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地骨皮汤

中医世家 2023-05-05 20:56:57

地骨皮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地骨皮汤

处方 : 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功能主治 : 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去土)1两,甘菊花(择)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决明子(微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竹叶(洗)。

制法 : 上除竹叶外,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风毒冲眼,赤痛干碜。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5两,白前2两,石膏(研)6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桑根白皮(锉)4两。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

用法用量 : 每服六钱匕,水2盏,加竹叶10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地骨皮汤

处方 : 知母2两,鳖甲(炙)2两,常山2两,地骨皮3两(切),竹叶1升(切),石膏4两。

功能主治 : 温疟,不下食。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2升5合,分3次温服。

注意 : 忌蒜、热面、猪、鱼。

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半两,柳枝半握,细辛半两,防风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生地黄1两,盐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 : 上锉细,如煮散。

功能主治 : 产后血虚,齿龈宣露,摇动疼痛。

用法用量 : 每用1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取1盏,滤过,热含,就疼处浸良久吐之,含1盏尽为度,每日2次。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

《圣济总录》卷十二: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去土)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葛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风热毒气,身体烦热,头目不利,口干舌涩,夜卧不安。兼解利伤寒汗后,余热烦躁。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20片,生姜2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5两,知母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甘草(炙)1两,前胡(去芦头)3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利头目。主劳风,上膈壅痰实。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3分,升麻3分,犀角(镑)3分,玄参3分,常山1两(细锉)。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久疟不愈,发不以时,或朝或夜,肌瘦食少。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空腹温服。欲吐须忍,俟不能禁即吐。如此吐下即愈。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半两,知母(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虎头骨1两(酒涂炙焦)。

制法 : 上为粗末,分为5服。

功能主治 : 寒热往来,久成痨瘵。

用法用量 : 每服以水3盏.煎取1盏,加地黄汁1合,更煎3-5沸,去滓,分2次温服,食后良久再服,1日1帖。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锉细),前胡(去芦头)2两半,茯神(去木)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半,知母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谋虑伤胆,胆气上溢,膈脘虚烦,常觉口苦。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及粟米各少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栝楼根1两,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茯神(去木)3分,远志(去心)3分,甘草(炙,锉)半两,石膏(碎)2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心脾虚热,暴渴不巳。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芍药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茅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柴胡(去苗)1两半,石膏(碎)3两半。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骨蒸羸瘦少力,或热或寒,背膊疼痛,口干,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 : 每用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食后各1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洗)2两,胡黄连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泽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髓实,使人强悍惊热。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女科秘要》卷四: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知母1钱,麦冬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 妇人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血闭带下。

用法用量 : 空心服。

摘录 : 《女科秘要》卷四

《准绳·疡医》卷五: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半斤,当归4两,盐2两,白矾末1两。

制法 : 上锉细。

功能主治 : 风瘾疹。

用法用量 : 每用药5两,水9升,煎取2升,去滓,再煎至1升,收瓷器中,用绵蘸拭患处5-7次愈。

摘录 : 《准绳·疡医》卷五

《普济方》卷七十: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防风1两,盐1两,细辛1两,蔓荆实1两,杏仁1两,独活1两,青葙子1两,当归1两。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用法用量 : 每用半钱,以水2大盏,入盐1钱,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日2次。

摘录 : 《普济方》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虚劳,肢体疼痛,头目昏眩,怠惰少力,饮食无味,心忪烦渴,口苦咽干,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鳖甲(去裙襕,醋炙)、当归(切,焙)、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切,焙)、贝母(去心)各等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虚劳,阴阳不和,早晚潮热,面赤烦躁,肢体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梅半个,桃、柳枝各7寸(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芍药1两,甘草(炙令赤)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虚劳五蒸。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连(去须)1两,土瓜根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车前子1两,知母(焙)半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暴渴。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地黄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知母(焙)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虚劳骨蒸,烦热发渴。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水1盏,加乌梅、生姜、桃柳枝、小麦各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2两,防风(去叉)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胃气实热,唇口干燥,头昏体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去土)1两,白杨皮(切)1握,生地黄汁1合,细辛(去苗叶)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0枚,盐(研)2钱,苍耳半两。

制法 : 上除地黄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 牙齿风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地黄汁半合,煎至1盏,去滓,热漱冷吐,每日3-5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半,甘菊花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木通(锉)1两,萎蕤,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蕤仁(去皮)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心肺风热,目干涩痛痒。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切)3斤。

功能主治 : 时行,目暴肿痒痛。

用法用量 : 上以水3斗,煮取3升,绞去滓,更钠盐2两,煎取1升,洗目。或加干姜1两。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全生指迷方》卷四:地骨皮汤

别名 : 地骨皮散

处方 : 地骨皮2两,百部2两,芍药1两,赤茯苓1两。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肾咳恶热,骨间烦疼。肺壅痰嗽。

用法用量 : 地骨皮散(《鸡峰》卷十一)。

摘录 : 《全生指迷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防风(去叉)1两,盐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蔓荆实1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杨皮1握(切)。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10余沸,去滓,热漱冷吐。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生干地黄(切)1两,戎盐(研)2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牙齿疼痛,吃物不得。

用法用量 : 每用5钱匕,以水2盏,煎3-5沸,去滓,热漱冷吐。以愈为度。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胡黄连1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骨实热烦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半两,黄耆(锉)半两,桔梗(锉,炒)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竹茹半两,犀角(镑)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心脾壅积,咽喉痛,舌上结热。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卫生总微》卷十六: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去骨)1两,胡黄连1两,鳖甲(涂酥炙黄,去裙襕)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锉,取屑)半两,嫩桃枝(锉)半两,川大黄(炮)半两,知母半两。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小儿骨蒸体热肌瘦。

用法用量 : 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卫生总微》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三: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大黄(锉,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芒消2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目赤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地骨皮汤

处方 : 地骨皮(锉,焙)2两半,白术2两,石膏(碎)3分,桑根白皮(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产后肺气寒壅咳嗽。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兰室秘藏》:地骨皮汤

处方 : 柴胡3钱,地骨皮3钱。

功能主治 : 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兰室秘藏》

中医胃热桂附地黄丸

你好;可以吃【六味地黄丸】
胃热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中医词典相关释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 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 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热性胃痛者忌食物品有。 胡椒性热,味辛,胃寒证宜食,胃热证忌之。《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指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本草纲目》亦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所以,不仅热性胃痛者忌食,病属阴虚胃痛者也不宜服。 花椒又称川椒、蜀椒。性温,味辛。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曾说:“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故热性胃痛之人法当忌食。正如《本草经疏》所说:“肺胃素有火热,嘈杂醋心,呕吐酸水,咸不宜用。” 茴香无论大茴香(即八角茴香),还是小茴香,热性胃痛者皆不宜食。《本草经疏》中说:“胃肾多火,得热则呕者勿服。”《得配本草》中也告诫:“肺、胃有热者禁用。” 丁香性温,味辛。《得配本草》中虽说:“丁香温能和胃”,但胃热搀痛呕逆之人则忌食。正如《本草经疏》所言:“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龙眼肉俗称桂圆。甘温果品,胃热当忌。《本草汇言》中指出:“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又非所。”《药品化义》还说:“甘甜助火,亦能作痛。”因此,热性胃痛者,应当忌食。 白豆蔻辛温芳香调味食品,但胃热疼痛者忌之。正如《本草备要》所言:“肺胃火盛者禁用。”《本草经疏》也说:“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此外,热性胃痛者还应忌食辣椒、桂皮、草豆蔻、生姜、葱、洋葱、砂仁、狗肉、羊肉、白酒等。若误食这类辛辣温热食物,更会助长胃热,加重病情。

治疗胃热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1)薤白降逆汤

[主治]热盛伤津,瘀血内结,口干口苦,胃部疼痛、有烧灼感,脉滑数。

[处方]薤白、莱菔子各15克,苏梗、法半夏、桃仁、黄连、枳壳、甘草、蜂蜜(冲服)各10克,三七末(冲服)3克,砂仁6克,藕汁(冲服)3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疗程。

(2)自拟连及汤

[主治]胃脘痛热急迫,有灼热感,纳食后疼痛不减,或食入痛甚,大便秘结。

[处方]黄连8克,白及30克,海螵蛸20克,甘草、田七各5克,珍珠层粉(冲)1.5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饭后1小时服1次,晚上睡前服1次,6~81个疗程。

(3)三皮汤

[主治]反酸、胃中嘈杂,有烧心感,甚则胸骨后灼痛,口干口苦,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青皮、陈皮、栀子、泽泻、吴茱萸各9克,芍药、牡丹皮各15克,黄连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

(4)宁络清胃汤

[主治]胃脘嘈杂、灼痛或隐痛,呕血或黑便,嗳气泛酸等。

[处方]当归6克,生地、白及各20克,石膏(先煎)45克,仙鹤草15克,牡丹皮、甘草各10克,升麻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分2~4次服,15日为1疗程。

(5)青灵百合汤

[主治]胃脘痛。

[处方]乌药、炒青皮、炒五灵脂各10克,百合、蒲公英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6)胃康饮

[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纳差(注:纳差指吃不下饭,食欲不好。)等。

[处方]延胡索、木香、砂仁、葛根、赤芍、白芍各10克,黄芩、海螵蛸、白及各15克,黄连、大黄(另包后下)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共取药液500毫升,分别于早、午、晚饭煎温服。15日为1疗程。

下面这个方子是什么意思,是古语,匕,盏什么的都不知道

治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地骨皮汤方
地骨皮(五两) 白前(二两) 石膏(研六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三两) 桑根白皮(锉四两)
上五味,锉如麻豆大,每服六钱,水二,入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
该方叫地骨皮汤,用于治疗肺部有实热证,症见哮喘胸闷,呼吸急促,痰多色黄等。特别指出,古代一两相当于现在31.25克,一钱相当于3.125克。匕盏也是古代计量单位,引进国际通用单位后,均已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8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