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苍术4两(制),羌活1两,防风1两,川芎1两,黄芩半两,枳壳(1作枳实)半两,甘草半两,白芷1两半,石膏2两,细辛3钱,知母7钱。
制法 : 上(口父)咀,石膏为细末入药。
功能主治 : 四时伤寒。
用法用量 : 水煎,欲汗之,热汤投服。春,倍防风、羌活;夏,倍黄芩、知母;季夏淫雨,倍术、白芷;秋,加桂5钱;冬,加桂至1两亦可。
注意 : 非发热而渴,不可用石膏、知母;非里实心下满,不可用枳实。
摘录 : 《此事难知》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痰饮5悬饮6支饮7溢饮8参考资料附:1治疗饮证的穴位2治疗饮证的方剂3治疗饮证的中成药4饮证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饮证 1拼音 yǐn zhèng
2英文参考 fluid retention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饮证为病证名[1]。见《证治汇补》。又称“水饮内停证”[2]。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1]。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2]。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其分为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四类,合称四饮。
4痰饮 痰饮为病名[3]。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古称澹(亦作淡)饮[3]。指体内水湿不化而生饮酿痰[3]。痰饮为饮证之一[3]。因饮邪留于肠胃所致[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3]。本证一名流饮[3]。
5悬饮 悬饮为病名[4]。四饮之一[4]。因饮邪停留于胁肋部所致[4]。《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睡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4]。治宜逐饮为主[4]。方用十枣汤、三花神佑丸等[4]。悬饮类似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4]。
6支饮 支饮为病名[5]。四饮之一[5]。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5]。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5]。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5]。方用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5]。
7溢饮 溢饮为病名[6]。四饮之一[6]。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6]。《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症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或兼见喘咳胸闷等[6]。治宜温肺化饮,发汗去邪[6]。方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6]。
8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痰饮5悬饮6支饮7溢饮8参考资料附:1治疗水饮内停证的方剂2治疗水饮内停证的穴位3治疗水饮内停证的中成药4古籍中的水饮内停证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饮证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饮证 已经自动替换为水饮内停证 ,可点此恢复原貌 ,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拼音 shuǐ yǐn nèi tíng zhèng
2英文参考 fluid retention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水饮内停证为病证名[1]。见《证治汇补》。又称“饮证”[2]。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1]。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2]。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其分为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四类,合称四饮。
4痰饮 痰饮为病名[3]。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古称澹(亦作淡)饮[3]。指体内水湿不化而生饮酿痰[3]。痰饮为水饮内停证之一[3]。因饮邪留于肠胃所致[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3]。本证一名流饮[3]。
5悬饮 悬饮为病名[4]。四饮之一[4]。因饮邪停留于胁肋部所致[4]。《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睡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4]。治宜逐饮为主[4]。方用十枣汤、三花神佑丸等[4]。悬饮类似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4]。
6支饮 支饮为病名[5]。四饮之一[5]。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5]。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5]。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5]。方用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5]。
7溢饮 溢饮为病名[6]。四饮之一[6]。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6]。《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症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或兼见喘咳胸闷等[6]。治宜温肺化饮,发汗去邪[6]。方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6]。
8
八七、“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
这一条辨出现 腹满 。腹满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就是承气汤证(后阳明证详解),虚证在条辨七一已出现过:发汗后,腹胀满者,“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主之。这条不是单纯的腹胀满,还有 心烦 ,卧起不安,是上焦心肺的地方,用 栀子 来除烦。
厚朴专用于腹部胀满,虚证实证都用。 厚朴这味药很特殊,除了下气,还把脾脏的湿移入小肠,白术则单纯去湿。中医观念:脾主少腹。
胸闷、胸痛、胸满时,张仲景一律去白芍加枳实,“ 卧起不安 ”即心不安,用 枳实 。枳实能宽肠,便秘很久时,大便跟肠壁黏在一起了,如果只用大黄芒硝去通便会很痛,这时加枳实。
治心脏病也必用枳实,枳实还能治心烦。心和小肠互为表里,枳实专门打开通道,去除管子里的脏东西,不仅宽大肠小肠,连血管、胆管也可以扩张,故大小承气汤中有枳实,胆结实处方中也有枳实。枳实形似心脏,一片一片切出来像肠壁。
【神农本草】橘逾淮而为枳,早采者为枳实,晚采者为枳壳,枳实就是橘子。枳实味苦,寒,无毒,除寒热结,为破气行痰要药,主破结实,去结毒,消胀满。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厚朴四两炙,枳实四合。
用量及煎煮法:
厚朴枳实等量,各4钱,栀子5钱,四碗煮两碗,去滓,分二服。
此方亦属病后调理方,会卧起不安也是因为平素肠胃功能不是很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9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神效活络丹
下一篇: 大神验木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