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中医世家 2023-05-03 17:20:06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处方 : 柴胡24克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克 栝楼根12克 生姜6克 大枣12枚

制法 : 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 : 主疟病发渴,亦治劳疟。

用法用量 : 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摘录 : 《金匮要略》卷上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组成有哪些

小柴胡汤不仅可以治感冒,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功效,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柴胡汤的功效与组成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组成有哪些11、解热抗炎:柴胡含有皂苷和挥发油,具有解热止痛,中枢性解热降温的作用。

2、柴胡中含有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等物质,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小鼠做过实验,可以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所以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保肝利胆:通过对动物实验,柴胡可以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和核糖核酸含量恢复接近正常,使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而且能抑制损伤肝脏的纤维增生,促进纤维吸收,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4、对胃肠的调节作用:柴胡中含的柴胡粗皂苷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分泌的功效,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使溃疡系数减少。

5、降压抗凝:柴胡中的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使血压凝固。

6、小柴胡还对口中发苦耳鸣,头痛眼花,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等,具有抑制治疗作用。


7、小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炙甘草组成的,主治伤寒中风少阳证,像头出汗,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组成有哪些2别名:柴胡汤、黄龙汤、三禁汤、人参汤、和解散

处方来源 《伤寒论》。

药物组成: 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3两(切),生姜3两(切),大枣12个(擘)。

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4两半,栝楼根4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4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3两,温覆微汗愈。

功效 和解表里。

主治 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头痛,舌苔薄白,脉弦数,或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证者。

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

发热,耳暴聋,颊肿胁痛,胻不可以运。

伤暑发疟,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咳嗽烦渴,小便赤;败毒瘀心,毒涎聚于脾,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不能言者。

为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岭南地毒苦炎,燥湿不常,人多患此状。

瘰疬,乳痈,便毒,下疳,及肝经分一切疮疡。

一切扑伤等证,因肝胆经火盛作痛、出血者。

肝胆经风热,肿痛色赤。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温服1升,1日3次。

用药禁忌 忌发汗,忌利小便,忌通大便。

临床应用

1.伤寒少阳证:有人患伤寒五六日,头汗出,自颈以下无汗,手足冷,心下痞闷,大便秘结,或者见四肢冷,又汗出满闷,以为阴证。

予诊其脉沉而紧,予曰:此症诚可疑,然大便结,非虚结也,为少阴证,多是自利,未有秘结者。

予谓此正半在里半在表。

投以小柴胡汤得愈。

2.左胁痛(渗出性胸膜炎):吴某,男,36岁。

形寒发热三天,咳嗽气促、左胁牵痛,胸闷欲吐,遍身酸楚,胃呆,口渴不欲饮,舌苔薄白,脉弦数。

体温40℃。

叩诊左下背部呈浊音。

听诊呼吸音消失。

胸透诊为左下渗出性胸膜炎。

即用小柴胡汤加葶苈子6g,服药仅二剂,热退净、咳嗽胸胁痛大减。

3.热入血室:一妇人患伤寒,经水适来,谵语如见鬼状;且渴欲饮水,禁而不与,病势益甚。

诊之脉浮滑,是热入血室兼白虎汤证也。

即与水不禁,而投以小柴胡汤。

此即仲景所谓其人如狂,血自下,血下自愈。

病势虽如此,犹当从经水而解也。

五六日果痊愈。

4.疟疾:一女子病疟,热多寒少。

一医用药而呕,一医用药反泄。

诊时疟利并作,且呕,脉之但弦。

投以小柴胡汤加芍药,未至五帖,诸证并瘳。

5.久咳:孙某,女,47岁。

从小咳嗽至今,历40年,每年秋末发作,冬季较甚,夏季自愈。

发作期间,昼轻夜重,甚则难以入寐,痰多而稀,喉咙发痒。

投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9g,半夏9g,黄芩9g,党参9g,五味子9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

一剂便能安然入睡,四剂咳嗽已去大半,继服数剂而咳止。

6.李某,男,40岁。

患病月余,口苦咽干,轻度黄疸,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

血胆红素3.6mg%。

用小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

药服十八剂,诸症消失。

7.高热: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86例高热,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6例,胆道感染20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产后感染4例,败血症2例,肝炎3例,乙脑2例,伤寒2例,腮腺炎5例,菌痢3例。

病程1-30天,平均15天。

退热天数1-5天,平均3天。

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过程中,起初恶寒发热,时作时止,继则但热不寒,定时如潮,此后见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在此期间,

抓住上述三个热型之高热兼证(高热伴头痛眩晕,咳嗽胸闷;或口苦纳差;或汗出恶风小便难;或心胸烦闷;或恶心呕吐)之一者,即可投与本方加减。

剂量及用法:高热用柴胡10-14g,党参10-30g,黄芩10-30g,甘草10-20g,半夏、生姜各10-20g,大枣10-30g;高热无汗,重用柴、芩,柴胡后下;高热微汗,重用柴、茶,等量同煎。

汗出问题:大剂柴胡用于高热,每多汗出, 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当柴胡汤剂仿仲景再煎法时,服之可致无汗或微汗;当柴胡量倍于黄芩时,每可致汗。

药理作用

①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害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1;4:30):通过经四氯化碳造成肝损害的小鼠服小柴胡汤原方,证实该方能相当地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害。

②促进被损害肝细胞的修复《药学杂志》(1980;6:602):小柴胡汤可使大鼠肾上腺重量增加,大鼠体内甾体类化合物的含量亦增高,从而促进被损害的肝细胞的修复。

各家论述

1.《伤寒明理论》: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

《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

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

热气内传,攻之不可,则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撤热发表之剂。

人参味甘平,甘草味甘缓,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

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

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

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

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

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

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

2.《医方考》: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

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

胡证俱,而人参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3.《古今名医方论》引程郊倩: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

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

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

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

4.《衷中参西》:小柴胡汤证,原忌发汗,其去滓重煎者,原所以减柴胡发表之力,欲其但上升而不外达也。

备注 柴胡汤(《金匮》卷中)、黄龙汤(《千金》卷十)、三禁汤(《此事难知》)、人参汤(《得效》卷十一)、和解散(《伤寒六书》卷一)。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组成有哪些3小柴胡汤是由柴胡、人参、黄芩、半夏、大枣、甘草、生姜等七位中药组成的方剂。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七味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结果证明,小柴胡汤还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小柴胡汤组成

【名 称】小柴胡汤

【出 处】《伤寒论》

【组 成】半斤(24g);三两(9g);三两(9g);炙,三两(6g);洗,半升(9g);切,三两(9g);擘,十二枚(4枚)。

【方 诀】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主 治】

1)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用 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 论】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方 解】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

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

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抗病原体作用

曾有人报告,北柴胡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从此种注射液馏出的油状未知成分对该病毒也有强烈抑制作用。

对结核杆菌的某一菌株据称有效。

有人曾推测北柴胡可阻止疟原虫的发育,但实验研究,不能证实。

对肝脏的影响

对因喂食霉米而发生肝功能障碍之小鼠,同时喂食北柴胡,则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之升高,远较不给柴胡之对照组为轻;柴胡甙之作用,似不及北柴胡粉。

对伤寒疫苗引起的兔肝功能障碍(尿胆元呈阳性反应),口服北柴胡煎剂(0.5~1.0克生药/公斤),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对酒精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亦有些效,但不如甘草;对有机磷引起的则效力很差,而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无效。

对注射新鲜鸡蛋黄溶液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亦无保护作用。

同属植物新疆柴胡及圆叶柴胡据称有利胆作用。

对心血管作用

北柴胡醇浸出液能使兔血压轻度下降,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阿托品不能阻断此种抑制,北柴胡注射液则虽用较大剂量对在位猫心、血压皆无影响。

柴胡甙对犬能引起短暂之降压反应,心率减慢;对兔亦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离体蛙心、离体豚鼠心房,收缩离体兔耳血管。

其他作用

北柴胡煎剂或醇提取物,予兔口服,可升高血糖。

煎剂有溶血作用(相当于Merk制纯皂甙的1/100)。

产地及采集时间不同皂甙含量及溶血强度也不同。

柴胡甙对大鼠的应激性溃疡有防止作用,能促进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增强乙酰胆碱对离体豚鼠回肠之收缩作用(不能增强组织胺的此种作用)。

对离体兔肠亦有些兴奋作用。

粗甙有显著的局部刺激作用。

北柴胡注射剂对子宫无作用。

柴胡的毒性很小,其酒精浸膏对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1.1毫升/10克(10%水溶液),柴胡甙对小鼠口服之半数致死量为4.7克/公斤,腹腔注射在100毫克/公斤以下。

柴胡注射剂毒性极微,5毫升/公斤静脉注射对猫的血压、呼吸、心脏无影响;0.2毫升/20克皮下注射,对小鼠无毒性。

结语: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冒发烧的时候,喜欢自己泡一些小柴胡颗粒喝,其实这就是包含了柴胡治疗感冒发烧的作用。

2021-05-04伤寒重要方剂

桂枝汤

【条 文】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经典配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

【方 证】1、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体质虚弱者的感冒;

◎五官科的病毒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

◎寻麻疹、湿疹;

◎月经疹、经后腹痛、妊娠发热、产后汗出便秘;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汗出异常;

◎疲劳综合征;
麻黄汤

【条 文】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

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经典配方】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方 证】恶寒发热、关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婴幼儿感冒鼻塞,哺乳困难者(体质虚弱者勿用);

◎荨麻疹、湿疹;

◎乳腺管闭塞症、急性乳腺炎初期;

◎小儿遗尿;

◎急性结膜炎;

◎喉炎、失音;
葛根汤

【条 文】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经典配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方 证】头痛、发热、恶寒、项背强紧、脉浮有力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感冒、流感;

◎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

◎大肠炎、痢疾的初期;

◎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麻痹、咬肌痉挛症;

◎疖、痈初期;

◎颈椎病、落枕;

◎水痘;
五苓散

【条 文】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经典配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方 证】头痛微热,小便不利,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吐涎沫而头目眩晕,短气而咳,脐下动悸,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急性胃肠炎;

◎妊娠呕吐、女性结扎呕吐、胸廓成形术后剧烈呕吐;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

◎婴幼儿呕吐、婴幼儿腹泻、小儿流涎、小儿鞘膜积

液、小儿脑积水;

◎肾小球肾炎;

◎带状疱疹、湿疹;

◎流行性腮腺炎;

◎卡他性结膜炎、假性近视、滤泡性结膜炎;

◎美尼尔氏综合征;

◎肝硬化腹水;

◎醉酒后的不适;

◎缓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小青龙汤

【条 文】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经典配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方 证】恶寒而咳喘、鼻鸣伴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清稀如水,苔白水滑、脉浮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肾炎;

◎湿疹;

◎结膜炎、泪囊炎;
麻杏甘石汤

【条 文】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典配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

【方 证】剧烈咳嗽,或喘息急迫,痰粘稠,汗出有热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阳明合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鼻窦炎;

◎暴发性结膜炎、泪囊炎;

◎痔疮;

◎睾丸炎;

◎遗尿;
小建中汤

【条 文】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经典配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方 证】虚弱体质,腹痛,手足烦热,小便自利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消化性溃疡、胃下垂;

◎慢性轻症腹膜炎;

◎尿频、小儿夜尿症;

◎肺结核;

◎改善虚弱儿的体质;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肝炎;

◎痛经;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条 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经典配方】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方 证】虚弱体质,见精神亢奋、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者。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性神经衰弱症见阳痿、早泄、遗精、梦交者;

◎小儿遗尿症、小儿夜惊症、小儿佝偻病;

◎自汗、盗汗、半身汗出;

◎眼睛疲劳、脱发;

◎心脏神经官能症、窦性心动过速等;

◎高血压症;

◎更年期综合症;
真武汤

【条 文】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经典配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方 证】

1、精神萎靡,面色黄暗,倦卧欲寐,畏寒,四肢冷,尤其是下半身、膝盖以下冰冷,或发热,或头眩,或腹痛,或腹泻,或心悸,或小便不利等;

2、脉微弱、沉伏、细弱;

【归 经】本方证为少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迁延性感冒;

◎阑尾炎、慢性胃肠炎;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低血压、胃下垂;

◎前列腺增生症、遗尿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风后遗症;

◎老年性瘙痒症;

◎过敏性肠症候群;

◎坐骨神经痛;

◎慢性盆腔炎;

◎癔病性瘫痪;

◎术后尿闭症;
四逆汤

【条 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

之。

【经典配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方 证】

精神萎靡、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微细弱。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阴和少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休克、低血压;

◎急、慢性心衰;

◎急性胃肠炎;

◎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肝炎;

◎感冒;

◎复发性口疮;

◎慢性咽炎;

◎慢性前列腺炎、缩阴症;

◎功能性子宫出血、鼻衄;

◎遗尿、遗精;

◎慢性肾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条 文】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经典配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方 证】

精神萎靡,全身倦怠感,极度恶寒,四肢冷,脉沉细者,舌质淡、苔白润。

【归 经】本方证为少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流行性感冒、老人或虚弱者的普通感冒;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暴盲、暴聋、暴哑失音、咽喉暴痛者;

◎过敏性鼻炎、上颌窦炎、支气管哮喘、腺病毒肺炎;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牙痛、肾结石造成的肾绞痛等;

◎空调病;

◎低血压症;

◎疲劳综合症;

◎关节炎;

◎荨麻疹;

◎嗜睡症;
温经汤

【条 文】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经典配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䓖,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方 证】

腹痛、下腹膨满、下血、唇口干燥、手掌烦热、下半身寒冷、腹中无包块者。月经不调、血色暗淡;自觉手足心热而又恶风、自汗,午后有发热感,或有头痛、恶心。

【归 经】本方证为厥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更年期综合征;

◎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发育不全;

◎痛经;

◎月经过多、闭经;

◎阴吹;

◎不孕症、习惯性流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湿疹、冻疮、进行性指掌角化症;

◎慢性盆腔炎;

◎睾丸冷痛、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性阴道炎、阴道瘙痒症;
当归四逆汤

【条 文】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经典配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

【方 证】

手足厥寒,麻木,冷痛,脉细,腹痛,头痛,或腰痛,腿痛,脚痛,舌淡苔白。

【归 经】本方证为少阴、厥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雷诺氏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冻疮;

◎红斑性肢痛;

◎大动脉炎(无脉证);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神经性头痛;

◎慢性荨麻疹;

◎坐骨神经痛;

◎缩阴症;

◎子宫脱垂、子宫附件炎;

◎慢性腹膜炎;

◎精索静脉曲张;

◎痛经;
理中汤(丸)

【条 文】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经典配方】

人参三两,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方 证】

1、腹满腹胀、呕吐下利、大便稀溏、食欲不振、心下痞硬、或涎唾多而清稀;

2、畏寒喜温、精神萎靡、口不干渴或口干而不思饮;

3、舌质淡红、苔白或厚、或腻、或滑。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慢性胃肠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

◎慢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食管不全麻痹;

◎妊娠恶阻、盆腔炎;

◎过敏性鼻炎;

◎月经过多、子宫出血;

◎口腔炎、舌炎;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小儿肺炎;

◎萎缩肾;

◎周期性呕吐;

◎低血压;

◎夜尿症;
小柴胡汤

【条 文】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经典配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

(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加 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方 证】

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或呈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归 经】本方证为太阳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定时发作性疾病,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

中耳炎、甲状腺炎、睾丸炎;

◎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

◎秃头症;

◎汗出异常;
柴胡桂枝干姜汤

【条 文】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经典配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天花粉)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方 证】

1.往来寒热;

2.胸胁满微结,或胸闷咳嗽,或胸骨痛;

3.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食欲不振;

4.口干、心烦、易惊胸腹动悸;

5.舌苔白厚或干腻;

【归 经】本方证为厥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肺结核、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疟疾;

◎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

◎过敏性结肠炎;

◎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瓣膜病;

◎更年期综合征;

◎肩凝痛;

◎失眠;
半夏泻心汤

【条 文】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经典配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方 证】

1、上腹部满闷不适,有轻度胀痛,但按之无抵抗感;

2、恶心、呕吐、腹泻、腹鸣等胃肠道症状;

3、烦躁,内热感,多梦或失眠;

4、舌苔薄腻或黄腻;

【归 经】本方证为厥阴病证

【现代临床应用】

◎急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口腔溃疡;

◎肠易激综合征;

◎失眠;

◎口臭症;

◎药物的胃肠道反应;

◎急性胃肠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8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