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除五劳七伤万病散

中医世家 2023-05-05 06:00:50

除五劳七伤万病散

处方 :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风尸,及飞尸,鬼疰,风痹,身上痛如针所刺,呕逆痰癖。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五十六

五劳七伤的意思

在中医学里,有“五劳七伤”之说。什么是“五劳七伤”呢?“五劳”为五脏劳损,即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七伤”是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寒冷伤肺、大饱伤脾、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总的说来,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五劳七伤
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五急
一、肝急“贲气”,此症生左胁下,壮如扶杯,有头足形龟,久则发渴呕逆,脉弦而细,由肝诞逆气和瘀血相并而成,以和肝散结法。
二、心急“腹粱”,心下有积如房梁,此病起于脐上,大如手臂伏而不动,如屋之梁,久则病人心烦,夜眠不安,身体筋骨皆肿,不可移动,还环脐而痛,托脓血者不能治,脉沉而芤皆因心经气血结滞所起,以活血凉泻散热通解。
三、脾急“痞气”,在胃部浮如大盘,久不愈病人四肢不状发黄疸病,饮食不长肌肉,以健脾散治。
四、肺急“息本”,左右胁下腹大如杯,久不愈,病人久息汗热喘咳发肺痈,以降气清热,开痰散结。
五、肾急“奔豚”,皆以惊恐得之,气冲小腹脐上,冲咽喉或至如小猪奔豚状,由肾虚弱,脾湿斜成治,久则喘逆枯萎少气,脉沉而滑,以补气健脾辛温散结。
可恶(就是惊吓)小儿体质虚弱,忽遇非常之物,或见面生之人,与小儿肾气相恶,以致口吐黄白质,腹中疼痛,嘴谷不滑,此证类似痉病,但目不上吊,脉多弦急而数,甚至小腹胀满绞痛,气冲心胸。初发时即看口中悬壅(喉中小舌)左右,当有青黑棕褐,如马豆大或赤或白,用针刺破,用药棉擦去血痕即愈。
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很多,有的还与食品的“五味”、节令的“四时”,甚至风向的方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养生学认为:在养生时,要注意酸、甜、苦、辣、成的适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节的交替、冷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锻炼,顺乎自然。这些都是强身健体,预防“五劳七伤”的必要措施。欧阳修曾云:“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说苏东坡给自己的饮食立下一条规矩:每顿酒量不过一蛊、肉不过一碟。即使是款待贵宾,肉菜也不超过三种。如果赴宴,他也先把饮食规矩言明在前。有人间苏东坡何必对自己的饮食限制这般苛刻,东坡云:“守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如能长期坚持苏东坡的养生之道,又何惧“五劳七伤”呢?

我想修真 请那位前辈教我啊

[金关玉锁诀]
重 阳 真 人 金 关 玉 锁 诀
终南山重阳子王嚞撰
1或问曰。如何是修真妙理。答曰。第一先除无名烦恼。第二休贪恋酒色财气。此者。便是修行之法。夫人之一身。皆具天地之理。天地所以含养万物。万物所以盈天地间。其天地之高明广大。未尝为万物所蔽。修行之人。凡应万事。亦当体之。难曰。天有昏暗。地有动摇。山有崩摧。海有枯竭。日月有盈缺。且人有疾病无常。如何治之。答曰。欲要治之。除是达太上炼五行之法。
2问曰。如何是五行之法。诀曰。第一先须持戒。清静。忍辱。慈悲。实善。断除十恶。行方便。救度一切众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师资。此是修行之法。然后习真功。诀曰。第一身中东西。要识庚甲卯酉。第二身中南北。要识坎离铅汞。诀曰。庚甲卯酉者。为昼夜。甲卯者。是肝之气。八节中。立春。春分。口中为津也。庚酉者。是肺之气。八节中。立秋。秋分。口中为液也。坎离者。寒暑。离铅者。是身中心气。八节中。立夏。夏至。身中为血也。坎汞者。是肾中气。八节中。立冬。冬至。身中为精也。精生魄。血生魂。精为性。血为命。人了达性命者。便是真修行之法也。诀曰。精血者。是肉身之根本。真气者。是性命之根本。故曰。有血者。能生真气也。真气壮实者。自然长久。聚精血成形也。
3问曰。既为人。因甚生死先后者。何也。答曰。先死者。为其人心著欲乐。贪恋境界。是男子者损精。妇人损血。白日不断无名烦恼。夜中不斩三尸阴鬼。男子妇人。已有无常也。
4问曰。不死之人。何也。答曰。不死者。为其人身。清静无垢。惜真炁在丹田。精血不衰。其人不死也。难曰。多见今人清静休妻。亦不能成道者。何也。答曰。虽是此人清静。却不达真清静之功。其人虽是一身清静。却不能定於精血。养真气。此人身清。心不清。其身静。意不静。岂不闻《清静经》云。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经》云。不垢不净。若论真清静者。眼内无泪。鼻内无脓。口内无唾。不鍊大小便。男子养精。女子定血。万邪归正。万病不生。方可是丹田清静。今人说清静者。都是假名。夫修行。若内外相应。夫言大乘。先说小乘。《心经》云。能小能大。未言过去。先说现在。过去者是果。现在者是功。又云。功成果满。未言真。是(「是」字或当作「先」)说假。惟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相借炼假成真。感合为一。诀曰。现在一身安乐为小乘。都是大乘之根。初地法(「法」字或当作「发」)心为小乘。结果为大乘。小乘为根。大乘为梢。诀曰。梢根相借。梢借根而生。今修行者。不知身从何得。性命缘何生。诀曰。皆不离阴阳所生。须借父精母血。二物者。为身之本也。今人修行。都不惜父精母血。耗散真气。损却元阳。故有老。老有病。病中有死。既有无常。何不治之。夫真道者。空中有实。实中有空。《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从真性所生为人者。亦复如是。昔日老君炼金木水火土。留下三乘妙言。行行灭罪。句句长生。第一。上有神仙抱一。第二。中有富国安民。第三。下有强兵战胜。
5问曰。何者是神仙抱一。抱一者。天下人身之根本。一者。是万物之根本。一者为道也。昔为初一者。真水也。水中生气。气中生水。万物者从一生,万物是长养。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中四智功五眼。恁起六根。扫荡七魄。运开八卦。说九思真道。凭无漏果圆融。意想自神。长在丹田。抱守元炁。莫教散失。此者是抱一之法。
6问曰。何者是富国安民。诀曰。男子女人身中。各有九江四海。龙宫库藏中。有七珍八宝。莫教六贼偷了。此是富国安民。
7问曰。何者是强兵战胜。诀曰。夫战胜者。天下少人知。夫战胜。是常之法。难曰。既论清静之法。何得说战胜。理解曰。今人不达战胜之法。又能治於病疾无常。战胜者。第一。先战退无名烦恼。第二。夜间境中。要战退三尸阴鬼。第三。战退万法。此者是战胜之法。若人会得三乘者。变殃恼为福也。夫修行者。常清静为根本。大乘之法。欲为大乘者。需索从小乘而起。清不离浊。动不离静。静中便生动。浊中便自有清。有天地。有日月。有水火。有阴阳。谓之真道。经云。纯阳而不生。纯阴而不长。阴阳和合者。能生万物。今人修道者。却不修真道。道者。了达性命也。性命者。是精血也。人有万病。是病者。皆伤人之命矣。有疾病者。尽不干五脏之事。都是损了精气血三宝。欲要安乐长生者。除是持清静之识。或有未出家之人。年少时不能持清静之果。从小乘入中乘上乘。初地达法心为小乘。觉悟者为中乘。了达者为上乘。第一是化城。第二市银城。第三是金城。似一根大树,先有其根。后有其梢。如常时只宜清静。大为正道也。
8问曰。假令一身清静。却逢天魔之日。如何治之。又假令逢外道波巡。请问如何治之。答曰。波巡者。界也。境界皆有。只要识进退。三要辨清浊。若逢阴阳者。加火入水。却浊不相煎之法。诀曰。假令魔军来时。急须准备检三千强兵。诀曰。三千疏真功强兵者。为其气也。有来无去千息数。积其气在丹田不散。只教暖。不教冷。自结胎仙。为妙法也。若人得如上妙者。永得如上真功。功成果满。永得安乐长生。一切修功之人。临有难之日。小心准备。
9问曰。如何治之。解曰。人临有难之日。先见其死相。
10问曰。如何是死相。诀曰。天柱动摇。树倒山摧。六神俱乱。性命不能保。精神恍惚。天地暗。日月无光。便是无常之苗也。有漏之身为地狱。无漏之果为天堂。人有漏之身。须证无漏之果圆者。皆共成於道果。
11 问曰。假令白牛去时。如何擒捉。诀曰。白牛去时紧扣玄关。牢镇四门。急用先人钓鱼之法。又用三岛手印。指黄河逆流。掩上金关。纳合玉锁。如人斩眼。白牛自然不走。名机出水登彼岸之法。有十般定性命之法。诀曰。一名金关玉锁定。二名三岛回生换死定。三名九曲黄河逆流定。是名无漏果圆者。皆共成於仙道。若定了宝时。休教滞了腰脚。昏了眼目。此是定三宝之法。
12问曰。若有人收定三宝。搬运归寄何处。先用芦茅穿膝之法。烹气冲宝炉骨。运气直至涌泉。补於二足。然后七返还丹之法。如气滞定腰脚时。便行铁车黑牛功。然后开宰门。如得元炁壮实者。先行肘后飞金晶之法。如不用行此功者。不行穿膝之法。不行七返三岛之法。便行肘后搬精补脑之法。望长生不老。今人行功。顾上不顾下。如小儿建塔。下不坚牢也。如何是。中炁实要坚牢也。又於坎宫。便用羊鹿大牛三车。搬从荆山运宝。诀曰。荆山却近。有一人姓卞名和。有一日。荆山打柴。却见一凤凰落於一块石上。卞和便知石中有宝。将来献帝。帝大怒。刖了卞和双足。诀曰。卞和者。识也。意。顽石也。凤凰者。是真气成是身。玉者。是骨中精髓。刖者。是两足不行穿膝之法。诀曰。善清静。名曰下元宝成。如日月相似。便用三车搬运上昆仑顶。叹曰。今人能道不能造。能说不能诀。又曰。行功。心行意不行。今人多迷。不修身体。第一。神性是大牛之车。须索动青牛拽车。车中载宝是鹿车。第二。行白牛拽车。车中载宝。第三。暖气行大是羊车。赤牛拽车。车中载宝。三车行时,初离荆山尾闾。中入地轴。过天关。过下双关。肾俞二穴是腰。腿入曹溪地。夹脊止双关。夹脊是也。双射上苑岩分水岭。二名天台岭。三名女子运宝。前安乳香。频进真火。如行此功。一年令妇人如童男。意想铅汞二珠。射蓬莱脑后开。天门自开透红霞。真炁入髓海自暖。令人头白再黑。名曰肘后飞金晶之法。我师言曰。皆见提井人。不见用绳儿无。虽后生有神水还丹田。夫行功之时。子午起。跏跌坐。搓手。如真气煎体。过天桥。过额颅是也。只教上腮下腮。上用意分。真气两下流转。太阳元。中落於腮。上流牙齿。从左口角。右口角取液。又为玄珠甘露。用赤龙搅得匀停。漱为雪花白。有甘味也。口是八色琉璃渠。一中八味水。二水中能生八识。口含藏真气。真气中分八卦。艮为立春。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 . 坎为冬至。八卦中各生阴阳。阴阳中各分寒暑。诀曰。咽津为阴。随后行气。乃为阳。须索阴阳水火停分二。清津分三两咽。常留二停。恐树枯竭。又云。惜水流。不得江河断绝。又问七返。诀曰。咽神水。到气颡中肺。化为液。善治诸咳嗽。渐生於魄。又云。咽津到心上。令人心开悟解。又是洗心神水。洗心见性颂曰。见花五叶开。步步入仙台。神水化血。又咽神水到肝。肝为木。假名为青龙。龙得水时必旺。善治一切眼。气化为津。又咽神水到脾。脾为土。土得水者。能生黄芽。腹为大小肠。九曲至脐中一寸三分。方圆一寸。左青右白。前赤后黑。中黄戊己。名为丹田。田内一座宫。宫中名曰黄庭。宫中有一罏。名曰丹罏。罏上坐定一只金鼎。下频进真火。上频添神水。水火者。坎离也。夫水火。是君火。臣火。民火。三火者。为真味也。心性意是也。今人未了达三般者。第一味不明。第二味不悟。第三味智不成道矣。若人达三般者。三明六通也。进火时。上用水洗。下用火煅。经云,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其上合下闭。乾坤相合。教龙盘金鼎。使虎遶丹田者为妙。名曰罏刀圭也。若人行此功者。永得安乐长生也。问曰。既刀圭。何者言为一粒刀圭。何者自饮刀圭。何者为铁离刀圭。诀曰。三刀圭者。为宝也。是精气血也。诀曰。一粒刀圭者。津液。自饮刀圭者。咽津服炁。铁离刀圭者。是真炁。行功不退。变万邪皈正。如行功时。饥食金飰。渴饮玉浆。冷时进火。热时进水。火者是真阳。水者是真阴。此功者。是抽添加减之法。诀曰。抽者。从上收真炁。添者。从下进暖炁入丹田。若人肾宫暖者。万病消除。
13问曰。男子女人。忽时便有疾病无常。何如也。答曰。为一切男子女人。心著欲乐。贪恋境界之争。白日不断无名烦恼。夜间静中。不能断三尸阴鬼。男子损却精。女人损却血炁。三宝走却元阳。故乃人有疾病无常也。不闻神仙之语。人似破漏房屋。主人不修补者。宫殿倒塌。坏其梁柱。是人有疾病无常者。难曰。因甚小儿清静。不损三宝。亦有疾病无常者。因母血气亏若。受母十月胎气不足。又或犯风淫暑湿。四集不忌。受胎小儿。故有疾病无常也。
14问曰。因甚有丑好之人。何谓也。诀曰。貌正者。是日父母二气。感应日月。午时以前。丑时以后。便得端正。真实长命。有衣禄。貌正得父母喜悦之心。午时以后。丑时以前。受胎有一貌不正者。或病聋喑瘂。多性劣。不得人意。命穷无衣禄。寿命不长也。此是造化之根本也。
15问曰。假令逢冤魔者。如何治之。诀曰。宜清静。忙中偷闲。闲中取静。若人有难之时。急须回避。心王须用灌想之法。急驱神意入上泥丸。神宫正坐。意想眼前见仙男仙女。各动仙乐。叩齿定意。看昆仑山景见上。牛羊鹿马玉兔。意想上。拿住系定功时。忽思上有一宝树。树上有花。花开结子。意摘取吞之。是吃了此物者。永得安乐长生。此是修正法。一句了然。大牢镇四门。诀曰。血海命门气定。无开闭户精定。不思外境神定。精血散者。性命也。一意者。为真主人也。齿是为玄关,闭丹田者。为下玄关。提金精上玄者。为金关。紧叩齿者。为玉锁。六根不动者。是六度。号都关。下纳气。为勒阳关。上腮为顶阳关。鼻为天门。夹眷为双关。行功之时。一齐开锁。神不动者。意不乱也。意者。恍惚也。此是清静之法也。及春夏秋冬。但小儿小便黄色者。是丹田虚败。失却下元存真炁。急用穿九曲之法。又名九转穿小肠。九透真炁入肾堂。小便自然清白色也。一身便得安乐。
16 问曰。何者是三乘之法。诀曰。下乘者。如新生孩儿。中乘者。如小儿坐地。上乘者。如小儿行走。若通此三乘。便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心性意。显具三身。清静法身。圆满报身。三昧化身。三者。各有显迹之神。第一会。太上炼甲乙木。是虚坦会。老君著青衣。度三千青衣道士者。转青神黄卷三十六部灵宝尊经。留下九转丹。黄芽穿膝之法。绝国第二会。释迦佛留下。炼南方丙丁火。身被烈火袈裟。三千赤子。比丘僧人。留下十二部大乘尊经。射九重铁鼓之法。芦芽穿膝之法。龙华三会。夫子在鲁国之习学堂。炼西方庚辛金。三千白衣居士。留下十卷论语。并穿九曲明珠。芦芽穿膝之法。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
17 问曰。大道之中。离几等神仙。解曰。闻《传道集》中。有五等神仙。第一。不持戒。不断酒肉。不杀生。不思善。为鬼仙之类。第二。养真气长命者。为地仙。第三。好战争。是剑仙。第四。打坐修行者。为神仙。第五。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救一切众生。断除十恶。不杀生。不食酒肉。邪非偷盗。出意同天心。正直无私曲。名曰天仙。当日初发善心处。便是吉祥之地。为善法大修行人。后有禁忌之文。诀曰。男女五月六月宜清静。大忌。十一月十二月宜清静。又男子五月六月大杀之月。勿近妇人。为五劳七伤。男损性命。女人损性者。是精血气也。损者令人左瘫右痪。赤白带下。若损五行真气为劳。损七宝为伤。万病者。各有来处。
18 问曰。病从何生。诀曰。万病皆从八节不正之气而生。
19 问曰。何者八邪。诀曰。八卦中阴阳不顺。是八节中气。令人入邪者。是饥饱劳役。风寒暑湿。饥来痛饱。寒极忧心。远行困倦。及冷热身醉。亦不可行功。变成大病也。宜清静行之。行时。舌上收玉液丹。鼻中收元阳丹。肾堂中收金液丹。如精髓满。骨实者。死经百年。筋骨不解。名为连子环镇骨。诀曰。二十四忌大丹者。是一年二十四炁上。令告我师。愿求妙诀。须索意自息。肯舍重金净财。第一舍身布施。第二将花献师。第三令膳而供养。解曰。舍身布施者。若见师长父母危时。舍命求命。将花献师者。若师长须打骂。须将喜笑迎之。面上无嗔怒。令膳而供养者。食有好味。先奉其师。此名三布施也。仙人言曰。坚者为道。欢喜者为缘。若求师不勤。岂至於道。吕翁曰。不因师指。此事难知。又云。学而不知者。不学而悟之。学而不从师。名为盗学也。是法中贼。若掩祖上师。得促自己寿。与常人同例。自扬己得。是断行做作。此人可以成道乎。其人谓轻师慢法。不堪为师。未学修行。先持救济他人者。为救自己者。凭功德。行人各认祖宗科牌。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自从三教既寂以后。一切男女。在爱河内煎煮。苦海漂沉。受其烦恼。六道沉沦。不生不落。去住,三教圣主。三界圣母。却来救度。儿女名号记。显现分明。寿印信。为其勘同。解曰。一身为全受戒者为记。心悟了达者为火。随求经云。如意宝印。从心显名为号。有十号者为十善。十号者为能人。一号元修。二号转分明。三号通三界。四号长生。五号光明现。六号意通。七号全身主。八号福禄增。九号天元修。十号者为能人。一加性十号。无漏功德自然成。三教者。是随意演化众生。皆不离於道也。古人言曰。世间性命事大。修行者生老病死苦。今人各不晓真道。往往著空尽落空,现在亦不能了。何言过去之事。又闻达摩经云。过去非言实。未来不为真。太上炼九转还丹。令人去病疾。了生死。夫子教仁义礼智信。恐人招业在身。令人修此。亦能治其疾病。
20 问曰。如何治於病疾。诀曰。除眼大良药。解曰。长大欢为良药。诀曰。欢喜者。是药之根本。常烦恼者。是万病之根本。或常清静者。是大道之苗。但见今人修行。或僧道五戒男子妇人。却因甚病疾无常。或男子女人有夫无妇者。丹田走却灵龟。耗散真炁。下元虚冷。渐生万病。男子清静六十四日。精炁满。女子清静四十九日。血炁满。物极者则返。清为浊返。静为动返。心意散失。九窍走却真气。炁浊令女子月水多。男子夜梦阴境。盗了七珍八宝。故人有疾病也。
21 问曰。阴鬼如何治之。答曰。用刀圭之法。曰。何者为刀圭。诀曰。刀圭者。一也。有水有气。能生万物也。炁为圭。为云。水为雨。又曰。出炁为刀。入炁为圭。行功为万有验者。为刀圭。是返老还童也。经云。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水火为药。诀曰。芦芽穿膝。上下河车。安罏灶是紫河车。搬精补脑之上车。进火时水暖。进水时火凉。水火双行者。是温温铅鼎。鼎中入气起休交上随车火时。散入百脉。皮肤滋润。身体光泽。此是修养之法。难曰。因何人肥者先衰。诀曰。肥人者修外不修裏。骨中无髓。丹田走却真炁。故衰病也。修内道者。安乐长生之苗。诀曰。长教龙盘金鼎。虎遶丹田。震卦起雷。巽卦起风。行功时。漱津一大口。分三度咽。按气下行三遍。自然有龙吟虎啸之声。亦能除腹中万病。耳听之。如雷捶画鼓。上者为升。下者为降。颂曰。真空妙理无人知。曲江端坐看乌飞。震地雷声惊鬼魅。正是阴阳造化时。子后午前加减用。水火烹煎龙虎随。金公带酒黄婆醉。拽定王公问是谁。
22 问曰。金公是神。黄婆是炁。阳炁是婴儿。阴炁是奼女。青龙者。是肝之炁也。白虎者。是肺之炁也。坎离者。是精血。诀曰。行功时。坐如泰山。立如宝塔。牢镇四门。紧叩玄关。漱津一口。为猛三咽下。接炁过离隔。活作三度,自然龙虎之炁后。如行住坐卧。禁口闭目。耳不听声。眼视内景。一日正观丹田。意中想见。随呼炁下降。随吸炁上升。不过离隔。不教注面目上。六炁各到中元相见。清炁右行。浊气左行。各转九遭。炁上下不能出。左右结成罏灶。号龙盘虎遶。气自然和会。又婴儿奼女为夫妇之法。炁聚於脾上安罏。号黄婆匹配之法。又名天地交泰之法。又名坎离交媾是体交神不交之法。神不交者。是清静之法。千遍不摇不动之法。今人者。多修外道。不修内道。见在道过去法。夫修行者。外有条大道教。内有正路无人知。处大众前。行三里。见三条大涧。亦无底。怎生过去。诀曰。三条大涧者。是三教。三乘。起三尸。定三宝。超三界。向前又行三里。见六条深沟。不能前进。是何门。诀曰。是六度万行。六根清净。斩六贼。戒六欲。树六梯。向前又行三里。见三产枋。是宝净枋。七林尸多。便是临作用。行三里。又见一座园。名为舍果园。一翁看定园门。有缘者空手得过。向前园又行三里。见一根大树上。系定金牛。河边上。有座台。男子黄金台。女子凤凰台。神仙钓鱼台。安乐千花台。若无常。望乡台。河口有三个女子。渡口便是魔女。众满舟船。过此河。又行三里。见一座大山。名是须弥山。山东坡有一只青羊。是老君之炁。西坡见一只白羊。是夫子之炁。正南见一只黄羊。是大觉金仙之炁。三个羊儿。引接大众入山。名三阳聚鼎山。山中有一座城。名为北城。有四门。门上有牌。牌上有字。东是开光门。西是长生门。南是金光门。北是大沦门。此是眼耳鼻口。入得四门。见四洞府。天乐洞。白云洞。竹国洞。长生洞。入得四洞。见四寺。无净寺。玄空寺。竹林寺。□□寺。有四果安禅罗汉。阿那舍。斯陀舍。须陀洹。阿罗汉为四寺主。此是四果仙人也。向前又见五观。第一功名观。第二医药观。第三安阳观。第四真如观。第五兜率观。五观中。有五宫。双女宫是眼。大龙宫是口。上白宫是鼻。水晶宫是耳。天秤宫是心。内坐大楼阁。上下十二呼吸。名曰十二重楼也。有中宫楼。月宫楼。天仙楼。取宝楼。圣井楼。法炁楼。妙音楼。识道楼。禅顶楼。景阳楼。钟鼓楼。二圣楼。每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人身中有十二楼。楼者。按经十二经。十二支干。四面又见九宫。是人有九窍也。夫九窍宫者。东有风雷宫。双林宫。南有紫微宫。牟尼宫。西有圣母宫。惠罗宫。北有梵宫。水晶宫。中央号安宫。此名九宫。犹地列九州也。又微府元。共计十州。也是十国。焦祖国。牟尼国。开花国。鹿岩国。金色国。琉璃国。舍卫国。南禅国。天竺国。重阳国。十国者。便是十地。每一地中。一座泰山。身有四大海,津为东海。血为南海。髓为西海。气为北海。更有九洲。小肠是也。更有五湖。身是洞庭湖。精是玉湖。甘露是醍醐。心为玄湖。小肠为江湖。日月星辰三消。血气精衰也。三消是山崩。海竭。地裂。一日十二时辰中。得坐莫越。其人功成果满。男子鍊形如童男。女子鍊形如童女。经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此是抽胎换骨之法。阴阳颠倒五行真诀。五行含金木水火土。春木旺。内木不旺。人多病眼疾。夏火旺。内火不旺。人多泻痢。秋金旺。内金不旺。人多咳嗽。冬水旺。内水不旺。人多疝气。脾为土。四季分了脾气。阴阳颠倒。返复也。五行各有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水火者。是阴阳也。一阴一阳。真道也。精血也。人有万病。尽不干五脏之事。都是损了父母精血。丹田弱。便生病疾也。急收神定性。九仙经云。道者。一也。人得一者。万事必成。行功时。神气转。炁逐意行。运时。前赶前冲为阴。左将阴神六甲。驱转六相八识。匡一真零。内游九宫。看翫十国。长生降台。使婴儿奼女。丹田安罏灶。进火烧药。意想见炉红灶热。丹药方成。意想青龙在左。白虎在右。朱雀在前。玄武在后。四座大神。各手执长枪阔剑。看定药炉。自服妙药。若人累行此功。永得长生。令邪气自散。真气自生。口若饮荆山玉泉。
口中自然香甜也。二下穴通达肾堂。随呼气取之。宝气入口。嗽三十六遍。为雪花。咽入丹田。为雪也。随后便上合下闭。乾坤相合。真气满足。脾暖者。万病消除。似灶中烧瓦。时到自然成。如鸡抱卵。妇人怀胎。不计时候。但觉身中疼痛者。便是铁黑牛搬车也。是真一气。真一性。黑者。是下气也。痛气大便出。肿气小便出。又有降天关地轴法。望顶阳关。泥丸宫。鼻中长引真气入口。大呵作六遍。天关地轴。如死不动。每日行功者。长调和阴阳。冬至日一阳生。夏至日一阴生。冬至者。是子时以后。望东方日出为阳。夏至者。午时以后。日没是阴也。阴阳返复之理也。地气上腾。天雨下降。三日一风。十朝二雨。风雨顺时。人民便快乐。便是一身快乐。无病长久也。人有万病者。每一病。各一般真功治其病。自应也。第一大炼九转还丹之法。有黄芽穿膝之法。射九重铁鼓之法。太子游四门之法。有金鞭指轮之法。有芦芽穿膝之法。有轩辕跨火之法。有玉女摸身之法。有锺离背剑之法。有吕翁钓鱼之法。有陈希夷大睡之法。三教内行法门者。尽各治於疾病也。更有能超生者。人行转此功。丹田养热真气。夜间多梦见山上放牛。其牛者是赤牛。或青牛。或仙人道士。宫观寺院。大道好房。高车好树。夜见小儿女。并大官人者。并是丹田气壮。若梦见小道荒棘。恶人趁破房屋。塔墓树倒河渡。恐怕并是丹田气衰弱。宜用补之。诀曰。对三人休言说六耳。恐漏神仙之机。诀曰。此三人者。第一。对夫不孝之人。第二。对夫不敬信之人。第三。对夫不传戒不善之人。莫说此诀。除此等人外。不分男子女人。僧道官人。皆诸经为祖对。安乐者。是小乘之法。虽是小乘。却是大成根本。因果经中俱言。修行有八般福田。救苦看病。福田者是第一。救生性强。如南寺烧香。北院送供。救一人之命。如造七级宝塔。若男子女人。收得此诀。勿可乱传。如有乱传者。轻泄仙人妙机。九祖尽堕於沉沦。永镇酆都。不得人身。慎之戒之。信受奉行。
这是有关资料,但本人奉劝你,修真不是那些白痴YY小说,要修真先修心性,要先学会做人……

姜黄连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姜黄连的炮制方法5姜黄连的性状6姜黄连的质量要求7黄连的性味归经8黄连的功效与主治9姜黄连的炮制作用10黄连的炮制研究 10.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0.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1姜黄连的贮存方法12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姜黄连 1拼音 jiāng huáng lián

2英文参考 prepared RHIZOMA COPTIDIS with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juic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姜黄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姜炙法。黄连的炮制唐代已有,见《千金翼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1]。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姜黄连表面棕黄色,味苦,略带姜的辛辣味,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

4姜黄连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润切和熬(炒)(《千金翼方》)法[1]。

宋代炮制方法有较大的发展,除沿用唐代的炒法外,还出现了微炒(《太平圣惠方》)、炒焦(《博济方》、制炭(《史载之方》)、酒炒(《扁鹊心书》)、酒蒸(《丹溪心法》)、姜炒(《旅舍备要方》)、蜜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蜜泔制(《小儿药证直诀》)、麸炒(《圣济总录》)、吴茱萸制(《圣济总录》)、巴豆制(《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等炮制方法,炮制程度也有“炒令稍焦赤色”、“烧存性”等要求[1]。

元代增加了土炒(《丹溪心法》)、童便制(《原机启微》)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朴硝制、干漆制(《蒙筌》)、茱萸益智制(《医学纲目》)、黄土姜酒蜜制(《本草汇》)、胆汁制、槐花炒(《景岳全书》)、酒萸制(《增补万病回春》)等[1]。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本草纲目》)[1]。“白痢加茱萸炒,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先醒斋广笔记》)[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姜炙、吴茱萸炙等[1]。

黄连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1]。

姜黄连的炮制方法为:取黄连片,用姜汁拌匀,稍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或干姜4kg,绞汁或煎汁[1]。

5姜黄连的性状 黄连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周边黯黄色,粗糙,富有残存细小须根,片面黄色[1]。质坚硬,气微,味极苦[1]。

姜黄连表面棕黄色,味苦,略带姜的辛辣味[1]。

6姜黄连的质量要求 黄连总灰分不得过5.0%,含小檗堿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3.6%;姜黄连总灰分均不得过4.0%[1]。

7黄连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中药大辞典》: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中华本草》: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

《汤液本草》:"入手少阴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阳明,足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8黄连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药炮制学》: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如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证治准绳》)[1]。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如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泄泻的香姜散(《证治准绳》);治脘胁疼痛,嗳气吞酸,大便热泻的萸连丸(《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中药大辞典》:黄连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中华本草》: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名医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本草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9姜黄连的炮制作用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如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泄泻的香姜散(《证治准绳》);治脘胁疼痛,嗳气吞酸,大便热泻的萸连丸(《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1]。

10黄连的炮制研究 黄连中含有小檗堿,黄连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甲基黄连堿,木兰花堿等[1]。

10.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实验表明,黄连切制时,宜在水温较低时进行,并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浸润时间,否则损失药效[1]。目前实际应用中,黄连多在用时捣碎,以避免在切制过程中成分的流失[1]。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堿、巴马汀、药根堿含量均无明显变化[1]。但也有报道证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黄连中小檗堿含量有所降低,但炮制又可提高小檗堿在水中的溶出率[1]。生黄连中小檗堿的溶出率为58.17%,酒、姜汁、吴茱萸炮制后溶出率约为85%,说明炮制对小檗堿在煎液中的溶出率有促进作用[1]。但也有报道与上述结论不同,认为萸黄连水煎液中总生物堿含量比生黄连水煎液降低8.68%,小檗堿降低19.35%,巴马汀降低3.45%,认为这与吴茱萸汁制后降低黄连寒性的传统认识相一致;黄连用不同方法炮制后,小檗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黄连炭最为显著;但黄连拌酒晾干后,盐酸小檗堿含量比其他加热酒制法炮制品及生品含量增高;黄连以不同用量的白酒、黄酒炙炒后,对黄连盐酸小檗堿含量影响不大,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却明显高于生品;微量元素Mn、Ca、Zn煎出率酒炙品也明显高于生品[1]。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堿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1]。

黄连在加热过程中,可生成一种红色小檗堿型生物堿——小檗红堿[1]。生药加热到130℃、1小时,或180℃、20分钟时开始生成,其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小檗堿相应减少[1]。加热也能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等发生结构变化[1]。提示要注意研究黄连加热与质量变化的关系[1]。

10.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小檗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降低血糖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1]。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且均出现了炮制前未有的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1]。此外,黄连经姜汁制后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并优于其他炮制品[1]。

11姜黄连的贮存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274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