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樗根白皮、粟米泔。
功能主治 : 疳气瘦弱,下利白脓,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 : 将樗根白皮煮取浓汁半鸡子壳,和入粟米泔半鸡子壳。同灌下部。
摘录 : 《卫生总微》卷十二
个人认为吃红豆对生发的作用不是很大,但其有益脾肾,对生发长发或许也还是有点辅助效果的吧。
治发薄不生方(《千金翼方》)
功效:去油脂、养发根。
主治:头发稀疏。
配用:先以醋、泔清洗秃处,以生布揩令火热,腊月脂并细研生铁,煎三沸,每日涂三遍。
此方有除皮脂,养发根、生发之作用。用醋洗脱发秃斑处,可除去油脂,以利毛发生长。用淘米水洗秃斑,淘米水中所含维生素B,有营养头皮的作用。擦头皮生热,使秃处血流通达,再用生猪油铁粉水涂,使发根得养,头发便可生长。
令发速生而黑方(《千金翼方》)
功效:去皮脂,除头屑、养发生发。
主治:溢脂性脱发。
配方:乌啄、莽草、续断、皂荚、泽兰、白术、细辛、竹叶各一两;防风、辛夷各一两;柏叶细切四两、杏仁别捣、松叶各三两;猪脂三升。
上十四味,切,先以三年大醋三升渍令一宿,放入药及猪脂中,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渣,涂发及顶上。
本方有去皮脂、除头屑、促血行、养发根、利发长之功效。方中皂荚、柏叶、松叶等,有除去头皮毛发油脂垢的作用。醋、猪脂有润头皮、润毛发、去头屑的功效。细辛、辛夷、川乌、防风祛风,止头痒。泽兰含挥发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使毛根供血充足。续断含丰富的维生素E,有补肝肾、防止细胞衰老、脱发的作用。白术、杏仁有营养发根的作用。莽草有祛风解毒、治头痒之功效。此方主要作用是去皮脂、养发生发。因此,既可促进头发生长,又可治疗脂溢性脱发和斑秃。
毛发须膏方(《千金翼方》)
功效:活血祛风、润发生须。
主治:发须干枯脱落。
配制:附子、荆实各二两,松叶、柏叶各三两,乌鸡脂三合。
上五味,哎咀,合盛新瓦瓶中,阴干百日出,捣以马髻膏和如薄粥,涂头发。
本方有暖皮活血,祛风止痒,泽发生发之功效。附子辛大热,有暖皮活血,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的作用。荆实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有祛风活络,减少头屑和止痒之功效。松叶、柏叶养发去油脂,促生发。乌鸡油,泽发黑发。马髻膏,即马颈上的长毛所熬成的膏,有生发的作用。诸药相配,涂头共起生发、黑发、泽发之功效。
麻椒生发方(《千金翼方>)
功效:温养毛发。
主治:头发不长长。
配制:麻子仁三升、秦椒三升。
上二味,合以泔渍一宿,以沐发长矣。
本方有养发、润发、生发之功效。麻子仁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i、B2、挥发油、卵磷脂等。秦椒,又名花椒,辛温有毒,有生毛发的作用,米泔水有养发之功。所以本方对干性、油性脱发有效。
大枣根汁(《圣惠方》)
功效:长发、生发。
主治:落发及发不易长。
配用:取东行大枣,鲜者三尺,横置甑上蒸之,枣根两头便有汁流出,接取瓶装备用。涂敷脱发处及发上,即易长出和使发长长。
白带的量、颜色、质地、气味异常,常常需要结合相关的检查,尤其是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涂片检查判断炎症的类型和病因,尤其是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宫颈癌等恶性疾病。
(一)中医内治
1.脾阳虚型
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加减。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若脾虚及肾,兼腰痛者,加续断、杜仲、菟丝子;若寒凝腹痛者,加香附、艾叶;若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酌加芡实、龙骨、牡蛎、乌贼骨、金樱子等。
2.肾阳虚型
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治则:温肾助阳,涩精止带。主方:内补丸加减。方药: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白蒺藜、紫菀茸、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
若腹泻便溏者,去肉苁蓉,加补骨脂、肉豆蔻。
3.阴虚挟湿型
证候: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治则:滋阴益肾,清热祛湿。主方: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
4.湿热下注型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热利湿止带。主方:止带方。方药: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若肝经湿热下注者,证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质黏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伴阴部痒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方用龙胆泻肝汤加苦参、黄连。
5.湿毒蕴结型
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解毒除湿。主方:五味消毒饮。方药:加土茯苓、薏苡仁。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
若腰骶酸痛,带下恶臭难闻者,酌加半枝莲、穿心莲、鱼腥草、樗根皮清热解毒除秽;若小便淋痛,兼有白浊者,酌加土牛膝、虎杖、甘草梢。
(二)中医外治
1.中药阴道熏洗:主要适用于念珠菌性、滴虫性等各种阴道炎。药物熏洗,一般可用皮肤康洗液、洁尔阴、肤阴洁稀释后熏洗盆浴。临床症状较重者,用下列中药煎水阴道冲洗后熏洗坐盆。
处方:百部30g,蛇床子30g,苦参30g,黄柏30g,荆芥30g,蒲公英30g,蚤休10克,地肤子30g。如霉菌性阴道炎,加佩兰、土槿皮各30g;如滴虫性阴道炎,加乌梅、黄连各15~20g;如外阴有溃损者,加冰片、大黄。一般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7日。
2.阴道纳药:可于冲洗或熏洗后纳入药物。一般可用保妇康栓,或对症的各种片剂、栓剂。每日1次,7日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治疗期禁房事,如配偶有症状者,要同时治疗。
(三)西医治疗
如果炎症引起的白带异常,需要正对不同的病因选择药物外用。如果是其他原因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宫颈息肉和宫颈癌等需要手术干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9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樗根白皮丸
下一篇: 樗白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