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地黄汁汤

中医世家 2023-05-05 21:48:59

地黄汁汤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地黄汁汤

处方 : 地黄汁半合,黄芩3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栀子仁2分。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除热。主少儿始满月变蒸,时患惊,欲作痫,已服紫丸,已大下热犹不折,腹满胀,目视高者。

用法用量 : 以水8合,煮至4合,去滓,下地黄汁,每服1合,日进3服,夜1服。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四:地黄汁汤

处方 : 大黄1两半(末),生地黄(汁)8合,芒消1两。

制法 : 上合和。

功能主治 : 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用法用量 : 每服5合,日2次。以利为度,不须2服。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十,名见《外台》卷四

地黄煎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地黄煎--《仁斋宜指》卷二十六
【处方】生地黄120克(取汁)
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
【制法】上药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主治肺损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升加温,入姜汁少许调下。
【摘录】《仁斋宜指》卷二十六
地黄煎--《鸡峰》卷十七
【处方】生地黄3斤(取汁),干漆1两,牛膝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地黄汁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惊恐忧思,意所不快,气郁抑而不舒,则乘于血,气滞则血结,以致经候顿然不行, (疒丂)痛,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地黄煎--《妇人良方》卷五引《经验方》
【处方】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入水相和,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阴益血,退热。主治妇人血风劳,心忪,发热不退。肝脾血虚发热,内热晡热,盗汗作渴,体倦,筋骨疼痛,筋脉拘挛,血虚发躁,虚热生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地黄汤送下;或只茶、酒、醋汤送下亦可,日3次。觉脏腑虚冷,早晨先服8味丸1次。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引《经验方》
地黄煎--《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生地黄汁3升,防风2两(去芦头),黄耆2两(锉),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2两,丹参2两,桑寄生2两,狗脊2两,牛膝2两,羊髓1升。
【制法】上为细散,先煎地黄汁,减1升,纳煎药末入汁中,次入羊髓,搅令匀,慢火煎如饧,收瓷盒中。
【功能主治】强骨髓,令人充健。主治骨极。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地黄煎--《圣惠》卷十八
【处方】生地黄汁半升,牛蒡根汁3合,蜜3合,黄丹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铅霜1分(研),太阴玄精半两(研)。
【制法】上合和令匀,入银器内重汤煮,用槐枝子不住手搅,看色紫即倾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热病,热毒攻咽喉肿痛。连舌根痛;
【用法用量】每服小弹子大,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地黄煎--《颅囟经》卷上
【处方】生地黄汁5两,酥1两,生姜汁1两,蜜1两,鹿角胶半两。
【制法】先将地黄汁安锅内,慢火煎,手不住搅,约5-6沸,下酥,又5-6沸,下蜜,次下胶,又下姜汁,慢火煎,候如稀饧即住火。
【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肺气热,咳嗽,四肢渐瘦,心肺干。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幼科》引作「干地黄煎」。
【注意】忌毒物。
【摘录】《颅囟经》卷上
地黄煎--《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处方】生地黄汁1升,藕汁1升,生姜汁2合,蜜4合。
【功能主治】产后虚劳百病,血气不调,腹肚结痛,血晕昏愦,心烦躁,不多下食。
【用法用量】上相和,煎如稀饧,每服1匙,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地黄煎--《千金》卷十一
【处方】生地黄1升,淡竹叶1升,生姜1升,车前草1升,干蓝(切)1升,丹参4两,玄参4两,茯苓2两,石膏5两,赤蜜1升。
【功能主治】邪热伤肝,好生悲怒,所作不定,自惊恐。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停冷,下蜜更煎2-3沸,分3次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滋肝肾真阴,干蓝引领淡竹、车前等味降泄诸经游火,又须生姜、赤蜜辛甘滋养肺气,不使虚阳留宿于上。然蜜有赤白之分,白者补而赤者泻,两不移易之定法。
【摘录】《千金》卷十一
地黄煎--《千金》卷十一
【别名】生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汁3升,生葛汁1升,生玄参汁1升,大黄2两,升麻2两,栀子仁3两,麻黄3两,犀角3两,石膏5两,芍药4两。
【功能主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筋极而见手足爪甲青黑,颇有似乎阴寒之证,然有烦满而无厥逆,洵有瘀热无疑,故于解利药中,得麻黄、升麻外通经气之结,得地黄、大黄破蓄血之满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生地黄汁2盏,刺蓟汁2盏,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黄,研)1两,阿胶(炙令燥,碾为末)半两。
【制法】上同入银器中,慢火熬为煎。
【功能主治】小儿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汲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生地黄汁1合,苦参(锉)1两,酥3合,盐花2钱(后入),生姜汁1合。
【制法】先以地黄、生姜汁浸苦参1宿,以酥和于铜石器中,煎9上9下,候汁入酥尽,去滓,倾入盒中。
【功能主治】鼻生疮,痒痛不止。诸风热疮。
【用法用量】每以少许,滴于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地黄煎--《千金》卷十六
【处方】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下蜜、生姜汁,微火煎取6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2.《千金方衍义》:方中用凉润诸味润血生津,单取生姜之辛以开结滞之气。
【摘录】《千金》卷十六
地黄煎--《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生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功能主治】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地黄煎--《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生地黄汁半斤,大黄(末)1两。
【制法】将地黄汁熬耗一半,纳大黄末同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热。心经火热,脉洪数,或吐或衄。
【用法用量】每服5粒,熟水送下。未效,加至10粒。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生地黄汁1盏,生杏仁(取油)1盏,生紫苏汁1盏,生麦门冬汁2盏,生天门冬汁2盏,莱服子(炒)半两,五味子2两,桔梗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旋覆花2两,贝母(炒)2两。
【制法】上将后6味为末,用前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
【用法用量】食后、临卧含化1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生地黄5斤(洗,焙),补骨脂5两,人参5两。
【制法】上为末。每用酒2升,药末2两,羊髓1具(去筋膜),一处细研,慢火熬稠,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髓虚寒,脑痛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小匙,温酒化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生地黄(细切)3斤,生姜(细切)半斤,生麦门冬(去心)2斤。
【制法】上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用银石器盛,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瓷盒贮。
【功能主治】消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每服1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鲜地黄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

鲜地黄也叫作生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根茎。鲜地黄是人们在每年的9-11月份的时候采集下来,然后放地上,覆以干燥的泥土,随用随取,但一般贮存三个月后,不再适用。鲜地黄具有非常高的药效,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鲜地黄的药用价值

鲜地黄主要在我国的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比较多见,新鲜的根茎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而弯曲,长约6~18厘米,粗约0.5~1厘米。表面黄红色,具皱纹及横长皮孔,有不规则的疤痕。鲜地黄的质脆易折断,断面肉质,淡黄色,呈菊花心。

鲜地黄的方剂

1、鲜地黄可以用来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组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2、鲜地黄在夏天的时候能够帮助人们治疗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讝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鲜地黄还可以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3、鲜地黄在治疗吐血经日的时候也是非常适合的:生地黄汁一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4、鲜地黄治肺损吐血不止:生地黄八两(研取汁),鹿角胶一两(炙燥,研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铜器中煎,次下地黄汁及胶末,打令匀,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济总录》地黄饮)

5、鲜地黄具有补虚除热,去痈疖痔疾的功效: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千金方》地黄煎)

6、鲜地黄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7、鲜地黄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鲜地黄的食用方法

【生地黄鸡】

材料:乌骨鸡1000克,生地黄250克,麦芽糖150克。

做法:

(1)将鸡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

(2)生地黄洗净后切成细条。

(3)生地黄与饴糖相混合后塞入鸡腹内,用棉线扎紧。

(4)将鸡置于瓷锅中用文火炖熟,不加盐、醋等调品。

生地黄鸡功效:生地黄鸡可以帮助人们治疗腰背疼痛、骨髓虚损等病症。乌雌鸡治如食法,以地黄、饴糖纳腹内,急缚,铜器贮甑中,蒸5升米久,须臾取出,食肉、饮汁,3月3度作之。“治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气乏,盗汗,少食”,可用于多种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的虚损之证。

鲜地黄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我们在上面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鲜地黄是人们日常中非常常见的中药材。鲜地黄可以帮助人们治疗伤寒和温病、中暑、吐血和肺损吐血的病症,鲜地黄还可以治疗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等,对于女性产后血崩、下血不止、心神烦乱也有非常好的治疗功效。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文是为大家提供的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地黄百科生地黄,别名:地髓、原生地、干生地、地黄、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中国各地均有生产。

生地黄的功效: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生地黄的作用

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外形区别: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无论在外型上还是药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1、生地黄粥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消渴病及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

材料:生地黄50克,大米100克,水1000毫升,冰糖100克 。

做法:取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于地黄60克煎取药汁,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黄汁,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服,空腹食。

禁忌:服此药粥时,忌吃葱白、韭菜、薤白及萝卜。

来源:《二如亭群芳谱》

2、生地黄煲水蟹

材料:生地黄50克、水蟹3只、蜜枣2枚、生姜2--3片。

做法:生地黄、蜜枣用清水洗净,并稍浸泡片刻;水蟹宰后,洗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它有清热解毒、补肾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滋肝阴和充胃液之功,还认为有黄疸、眩晕、健忘、喉肿、疥癣、腰酸腿痛和风湿关节炎等症患的人,宜常食螃蟹。

3、藕节生地黄排骨汤

材料:鲜藕节100克、生地黄30克、黑木耳10克、蜜枣2个、猪排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藕节刮皮去须;蜜枣去核;猪排骨切段。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功效:藕节有收敛止血、凉血散瘀的功效,为调理各种热性出血的食疗之物;生地黄能清热泻火、凉血养阴;黑木耳能润肠通便、凉血止血;加入甘润的蜜枣和补益的猪排骨为汤,能清热凉血、养阴止血,对秋暑干燥时的痔血者,及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兼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秘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禁忌:脾胃虚寒、经漏或血崩属气虚者慎用。

4、百合生地黄粥

功效:滋阴润肺,凉血宁心。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轿,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心中烦扰,夜寐不安,或经期衄血等症。

材料:百合30克,生地30克,粳米30克。

做法:先煎生地2次,取汁,与百合、粳米共煮粥。

用法:1日内服完。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5、枸杞子生地黄粥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主治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等。

材料:百合3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酸枣仁10克

做法:酸枣仁10克水煎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1剂/日,分早、晚2次温服。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佳品,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入药的食材都需要更加注意,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下面跟大家分享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 生地黄的营养价值

生地黄成分中含脂肪酸每100克含600毫克,地黄素每100克含1、9g,其中不含任何热量。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凉血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2、治温病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3、治温热病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4、养阴生津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 生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生地黄别名生地、鲜地黄、鲜生地、山菸根,生地黄的功效是清热凉血、生津润燥,鲜地黄的作用是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生地黄用药禁忌是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生地黄。

药名:生地黄

别名:生地、鲜地黄、鲜生地、山菸根。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药材基源: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

鲜地黄的作用:

1、生地黄治心病无问新久:生地黄一味,随人所食多少,搜面作馎饦,或冷淘食,但忌用盐,服之良久当利,即愈。(《世医得效方》)

2、生地黄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生地黄一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白矾半两(枯,研),麝香一分(细研)。上三味,研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熬成膏。临时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每用一字,食后,夜卧。(《圣济总录》)

3、生地黄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4、生地黄治劳热咳嗽,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生地黄汁半斤,蜜三合,青蒿汁三合。上药相和,不计时候,温服一合,宜顿服之。(《普济方》地黄汤)

5、生地黄治产后小便出血:生地黄、生刺蓟各半斤。上捣绞汁,每服一小盏,食前饮下。(《普济方》)

6、生地黄治产后腹痛,眼见黑花,或发狂如见鬼状;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胸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喉肿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或崩中如豚肝,脐腹(疒亏)痛,烦躁恍惚,四肢肿满;及受胎不稳,唇口指甲青黑:生地黄、生姜各二斤,研,取汁留滓,蒲黄、当归各四两。上于银石器内,用慢火取地黄汁炒生姜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各令干。四味同焙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当归酒化下。(《妇人良方》地黄丸)

7、生地黄治妇人伤血不止,兼赤白带下: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药,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普济方》地黄益母草汤)

8、生地黄治跌骨碎破:用生地黄捣烂,熨热过之,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卫生易简方》)

9、生地黄治伤寒心热,口舌生疮:生地黄汁三合,蜜五合。上二味搅匀,慢火煎如稠饧。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不拘时。(《圣济总录》)

10、生地黄治伤肢折臂,断筋损骨,但有皮相连者:用生地黄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连续;并杵碎,炒热封损处。(《卫生易简方》)

11、生地黄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12、生地黄治喉闭:用生地黄汁二升,蜜三升,合,微火煎之,取二升,稍稍含之。(《普济力》)

13、生地黄治风着口面喎,语不多转: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独活三两(切)。上三味相和,煎取一升,顿服之。未正,更进药一剂。无所忌。(《外台》)

14、生地黄治髭发黄赤,一染即黑:生地黄、生姜各半斤,洗净,石臼杵,绞取自然汁,留渣用。上用不蛀皂角一条,去皮弦,蘸取药汁,慢火炙黄,以汁完为度,却将前药渣同入罐内,火煅存性,研末,用铁器盛之。每用三钱,白汤一盏调匀,放三日。临睡时将药涂髭发,自然即黑。(《古今医统》)

15、生地黄治撞碎生翳膜眼,亦除翳膜:生地黄汁、薄荷汁、冬青子汁。三味汁熬浓,加蜜一两,熬成膏,点眼。(《眼科全书》长春膏)

16、生地黄治乳痈:地黄汁敷之,一日数次效。(《卫生易简方》)

17、生地黄治小儿热疾,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生地黄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匀,时时与一合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18、生地黄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圣惠方》)

19、生地黄治暴赤眼肿痛:生地黄(净洗,切,研)、黑豆各二两,生捣末。上二味,捣成膏,临卧时以盐汤洗眼后,闭目,以药膏厚罨眼上,更不动,至晓水润药令软,取下。(《圣济总录》地黄膏)

20、生地黄治产后血晕危困:生地黄汁一大盏,当归一分(锉),赤芍一分(锉)。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子小便半盏服之。(《云歧子保命集》)

21、生地黄通经脉,补虚弱,强脚膝,润肌肤:生地黄一斤取汁,牛膝制了末二两。上件药,搅匀,银石器中熬,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酒下。(《普济方》)

22、生地黄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23、生地黄治因劳损尿血不止:生地黄汁五合,车前叶汁五合,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将二味汁相合,每于食前暧一小盏,调下胶末二钱。(《圣惠方》)

24、生地黄治心热肠风脏*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85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