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酸枣仁5升,人参2两,茯苓2两,生姜(切)2两,芎2两,桂心2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 : 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枣仁取7升,去滓;纳诸药,煮取3升,分3服。
摘录 : 《千金翼》卷十八
是寒性的,酸枣汤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条达之性不遂,故以川芎疏达肝气,为臣;知母清热养阴以除烦,茯苓宁心神而健脾,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五味,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酸枣仁虽然有点酸,但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孕妇就喜欢吃酸的东西,而酸枣仁除了直接吃之外,还可以做成酸枣仁汤,酸枣仁汤直接喝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酸枣仁汤的相关情况吧。
酸枣仁汤的功效与作用
酸枣仁汤味道相对来说比较酸,那么酸枣仁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酸枣仁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的方剂,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提到“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组方虽然只有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五味药,但却能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而引起的失眠,病人表现为虚烦失眠、心悸、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适用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衰弱、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
本方中的酸枣仁为方中主药,其味甘酸收敛,入心、肝二经,具有养血柔肝、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化湿安神;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川芎辛散,为血中之气药,可以调肝血而舒肝气,与酸枣仁相配合,可以养血调肝;甘草可以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酸枣仁汤的做法
酸枣仁汤其实是比较适合孕妇食用的,那么酸枣仁汤的做法是什么呢?
酸枣仁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草药混用。这里我们准备酸枣仁15g,甘草3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同时准备2升的水。水以泉水为最佳,因为其中含有更多的矿物元素。
把15g的酸枣仁倒入2升水中,开中火慢煮。让酸枣仁中的营养元素充分溶入到水中。这时候注意,一直煮到水量大约为1.5升,再进行下一步。
把剩下四种已经准备好的草药倒入煮好的水中,继续加热,直到水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约0.75升。此时的水中的五种草药已经充分子融合。药性已经完全融汇在水中。这样,我们的酸枣仁汤就做好了。把做好的汤剂分三份,分三次服用。
酸枣仁汤适合什么人食用
酸枣仁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的,那么酸枣仁汤适合什么人食用呢?
多喝酸枣仁汤对于失眠,调节中枢神经,平时多梦烦躁不眠的人非常有用。除此之外,酸枣仁汤针对多汗症也有帮助,可以止汗,盗汗等作用。像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这些症状喝酸枣仁汤也是有帮助的。另外对肝肾不足引起的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头晕耳鸣等有显著功效。
还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的人群也不妨饮用酸枣仁汤来达到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效果。酸枣仁中带有酸枣仁总甙,它可以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再者,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也不妨多喝酸枣仁汤。饮用酸枣仁汤能帮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酸枣仁汤有什么营养价值
酸枣仁汤主要原料是酸枣仁,那么酸枣仁汤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酸枣仁汤中的材料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或能够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或能够活血行气,调血疏肝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清热败火,滋阴除烦,宁心安神。用这几种药材相配制作而成的酸枣仁汤用来治疗因肝血不足而导致的失眠是再好不过了。因此,长期失眠的人群喝酸枣仁汤能够舒心静气,静心安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的困扰,是相当不错的。
酸枣仁还可以制成酸枣仁茶。准备适量的酸枣仁,先将酸枣仁炒熟,并将其加工成粉末。在每天睡前取适量用开水冲泡作茶来饮用。酸枣仁茶能够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有助于改善睡眠,使大脑得到放松。
做法:
1.准备原料:雪梨、冰糖、野酸枣、话梅、甘草。
2.雪梨洗净,表皮用盐搓一下,用水果刀削下梨皮。
3.锅中加入大半锅水,水烧开后加入梨皮煮10分钟。
4.捞出梨皮,把梨切成块,加入锅中熬煮30分钟。
5.最后10分钟加入冰糖、野酸枣、话梅、甘草熬煮。
6.野酸枣雪梨汤就做好了,夏天放到冰箱里冰过后味道更帅哦~~
小贴士
没有野酸枣也可以用大枣或金丝枣等替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6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道固肠丸
下一篇: 大醒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