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川连枳桔汤

中医世家 2023-05-03 11:43:13

川连枳桔汤

处方 : 枳桔汤加川连、橘皮。

功能主治 : 热积胸痹。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症因脉治》卷三

什么是五绝法?

乳香治狂、五绝疗法,古代医疗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有效验方! 皂荚消毒,不拘奇疡恶毒

用生皂荚去籽弦及筋络捣烂,用酽醋调敷,立愈。如或不愈可再敷,有奇效。此方不见经传,方书亦未载,系民间疗法。若贫人缺医少药,卒生恶疡,用之甚便。

吴萸奇效

昔蔡中丞[1],苦痰饮。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酸不食。忽得一方,用茯苓、吴茱萸两味等分,热水泡之,水凉即换,共浸泡七次,晒干,为蜜丸,名“吴仙丹”。一般祛痰方,无逾此者。口舌生疮,用吴茱萸为末,醋调贴足心,过夜便愈。能引热下行。屡试屡验,真奇方也。

川椒杀虫

凡虫啮腹痛者,面白唇红,时发时止。虫见椒则伏。仲景蛔厥乌梅丸,用川椒奇验。惟外用洗药不可用川椒,否则洗后皮肤起痕。

丁香治口臭

武则天称帝,大臣多阿附之。诗人宋之问患口臭,常含公丁香于口中,以去其臭,便于接近武后,时人多生议论,讥为文人无行。丹溪曰:脾有郁火,溢于肺中,浊气上行,发为口臭,以丁香含之是扬汤止沸耳,釜底抽薪的方法,惟以香薷煎汤浓服其效甚捷。

乳香治狂

有治癫狂的效方名灵菀辰砂散。原砂一两,乳香、炒枣仁各五钱,酒送下,恣饮沉醉,听任熟睡一二日,勿动,惊醒则不可治。《本事方》加人参一两名宁志膏,煎之为浓汁如膏状尤效。

桃叶发汗

凡伤寒风痹,发汗不出。以火煅地,用水洒之,再铺干桃叶二三寸,席卧温覆取大汗,敷粉(一般夏日用化妆敷粉)极燥,病即瘥。另一方用麦麸、蚕砂用法同上。效果亦佳。

便秘辨证施治

东垣曰:杏仁下喘治气,桃仁疗狂治血,俱治大便秘,当分气血。昼便难属气,夜便难属血,妇人便秘,不可过泄。脉浮属气,用杏仁、陈皮;脉沉属血,用桃仁、陈皮,审证下药,便秘即除。(静山按:不分男女老幼,便秘以草决明又称决明子当茶饮,屡用皆效)。

乌梅化恶肉

痈疮后,生恶肉。乌梅烧存性,研末敷之。食梅齿龈者[2],嚼胡桃易解。衣生霉点者,梅叶煎汤洗之。捣洗葛衣亦佳。

青皮治乳疾

丹溪曰:乳房属阳明,乳头属厥阴。乳母或因忿怒郁闷,厚味酿积,致肝气不舒,故胃窍不得出。胃热甚,故血沸腾而化脓。亦有其子有滞痰膈热,含乳而睡,虚气致生结核者,初起便须忍痛揉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治法以青皮疏肝滞,石膏清胃热,甘草节能行浊血,瓜蒌消肿导毒;或加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刺、当归,佐以少许酒。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捷。久则凹陷,名乳岩,不可治矣!

反胃奇方

有人三世反胃,得一方。柿干(柿饼上生柿霜)同干饭,日日食,不饮水,遂愈。《产宝》云:“产后呃逆烦乱。柿饼一个,煮汁热饮。”

木瓜趣谈

昔有患足痹者,趁舟。见舟中一袋,以足倚之。比及登岸,足已善步矣。询袋中何物?乃木瓜也。郑甸一曰:木瓜乃酸涩之品,世用治水肿腹胀误矣。有大僚,舟过金陵,爱木瓜芬馥,购数百颗,置之舟中。举舟人皆病溺不得出,医以通利药罔效。迎予视之,闻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彻去此物,溺即出矣,不必用药也。于是尽投江中,顷之溺皆如旧。

骨蒸嗽热

李时珍曰:火降痰顺,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效者不效,渴者不渴矣。一妇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劳。以枇杷叶、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通等分,大黄减半。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

荔枝

妇人血气痛,荔枝核煅存性。香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或米饮下,名蠲痛散。荔枝核双结,其形颇似睾丸。凡?疝卵肿,用荔核煅存性,加茴香、青皮各炒为末,酒服奇效。

松子胡桃

海松子50g,胡桃仁100g,共研。炼蜜和服,每次一匙,治肺燥咳嗽神效。

痘与保元汤

新安汪机,明代名医,号石山。著《本草汇编》颇多发明。治痘症虚寒不起,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紫草多效。间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药之不精,思之至忘寝食。忽悟曰:“白术燥湿,茯苓渗水,宜痘浆之不行也,乃减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固名保元汤。”

周痹

经曰:“内不在脏腑,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命曰“周痹”。《金鉴》曰:“周同脉痹不相移”。痛不移处宜加狗脊。

桔梗妙用

李时珍曰:枳桔汤治胸中痞满不痛,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甘桔汤治咽喉口舌诸病,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也。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王好古加味甘桔汤,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吐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腹痛加黄芪;发斑加荆芥、防风;疫毒加牛蒡、大黄;不得眠加栀子。

五绝疗法

葛生曰:“凡遇五绝之病,用半夏末吹入鼻中即活,盖取其能作嚏也。五绝谓:缢死,溺死,压死,魇死,产死也。(静山按:救之应在未断气时,方有奇效)。

咳嗽抉微

李时珍曰:“脾无湿不生痰,故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汪刃庵曰:“有声无痰曰咳,盖伤于肺气。有痰无声曰嗽,盖动于脾湿也。有痰有声曰咳嗽,或因火,因风,因寒,因湿,因虚劳,因食积宜分证论治。大法治嗽当以治痰为先,而治痰又以顺气为主,宜半夏、南星燥其湿,枳壳、橘红利其气,肺虚加温饮之味,肺热加凉泻之剂。

二陈汤与半夏

赵继宗曰:二陈汤治痰,世医执之。内有半夏,其性燥烈,若风寒湿食诸痰,则相宜。至于劳痰失血诸痰,用之反能燥血液而加疾。按古有三禁,血家、汗家、渴家忌之,然亦间有用之者。

玉真散

《是斋方》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治破伤风,刀伤,扑伤如神,名“玉真散”。破伤风者,药敷疮口,温酒调下二钱。童便调灌二钱,连进三服可活。

人面疮

唐时有人膊上生疮如人面,能饮酒食物,亦无他苦。遍投诸药,悉受之,至贝母,疮乃颦眉,灌之数日,成痂而愈。人面疮则笔者生平所未见。开原名医孙乐堂先生曾遇一人面疮,据说真如人面,似乎有五官但均似是而非,有一口可吃东西,孙氏以马齿苋治愈。

柴胡陷胸汤简介

目录1拼音2《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柴胡陷胸汤的用法用量2.4摘录 3《伤寒大白》卷三:柴胡陷胸汤 3.1处方3.2功能主治3.3摘录 4《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4.1方名4.2组成4.3功效4.4主治4.5柴胡陷胸汤的临床应用 附:1古籍中的柴胡陷胸汤 1拼音 chái hú xiàn xiōng tāng

2《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

2.1处方

柴胡3克 姜半夏9克 小川连2.4克 苦桔梗3克 黄芩4.5克 栝楼仁15克(杵)小枳实4.5克 生姜汁4滴(冲服)

2.2功能主治

和解兼开降。主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者。

2.3柴胡陷胸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3《伤寒大白》卷三:柴胡陷胸汤

3.1处方

柴胡、瓜蒌、半夏、黄连、甘草、青皮、枳壳。

3.2功能主治

开豁气道。主伤寒,胸满心烦,发热。

3.3摘录

《伤寒大白》卷三

4《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4.1方名

柴胡陷胸汤

4.2组成

柴胡1钱,姜半夏3钱,小川连8分,苦桔梗1钱,黄芩1钱半,栝楼仁(杵)5钱,小枳实1钱半,生姜汁4滴(分冲)。

4.3功效

和解开降达膜。

4.4主治

少阳结胸,症见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用柴胡枳桔汤未效者。现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

4.5柴胡陷胸汤的临床应用

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李某某,女,55岁,营业员,198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11年前患急性胆囊炎后,常觉有胁胀痛,近年来渐觉怠倦乏力,大便艰涩,23日方一行。前日突觉右胁胀痛难忍,恶寒发热,口苦,胸闷,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少,面色黯黄,精神不振,舌苔薄黄,脉沉细。证属肝胆湿热气滞,然因病久体弱,不可过用苦寒攻剂,当辛开苦降,调达气机,予柴胡陷胸汤加郁金10g,木香10g,2剂之后,大便畅行,证情减轻,再进4剂,诸证消失。②急性支气管炎《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胡某某,男,40岁,工人,1981年1月27日初诊。病人素体清瘦,面白无华,胃纳不佳。五天前开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咽痒,咳嗽吐少许白稠痰,自服西药后,头痛恶寒鼻塞减轻,但咳嗽频频,痰多黄稠,微觉喘急,汗出畏风,动则发热,口粘苦,脘闷不饥,苔白黄而腻,脉濡滑。证展风寒咳嗽化热,痰热互结,而表邪未净,当透表清热,化痰止咳,用柴胡12g,黄芩10g,黄连5g,姜半夏10g,瓜蒌仁15g,枳实10g,桔梗10g,生姜15g,杏仁10g。连进3剂痊愈。

古籍中的柴胡陷胸汤 《伤寒大白》:[卷三]胸满 等豁痰,或用瓜蒂散吐法。伤寒胸满心烦发热者,柴胡陷胸汤。胸满连胁,加青皮、枳桔。若尚带太阳表症,加...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七节·夹痞伤寒 若胸膈不宽。寒热似疟者。轻则柴胡枳桔汤。重则柴胡陷胸汤。气食相搏者。神术汤加减。气血互结者。清肝达...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三章·表里寒热]第一节·表寒证 津津汗出而解。谓之和解。轻者柴胡枳桔汤。重者柴胡陷胸汤选用。若发寒时身痛无汗。发热时口渴恶热。太阳...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栝蒌仁三钱。枳壳桔梗各二钱五分。黄连二钱。名柴胡陷胸汤。若脉弱虚发热。口渴不饮水者。人参倍用。加麦...

《先哲医话》:[卷下]多纪庭

百通汤是怎样一个方子?

头痛在侧:或兼寒热往来者,少阳经伤风也,宜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柴胡、竹茹、玉竹、黄芩、白芍、钩藤各三钱,甘草一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
头痛在前:或兼发热口渴者,阳明经伤热也,宜加味升葛汤。花粉四钱,白芍、葛根、黄芩、白芷各三钱,升麻、甘草各一钱。
雷头风痛:或偏在左在右者,阳虚中寒也、宜艾炙盐摩法。艾茸、射香作小粒,炙痛处,再用附子未和盐摩之,再内服百通汤[见下方]。
头痛如碎:每遇阴雨更甚者、真阳不上头也、宜加味百通汤。白术、黄芪、党参、附子各三钱,干姜二钱,甘草一钱,葱白三根。
头痛如破:兼见呕吐涎沫者,肝经寒饮上逆也。宜加未吴茱萸汤。吴茱萸二钱,党参、茯苓、桂枝、半夏、白芍各三钱,细辛五分,甘草一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头晕郁冒:其人烦渴闷满者,火挟痰上泛也,宜加味银菊汤。银花、花粉、茯苓、旋复花、黄芩、柴胡、杏仁、竹茹各三钱,菊花、甘草、枳壳、蒲荷各一钱。
头晕飘摇:,其人两颧发赤者,肾经虚火动也,宜加味地黄汤。熟地四钱,山茱萸、茯苓、丹皮、山药、泽泻、附子、麦冬、元参、磁石各三钱,牛膝二钱、肉桂、川芎各一钱,细辛五分。
耳呜耳聋:或兼口苦寒热者,少阳经风热也,宜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复各三钱,人参、炙甘草各一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
耳呜耳聋:或兼胁痛善怒者,肝经之火郁也,宜加味泻肝汤。当归、生地,柴胡、黄芩、栀子、泽泻、胆草、车前子、牡蛎各三钱,木通二钱、青皮、甘草各一钱。
耳呜耳聋:并无障碍壅闭者,肾虚阴气逆也,宜加味磁朱丸。熟地四钱,磁石、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茱萸各三钱。朱石、菖蒲各一钱,五味子五分。
大眼角肿:或兼头痛恶寒者,太阳经风热也,宜加喊败毒散。柴胡、黄芩、玉竹、归尾、花粉各三钱,前胡、赤芍各二钱,羌活、独活、木贼、银花、甘草、连翘各一钱,蝉退七个。
小眼角肿:或兼口苦耳呜者,少阳经风火也,宜加喊柴胡汤。沙参、白芍、柴胡、黄芩、当归、胆草、牡蛎各三钱,菊花二钱,木贼、青皮、银花、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蝉退七个。
下眼皮肿:以及绕眼红销者,阳明经风热也,宜加味银翘汤。白芍、黄芩、生地、白芷、花粉、青葙子各三钱,葛根石膏各二钱,银翘、甘草、枳壳、银花、红花各一钱,蝉退七个。
目内痒痛:以及赤白云翳者,肝经风湿热也,宜加味泻肝汤。归尾、元参各三钱,桅子、黄芩、胆草、银花、赤芍、泽泻、柴胡、防风、荆芥、车前子各二钱,木贼、木通、青皮、枳壳、红花、甘草各一钱,细辛、酒军各五分,蝉退七个。
目光晦涩:恍唿不能远视者,心脾两虚也,宜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黄芪、当归、磁石、酸枣仁各三钱,远志、益智仁、甘草、朱砂各一钱,龙眼三枚,五味子五分。
口吐酸水:或兼腹满头痛者,肝木乘脾土也,宜加味吴茱萸汤。吴茱萸二钱、党参、黄连各三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口苦而渴:或兼咽干目眩者,少阳经相火也,宜加味柴胡汤。柴胡、黄芩、党参、花粉各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
口甜而腻:或兼不思钦食者,脾经伤厚味也,宜加味香砂汤。半夏、茯苓、藿香各三钱。神曲、砂仁、山楂各一钱。
口淡无味:兼见腹满多唾者,脾虚中有寒也,宜加味理中汤。茯苓四钱、党参、白术、陈皮各三钱,炙甘草、生姜各二钱。
口中肿痛:兼见发渴饮水者、胃中火上冲也,宜时方甘露饮。批把叶、天冬、麦冬、生地、熟地、黄芩、茵陈、石斛各三钱,枳壳、甘草各一钱。
口燥舌干:或兼消渴引钦者,胃中阴液枯也,宜加喊地黄汤。熟地、山药,党参、麦冬、泽泻、元参、花粉、葛根、山茱萸各三钱,五味子一钱。
口中腥臭:或兼吐血衄血者、胃中有燥热也,宜清阳宁血汤。当归、白芍、黄芩、党参、麦冬、藕节、生地各三钱,黄连、蒲黄各二钱,酒军、枳壳、甘草各一钱。
凡舌有苔:或兼口苦溺黄者,三焦经郁热也,宜加减柴胡汤。当归、白芍、麦冬、车前子、花粉、知母、滑石各三钱,柴胡、黄芩各二钱,甘草一钱。
舌尖赤痛:或生钜子红点者,心经游火也,宜加减泻心汤。黄芩、赤芍、丹皮、生地、花粉、牛旁子各三钱,黄连、当归、连翘、车前子各二钱,木通、甘草各一钱。
舌苔黄燥:兼见喝引饮者,胃中有热邪也,宜加味白虎汤。知母、石膏、花粉、生地各三钱,酒军、甘草、枳壳各一钱。
舌苔滑润:兼见二便清利者,真寒而假热也,宜加味益元汤。附片、党参、白术、麦冬各三钱,干姜、黄连、知母、吴茱萸各二钱,五味子八分,艾叶一钱、葱白三根,童便一杯。
舌黑生刺:手脚日哺潮热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调味承气汤加味。芒硝、大黄、枳壳、厚朴各二钱,甘草五分。
舌生黑刺:心烦不得安卧者,心火之亢盛也,宜银翘泻心汤。黄芩、生地、花粉各三钱,黄连、黄柏、炒桅、白芍、银花、竹茹各二钱,连翘、草梢各一钱,灯芯一束。
鼻流清涕:如有窒塞不通者,肺经受风寒也,宜加味香苏饮。紫苏、杏仁、桔梗各三钱,香附、陈皮、辛夷各二钱,蒲荷、甘草各一钱。
鼻根红赤:凡内干燥结煤者,阳明经燥气也,宜加味升葛汤。石膏四钱,葛根、黄芩生地、白芍、杏仁、花粉各三钱,白芷、银花、连翘各二钱,升麻、枳壳、甘草各一钱。
鼻中流血:或兼头晕口喝者,阳明经血燥也,宜加味甘露钦。生地、熟地、黄芩、麦冬、天冬、茵陈、石斛、藕节各三钱,茅根、赤芍各二钱,枳壳、蒲黄、银花、甘草各一钱。
鼻中生疮:无论肿痛塞痒者,肝肺经痰火也,宜三白注鼻丹。白矾、火硝,硼砂各等分,研极细未吹鼻中,内再服加味升葛汤。[方见上面]
牙齿疼痛:由于生虫蚀剥者,风湿热所化也,宜乌梅化虫散。石育三钱、乌梅三枚,黄连二钱。川椒、干姜、黄柏、明雄、铅粉各一钱、细辛,枯矾各五分。
牙齿肿痛:或兼口舌皆痛者,胃经之风火也、宜清热去风汤,枯芩、石膏、丹皮、白芍、银花各三钱,知母、白芷、防风、连翘、豆根各二钱,枳壳、甘草、牛膝、牛蒡子、各一钱。
牙痛不肿:或肿不利凉药者、肾中之虚火也,宜加减八味丸。熟地、获芩、泽泻、丹皮、山茱萸、白芍、麦冬、骨碎补各三钱,山药二钱,牛膝一钱,附子一钱五分、安桂八分。
喉咽红肿:其色多带痰粘者,风火之雍塞也,宜加味甘桔汤。山豆根、连翘、炒栀、荆芥、甘草各一钱,桔梗、花粉、枯芩、旋复、射干各二钱,贝母、杏仁各三钱,薄荷五分,枳壳八分。
咽喉白烂:其声嘶小不出者,火热乘肺余也。宜滋肺百合汤。百合、银花、紫菀、知母、甘草、桑叶、五倍子各一钱,天冬、花粉各二钱,杏仁、生地、麦冬各三钱。
咽中疼痛:生黄起泡起点者,湿热之结气也。宜清散薄荷汤。羌活、薄荷各五分,荆芥、柴胡、槟榔、草果、枳壳、连翘各一钱、射干二钱,杏仁、僵蚕、知母、黄芩各三钱、蝉退五个。
咽中生蛾:壅塞关隘不通者,心经火上逆也。宜加减导赤散。生地、竹叶、皂刺、牛蒡子、黄连各三钱、知母二钱,枳壳、甘草、木通、灵仙、酒军各一钱。山甲二片,薄荷、羌活各七分。
凡红喉证:无论痈蛾肿起者,总属血分热也。宜哙点胆矾丸。熊胆、皂刺、硼砂、火硝、郁金各一钱,胆矾三分,麝香一分,蜣螂二枚,大黄五分,牛黄一分,为末,蜜丸,点睑喉间。有痰则吐去。
凡白喉证,无论癣烂疳蚀者,总属气分热也。宜吹睑珠黄散。珍珠、明雄、硼砂、甘草各一钱,牛黄三分麝香一分。
胸前胀满:兼见口渴胁痛者,少阳气不畅也,宜加减柴胡汤。荷梗三钱。半夏、人参黄芩、杏仁、瓜萎霜、旋复花各二钱。柴胡、积壳、甘草各一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 胸前痹痛:兼见痛而彻背者,心肺之阳郁也,宜爪萎薤白汤加减。桂枝、生姜、爪萎、薤白各三钱。枳壳一钱。清酒一盏。
胸前胀满:饭后更痞满者,胃虚而生痰也,宜香砂六君子汤。广香、砂仁、半夏、甘草各二钱。白术、茯苓、党参、陈皮各三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 胸前结痛:不可触近按摩者,水火相搏结也,宜消息陷胸汤。葶苈、大黄、枳壳、黄连各一钱。杏仁三钱、瓜萎一枚、甘草五分。
胸前胀满:游走有声而呕者,膈上有水饮也,宜加味二陈汤。陈皮、贝母、桔梗、苏子各二钱,茯苓、法夏、苡仁、白术、生姜各三钱,甘草、枳壳、白芥子各一钱。
胸前疼痛:彻背彻心不止者,寒气相攻冲也,宜乌头赤丸方。干姜、附子、乌头、赤石脂各三钱,蜀椒二钱。
胸前烦痛:口酸口苦闷郁者,火气之结滞也,宜肃清人浮气汤。柴胡、黄芩、桔梗、枳壳、丹参、当归、旋复、尖贝、茯苓、车前子、炒桅各二钱,菖蒲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
大腹绞痛:闭闷不得吐泻者,脾实而热闭也。宜加味三物汤。枳壳、厚朴、大黄、甘草各一钱,白芍、黄芩、杏仁各三钱、
腹中切痛:兼见吐泻厥冷者,脾虚发霍乱也。宜仲景理中汤。人参三钱、白术三钱、干姜三钱、甘草炙二钱 。
腹中胀满:饭后倦怠反饱者,脾虚少运化也。宜加味六君汤。白术、云苓、人参、生姜、芡实各三钱、陈皮、半夏、砂仁各二钱,麦芽 木香、甘草各一钱、大枣三枚。
腹中胀满:兼见大便溏泄者,湿甚则濡泄也。宜时方胃苓汤。云苓、猪苓、苍术、白术各三钱、陈皮、桂枝、白芍、泽泻各二钱、甘草、厚朴、大枣二枚生姜三片
腹中疼痛:有物自脐冲上者,肾气之奔豚也。宜肾气奔豚汤。桂枝、云苓、苡仁、附子各三钱,白术、甘草各二钱、大枣二枚
腹中疼痛:有物自左冲上者,肝气之奔豚也。宜肝气奔豚汤。黄连、香附、牡蛎各三钱 云苓二钱、荔核研,三枚、乌梅二枚,吴茱萸一钱、
腹中大痛:有物突起拒摩者,虚寒见实象也。宜大建中原方。人参三钱、饴糖三钱 蜀椒二钱、干姜二钱、
腹痛喜按,舌上有白花点者,内有蛔虫扰也。宜醋制乌梅丸。当归、党参、桂枝、附片、黄柏各三钱,黄连、干姜、川椒各二钱、细辛一钱、乌梅七枚 。
腹中绞痛,串走两脇鸣痛者,痰饮之积聚也。宜加味二陈汤。陈皮、半夏、云苓各三钱、前胡、白芥子、苏枝各二钱 ,甘草一钱。
腹中刺痛,脉涩痛如刀锥者,瘀血之阻滞也。宜加减桃仁汤。桃仁、蒲黄、赤芍、白芍、黄芩、香附、归尾各三钱、青木香 灵脂各二钱、川芎、甘草、郁金各一钱。
腹中猝痛,由伤风邪而得者,肝气侮脾土也。宜柴胡桂枝汤。半夏、人参各三钱、柴胡、桂枝、黄芩、白芍各二钱、青皮、甘草各一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腹中猝痛,由伤邪祟而得者,皆血乱正气也。宜加减正气散。苍术、党参、云苓、龙骨各三钱、陈皮一钱,木香、桂心、天麻、半夏各二钱,大枣三枚生姜五片麝香少许
小腹满疼,由于小便不通者,膀胱之水结也。宜加味五苓散。白芍、白术、云苓、猪苓、泽泻、杏仁各三钱,桂枝二钱。
小腹满痛,小便仍然通利者,胞宫之血结也。宜加减桃仁汤,灵脂、归尾、香附、蒲黄各三钱,赤芍,黄芩、白芍各二钱 。郁金、木香、桃仁、甘草各一钱,川芎八分 。
小腹绞痛,绕脐上下难忍者,下焦之寒疝也。宜乌头羊肉汤。当归三钱、生姜三钱、羊肉四两、乌头二钱
小腹旁痛,以及软肋俱痛者,厥阴血不和也。宜当归四逆汤。橘叶、当归各三钱,桂枝、白芍、生地、云苓、香附、灵脂、台乌、艾叶各二钱,甘草、川芎、木通各一钱,细辛五分。
小腹疼痛,得屁腹鸣乃快者,小肠气不和也。宜普明橘核丸。荔枝、楝子 橘核、香附各三钱、查核二钱、小茴一钱、吴萸一钱
小腹疼痛,由于淋阅血虚者,胞宫瘀与热也。宜下瘀清热汤。黄芩、丹皮。桃仁、归尾、生地各三钱,白芍、黄柏
你自己参考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76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