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大人参半夏丸

中医世家 2023-05-06 00:41:08

大人参半夏丸

处方 : 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

制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化痰坠涎,止嗽定喘,宣通气血,调和脏腑,进饮食。主诸痰呕吐,痰逆、痰厥头痛,风气偏正头疼,风壅头目昏眩,耳鸣鼻塞,咽膈不利,心腹痞满,筋脉拘挛,肢体麻痹疼痛,中风偏枯,咳唾稠粘,肺痿,酒病。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食后温水下亦得。一法,加黄连半两,黄柏2两,水为丸,取效愈妙。

摘录 : 《宣明论》卷九

旋覆花代赭石汤怎么煎

旋覆代赭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完全性梗阻、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虚痰阻者。
中文名
旋覆代赭汤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虚痰阻气逆证
分类
理气剂-降气剂
出处
《伤寒论》
歌诀
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
组成
旋覆花、半夏、甘草、人参、代赭石、生姜、大枣。
用量
旋覆花、半夏(洗)、甘草(炙)各9g、人参、代赭石各6g,生姜15g,大枣(擘)4枚。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方义
本方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胃脘痞闷胀满、频频嗳气,甚或呕吐、呃逆等证。原书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乃外邪虽经汗、吐、下而解,但治不如法,中气已伤,痰涎内生,胃失和降,痰气上逆之故。而胃虚当补、痰浊当化、气逆当降,所以拟化痰降逆,益气补虚之法。方中旋覆花性温而能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生姜于本方用量独重,寓意有三: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辛温,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己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
配伍特点
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使痰涎得消,逆气得平,中虚得复,则心下之痞硬除而嗳气、呕呃可止。
运用
本方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以增重镇降逆之效;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助化痰和胃之力。
禁忌
胃虚有热之呕吐、呃逆、嗳气者不宜使用本方。因方中代赭石、半夏有降逆作用,妊娠呕吐者不宜用之。
使用注意
服药时以少量频服为佳,可预防服后吐出。若顽固性呕吐,服药入口即吐者,可用灶心黄土或芦根先煎取汁,以药汁煎其他药。
附注
附方1
干姜人参半夏丸
组成
干姜、人参各6g,半夏9g。
用法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 日三服。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妊娠及脾胃虚寒之呕吐。
出处
《金匮要略》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与旋覆代赭汤均可降逆补虚,用治胃虚呕逆证。但本方原治“妊娠呕吐不止”,温补为主,少佐降逆药,服量亦小,以防伤胎;而旋覆代赭汤重在降逆,兼以补虚,用治胃虚痰浊气逆证。
附方2
小半夏汤
组成
半夏15g,生姜10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功用
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主治
痰饮呕吐。胸闷不渴,舌苔白。
出处
《金匮要略》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8:“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已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者。与旋覆花下气除痰为君,以代赭石为臣,而镇其虚气;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气,除痞散硬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之甘,而调缓其中,以补胃气而除噫也。”
[2][3]
参考资料
[1] 张仲景.《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8月
[2]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
[3] 汪昂.《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月
4730阅读
搜索
倪海厦旋覆代赭石汤
同仁堂旋覆代赭丸
张锡纯旋覆花代赭石
倪海厦53个特效方子
施今墨十大绝密药方
张锡纯代赭石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食用干姜,那么,干姜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1、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α-姜黄烯、芳樟醇、桉油素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及分解产物姜酮;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2、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水提取物或挥发油能明显延长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显着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

3、用于脾胃阳虚而出现里寒证,症见积食不消,呕吐清水,大便稀,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4、有效治疗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头晕吐逆。

5、用于肺寒,痰饮内停之咳嗽证。
干姜的药用价值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1、用于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如理中汤。(《伤寒论》)

2、用于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

3、用于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4、用于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5、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二两(炮),甘草一两(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四、五钱,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6、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7、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8、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千金方》)

9、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八分,川芎五分,蒲黄一钱,柏叶一钱五分,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10、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干姜(频研)四两,以白饧切块,水浴过,入铁铫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十便良方》)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姜原生的那个块叫母姜,母姜的辣性特别足。母姜晒干了就是干姜;母姜放到土里面当年生出的茎块为生姜;干姜是母姜晒干的,所以干姜的辣性会更足一些;生姜因为是新生长出来的,所以它发散的作用会更强一些。

生姜:最主要的作用是发散表寒,比如感冒受寒了,切两片姜,渴姜汤出一身汗就好了,因为生姜走表,汗往外一散寒邪就随着汗往外出去了。生姜还能和中降逆,比如呕吐的人渴点姜汁可以止呕。

干姜:干姜走表的性质弱,干姜的作用主要是暖中,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对于治疗吃冷饮过度,寒邪直接进入体内,下大雨天淌水,寒邪从下而入,这种情况用干姜暖中效果比较好。
猜你喜欢:

1. 白萝卜葱白生姜水的作用

2.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 四君子汤的功效作用

5.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

例一

刘某,女,32岁,8月20日首诊。
主诉:妊娠呕吐3个月,呕血2天。

病史简介:

患者是第二胎,第一胎妊娠期间也是从怀孕及开始呕吐,一直到生后方停止,时隔8年怀上第二胎。从怀孕1个月后即开始恶心、呕吐妊娠反应,当时并未重视,但恶心、呕吐越来越严重,常常食后即吐,每天靠食用少量稀饭维持,由于怕药物对于胎儿有影响,因此未去医院治疗。2天前呕吐物中带有血样胃内容物,甚为紧张,正好我假期回家,故请诊治。

首诊症见:面黄肌瘦,身材瘦小,恶心、呕吐,特别在问到油烟味后明显,稍多进食即呕吐,严重时饮水亦呕。呕吐时全身出汗,神疲乏力,无精打采,胃脘疼痛,呕吐后更加疼痛明显。

问“呕吐时有无鸡皮疙瘩?”

答“严重时有。”

问“怕冷吗?”

答“需要穿件外套,有些怕冷”。

大小便如常。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桂枝10g,白芍20g,党参10g,生姜15g,大枣6粒,炙甘草10g

3剂

患者喝药前担心,因为平时候喝水都呕吐,喝药肯定更加呕吐。

因此告之患者少量多次服完,服药1次即呕吐停止,晚饭后仅觉胃脘部有饱胀感,但未吐出,第二天早晨有恶心感,呕吐一些痰涎,无胃内容物,3剂服完,呕吐停止,能正常进食,前几天中秋节回家,问及此事,诉此后未再出现呕吐,早知道中药效果如此好,又怎会受这么久的呕吐之苦。

笔者按:妊娠早期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呕吐明显,甚至食入即吐,则为“妊娠恶阻”,严重者可导致流产。

临床上治疗妊娠恶阻常用方剂有干姜人参半夏丸,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先生治疗妊娠呕吐也常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开篇第一句话即提到了"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其实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因为我在临床治疗妊娠呕吐较少,这例妊娠呕吐治疗用桂枝汤乃受福建中医药大学张喜奎教授,张老认为妊娠呕吐用小柴胡治疗无效,用和胃止呕药物无效,因为妊娠呕吐并不是有热,也并不无安全是脾胃不和,因此用这些方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他在临床观察,很多呕吐的病人会出现鸡皮疙瘩,这是营卫不和的寒像的表现,临床选用桂枝汤原方治疗,并说“只一个好一个”,因此我在问诊的时候特意问了呕吐时有无鸡皮疙瘩,果然患者说有,考虑神疲乏力,因此在桂枝汤的原方加用了党参,效如桴鼓。再此感受到经方神奇的魅力。

桂枝汤可降逆气,平冲气,乃桂枝汤之功。降逆平冲即可使胃和胎安。妊娠恶阻之人常用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服用桂枝汤后,不仅妊娠恶阻可愈,腹痛亦随之而安。
桂枝汤所治妊娠恶阻病应既无明显寒象,有无明显热象者为宜,仲景在原文中言:“无寒热”三字即寓有此意。对于有胃虚兼寒的妊娠呕吐,仲景选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对兼有明显热象的妊娠呕吐,我则用“桂枝汤”加竹茹.黄芩而收效。对怒气伤肝引发冲气,则用“桂枝汤”加柴胡.枳实.半夏而收功。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身冷验案二则

初诊:7月4日。陈某,27岁。孕11周,胃部发凉,夜晚尤甚,嗳气,干呕,偶有呕吐,全身阵阵发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辅检:今B超示:宫内早孕(约11周,胎心搏动规则)。

中医诊断:妊娠呕吐(表虚证)

治则:调和营卫,和胃止呕。

方剂:桂枝汤合吴茱萸汤加味。

桂枝6g 炒白芍6g 炙甘草6g 生姜6片 大枣6个 半夏10g 吴茱萸1g 陈皮10,5剂。

二诊:2015年7月9日。上症均除,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7剂。

按语:《伤寒论》第12条有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指的是太阳中风证的患者,因表证不解,正邪交争于肌表,故见发热、恶寒;邪不透表,气壅于上,故见鼻鸣干呕。故而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而该患者亦有恶寒、干呕等症状,因正值孕期,素体气弱,精血不足,卫表不固,极易感邪;肝旺脾虚,木乘脾土,冲气上逆,时时欲呕。其证亦为“表虚”也。亦可用桂枝汤,桂枝辛温散邪,扶阳解表,白芍养血柔肝,与桂相伍,一散一敛;且生姜助桂温散,大枣助芍和中,甘草为诸药之佐使。

患者脘冷不适,水气内停,半夏、生姜相伍,即小半夏汤,可消痰逐饮,和胃降逆;少佐吴萸,疏肝气,和脾土;陈皮祛湿化痰,理气调中。全方仅八味药,兼顾表、里两端,固护脾胃为先,5剂后上症均除,继续守方治疗。

编者:药生尘  ysc1773微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87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