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当归半两,白术半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大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陈皮半两,人参3钱,黄耆(锉)3钱,川芎3钱,厚朴(去皮,姜制)3钱,官桂肉3钱,甘草1两,枳壳4钱(去瓤,麸炒)。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产后虚损痿弱,难以运动,疼痛胸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大秘,以此散下和中丸。
摘录 : 《宣明论》卷十一
当归
《本经》 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
《别录》 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汗不出,湿痹,中恶,客虚冷,补五脏,生肌肉。
气微温,气浊
味 甘,辛
形 茎多而中空
色 棕黄
偏胜 味偏胜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此诗被传为当归之名的由来,有妇人思念丈夫归来之意。男易耗气,女易耗血,由此可见,当归乃能治妇人之病。
“当归补血,人参补气”,这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结论。补血的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为何当归能在众多补血药中拥有代表性。
《本草备要》在谈当归补血时说:“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盖其辛温能行气分,使气调而血和也。”当归与其他补血药不同在于具有行散的温性,在补血时兼能行气。这种特性对于肝而言更是妙不可言,肝以升发为性,温气亏乏,根本失养,郁怒而生风燥,阴液损耗而导致血病。当归既能滋其阴血而润肝,又能助其温阳而升木。
当归味甘,辛,气味芳香,为气之浊,味之薄,入五脏之液层面,味甘知其入脾,补其肌腠,滋其原液,味辛知其入肺,能散其粘液。而当归多汁,能添加血中之水分,其性温又能增加血中温度,故其能补血汁之不足,润血液之干涸。故能治由于血枯而不涵气,气冲上浮而咳逆之症。恶创疡者,血不养肌,肌不受血而干涸不滋,必然恶便溃死肌作矣。当归味甘性温,味甘入脾,脾得温而肤腠生,故能治诸恶创疡。味辛而入肺,肺得温则皮毛润,故日洗在皮肤中。
当归之鲜品多汁多粘液,即便晒干亦温润不燥,知其补原液之功大。其茎多而中空且色赤,如人体之血脉,根部与人参相似,又多须如毛细血管,综合来看,亦知当归乃补原液中之血液也。
/胡师评 /
言简意深,得效甚宏。
文/李自然
古琴斫琴师 第一期·古道中医精研班学员
余自幼身弱,自长而喜中医,苦无明师之指点,乃自行偶参之于医书,止于略明其理,不能用之于实际。至二零年遇胡师,师曰:“书之理也,死,人之灵思也,活,观书之理不能应用于实际,无用也。”故于次年随胡师而学习古道中医之学,求生命本源之理。人生之幸事者,能遇明师也。
推荐阅读
为无学堂学员:血气的来源 | 古道中医成长记(五)
药理本源论之「人参」性功主治 | 古道中医成长记(六)
黄芪之性功主治 | 古道中医成长记(七)
当归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气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 、抗老防老 、免疫之功效。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文无、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中国1957年从欧洲引种欧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
扩展资料:
为低温长日照作物,宜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m左右均可栽培。在低海的地区栽培抽苔率高,不易越夏。幼苗期喜阴,透光度为10%,忌烈日直晒;成株能耐强光。
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粘土和贫瘠的砂质土栽种。
当归苗应在冬前起回,田间越冬抽苔率高。起苗时行将苗床土一块一块挖虚,然后将苗子拔出,力求根系完整,抖掉泥土,把苗子上叶子去掉,保留1公分的叶柄。
参考资料:—当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05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当归二黄汤
下一篇: 当归人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