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猪牙皂角30克(打碎)丝瓜子36克 北细辛9克 干蟾酥1.5克
制法 : 先将牙皂、丝瓜子用新瓦文火炙千存性,共研细末,再加上好大梅片1.8克,杵匀,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 : 通关开窍。主单、双乳蛾,喉闭牙紧。一切气闭。
用法用量 : 吹鼻,连连得嚏,喉闭能开,喉蛾能消,牙紧亦松。
摘录 : 《喉科心法》卷下
打鼾绝不仅仅是口腔呼吸器官的炎症,而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其真正的“病根”就是“神疲”。由于气行不畅,又使血流受阻、氧气匮乏(中医把这种病态现象叫做“气血不调”、“气不盈室”、“气滞血瘀”)。打呼噜需及时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打呼噜还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所以对于打呼噜切不可听之任之。 普通打鼾,对 健康 影响不大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
中医认为, 肺司呼吸,开窍于鼻 。它是人体跟天气、外界沟通的孔窍。所以肺有病,首先就会体现在鼻子上。而鼻子如果吸入了六淫邪气,最先伤的器官就是肺。如果肺的功能正常,人的呼吸就会顺畅,就不会打呼噜。同样,鼾声如雷,成天吵得别人睡不着的话,说明你的 肺出问题了 。
现在的女人打呼噜的挺多的,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生活方式,把肺给伤到了。比如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平时喜欢穿露背装,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对于 养生 而言却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后背有两块肩胛骨,这两块骨头平时能把后背给盖住。为什么要盖这儿呢?
因为后背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第一个就是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肺气就是从这输送到体表的。肺俞穴往上边一点,在肩胛骨边儿上,有一个穴位,叫魄户,也就是魄进出的门户。我们常说“三魂七魄”,魂指的是人的精气,“魄”指的是人的形骸。魂与魄不是游离于外的,其中“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所以魂魄平时是藏于肝与肺中的。
人进入睡眠状态时,“魂”是休息的,而“魄”却在工作,所以说哪怕是在熟睡当中,我们仍然可以正常地呼吸。但是如果你成天穿露背装,这两个穴位就会暴露于外。再加上现在办公环境里一般都有空调 ,冷气就会从 魄户 长驱直入,这样肺就会受伤 。
肺的宣降气机失常,人就会打呼噜。
比如很多人以前不打呼噜,往往是淋了雨感冒后才打呼噜的。有的不单打呼噜,还打喷嚏。这其实就是人体的一种自保,因为风寒束肺,人打几个喷嚏就可以宣通肺气,使气机通畅。
《医学心悟》就记载:“救落水,以其人横伏水牛背上,沥出腹中之水,如无牛以凳代之,随用通天搐鼻散,吹鼻孔中,得嚏则活。”这里的“通天搐鼻散”就是通关散的加减方,目的就是为了宣通肺气。
打喷嚏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治打嗝,《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取嚏止嗝的方法。 打嗝虽说不是大事,但很不雅观,特别是在重要的场合。
中医认为打呃是胃气上逆,为什么也要调肺呢?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降则周身之气皆降”,“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通已,大惊之亦可已”(出自《灵枢·杂病》)。
“以草刺鼻”必定不安全,我们可以用柔软的纸代替,刺激鼻孔,打几个喷嚏就好了。
如果说打喷嚏还有可取之处的话,那么打呼噜就完全是有害无利了。我们说了, 打呼噜是气行不畅。气是用来推动血行的,气一滞,血就会凝,时间一久,就会在体内产生淤血 。
瘀血又会阻碍新血的生成,血不能上供于脑,就会导致脑缺氧;血不能上容于面,人的脸色就会发黄、失去光泽;血不能供于心,就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一些中风、心脏病患者会在夜间突然死亡,其“元凶”就是打呼噜 。所以说,对于打呼噜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受寒引起的打鼾怎么治
可以 取10粒花椒,用滚开的水泡,待温后连续喝上几天 就可以了。花椒不但可以食用,还有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花椒性辛、热,有小毒,入脾、胃、肺、肾经。
《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所以用花椒泡水喝,便可以起到驱除体内寒气的效果。另外,一些老年人还喜欢用花椒水泡脚,为的也是祛寒扶阳。
还有一个原因也会打呼噜,就是痰阻气道。
用中艾堂宣肺理气的药艾条艾灸 大椎、肺腧、中府 同样可以起到扶阳驱寒的效果。
生活中大家可能会发现,爱打呼噜的多是肥胖之人,特别是一些大胖子,打呼噜就像打雷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胖人多痰湿的缘故。 “痰”是津液的凝聚
现代人喜欢吃大鱼大肉,“鱼生火,肉生痰”,这些东西吃得多了,脾胃就消化不了,这样就会形成痰湿。因此,中医才认为,“脾胃为生痰之源”。一个人体内有痰湿,就会影响到肺的宣降功能,气机不畅,人就胸闷易喘。
痰再阻气道 ,这就叫“肺满”了。空气进入到气道的时候被这些东西堵住了,这个人就 会喘、会咳,睡觉时就爱打呼噜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就是从源头上切断痰湿的生成。
平时 少吃些大鱼大肉,多吃些蔬菜,再用一些宣肺的药,把痰液给排出来 。宣肺的药有哪些呢? 最常见的就是陈皮。 《本草纲目》认为陈皮有三大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
益脾胃便可从源头上阻断痰湿的生成,破滞气则可宣肺开窍,畅通气机。陈皮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做汤,比如陈皮排骨汤。但要注意冷水入锅,水太热了下锅会有苦味。另外还可以用来炒菜,比如陈皮炒猪肝,或是泡水喝。
这里给大家推荐 艾灸膻中、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 对于化痰止鼾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丝瓜络、桔梗也有宣肺化痰的效果 。丝瓜络就是等丝瓜老后、干枯掉再采摘下来,剥掉外面的皮,去掉籽后得到的丝状物,一般人们喜欢拿它来洗东西。其实它还可以入药。
《本草再新》就记载,它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如果你家里有丝瓜络的话,就要充分利用起来,每次用5克煮水喝,1天1次,对于化痰、通经络有很好的效果。《本草通玄》认为“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很多吸烟的人会痰多、嗓子痛、咳嗽、打呼噜很响,这时可以去药店买些桔梗泡水喝,即能宣通肺气,又能促进瘀痰的排出,帮助排毒。
古人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对于疾病也是如此,只有在它露出征兆之时铲而除之,如此才能得享天年。
避免高温作业,多喝水以补充水分,如中暑应:
夏天在我国的南部或中部旅游,骄阳似火,白天汗流浃背,夜晚汗湿枕席,闷热难熬,若不能适应,体内积蓄的热量散发不出就会中暑。有慢性病的人或老年人,更容易中暑。中暑时先是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和四肢无力,这是中暑的前兆。如注意不够,发生重症的中暑,体温可能会上升到40~41℃,就能昏倒,甚至有生命危险,应立即进行抢救。
(1)轻症中暑者,可以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药物,并在太阳穴两侧与人中穴涂清凉油或风油精,或用民间刮痧疗法。
(2)中暑较重,应在头部放凉毛巾,或用塑料口袋盛凉水放头部降温,以防脑水肿。同时用凉水或酒精擦全身,或将病人浸入冷水内几分钟,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在擦浴同时,用风扇吹风散热。
(3)单方治疗。取大蒜数瓣捣烂,取蒜汁掺入温开水适量,经口灌下;或用鲜韭菜汁滴入鼻孔内。
(4)针刺治疗。可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和叶宜等穴位。
(5)中成药治疗。可用通关散吹入鼻孔。重症中暑病情危重,应尽快送医院,给予降温补液、提升血压等急救。
功效不大
1.治中风,芹菜洗净后打取汁,每服3、4汤匙,1日3次,连服7日。
2.治中风闭证,牙关紧闭,气粗痰喘,两手握拳,用老姜汁、童便灌之最妥,盖姜能豁痰开闭,童便能降火下气故也。
3.治中风仆地,大蒜1把,路上热黄土搀和研烂,以新汲水和之,去渣,撬开齿灌之。
4.中风身直不得反复、槐皮(黄白者)30克切细,酒2盏煎1盏,稍稍服之。
5.治卒中不省人事,生白矾9克,研末,姜捣汁调灌。
6.治暗风猝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鼻。
7.治中凤中痰不省人事,香油1杯,生姜汁半盏灌之。
8.中风不省人事,得病之日便进此药,免成废人。柏叶1把,葱白1把,连根研细如泥,无灰酒1大盅煎一二十沸,去渣温服,不饮酒者,分作四五次服。
9.治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气欲绝者。用巴豆去壳,纸包捶油出尽,去豆,用纸作捻,或加牙皂末捻烧熏人鼻内即醒可治。
10.中风痰厥。香麻油1盏,灌人口中,仍用鹅毛探吐,痰涎立出。
11.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等。用威灵仙一味,冬三月丙丁、戊已日采,洗净,焙干,为末。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饭和捣为丸,如桐子大。每服2O丸至30丸,温酒下。或用威灵仙,阴干为末,每日空心温酒调二钱匕服,可渐加至六钱匕,利过两行则减之,病除乃停服。
12.治中风身直不能伸屈者,刮取枳树皮1升,酒3升,渍1宿,服5合至1升,酒尽再造服。
13.治中风,腹痛,用好酒煎羌活,取汁饮之。
14.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兼治诸厥,急用针刺十指角离甲1韭叶许,出血立苏。
15.治中风角弓反张,鸡屎白9克,酒5杯,用竹筷顺搅一千遍,饮之,小儿减半,日服2次。
16.治中风、中气昏倒者,仓猝之际,急以手大指,拾其人中即醒。如不效,用通关散吹鼻,即提起其头,有嚏可治。
17.地龙10条,捣汁,加白糖调服。
18.猫肉炖服,可治半身不遂。
19.桑叶6克,水煎服,日2次,适于摇头不止,言语不利,口流涎水者。
20.治中风昏迷,高热不语,下肢不温,用生附子(或盐附子)研末,醋调如饼,敷足心涌泉穴。
21.治中风不省人事,痰涎上涌,白茅根1束,矾未9克,茅根煎水,冲明矾,频频灌服。
22.治如上,用竹沥3克与生姜汁数滴和匀,用调羹频灌。
23.治中凤昏倒,不省人事,生姜嚼碎,不拘多少、向患者面上天庭等处频擦,又以生姜汁滴(男左女右)眼角内。
24.治脑出血、脑内血肿,水蛭焙干为末,每次3克,1日3次口服,连用4周为1疗程。
导读: 炎热的天气, *** 辣的阳光,很容易让人中暑烦躁,那么怎么样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呢??中暑?接下来我给大家推荐一些防方法以及中暑的治疗方法。
防
专家建议,,家庭药箱中应增加仁丹、(丸)、十滴水、金银花露等解暑中成药。专家,老年人和儿童更应预防中暑,要做到多喝水,避免暴晒,勤用温水洗脸。平时多喝绿豆汤、菊花茶等饮品
仁丹:由丁香、陈皮、薄荷脑、冰片、檀香、豆蔻、藿香、肉桂、朱砂等制成。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呕的功效。在夏天,天气太热容易导致伤暑、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可口服或含化仁丹,成人每次10粒至20粒。儿童一般含服5粒左右就好,不宜多服。因为仁丹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
: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消化不良等。所以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肠鸣泄泻者可以服用。需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金银花露:是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剂,气味清香,甘凉润口,是饮剂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
另外,金银花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菌,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儿童也可以放心食用。
十滴水:由鲜姜、大黄、辣椒、丁香、八角茴香、樟脑、薄荷脑、乙醇等组成。对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疼、胃肠不适等,可起到祛暑散寒作用。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故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立即服用十滴水。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另外,忌用。
夏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
发生中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分为以下四型辨证论治。
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人参,生地黄等加减,水煎服。若烦躁明显者加麦冬;欲吐者加;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玄参1。
中成药可选用益元散,每次6克,每日两次;或避瘟散,每次0.6克,凉开水送服或吸入鼻孔;或十滴水,每次2.5~5毫升,每日两次。
暑犯心包致神昏谵语
症见猝然昏倒或昏狂谵语,身热肢厥,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滑数,指纹紫暗,直达命关。
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取清营汤加减:生地黄,玄参,麦冬(去心),丹参,连翘,金银花,黄连等加减,水煎服,加羚羊角(研细末)冲服。昏狂重者加郁金,石菖蒲;烦渴欲吐者加竹叶;瘀血重者加桃仁,红花。
中成药可选用,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或紫雪丹3~6克,或无极丸,每次10~20粒,每日1~2次。
暑热亢盛致肝风内动
症见昏眩欲倒,四肢挛急,头项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治宜镇肝熄风,开窍醒神。取加减:赭石,芍药,玄参,龙骨,牡蛎,,天冬,生麦芽,甘草,怀牛膝,钩籐等加减,水煎服。四肢挛急者加止痉散;烦热者加生石膏,栀子;烦躁不安或抽搐酌加羚羊角(研细末)冲服;有痰者加天竺黄,胆南星;头痛重者加夏枯草。
中成药可选用行军散,每次0.3~0.9克,每日1~2次;或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或卧龙散,每次0.3克,每日1~2次。
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
症见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发作时昏倒仆地,气息短促,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微,沉缓,指纹多淡滞。
治宜益气固脱,益阴复阳。取参附汤加减:人参,制附子,山药,白术等加减,水煎服。汗出不止者加黄芪,山萸肉,锻龙牡;血压低者加生脉散;兼血瘀者加丹参,田七。
中成药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或痧药,每次10~20粒,每日1~2次;或周氏回生丸,每次10丸,每日3次,姜汤送服。
热少喝咖啡啤酒
高温天气和太阳曝晒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在全年最酷热的气候即将到来之际,美国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联盟副主席,首席临床专家迪尼恩·沃伊塔提醒,糖友们一定要注意避暑。
糖尿病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排汗功能,炎热和潮湿的环境身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因此,糖友防暑格外重要。沃伊塔建议,遵循以下7个简单的要求,糖友在高温天气下仍然可以健康生活。
1.抹点霜。沙滩、游泳池和公园是夏季纳凉好去处。沃伊塔表示,糖友外出时最好抹上霜,避免被阳光直射,晒伤会引发血糖升高。
2.经常测血糖。活动和气温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因此胰岛素的注射量也要依据“最新数据”。
3.保持凉爽。要不时地进入空调房间或气温较低的地方纳凉。应该在空调房间进行,或者选择早晚气温较凉爽的时候。
4.药物也要防晒。药物应该置于温度较低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晒。
5.防止脱水。脱水会人的血糖控制能力,导致血糖紊乱。
6.少喝咖啡和酒。高温天气应少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如碳酸饮料、啤酒等。这是因为二者都有利尿作用,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脱水。在炎热的夏天,最佳饮料就是矿泉水或凉白开。
7.警惕中暑征兆。大量冒汗、面色苍白、肌肉痉挛、疲劳乏力、头晕目眩、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都是中暑症状。专家建议,糖友更应该警惕轻度中暑或中暑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炎炎夏季如何正确预防中暑
夏日炎炎,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那么怎样避免中暑的发生呢?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耐热不可少
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可以长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那么这时就应进行耐热,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直接吹。
别等口渴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新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
充足睡眠很重要
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但睡眠时应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
总结: 以上盘点的这些防暑热方法,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为了这个夏季过的更健康,大家不妨照着以上的方法去做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7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吹鼻蝉壳散
下一篇: 吹鼻通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