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潞党参6钱,天门冬4钱,生赭石(轧细)8钱,清半夏3钱,淡苁蓉4钱,知母5钱,当归身3钱,柿霜饼5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
功能主治 : 中气不旺,胃气不能息息下降,而乘虚上干,致痰涎并随逆气上并,以壅塞贲门,而生噎膈反胃者。
临床应用 : 噎膈一叟,年六十余得膈证,向愚求方。自言犹能细嚼焦脆之物,用汤水徐徐送下,然一口咽之不顺,即呕吐不能再食,且呕吐之时,带出痰涎若干。诊其脉关后缓弱,关前又似滑实,知其上焦痰涎壅滞也。用此汤加邑武帝台所产旋覆花二钱,连服四剂而愈。
用法用量 : 若服数剂无大效,当系贲门有瘀血,宜加三棱、桃仁各2钱。
各家论述 : 治此证者(膈证),当以大补中气为主,方中之人参是也。以降逆安冲为佐,以清痰理气为使,方中之赭石、半夏、柿霜是也。又虑人参性热,半夏性燥,故又加知母、天冬、当归、柿霜,以清热润燥,生津生血也。用苁蓉者,以其能补肾,即能敛冲,冲气不上冲,则胃气易于下降。且患此证者,多有便难之虞,苁蓉与当归、赭石并用,其润便通结之功,又甚效也。
摘录 : 《衷中参西》上册
消化系统的癌症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等。食管癌主要是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引起食管癌的原因尚不明了,但饮食所致的慢性刺激(如长期饮烈酒和强烈刺激性食品)、进食过快、过热、过粗、慢性口腔炎症、口腔内化脓性病变、食管的某些疾病(如缺铁性假膜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病、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等均可能为本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等,食管镜检查可以确诊。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与饮食、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样息肉、肥厚性胃炎及手术后残胃等疾病患胃癌的发病率高,被称为癌前疾病。胃癌的预后决定于诊断及治疗时胃癌发展的程度,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90%~95%,而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大大降低。结肠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其中又以直肠癌为多见,大多数可经肛门指诊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而确诊。原发性肝癌是指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癌。本病早期可毫无临床症状,往往因为甲胎球蛋白、B超普查或剖腹治疗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中晚期出现肝区或上腹部疼痛,腹胀,乏力,消瘦,腹泻,发热,黄疸、腹水、胸水以及转移灶症状。其发病主要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有密切关系。胰腺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癌占大多数;继发性者少见,多由于毗连器官癌肿如胃癌等扩展或转移而来。无论哪种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手术都是最佳的选择。 中医认为消化系肿瘤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气盛实有关,而临床辨证为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痰浊凝结等诸多证型,但病在消化系统,属于中医之肝胆脾胃肠病变,总的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扶助正气,使后天得以正常运转,促使病情稳定。中医药以参赭培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损者,疗效显著。 参赭培气汤加减:党参15克,天门冬6克,生赭石30克,清半夏9克,肉苁蓉12克,知母5克,旋覆花12克(包),威灵仙15克,川贝母9克。 气噎作痛,每因为情绪波动加重者,加香附9克,青皮5克,山栀子9克,枳壳12克;阴分不足,津液枯槁,形体消瘦,大便于结,状如羊屎者,加沙参24克,苏木9克,郁金9克,大黄5克,生地15克,赤芍12克,白芍15克。 根据《江苏中医》,1994,(11):22,张文杰报道:运用参赭培气汤与张仲景之旋覆代赭汤化裁成灵仙代赭汤治疗消化系统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胆癌、胰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治疗146例,缓解率2.51%,有效率30.75%,稳定率52.05%,恶化率47.94%。处方:太子参、生黄芪、枸杞子、薏苡仁、威灵仙、代赭石、白花蛇舌草、莪术、半夏、枳实、猪苓、茯苓、甘草。加减法:胃癌加天花粉、白芍、三棱;肠癌加败酱草、仙鹤草、茜草;肝癌加八月札、半枝莲、夏枯草;胆癌加丹皮、山栀子、茵陈蒿;胰癌加龙葵、虎杖、蚤休。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症状按症论治,如胸骨疼痛加延胡索、罂粟壳;胁肋胀痛加柴胡、郁金;脘腹疼痛加制香附、徐长卿;恶心呕吐加竹茹、法半夏;便溏加沉香、补骨脂;便秘加瓜蒌仁、大黄;肛门重坠加白术、木香;黄疸加石膏、知母;低烧加银柴胡、地骨皮;积聚加鳖甲、炮山甲。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历史
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一类,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可谓历史悠久,经历了基础奠定、理论成熟、学术繁荣和提高发展等不同阶段。
1.基础奠定阶段
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古人对肿瘤就有所了解,那个时期的甲骨文上已记载“瘤”的病名,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先秦时期的《周礼》记载了与治疗肿瘤一类疾病有关的专科医生——“疡医”,其日:“疡医掌肿疡……之齐。”所主治的“肿疡”就包含现今临床上的肿瘤,并主张内外结合治疗,其中内治“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调之”。外治则用“祝药,……杀之齐”。“祝”意为用药外敷,“杀”是用药腐蚀恶肉。“祝”、“杀”都为现代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说明了公元前n世纪古人对肿瘤的治疗方法已有了深刻认识。
对于肿瘤疾病较系统的认识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开始的,该书奠定了中医肿瘤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书中所述“昔瘤”、“肠覃”、“石瘕”、“癜瘕”、“癖结”、“膈中”、“下膈”等病症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肿瘤的症状相类似,如“噎膈不通,食饮不下”与食管、贲门癌所致梗阻症状相似。《内经》对肿瘤的病因病机也作了论述,认为肿瘤形成与正气虚弱、外邪侵袭、七情内伤均有关系,如云:“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灵枢·九针》云:“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者也。”认为外邪侵袭,可致肿瘤发生。《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美其食……其病皆痈疡。”此处的痈疡,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有体表溃疡的肿瘤,指的是饮食不节能致体表肿瘤。《灵枢·百病始生》云:“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指的情志不畅,则易患肿瘤疾患,这与现代临床认识肿瘤的病因相符。《内经》中所提出治疗原则,如“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对当今防治肿瘤疾病仍然有指导意义。
继《内经》之后,秦越人所著《难经》更详细论述了某些内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成因机制,如《难经·五十六难》对积聚病的病位、病性和具体症状均有记述,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与预后提出了:“积者,阴也,故沉而伏,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积部,肿块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死不治。聚者,阳气也,阳伏而动,六腑所生,其始发无根本,其痛无常处,可移动,虽困可治。”并对“五脏之积”作了大致的区别和描述,以指导后世防治肿瘤临床实践。
秦汉时期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白术、大黄、半夏的效用与治疗肿瘤疾病有关,其中有治疗肿瘤一类疾病的中药达150余种,大多现仍为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胃反”、“积聚”及妇科肿瘤等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处方用药有较为详细的阐述,还较明确地指出了某些肿瘤的鉴别与预后,书中的许多方剂如鳖甲煎丸、大黄廑虫丸等至今为临床治疗肿瘤所常用。
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起因由脏腑“蓄毒”而生。华佗治疗噎膈反胃方中有丹砂腐蚀药物,对体表、黏膜的肿瘤的外治方法有明的治疗效果。秦汉时期已有外科治疗方法,也用于治疗肿瘤疾病,如《后汉书·华佗传》就有关于外科手术割治胃肠肿瘤类疾病最早记载,开创了人类手术治疗内脏肿瘤的先河。
总之,秦汉时期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为后世肿瘤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理论成熟阶段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对中医肿瘤的认识理论逐渐趋于成熟。
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是一部针灸专著,书中载有大量的使用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如噎膈、反胃等内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当时医生的急诊手册,书中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过程有全面的认识,认为“凡症见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节,便害饮食,转赢瘦。”书中使用海藻治疗瘿病,一直为今人所沿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肿瘤病因证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肿瘤疾病病因、病机与症状,如“症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表明当时对肿瘤的认识理论已十分成熟,书中还记载运用肠吻合术、网膜血管结扎法治疗肿瘤疾病,这在肿瘤治疗学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出现了“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和“血瘤”等分类。和《千金要方》同时代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诸多治疗肿瘤的方药,使用大量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僵蚕等,为后世使用虫类药物治疗肿瘤提供了借鉴,特别是用羊甲状腺治疗瘿瘤的病例,开创了内分泌治疗肿瘤的方法,对后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从这一阶段的医药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到了隋唐时期,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识理论已十分全面而成熟,为后世中医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学术繁荣阶段
宋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医学理论日益丰富,中医防治肿瘤的理论也不断充实,对肿瘤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提到用麝香膏外贴治疗“癌发”。《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描述更为详细,认为癌症是“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提出了癌有“穿孔透甲”和易于浸润、转移的性质。由宋政府主持编撰的《圣济总录》论述了体内气血的流结或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可能产生肿瘤疾病,并载有类似肝肿瘤的肝著、肝壅、肝胀等病的证治。《严氏济生方》记载有割治手术与药物结合治疗肿瘤的病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对乳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述其早期可治、晚期难治的特点。
金元时期,刘完素力倡寒凉用药以治疗火热病,对后世用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法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用凉膈散治疗噎膈就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从正《儒门事亲》一书,力主祛除邪气而用攻法,但其在治疗噎膈、反胃等肿瘤类疾病时也非常重视辨证论治。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创立补中益气汤、通幽汤等,对于癌瘤患者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朱丹溪倡“相火论”,对“反胃”、“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治疗,主张以“润养津血,降火散结”为主,并创立大补阴丸、琼玉膏等方。在《丹溪心法》中对乳岩、噎膈、积聚痞块的形成、演变、预后和治疗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明代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和《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提出了对噎膈、反胃等病的不同治法,还提出及早治疗轻浅病证以防止噎膈等肿瘤类疾病的发生。
陈实功《外科正宗》对乳癌症状有细致描述,书中提及“坚硬、木痛、近乳头垒垒遍生疮瘩”等特征,并认为治疗肿疡、肿瘤类疾病要内外并重,尤以调理脾胃为要。王肯堂对肿瘤类疾病也有较深人的认识,在《证治准绳》中记载了乳癌、噎膈等病因病机及预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丰富的抗肿瘤药物如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百余种。《外科启玄。血瘤赘篇》记载采用割除法、药线结扎法治疗外突明显而根部细小的肿瘤、蒂状纤维瘤。《外科证治全生集》详细记载了内服、外敷药物以治疗乳癌、恶核、石疽等。
清代已开始强调肿瘤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吴谦主撰的《医宗金鉴》提出,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也是可以治愈而“带疾而终天”的,这与我们现在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就能带病生存的观念是一致的。吴氏还认识到肿瘤生长的部位多与脏腑、经络有关,如认为“乳岩”属于肝脾病变,崩漏、带下等属于肿瘤类病者多属冲、任二脉病变,口腔肿瘤多属于心脾两经的病变,喉部肿瘤是由肺经郁热,更兼多语损气而成。明清时期的医药文献中,还有关于类似阴茎癌、舌癌等的记载,清代高秉均在其《疡科心得集》中描述了“肾岩翻花”发病过程,还把“舌疮”、“失荣”、“乳岩”、“肾岩”列为四大绝症,已充分了解了恶性肿瘤预后不良。
明清时期,中医肿瘤学术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肿瘤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提出了肿瘤应当及早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特别是了解到更多的药物对肿瘤有治疗作用,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
4.提高发展阶段
清末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对肿瘤的认识开始了中西医的汇通时期,随着现代医学的渗透,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也有了显著进步和提高。清末王清任创立的“逐瘀汤”系列对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用阳和汤、犀黄丸、千金托里散内服,蟾蛤外贴,确立了许多有效治癌方。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早期代表,在其所著的《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书中所论“痞滞”证类似胃癌、肝癌、胰腺癌等,他认为痞满、积聚、症瘕等肿瘤类疾病与气血瘀滞脏腑经络有关,提倡活血化瘀治法。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在“治膈食方”中提出用参赭培元汤治疗膈证,阐释了食管癌与胃底贲门癌的病因病机与治则,强调补中逐瘀法则,为扶正固本法治疗癌肿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中西医汇通思路研究肿瘤从清末开始一直影响到现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领域利用现代技术从实验和临床角度对肿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断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中医肿瘤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中医将传统中医理论与实验、西医学、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一体,多方位研究肿瘤的防治方法,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明显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有关肿瘤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挖掘,系统研究了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肿瘤的研究成果,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编写了一批有关中医肿瘤的教材和著作,用于指导临床,并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2)在文献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肿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中医的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外因和体质因素三个方面,病机主要有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内聚、热毒内蕴四个方面,且正虚为肿瘤成因之本,邪实为肿瘤之标,肿瘤疾患多虚实夹杂。根据肿瘤的病因病机,将中医治疗肿瘤法则定为扶正与祛邪两大类,祛邪又可分为活血化瘀、祛痰利湿、清解毒热等治法。
(3)证实了许多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具有抗癌作用中药的疗效,并研究了抗癌作用机制。发现中药抗癌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扶正药物主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间接起到抑瘤抗癌作用,并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生命;祛邪药物主要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扶正常与祛邪共同起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4)从大量的验方人手筛选抗癌有效中草药,并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从中研发抗癌中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作为化疗药物,如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莪术油制成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山慈姑提取秋水仙碱治乳癌;鸦胆子油治疗肝癌和宫颈癌等,这些药物目前均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药。
(5)针对放疗、化疗所引起的副作用,中药具有减毒和增效作用。近年来研究不断证实,在放疗、化疗同时,根据临床辨证论治配用中药,不仅可以增加抗癌效应,还能减轻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目前中西治疗方法并用治疗癌症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总之,现代中医学从预防到治疗肿瘤方面均显示了明显优势,中医药方法作为抗癌手段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抗癌研究技术与方法日益提高与发展,在治疗癌症这一疑难疾病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代赭石用于肝阳上亢证。
2、代赭石用于血热吐、衄、崩漏等血证。
3、代赭石若属肝火上冲,常与菊花、夏枯草、黄芩、钩藤同用,以平肝降火。若兼肝肾阴亏,常与生地、白芍、牡蛎、龟甲同用以育阴潜阳。
4、代赭石治噎膈上下不通,食入即反,可配人参、天冬、苁蓉以培补气津,通降胃气,标本兼治,如《衷中参西录》参赭培气汤。代赭石又善下气降痰,治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既可单用本品,也可配伍他药,因于痰湿阻滞者,常配半夏、橘皮、旋覆花。因于热壅肺气者,常配桑白皮、瓜蒌。如与补益肺肾之人参、山药、山茱萸等同用,亦治下虚上盛之喘促。
5、代赭石用于肺胃之气上逆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70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参贝陈皮
下一篇: 参赭镇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