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川大黄(麸炒)1两,川芎1两,甘草半两,黄芩(微炒)半两,枳壳(麸炒)半两。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麸疮、斑疮,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 每用1钱,水1盏,紫草少许,煎5分,温服。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麻黄散--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处方】麻黄(去节.一钱)、白术(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川芎(一钱)、甘草(炙.一钱)、汉防己(一钱)、当归(去芦.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羌活(去芦.一钱半)、远志(去心.一钱半)、川升麻(八分)、桂心(半钱)、茯神(去木.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虚寒颤,心惊掣悸,语声混浊,口歪冒昧,好笑,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入竹沥半盏,再煎一二沸。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麻黄散--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处方】麻黄(去节.七钱)、附子(炮.去皮脐.七钱)、天麻(七钱)、防风(去芦.七钱)、细辛(去苗.七钱)、杏仁(炮.去皮尖.七钱) 、菖蒲(七钱)、白蒺藜(七钱)、桑白皮(七钱)、白花蛇肉(酒浸.七钱)、荆芥(七钱) 麝香(另碾.二钱半)。
【功能主治】治肺脏中风,心胸气促,项背强硬,皮肤不仁,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同和匀,每服二钱,薄荷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麻黄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诃子皮(去核)、款冬花(去芦.枝.梗)、甘草,各五两;麻黄(去根.节)一十两,肉桂(去皮.不见火)六两,杏仁(去皮、尖,麸炒)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脚手冷痹,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喘,膈上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好茶一钱,同煎八分,食后,夜卧,通口服。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药末入茶和匀,沸汤点或干咽亦得。
【注意】忌鱼、酒、猪肉、腥臊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麻黄(去根、节)300克,款冬花(去芦、枝、梗)、诃子皮(去核)、甘草(爁)各150克,肉桂180克(去皮,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好茶3克,同煎至120毫升,食后及夜卧时服。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药末入茶和匀,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鱼、酒、炙熄、猪肉、腥臊之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麻黄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麻黄(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疹出不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麻黄散--《圣惠》卷七十四
【别名】防风独活汤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芎?3分,当归2两(锉,微炒),羚羊角屑半两,酸枣仁1两,川升麻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口噤语涩。
【用法用量】防风独活汤(《普济方》卷三三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麻黄散--《圣惠》卷九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当归1两(锉,微炒),川升麻1两,知母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去心),桂心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白术1两,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7日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烦躁;唾脓血,泄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麻黄散--《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槟榔半两,黄芩3分,独活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3分,犀角屑3分,赤茯苓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少力,语涩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麻黄散--《圣惠》卷十九
【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乌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白术3分,茵芋3分,防风3分(去芦头),蛜(虫祁)1分(微炒,去足),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血痹,肌肤不仁,四肢缓弱。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麻黄散--《圣惠》卷十九
【处方】麻黄3两(去根节),芎?1两,莽草1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五加皮1两,白术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湿痹,面如针刺,身体不仁,汗出短气,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麻黄散--《圣惠》卷十九
【别名】海桐皮汤
【处方】麻黄2两(去根节),天门冬3两(去心,焙),汉防己1两,海桐皮1两(锉),丹参1两,桂心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2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湿痹,肌肤不仁。
【用法用量】海桐皮汤(《圣济总录》卷二十)。
【摘录】《圣惠》卷十九
麻黄散--《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柴胡半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5月或7-8月,卒患时气,烦热口乾,心躁头痛,四肢烦疼,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麻黄散--《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两,石膏2两,柴胡1两(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5月6月,伤寒头疼,壮热,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目录1拼音2《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姜黄散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圣惠》卷八十:姜黄散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姜黄散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4.5姜黄散的临床应用4.6摘录 5《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姜黄散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姜黄散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赤水玄珠》卷十二:姜黄散 7.1处方7.2功能主治7.3姜黄散的用法用量7.4摘录 8《医略六书》卷三十:姜黄散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8.5各家论述8.6摘录 9《妇人良方》卷二十:姜黄散 9.1处方9.2功能主治9.3姜黄散的用法用量9.4摘录 10《普济方》卷二一四:姜黄散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0.5摘录 11《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姜黄散 11.1处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1.5摘录 12《妇人良方》卷一引《专治妇人方》:姜黄散 12.1处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2.5摘录 13《博济》卷三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 14《圣惠》卷七十五 14.1方名14.2姜黄散的别名14.3组成14.4主治14.5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4.6制备方法14.7附注 15《活幼口议》卷二十 15.1方名15.2组成15.3主治15.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备方法 16《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16.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6.5制备方法 17《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17.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17.6用药禁忌 18《杨氏家藏方》卷五 18.1方名18.2组成18.3主治18.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8.5制备方法 19《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19.5制备方法 20《普济方》卷二八五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姜黄散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姜黄散*姜黄散药品说明书 1拼音 jiāng huáng sǎn
2《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姜黄散
3《圣惠》卷八十:姜黄散
4《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姜黄散
如蛀牙疼,去姜黄加蝎梢。
5《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姜黄散
6《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姜黄散
7《赤水玄珠》卷十二:姜黄散
腰以下痛者,加海桐皮、当归、芍药。
8《医略六书》卷三十:姜黄散
9《妇人良方》卷二十:姜黄散
10《普济方》卷二一四:姜黄散
11《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姜黄散
12《妇人良方》卷一引《专治妇人方》:姜黄散
13《博济》卷三
14《圣惠》卷七十五
15《活幼口议》卷二十
16《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17《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18《杨氏家藏方》卷五
19《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20《普济方》卷二八五
古籍中的姜黄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一]产后血块攻筑疼痛 为散空腹温酒调下二钱匕。治产后血块攻心腹刺痛,姜黄散方姜黄当归(切炒)蒲黄桂(去粗皮)生干地黄(焙...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血淋第十七 ,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凤髓经》姜黄散治小儿血淋方。上姜黄一味,为细末。每服半钱,酒...
《邯郸遗稿》:[卷之一]经候 ,脐腹冷痛,恶心,胀满,至晚则剧者,宜四乌汤、姜黄散,或艾煎丸。【姜黄散】姜黄川芎肉桂蓬术丹皮红花...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小便淋沥第十三 无误也。又一《玉诀》小儿淋沥候歌一同,云∶先与姜黄散,(方见血淋门,《凤髓经》方同。)次与石韦散(...
《女科指要》:[卷一经候门]痛经
川大黄 四川卧龙。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 有沙粒感。 『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目录1拼音2《全国中草药汇编》:蝌蚪 2.1拼音名2.2蝌蚪的别名2.3来源2.4生境分布2.5功能主治2.6蝌蚪的用法用量2.7摘录 3《中华本草》:蝌蚪 3.1出处3.2拼音名3.3英文名3.4蝌蚪的别名3.5来源3.6原形态3.7生境分布3.8性状3.9蝌蚪的药理作用3.10性味3.11归经3.12功能主治3.13蝌蚪的用法用量3.14附方3.15各家论述3.16摘录 附:1用到中药蝌蚪的方剂2古籍中的蝌蚪 1拼音 kē dǒu
2《全国中草药汇编》:蝌蚪
3《中华本草》:蝌蚪
2.《纲目》:蝌蚪生水中,虾蟆、青蛙之子也。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2.Rana plancyi Lataste3.Rana limnocharis Boie.
采收和储藏: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
2.金线蛙,体长50mm左右,雄蛙略小,头略扁,头长宽几相等,吻钝圆,吻棱不显,眼间距小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鼻孔在吻与眼之间;鼓膜大而明显,几与眼径等大,紧接在眼后;犁骨齿两小团。指趾端尖圆,指长顺序3,1,4,2,第1,3指几等长,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后肢粗短,胫跗关节前达眼与鼓膜之间,左右跟部仅相是,趾间几全蹼,第4,5跖间之蹼达跖基部,并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跖突发达成刃状,外跖突小。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1对宽厚的背侧褶自眼后至胯部,有时在后端不连续,褶的最宽部分几与上眼睑等宽,颞褐不显;腹面光滑,肛部有疣。生活时背面色绿或橄榄绿;背侧褶及鼓膜棕黄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股后方有1知黄色纵纹,这纵纹下面有1条较宽的酱色纵纹,腹鲜黄色或带有棕色点,尤以咽及胸部更为明显。雄性有1对咽侧内声囊,第1指有婚垫。
2.习居于有莲花的池塘内,平时多匍匐在荷叶上或居于较大的池塘内或湖边。产卵季节46月。蝌蛘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3845mm;尾端尖细,口角及下唇乳突。
资源分布:1.黑斑蛙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金线蛙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以2%的蝌蚪提取液培养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C),结果:生长曲线显示蝌蚪提取液可抑MELC生长;联苯胺染色反应显示MELC胞浆中血红蛋白的合成随提取液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蝌蚪提取液有诱导MELC发生终末分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亦证明蝌蚪提取液使处于G2+M期的细胞数降低,而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升高。
2.《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用到中药蝌蚪的方剂 秘传蝌蚪散 ánkēdǒusǎn《幼科指掌》卷四:方名:秘传蝌蚪散组成:蝌蚪(阴干)2两,黄柏2两,苍术2两,矾...
蝌蚪拔毒散 、川大黄(研极细末)各等分,虾蟆子(初夏时,河内蝌蚪成群,大头长尾者,捞来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
推水散 (不以多少,新瓦上焙干,4月间采,又名水仙子,乃蝌蚪也),干姜1两(炮),乌梅肉1两(焙秤),汤瓶堿...
一笔描 o《疡医大全》卷八引周鹤仙方:方名:一笔描组成:蝌蚪数升,冰片34分。主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凡...
观音露 四《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引杨季明方:观音露:处方:蝌蚪70个,滴乳香2钱,净没药2钱(研细末),蟾酥末...
更多用到中药蝌蚪的方剂
古籍中的蝌蚪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编辑外科心法要诀]肿疡敷贴类方 肿与痰包,降丹银黝人中白,寒水白及醋研消。又方:蝌蚪拔毒散主治:此散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敷之...
《外科心法要诀》:[卷二]肿疡敷贴类方 痈疽疔肿与痰包,降丹银黝人中白,寒水白芨醋研消。蝌蚪拔毒散此散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敷之神效。...
《外科方外奇方》:[卷一]围药部 )皮硝(一两)草乌(一两)去大黄明矾、乳香没药。蝌蚪拔毒散寒水石净皮硝川大黄等分。研极细末。蝌蚪不拘...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二诸毒门]蛊毒 病转剧。皮肉如腹内胀满。状如虾蟆。若成蛊吐出。成蝌蚪裂而死。蜣螂蛊者。脉缓而散。病发之时。腹内疼。胸...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一足部]敦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7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川韭丸
下一篇: 川黄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