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生地黄240克 蒲黄180克 地骨皮150克 黄芩(去黑心)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主血热妄行,口鼻出血,心中烦热,胸闷气急,及大便出血。
用法用量 : 每次15克,水煎,分三次服。
备注 :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九补。
摘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制法 : 上药研为末。
功能主治 : 主小儿心肝壅热,致生混睛障。目赤肿痛,赤筋,白膜遮睛,渐致失明。
用法用量 : 每服6~9克,食后用猪肝或羊肝煎汤调服,每日四次。
摘录 : 《阎氏小儿方论》
制法 : 上药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 : 主血分虚火,鼻中衄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蜂蜜调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摘录 : 《卫生宝鉴》卷十
处方 : 小生地6克 京赤芍2.4克 苏薄荷1.8克 牡丹皮2.4克 桔梗2.4克 生甘草1.8克 净茜草3克
功能主治 : 主喉风初起,风热壅肺,咽喉红肿疼痛,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 上药加灯心20根、红内消(即茜草茎,五月五日采取,阴干)3克,与紫正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
摘录 : 《重楼玉钥》卷上
功能主治 : 漏胞,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 : 以3指撮,酒送下,不过3服。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
制法 : 上切细晒干,又取生者30斤,捣取汁渍之,令相得,出晒干,九复如是,为末。
功能主治 : 益气调中,补绝,令人嗜食,除热。主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勿令绝。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本经》言地黄治伤中,逐血痹。作汤以除寒热积聚,疗折跌绝筋,生者尤良。此用生者九晒九捣,并不经火,深得《本经》之奥。
摘录 : 《千金》卷十九
制法 : 上蒸2次,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 : 虚劳冷,骨节疼痛无力;亦治虚热。
用法用量 : 每服2方寸匕,食后以酒1升送下,1日2次。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 : 干地黄4两,干姜2两。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 妇人血少气寒,胎漏腹痛。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 : 干姜地黄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制法 : 上各切,同炒干,为散。
功能主治 : 室女经络寒凝,月水不通,心烦腹满,腰脚急痛;及产后血气不和,血块时攻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功能主治 : 口疮。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含之,稍冷吐却,更含至愈。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制法 : 上拌匀,于一净沙瓶中盛,密封头,通身遍泥,阴干7-8日,待泥干,入炉中坐之,瓶四畔以炭火围之,烧其炭,续续添尽7斤即住,其药以为黑灰,收之,并为细末。
功能主治 : 驻颜,益齿,乌发。主脚风、肠风。肾虚齿痛。
用法用量 : 每日夜用之揩齿。欲用药时,以生姜1块如杏仁大烂嚼,须臾即吐却滓,以左手指揩3-5遍,就湿指点药末,更揩10数遍,含汁不得吐,以两手取津涂髭发,待辛辣定,即细细咽之。若能空心用3遍,饭后更用之,见效即速矣。
摘录 : 方出《博济》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混睛障症。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煮猪肝或羊肝汁,食远调下。
摘录 : 《审视瑶函》卷三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咽喉单双鹅疯。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热茶水调下。
摘录 : 《外科百效》卷二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用黄酒或茶清调下。
摘录 : 《鲁府禁方》卷二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妇人血伤带下。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三○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虚劳耳聋及虚鸣。
用法用量 : 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入药末5钱,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三四
处方 : 生地黄8两,蒲黄1升,地骨皮5两,黄芩3两,芍药3两,生竹茹3两。
功能主治 : 劳热所致大便出血,及口鼻皆出血,血上涌,心胸气急。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分3次温服。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产后恶物不尽,腹内(疒丂)痛。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饮”。
摘录 :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 : 生干地黄2两,龙脑2两,薄荷2两,甘草(生用)1两。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经血妄行,及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 地黄汤(《准绳·女科》卷四)。
摘录 : 《普济方》卷一九○引《经验良方》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室女月水不断,心烦气闷。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风热攻注阳明,齿痛龈肿,或血出宣露。
用法用量 : 每用4钱,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微热漱口,冷即吐之,不拘时候。
摘录 : 《御药院方》卷九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小儿舌上出血如针孔。
用法用量 : 每服1-2钱,温汤调下。
摘录 : 《卫生总微》卷十五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产后下血过多,气虚血晕,冲心闷乱,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产后血痛如刀刺。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粥饮调下。
摘录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产后血虚烦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温粥饮调亦得,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混睛外障,因毒风积热,白睛先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涩难开,或时无事,不久又发,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横赤如丝。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温服。
摘录 : 《得效》卷十六
功能主治 : 产后气血虚损,或胞络挟于风冷,或当风取凉,风冷乘虚与血相搏,血冷壅滞,恶露应下不下者。
用法用量 : 7日外,去归尾、赤芍、桂心,加当归、瓜蒌根。
各家论述 : 新产3日以外,7日之内,当以祛瘀为先,用药宜生新去旧,补中有行。是方,肉桂辛热,行恶血为君:桃仁、红花、蒲黄、归尾、赤芍、生地、川芎、丹皮、荷蒂行血祛瘀为臣:牛膝直引瘀血下行,性最迅速;陈皮、香附行气,气行则血不滞,补中有行,行中有补;四物汤入血分,得桂心、甘草甘温能生新血也。
摘录 :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制法 : 上各锉细,先以酒浸地黄1宿后,9蒸9晒,同为散。
功能主治 : 治腰膝,补下元,壮筋骨。主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下;粳米粥调亦得。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小儿热病。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水8分1盏,加葱白、盐、豉各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小儿脾胃气衰弱,霍乱吐泻,呕逆不食,烦躁迷闷。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或1钱,用苍术煮饭饮调下,并进4-5服。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吉氏家传》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小儿心脏、脾脏、肝脏积热,下传小肠,尿血。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小儿8岁以下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2服止。
注意 : 忌热食、酸、咸。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吉氏家传》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小儿骨蒸体热,成劳倦。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半,水1盏,加乌梅半个,煎7分,和梅热服。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氏家传》
制法 : 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 : 牙浮动,饮冷热痛。
用法用量 : 每用药1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至1盏半,去滓,热含于齿动处良久,倦即吐之,以药含尽为度,1日2次。
摘录 : 《鸡峰》卷二十一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胎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制法 : 上同入银石器中,慢火炒令燥,共为散。
功能主治 : 室女血气不利,月水来即少腹刺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酒少许调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心实热,或欲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分,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小麦与豆豉各50粒,淡竹叶2-7片,煎6分,温服。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鼻衄,及膈上盛热。
用法用量 : 冷水调下。
摘录 :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妇人血气不顺,脚肿,骨节内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 每服1大钱,空心酒调下,食压之;若用炒姜酒或薄荷茶调下亦可。
摘录 : 《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崔氏产蓐方》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衄血,血汗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七十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肺壅热,气逆吐血。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粥饮调下。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 : 猪牙皂角、生姜、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取心用)、青盐各等分。
制法 : 上药同烧煅,研末。
功能主治 : 牢牙,乌髭发。主
用法用量 : 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三因》卷十六)、陈希夷刷牙药(《御药院方》卷九)、西岳华峰方(《医统》卷六十四)、仙传齿药(《济阳纲目》卷一○七)。
摘录 : 《中藏经·附录》引《湘山野录》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伤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用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妇人血气攻心痛,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食前醋汤调下。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一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胆热,神思不爽,昏闷如醉,多睡少起。
用法用量 : 方中酸枣仁、白鲜皮用量原缺。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虚劳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糯米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七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飞血赤脉,及血灌瞳人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温水调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口齿宣露,(匿虫)蚀肿痒。
用法用量 : 先用温盐汤净漱口,次以药揩之,揩了更不漱,早起、临卧用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制法 : 上同入瓶内,以纸泥固济,晒干,用炭火烧令烟尽,取出放冷,研令极细,次加白僵蚕末1分,甘草末2钱,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 : 牙龈宣露,痒疼血出。
用法用量 : 早晨或临卧以少许揩牙龈,良久以温水漱口。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伤折为风冷所侵,皮肉不合,肿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打扑伤损,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妇人血风,走注气冷,月候不调,四肢烦热,头面虚肿麻木。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
制法 : 上用地黄汁拌和下3味令匀。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 : 心经积热烦郁。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用新汲水调下.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补绝复伤。主磋跌。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 : 《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小儿落床,伤于肢节,青瘀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用酒半合,生地黄汁半合相和,焙令温,调下半钱,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三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乳石发动,小肠中热,下血淋涩,脐下(疒丂)痛。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摘录 : 《圣惠》卷三十八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鼻衄日夜不止,面无颜色,昏闷。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煎黄耆汤调下。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七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产后血瘕。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 : 方出《妇人良方》卷二十引《千金》,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食后以糯米粥饮调下。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熟干地黄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组成】熟干地黄鸡内金(微炒)黄耆(锉)白茯苓牡蛎粉人参(去芦头)牛膝(去苗)各30克麦门冬(去心)桑螵蛸(微炒)枸杞子各22克龙骨45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消渴属肾消者。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
提醒您:熟干地黄散1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干地黄
(《本经》)
【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
【植物形态】地黄,又名:芐(《尔雅》),芑(《别录》),牛 *** (《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 *** (《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由基部分生数枝。根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多皱;茎生叶较根生叶为小。花多毛,于茎上部排列成总状花序;花萼钟形,长约1.5厘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略不整齐;花冠宽阔,筒状,稍弯曲,长3~4厘米,紫红色或淡紫红色,有时呈淡黄色,先端5浅裂,略呈2唇状,裂片先端近于截形;雄蕊4,2强,着生冠管的近基部处;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单一,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卵圆形,先端尖,上有宿存花柱,外有宿存花萼。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主要为栽培,亦野生于山坡及路边荒地等处。河南、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河南栽培者,称怀庆地黄,其主要特点为植株较大;根茎较肥大,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花不密集于茎顶,成稀疏的总状花序。
本植物的新鲜根茎(鲜地黄)、蒸熟的根茎(熟地黄)、叶(地黄叶)、花(地黄花)、种子(地黄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用晒干法。
【药材】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块状,长6~12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体皱缩不平,具不规则的横曲纹。细小的多为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质柔软,干后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子坦,紫黑色或乌黑色而光亮,显油润,具粘性。气微香,味微甜。以肥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
主产河南、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所产者最为著名。
【炮制】干地黄:用水稍泡,洗净泥砂杂质,捞出焖润,切片晒干或烘干。生地黄炭:取洗净的干地黄,置煅锅内装八成满,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缝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或将干地黄置锅内直接炒炭亦可。
《纲目》:"《本经》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之干者也,其法取地黄一百斤,择肥者六十斤,洗净,晒令微皱,以拣下者洗净,木臼中捣绞汁尽,投酒更捣,取汁拌前地黄,日中晒干或火焙干用。"
【性味】甘苦,凉。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苦,无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①李杲:"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
②《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①《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②《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③《药性论》:"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
④《日华子本草》:"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
⑤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蹙,嗜卧,足下热而痛。"
⑥《本草从新》:"治血虚发热,常觉饥馁,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②《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
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④《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选方】①治消渴:黄芪、茯神、栝楼根、甘草、麦门冬各三两,干地黄五两。上六味,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进一剂,服十剂。(《千金方》)
②治阳明温病,无土焦证,数日不大便,其人阴素虚,不可用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连心),细生地八钱。水八杯,煎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③治虚劳吐血不止:生干地黄一两,黄芩一两,白芍药一两,阿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一两,伏龙肝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地黄散)
④治鼻衄及膈上盛热:干地黄、龙脑薄荷(即水苏)等分。为末,冷水调下。(《孙兆方》)
⑤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少腹满痛:生干地黄(焙)、当归(焙,切)、芎藭(去芦头)各二两,阿胶(炙令燥)、艾叶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晚后再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⑥治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止:生干地黄(焙)二两,黄芩(去黑心)、当归(切,焙)、柏叶各一分半,艾叶半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蛊,煎至七分,去滓,入蒲黄一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⑦治血瘕: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骨二两。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七服。(《普济方》地黄散)
⑧治中风四肢拘挛:干地黄、甘草,麻黄各一两。细切,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渣,分作八服,不拘时,日进二服。(《证治准绳》地黄汤)
⑨治诸疮不合,生肌:生干地黄三合,白芨、白敛、甘草(生锉)各半两,白芷三分,猪脂半斤(炼)。上六味除脂外,捣罗为末,入脂内熬成膏,侯冷,日三、四上涂之。(《圣济总录》地黄膏)
【临床应用】①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干地黄3两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约1小时,滤出药液约300毫升,为1日量,1次或2次服完。儿童用成人量的l/3~1/2。除个别病例连日服药外,均采取间隙服药法,即6天内连续服药3天;经1个月后,每隔7~10天连续服药3天。试治风湿性关节炎12例,11例于服药后半天至3天,1例于服药后6天,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开始消退,继而关节机能开始恢复,结节红斑消退,体温渐降。经12~50天治疗后,9例治愈,3例显著进步。血沉恢复一般在症状消失之后。治愈病例经3~6个月的观察,复发1例,再以地黄治疗仍有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治疗后显著进步9例,进步1例,无明显疗效1例。多数于1~5月内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开始消退,肢体活动障碍好转;少数病例关节肿胀消退虽迅速,但疼痛减轻较迟缓。有效病例中随访亦有少数复发。副作用:少数有轻度腹泻和腹痛、恶心、头晕、疲乏、心悸,均系一过性,数日内自行消失,继续服药亦未再发生。据观察,地黄具有抗炎作用,并对某些变态反应性疾患如皮肤疾患和支气管哮喘有效,能改善一般情况;少数病例服药后发生轻微水肿,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地黄的作用可在停药后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治疗有效病例每次停药无1例有明显反跃现象;服药间隔期延长后,疗效不但不减退,病情却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有在停药后症状继续减轻者。此外,生地黄在治疗第1~2月内收效较为迅速而明显,以后继续用药,疗效似有递减的趋势,但停药1~2个月后,再行用药又可出现明显效果。
②治疗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取生地3两切碎,加水lOOO毫升煎煮1小时,过滤约得300毫升,1次或2次服完。儿童为成人量的1/3~1/6。采取间隙服药法,即每次连续服药3日,共服4次,第1次服药后休药3日,第2次休药7日,第3次休药14日,总计36天(12个服药日)为一疗程。满一疗程后停药1个月可开始第2疗程。治疗37例(1例加用抗菌素),结果28例痊愈,显著进步3例,进步5例,无效1例。其中以对湿疹的疗效较明显,25例中22例治愈,3例显著进步,显效时间最快1天,最慢6天,疗程最短5天,最长20天,多数患者于6~16天内治愈。副作用轻微,个别于服药后第2天有轻度腹泻,2日后自愈,未见其他反应。
③治疗传染性肝炎
配合甘草制成注射液,每支含原药生地4钱、生甘草2钱的有效成分。每日肌注1次,每次2支,10天为一疗程。共观察50例,其中急性无黄疸型30例,迁延型15例,慢性肝炎5例。经治10天,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或稳定不变,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恢复正常)41例,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好转,肝功能接近正常)7例,无效2例。特别是降低谷丙转氨酶有较显著的效果。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此外,用生地4钱、甘草2钱水煎服,每日1剂,14日为一疗程,一般不超过二个疗程。治疗10例均有一定效果。
提醒您:干地黄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母猪不发情可以用(速情散),母猪断奶后当天饲喂本品,连用三天,可使母猪在断奶一周内迅速发情配种。
2006我国南部分省热~月份有30多万头3死亡率甚部疫区猪存栏减少给养猪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过有关单开展流行原分试验等科技攻要是由猪变异株引007部正确定致性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85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地黄当归汤
下一篇: 地黄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