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大黄附子丸

中医世家 2023-05-06 19:01:38

大黄附子丸

处方 : 大黄(锉炒)2两,旋覆花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椒目2两,桂(去粗皮)2两,芜花(醋浸,炒焦)2两,狼毒2两,干姜(炮)2两,芍药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细辛(去苗叶)2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涌水腹满。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熟水送下,渐增之,早晚食前、临卧各1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附子药对(7)-附子配花椒之方剂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麻黄——附子;附子——肉桂;附子——细辛;附子——甘草;附子——白术;附子——熟地;附子——当归;附子——桂枝;附子——花椒 ;附子——茯苓;黄连——附子;大黄——附子;茵陈——附子;黄芪——附子;干姜——附子,附子——(白)芍药。

附子配花椒之意义

附子、花椒同为辛热之品,有温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肾经而温阳气,温肾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作用较强,二药并用,脾肾同治,相辅相助,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力极强。

主治:1.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附子配花椒之方剂

1.济川饮《医学集成》卷三

组成服法:焦术4钱, 附子3钱 ,藁本3钱, 花椒3钱 ,吴茱萸1钱,肉桂1钱。水煎服。

功能主治:厥阴头痛在脑顶。

2.二益丸 (标准 WS3-B-0004-89)

组成服法:肉豆蔻、 山柰、 砂仁(盐水炙)、 海螵蛸、附子(黑顺片)、橘红、 蛇床子、 木香、 甘草(蜜制) 、白芷、龙骨 、肉桂、 吴茱萸 、当归(酒浸) 、 花椒 、 丁香 、细辛、 母丁香、 檀香、 豆蔻 、枯矾、 朱砂。打粉为大蜜丸。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2丸,一日 2次。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温暧子宫。用于经脉不调,行经腹痛,瘀血痨症,下元虚寒,腰膝酸痛,赤白带下。

张仲景运用附子浅析(上)

附子乃阴证要药,用之得当功效非凡,然用之不当则为患不浅,故近代名医恽铁樵云:「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物。古代医家中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在其所注《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附子的论述共有51条,33方(附方除外),为附子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就有关附子的功用、配伍及运用事宜作一浅析,以便提高我们运用附子的能力。
附子的功用与主治
根据仲景方(后称经方)中关于附子的运用,归纳其功用主治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回阳救逆。仲景每用附子辛温大热「斩关夺将」之气,治疗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精神萎靡,吐利腹痛,大汗淋漓,脉沉微等亡阳厥逆之证,以收回阳救逆之功,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温经逐湿止痛。仲景用其治风湿留滞肌肉、筋骨、关节之疼痛等疾患,均取附子此功。代表方如桂枝附子汤治疗症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之风湿在表之证,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留滞关节骨节疼烦,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中风历节肢体疼痛,桂枝去桂加白术汤治疗痛风,方中用附子均取其温经逐湿止痛之功。
通阳止痛。阳虚阴凝,沉寒痼冷所致气血阻滞之疼痛,非纯阳之品不足以解其寒凝。附子秉纯阳之气,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仲景凡疗脏腑阴寒内结,本虚标实之疼痛,常用附子来通阳止痛。如乌头赤石脂丸,治疗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之心痛,薏苡附子散用于胸痹之缓急,大黄附子汤治疗寒湿内结之胁下偏痛,均取附子通阳散寒止痛之功。
温补肾阳。仲景治疗少阴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时,用附子来温壮元阳以益肾火。如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之心下悸,头眩,身目闰 动,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附子汤治疗少阴病阳虚之寒湿身痛证,症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肾气丸治疗肾阳不足之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痰饮,消渴,妇人转胞,均取附子温补肾阳之功。
温中散寒。仲景用附子温中散寒主要见于杂病部分。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第十》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吐利者,附子粳米汤主之。」方中用附子即取其温中散寒之义。
助阳固表。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卫外之阳实根于少阴肾之真阳,大凡外有表证而内之命门真阳已呈消沉之势时,仲景无不用附子助阳以固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麻黄附子甘草汤用于太少两感证,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表邪未解,而卫阳已虚之阳虚漏汗证,均取附子助阳固表之功。
附子的配伍运用
仲景用附子不仅谙熟药性,而且制方严谨,配伍精当,此就其常用配伍简述如下。
附子配人参。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仲景用生附子与人参相配,不仅可加强附子的回阳救逆之功,而且有助于人参固脱生津,二者同用,相得益彰,故凡遇亡阳液脱之危证,仲景必取生附子与人参相须为用。方如四逆加人参汤。仲景取炮附子与人参相配,则用于温阳补虚,如附子汤治疗阳虚寒湿身痛之证,即取炮附子配人参。
附子配干姜。附子与干姜均为纯阳之品,均具回阳之功,生附子与干姜相配伍,两阳相得,犹如火上添薪,气势威猛,可使其回阳救逆之功大振,故仲景凡用附子回阳救逆,治疗亡阳厥逆之候,方中必配干姜,方如四逆汤类诸方。故戴元礼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仲景用炮附子与干姜相配则用其温脏祛寒。如乌梅丸附子干姜同用,治疗脏寒之蛔厥、久利就是取这一功效。经方中此类配伍虽然不多,但姜附同用,温脏祛寒之奥旨,却为后人所尊。如《和剂方》中的附子理中丸治疗寒中内脏之霍乱,吐利,转筋,《本事方》中的温脾汤治疗冷积便秘,手足不温等脾阳不足,寒实内停之证,都是取姜附相伍温脏祛寒之用,溯其本源,盖出于此。
附子配麻黄。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附子得麻黄,则温补里阳而不恋邪气,有扶正助表,鼓邪外出之能,二者并用,则有温经发汗,助阳解表之功,可用于表有寒邪而里阳不足之证。如治疗阳虚感寒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即是。
附子配桂枝。附子与桂枝均为温阳之品,仲景取附子与桂枝相配因用量不同,而用意取功不同,具体用法有三:其一,取大量附子与桂枝相配,用于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剂。如治疗风寒湿痹的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即取此功。其二,取中等量附子与桂枝相配伍,用于扶阳解表之剂。如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表邪未解,阳虚漏汗之证即取此用。其三,取小量附子与桂枝相配用于温阳补肾之剂,方如金匮肾气丸。
附子配细辛。细辛辛温,入走肺肾,通行表里,「善开结气」,有祛风散寒,行水通窍之功。附子得细辛不仅可以增强其温散之力,而且可以增强其温通之功。二者相配,则温通行散之力倍增,可祛散伏于阴分之寒邪。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附子配白术。附子与白术相配主要用于寒湿为患。因白术健脾燥湿,附子温阳补肾,祛湿散寒,二者相须为用,不仅可以温补脾肾,而且能祛寒除湿。如治疗寒湿痹痛之证的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附子配地黄。附子温补阳肾,地黄滋阴养血,二者相配,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温阳而不耗阴,有阳得阴助,生化无穷之功。方如肾气丸、黄土汤。
附子配黄连。附子辛热温阳,黄连苦寒清热,二者相配,温阳清热并行不悖,相反相成,有寒热并治,温上清下,补虚泻实之能。故仲景每遇寒热并存,虚实错杂之证时,皆取黄连、附子同用。如治疗蛔厥久利的乌梅丸。

大黄可以治便秘吗 大黄治便秘配方

便秘是一种排便困难的反映,一般我们的肠胃都会定期排便,如果排便不畅,就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那么,大黄可以治便秘吗?
大黄可以治便秘吗
大黄是泻下药,可以快速排便,但绝不能经常吃。常用大黄,会造成依赖性,肠道习惯了刺激,不服用无法大便,且剂量愈来愈大。大黄性寒,常用有损脾胃,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甲状腺机能低下、肠道肿瘤、急性腹膜炎者,是忌服大黄及其它通便药的。
大黄治疗便秘的特点
大黄复方治疗便秘的机理与西药治疗便秘的三大作用机制相完全相符合。

1、大黄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以直接刺激结肠壁起到刺激性泻药的作用;

2、大黄可抑制细胞的Na+—K+—ATP酶活性,使水份滞留在肠腔,起容积性泻药的作用;

3、大黄配伍麻子仁、杏仁等的麻子仁丸可作为润滑性泻药。
大黄治便秘配方
1、实秘:

热秘:可用四顺清凉饮,火盛者用凉膈散或小承气汤

气秘:六磨汤(3)寒秘:大黄附子汤加半硫丸;

2、虚秘:

气虚便秘:新加黄龙汤加党参;

血虚便秘:黄龙汤;

阴虚便秘:增液承气汤加味;

3、虚实夹杂:黄龙汤化裁;上述方剂中都含有大黄。
注意事项
便秘,需要调理咱们肠道正常功能,而不是借助外力。首先调节肠道内菌群失衡的情况,可以补充一些龙族神农的膳食纤维,是优质益生元物质,快速增殖肠道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功能,肠道功能正常了,便秘的情况就自然会好转。

辛智科治脾胃病常用药对

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黄连 吴茱萸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之功效。黄连与吴茱萸,一寒一温,相互牵制,达到平衡。可治疗因肝火犯胃所致的慢性胃炎伴有胁痛、泛酸、烧心之症。在治疗时常用左金丸配合其他方药应用,临证根据寒热之轻重,随证加减,热甚便干、吐酸者,黄连、吴茱萸比例为6:1,寒热相间、酸甚者,比例为2:1,寒甚便稀溏者,比例为1:6。国医大师颜正华将黄连与吴茱萸6:1的称为正左金,黄连用量减至1/3的称为倒左金,临证每收捷效。
川楝子 延胡索
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名为金铃子散,出自《圣惠方》。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延胡索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李时珍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二药一苦一辛,一寒一温,辛散温通,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功效。慢性脾胃病常见胃脘痛、胁下痛胀,用之得当,其痛立止。对慢性腹泻、小腹疼痛、寒疝腹痛也可用之。
黄连 肉桂
黄连配肉桂,治疗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之失眠,名为交泰丸,首见《四科简效方》。《韩氏医通》有其药,但无方名。原方黄连五钱,肉桂五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肉桂辛热,散寒止痛,苦寒降火,辛热升浮,一寒一热,一升一降,阴阳相济,交通心肾,互相制约,引火归元。陈士铎《本草新编》说:「凡人日夜之间,必心肾两交,而后水火始得既济;水火两交,而心肾不交矣。心不交于肾,则日不能寐,肾不交于心,则夜不能寐矣。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治疗长期失眠症,若单纯使用镇静安神药往往见效甚微,加入少量兴奋药,常可取效,交泰丸配伍即取其意。对脾胃病寒热互结,湿热并存,升降失序,而出现的胃脘烧灼,痞满吞酸,心烦失眠,口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用之甚效。
枳实 槟榔
枳实辛酸微寒,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槟榔辛苦温,消积导滞行气,利水。二者均具消积导滞、行气散痞之功效,寒温相配,同气相求,其力更强,适用于脾胃升降失常,气滞气逆的虚实夹杂证。调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病症,关键在于枳实、槟榔二药的配伍使用。古方枳实槟榔丸和今人所拟枳实槟榔散,虽药味多,但枳实槟榔二味却是其主药。临证所见胃脘痞满,胃肠结气,心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偏干者,皆有显效。此也符合胃「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之理,和降胃肠气机,通畅大便。
黄连 干姜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一辛一苦,一寒一热,一散一降,干姜散痞结,黄连泻胃热,干姜制黄连之苦寒,使寒凉之药既发挥作用,又无伤中之弊。痞为寒热互结,寒热并用,满而不痛之痞随之而解。半夏泻心汤是历代治疗脾胃病公认的良方,黄连与干姜为制方之妙配,值得仔细玩味。今人用大剂量黄连配干姜治糖尿病也取得显效。细辨寒热之多少,巧用其剂量,乃是其关键之秘。
乌贼骨 贝母
乌贼骨咸涩性温,制酸止痛,浙贝母苦寒,清热散结。二药合用为乌贝散,方出自《中国药典》。乌贼骨性善收涩,浙贝母性善散结,合用收散兼施,制酸和胃,化瘀止痛,无论虚实,对胃脘嘈杂、泛酸诸症皆有良效。临床处方时,多与其他方药合用,或在辨证用方基础上,加服乌贝散冲服。
生蒲黄 五灵脂
蒲黄配五灵脂为失笑散,出自《和剂局方》,为治疗瘀滞疼痛之名方。蒲黄甘平,化瘀止痛,五灵脂苦咸温,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二药合用活血化瘀止痛作用更强。胃痛之处固定不移,且痛有定时,病程时间长,舌紫黯,脉沉涩,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胃痛无定处,或痛连两胁,情绪不稳,多属肝气犯胃,则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疏肝理气,和胃而达止痛之目的。若正当胃脘,按之疼痛,并伴有瘀血之舌脉者,可用小陷胸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为气血不运,黏膜上皮细胞失养所致气滞血瘀,用之亦效。
半夏 夏枯草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夏枯草辛苦寒,清肝泻火,散结消肿。二药合用治疗不寐证,其方见于《冷庐医话》卷三。半夏为五月半而生取名半夏,夏枯草为夏至后即枯取名夏枯草。「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医学秘旨》)半夏和胃降逆,夏枯草味苦微辛,气浮而升,疏通结气,二药配伍能调节气机,升清降浊,调整阴阳,恢复营卫,神安则寐,治疗痰浊中阻,胃失和降,痞满阻滞,痰湿扰心之失眠。胸闷脘痞,烧心嗳气,心烦不寐的脾胃病,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夏枯草,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治疗痰热扰心之失眠常获奇效。半夏治失眠早载于《内经》,《内经》半夏秫米汤是治疗「胃不和则眠不安」的名方,也是中医治疗失眠的第一方。值得今人效法和传承。
苍术 香附
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香附辛苦平,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为血中气药,开发水谷之气。芳香理气下气最速。二者配合,一升一降,散其郁结,燥湿健脾强胃。适宜于脾胃湿浊中阻,情志郁结,气机不畅。中医有「凡郁皆在中焦」之说,凡遇此症,着重升降脾胃之气,湿化郁解,其症自消。朱丹溪所创的越鞠丸、六郁汤等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方剂。
高良姜 香附
高良姜配伍香附,名为良附丸,出自《良方集腋》,药店有成药出售。高良姜辛热,温胃止呕,散寒止痛,高良姜辛辣之性强,散寒止痛之力大。香附辛平,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二药合用,治胃寒肝郁,脘腹胀痛。胃脘痛之证,多见虚寒与气滞并存,良附丸是常用之方。临床汤剂应用时,常与其他方剂合并加减运用,药简效宏。
附子 大黄
附子辛甘大热,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大黄苦寒,攻积导滞,清热解毒,逐瘀利湿,泻下降浊。二药合用,寒热相配,互相制约,相互为用,各显其能,大黄荡涤积滞秽浊之邪,附子温阳,二药相用,寓温阳于攻邪之中,泻下于温补之中,补泻相兼。治疗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腹痛便秘。对临床所见手足不温,阳气不足,腹凉腹痛,体寒怕冷,大便秘结不通,用之颇为适宜。古方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即是其例。前辈名家多所应用,关键是要得其法。
丁香 柿蒂
丁香辛温,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柿蒂苦平,降气止呕。二药合用,温胃降气,散寒止呃,对中焦虚寒,气机上逆所致的寒证呃逆用之适宜。如热证明显之呃逆,可柿蒂配枇杷叶、竹茹等药。对顽固性呃逆,应详究病因,细辨病机,综合施治,仅凭丁香柿蒂二味,其效不甚理想。曾治一例呃逆患者,用过多种降逆止呕之方,其效甚微,后用桂枝汤加枇杷叶治疗而取效。
枳实 厚朴
枳实苦寒,破气消积,化瘀散结,除胀止痛。厚朴苦辛温,燥湿化痰,行气除满。枳实能降能散,长于破气导滞,除满消胀。厚朴善于行气消胀,又能燥湿健胃。二药合用,消胀除满,化湿健胃之功更强。临证所见胸胁满胀,食积痞塞,腹痛胀满,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畅,脾胃湿浊,舌苔厚腻、脉滑者皆可用之。因二药相配下气降逆力猛,对平素大便溏稀者应慎用。用之不当,常出现大便稀水,便次增多,腹部不舒之症。对大便秘结者,可配桃仁,对脾虚便溏者,可配白术、白芍或干姜。
丹参 刺猬皮
丹参苦寒,活血祛瘀,除烦止痛,刺猬皮苦平,化瘀止痛,收敛止血。二药合用,活血祛瘀止痛之力更强,对瘀血中焦,胃痛日久,疼痛时隐时显,痛不太甚,舌紫黯、脉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常可应用。瘀血严重者,也可用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冲服。
半夏 黄连
半夏辛温有毒,降逆和胃止呕,燥湿化痰,散结消痞;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解毒燥湿。苦入心,泻心者必以苦,辛走气,散痞者必以辛,黄连、半夏二药合用,辛开苦降,散痞和中,善治痰热互结,阻于中焦,胸脘痞满胀痛,呕吐,大便干结等症。是半夏泻心汤配伍的精妙之处,也是脾胃病常用而独特的用药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9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