干姜。
【功能主治】妇人五色痢。
【摘录】《女科万金方》
斗门散--《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大胡桃5个(烧,烟尽为度)。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
斗门散--《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橡斗子(去刺)、诃黎勒(煨,去核)、黄连(去须)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注水泻,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斗门散--《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
【处方】诃子、枳壳、地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泻痢甚青黄,久患时多转滑肠,下部脱肛频努咽,朝朝焦瘦渐羸尪。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1岁以下半钱。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

斗门散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斗门散 3.1处方3.2炮制3.3功能主治3.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之斗门散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4.5摘录 5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之斗门散 5.1斗门散的别名5.2处方5.3制法5.4功能主治5.5斗门散的用法用量5.6摘录 6《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之斗门散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之斗门散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7.5摘录 8《卫生总微》卷十方之斗门散 8.1组成8.2制备方法8.3功能主治8.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9《女科万金方》之斗门散 9.1组成9.2功能主治 10《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方之斗门散 10.1组成10.2制备方法10.3功能主治10.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11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斗门散 1拼音 dòu mén sǎn

2概述 斗门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

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斗门散

3.1处方

葛根五钱,地榆、炙甘草各二两,炮姜、当归各一两,炒黑豆、罂粟壳(蜜炙)各四两[1]。

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甘草(炙),各二两;干姜(炮)、当归(去芦),各一两;黑豆(炒.去壳)、罂粟壳(去瓤.蜜炙),各四两。

3.2炮制

上药为末[1]。

3.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方之斗门散主治毒痢,脓血赤白,或五色相杂,日夜频作,兼治噤口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不能进食[1]。

3.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煎服[1]。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3.5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之斗门散

4.1处方

干葛(去皮)半两,地榆(去芦)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1两,当归(去芦)1两,黑豆(炒,去壳)4两,罂粟壳(去瓤,蜜炙)4两。

4.2制法

上为细末。

4.3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之斗门散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大渴不止,酒痢脏毒,全不进食。

4.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4.5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5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之斗门散

5.1斗门散的别名

喝起散、苍耳散

5.2处方

喝起草。

5.3制法

取其嫩心,不拘多少,阴干为末。

5.4功能主治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之斗门散主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

5.5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喝起散(《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澹寮》)、苍耳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四)。

5.6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斗门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瑞竹堂方》

6《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之斗门散

6.1处方

大胡桃5个(烧,烟尽为度)。

6.2制法

上为末。

6.3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之斗门散主治妇人血崩。

6.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热酒调下。

6.5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烟霞圣效方》

7《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之斗门散

7.1处方

诃子、枳壳、地榆各等分。

7.2制法

上为末。

7.3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之斗门散主治小儿泻痢甚青黄,久患时多转滑肠,下部脱肛频努咽,朝朝焦瘦渐羸尪。

7.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米饮调下。1岁以下半钱。

7.5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谭氏殊圣方》

8《卫生总微》卷十方之斗门散

8.1组成

附子1枚(生),胡椒100粒。

8.2制备方法

上为末。

8.3功能主治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斗门散主治霍乱吐泻转筋。

8.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浆水1小盏,煎至4分,温服。

9《女科万金方》之斗门散

9.1组成

地榆、干葛、粟壳、甘草、干姜。

9.2功能主治

《女科万金方》之斗门散主治妇人五色痢。

10《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方之斗门散

10.1组成

橡斗子(去刺)、诃黎勒(煨,去核)、黄连(去须)等分。

10.2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方之斗门散主治暴注水泻,日夜无度。

10.4斗门散的用法用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09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