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大青龙加味汤

中医世家 2023-05-06 15:27:32

大青龙加味汤

处方 : 石膏6钱,麻黄8分,桂枝4分,杏仁(去皮尖)3钱,甘草5分,葛根1钱5分。

功能主治 : 瘅疟。

摘录 : 《医中一得》

《伤寒论》——大青龙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

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为什么呢?从后面所出的大青龙汤这个方子里是可以找到答案。大青龙汤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是以治伤寒的麻黄汤为底方,炙甘草加倍,然后又加上了生姜、大枣和生石膏。

倍甘草加姜枣这说明有津液虚。中风证的实质不在于有汗无汗,在于津液虚。但为什么条文中没有出津液虚的证呢?因为开头已经说是“太阳中风”了,也就等于说有津液虚的证,只是略去了。这就是《伤寒论》的行文方式。这种行文方式会让读不惯古书的现代人不知所云,望而生畏。没办法,我们要学医要攻古籍就得习惯这个。

有伤寒麻黄汤证的“不汗出”,又有中风桂枝汤证的津液虚,自然是麻黄汤加姜枣来解表并建中生津液。后面多出了一个证——“烦躁”。烦躁是轻微的里热,没有到真正的热证那种汗出而喘和大烦渴的地步。这是津液虚的烦躁,也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用所谓上火的方式亢奋起来,加强津液的运行和化生。既然有烦躁,就加了一点生石膏去标热。石膏用得不多,鸡子大,古时候鸡蛋小,应该也就是个几十克而已。

综合来看,此方证其实就是三个方面:表不解,津液虚,有轻微里热。其实我们就算不学大青龙这个方子,熟悉了张仲景的组方规律,自己也可以组出此方来:表不解麻黄汤;津液虚是姜草枣芍,因为要发汗去掉白芍;有微热加生石膏。组出来就是大青龙汤。

这个方子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麻黄的剂量是六两,也就是90克,而石膏的用量却很轻。因为此时的里热主要是毛孔不开郁在里面了,而不是真的有多热,所以石膏的用量是较轻的,而重用麻黄打开毛孔。

有人评价《伤寒论》的方子活泼灵变且丝丝入扣,从剂量的变化尤其能体现出来。后面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如果已经脉微汗出,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毕竟大青龙汤是发汗剂,若再发汗的话,势必更亡津液。就会有“厥逆”,就是四肢冰冷,四逆证了;还会有“筋惕肉瞤”,筋脉和肉都会有瞤动不灵活的反应,这也是津液大虚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逆治了。

大青龙这个方子,除了外感病外,很多头部的疾患都有机会用到它,比如鼻五官疾患、颅内疾患、癫痫羊角风之类神经科疾患,包括治现代医学所谓的“中风”,也就是高血压中风也可以用到。治中风瘫痪的古方的续命汤也是这个方子的变化方,加了一些去瘀血的药而已。这是因为头部疾患常常是因为表不解,湿邪火邪不能出表,上冲于头而造成的。

大青龙的方义就是建中解表,再用生石膏清降头部之邪气。我们中医就是这样整体的看待人体的。所谓千古神方续命汤,懂得了人体的大循环,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2021-2-15大小青龙汤概述(《伤寒慢慢教》第三期132页)

一、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生姜、大枣:能让呈面状打出邪气的力道缓和,防止狂汗脱阳
石膏:要超过30G比较有力道,六两石膏可以抵消麻黄3两发汗力
麻黄汤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寒气是一丝丝的)
大青龙汤证:
1)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区别麻黄汤)(寒气是一整块砸下来)
2)脉浮缓,身不疼,但重(已经感觉鬼压床了),乍有轻时(区别于其他身重,表层寒邪这么重,卫气还能坚持,时不时打反击,打胜就忽而有轻松的感觉)
1.大青龙汤病机:麻黄包白虎(寒包火)
1)阳明区块的肌肉生火:卫气超强悍(此人身体强壮,抗住不让寒气内陷),将体表大量的寒邪束在表层,抗病的肌肉(阳明白虎汤区块)抗热反应被寒气包在里面发不出来
2)肺热(SARS):非典型大青龙汤;
症状:麻黄汤证+三干、三烦
三干:眼睛干、鼻子干、嘴巴干(区别于麻黄汤不能发汗的喉咙干)
舌苔黄
刚感冒就吐黄痰或铁锈痰,表示有里热(区别于感冒15天后的黄痰,为排脓)
三烦:心烦、手烦、脚烦
3)大青龙汤发两种汗:
石膏发白虎汗,将里热推出来,白虎发汗一阵凉
麻黄发太阳汗,麻黄解表,一阵热
大青龙汤发汗发汗冷热相抵,不知不觉就在发汗,所以剂量一定要控制精确
4)大青龙汤救逆
筋惕肉膶:肌肉属脾;抽筋属肝
救逆用:真武汤、茯苓四逆汤
代替麻黄可用:荆芥(从血里把风邪逼出来)、防风(从肉里把风邪逼出来)、浮萍(开表,让汗流出来)
5)临床:治溢饮,手臂特别酸痛,特别重
二、小青龙汤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 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用于:心下有水气(肺,除此处,其他条文的心下指的是胃);渗出性肋膜炎的渗出物
症状:狂咳嗽,平躺会更咳得剧烈,稀痰,白透明的痰或白泡泡痰,或鼻涕,痰易化在水里;如果是带黄痰可加石膏(主要是以水邪为病,有热的水也是水邪)
需要关注的是:小青龙汤不是一贴发汗剂
要做到小青龙汤不变成发汗剂,可以:
1)把麻黄、细辛拔掉,断汗解的路子
2)半夏独大:半夏是其他药的5倍以上,小青汤的副作用才能减到最低
小青龙汤使用技巧:用小青龙汤镇咳,再用其他方子化痰。比如:后用从龙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

大青龙汤煎煮方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其方药组成为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七味中药,煎煮时应先煮麻黄,服药后应监测患者发汗情况,以微汗出为宜,如果汗出过多容易伤津耗气,严重者损伤患者阳气,出现恶风怕冷,烦躁易怒,睡眠障碍等副作用。
本方适合体质强壮的人外感风寒之后未得到正规治疗,出现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明显,又伴有烦躁不适的病症,因本方麻黄用量较大,应用时应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大青龙汤的伍配君臣佐使怎么排

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姜枣、石膏,组方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其中麻黄为君药;桂枝为臣药;杏仁,生姜、大枣佐药、甘草使药。

大青龙汤可以代表太阳阳明合病的表里双解法。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的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将解表药与寒凉清热药配合使用,从而被誉为“寒凉派”的鼻祖,从而有“伤寒宗仲景,热病主河间”之说法。

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的辛温解表配合寒凉清热的治法其实亦来源于仲景的大青龙汤法。大青龙汤中,麻黄汤解表,取其辛,石膏清热,取其寒凉,麻黄、桂枝、生姜辛温解表配合生石膏辛寒清热,其中辛寒清热佐制了辛温之性。

使解表而不助热,清热而不碍表,合之则为辛凉解表法,达到表里双解的目的。在《医宗金鉴》上曰:热者以辛凉发其汗,大青龙汤;寒者以辛温发其汗,小青龙汤。就已认识到了大青龙汤其实是辛凉解表法。

温病学派的银翘散等代表的辛凉解表法都可以认为出自本法。温病学派创立了辛凉解表法的名称,但其实辛凉解表法发源于《伤寒论》的大青龙汤法和《金匮要略》的越婢汤法。温病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银翘散中。

荆芥、豆豉辛温解表,银花、连翘、竹叶等清热,药虽不同,但法则一。故大青龙汤可视为辛凉解表法的肇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7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