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此药大解肌热快膈。
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炮制 : 上俰咀。
功能主治 : 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并宜服之。若因感冒发热,亦如服养胃汤法,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汗即愈。面有馀热,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热退为期,不可预止。虽有前胡、干葛,但能解肌耳。既有枳壳、橘红辈,自能宽中快膈,不致伤脾,兼大治中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毋以性凉为疑,一切发热皆能取效,不必拘其所因也。小儿、室女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 :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 : (易简方)不用木香,只十味。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 木香15克 紫苏叶 干葛(洗)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前胡(去苗)人参 茯苓(去皮)各23克 枳壳(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 :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 益气解表,宣肺化痰。主虚人外感风寒,内伤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或痰积中脘,眩晕嘈杂,怔忡哕逆。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若因感冒发热,以被盖卧,连进数服,微汗即愈;面有余热,更宜徐徐服之,自然平治;若因痰饮发热,但连日频进此药,以退为期,不可预止。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功能主治 : 主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
用法用量 : 以水500毫升,煮苏木,取250毫升,去滓,调参末,随时加减服。
摘录 :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引胡氏方
功能主治 : 风寒壮热,体重头痛,痰嗽壅盛。痘家气虚外感。
各家论述 : 风寒客于外,故用紫苏、干葛以发表;痰嗽壅于内,故用半夏、前胡、桔梗、陈皮、茯苓以安里;邪去之后,中外必虚,人参、甘草急固其虚。此则表和而痘易出,里和而气不虚,表里无失,斯良剂矣!
摘录 : 《医方考》卷六
功能主治 : 中风,鼻流清涕,恶风喘嗽。
用法用量 : 生姜引。
摘录 : 《幼科发挥·附方》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解发痘疮。主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功能主治 : 小儿痘疹发热,恶寒咳嗽者。
用法用量 : 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 : 《片玉痘疹》卷三
制法 : 上锉。
功能主治 : 小儿伤风、伤寒,发热咳嗽,痰涎,喘急,未明痘疹,疑似之间。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热服;或调紫草膏热服。表汗更佳。
摘录 : 《古今医鉴》卷十四
功能主治 : 宽中快膈。主秋月伤寒,发热头疼咳嗽,或中脘痞满,呕吐痰水,及感冒风邪,头疼鼻塞,憎寒壮热,名曰重伤风。
用法用量 : 方中羌活、苍术用量原缺。咳嗽,加五味子5分,杏仁7分;久嗽有肺火,去人参,加桑白皮、杏仁各8分;鼻衄,加麦门冬、山栀仁(炒黑)、乌梅、茅根各1钱;呕逆,加砂仁5分;脾泄,加白术、黄耆、白扁豆、莲肉各1钱。
摘录 : 《医便》卷三
制法 : 上(口父)咀,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诸般咳嗽。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和匀,好酸醋浸1宿,慢火炒,复浸1宿、再炒,以醋干为度,为细末。心嗽面赤流汗,干姜汤下;肝嗽眼中泪出,乌粟米汤下;肺嗽上气喘气,桑白皮汤下;脾嗽不思饮食,生姜汤下;胆嗽令人不睡,生姜自然汁下;冷嗽,夜间多嗽,葱白头汤下;热嗽日间多嗽,蜜汤下;暮嗽涕唾稠粘,生姜汤下;气嗽肚腹胀满,青皮汤下;伤风嗽流涕,荆芥防风汤下;肠嗽痰结成块,五味子汤下;产嗽背疼,黄蜡汤下;痨嗽,四肢羸瘦,秦艽汤下;血嗽连声不止,当归汤下。
摘录 : 《摄生众妙方》卷六
功能主治 : 妊娠跌打动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 有外感者,加葱白4寸;腹痛,减蕲艾,加砂仁4分。
摘录 : 《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 : 人参1两(另末),苏木2两。
功能主治 : 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
用法用量 : 二味参苏饮(《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管见良方》)、参苏散(《永类钤方》卷十九)、小参苏饮(《得效》卷十四)、人参苏木散(《杏苑》卷八)、参苏夺命丹(《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摘录 : 《妇人良方》卷二十二引胡氏方
功能主治 : 妊娠感冒发热,头疼骨痛,半身不遂,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 : 咳嗽,加五味。
摘录 :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功能主治 : 妇女虚热,孕妇咳嗽喘息急者。
摘录 :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处方 : 前胡3分,人参3分,紫苏叶3分,茯苓3分,桔梗半两,木香半两,半夏(汤)半两,陈皮半两,枳壳(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 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 :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 : 参苏汤(《普济方》卷四○三)、人参前胡散(《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十味参苏饮(《保婴金镜录》)、冲和汤(《济阳纲目》卷十一)。本方改为丸剂,名“参苏丸”、“参苏理肺丸”(见《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局方》(淳佑新添方)有干葛;《易简方》有干葛,无木香。哕者,加干葛;腹痛,加芍药。
各家论述 : 1.《古今名医方论》:叶仲坚曰,此咳嗽声重,痰涎稠粘,涕唾交流,五液无主,寒湿稽留于胸胁,中气不固可知矣,故以人参为君;然非风寒之外邪来侮,则寒热不发,而痰涎不遽生,故辅以紫苏、干葛;凡正气虚者,邪气必盛,故胸膈满闷,辅以陈皮、枳壳,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于心下,非辛燥不除,故用茯苓、半夏,少佐桔梗以开之;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任前胡之降;欲解表者,必调和营卫,欲清内者,必顾及中宫,此姜、枣、甘草之所必须也。名之曰饮,见少与缓服之义。2.《医方集解》: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摘录 : 《三因》卷十三
用法 : 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功效 :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临床应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泄泻等病症。1.上呼吸道感染: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8例。疗程为7日。疗效评定以1年内上感未发作或发作在1次以内者即为显效。结果: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河南中医》2007年第2期)2.毛细支气管炎:以本方合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3例,与利巴韦林和青霉素钠加葡萄糖盐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3例对照。2组均进行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喘憋者静滴氨茶碱。1个疗程均为7日。疗效评定以1周内症状全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即为治愈。结果:治愈2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河南中医》2004年第4期)3.泄泻(个案):患者为脾肺气虚,邪客太阴所致泄泻,以本方补气健脾,鼓邪外出。每日1剂,2剂后,大便次数转少,黏液减少。原方继用10剂告愈。半年后机遇,言病未复发。(《陕西中医》1995年第2期)
方解 : 方中苏叶发散表邪,利气宽中;葛根解肌发汗,人参益气补脾,苏叶、葛根与人参合用,则无发散伤正之虞;半夏、前胡、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木香、枳壳、陈皮理气宽胸,醒脾畅中;茯苓健脾渗湿以消痰;甘草补气安中,兼和诸药。煎服时,少加生姜、大枣为引,协苏、葛可调营卫以助解表,合参、苓调和脾胃,以助扶正。诸药配伍,散补并行,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表寒证重,宜将荆芥、防风易葛根;头痛甚,加川芎、白芷、藁本;气滞较轻,去木香。
现代研究 :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喘证、咳嗽、冠心病、自汗、发热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提高免疫力、抗病毒作用。
方歌 :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苏饮有很强的功效和作用,它的主要使用方法为煎服,将参苏饮与水、生姜、红枣一起煎服便可以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其研末后煎水送服。一般来说参苏饮的价格不贵,我们在药店都可以买到这个药品。但是需要主要如果我们想要使用这个药品,最好是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不要自己给自己开处方。
1.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太平圣惠方》 E.《医方集解》
2.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太平圣惠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我国第一部成药药典是:
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我国现存载方最多的古方书是:
A.《太平圣惠方》 B.《千金方》 C.《普济方》 D.《伤寒明理论》 E.《医方集解》
5.首推以病证分类的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景岳全书 》
E.《普济方》
6.以下哪一项不属“八法”的范畴:
A.汗、下 B.温、补 C.固、通 D.消、和 E.清、吐
7.“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论述,始见于: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普济方》 D.《黄帝内经》 E.《本草纲目》
8.有关君臣佐使的含义,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A.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臣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D.臣药即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E.使药包括引经药、调和药
9.以下哪一项不是组成变化的方式?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 D.治法更换变化
E.剂型更换变化
10.由小承气汤变为厚朴三物汤属: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
E.以上都不是
11.由人参汤变为理中丸属:
A.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 B.药量、剂型同时变化 C.药味、剂型同时变化
D.剂型更换变化 E.药量增减变化
12.煎药用具忌用:
A.沙锅 B.瓦罐 C.搪瓷器 D.铁锅 E.铝锅
13.有关服药时间,如病在上焦者宜:
A.食后服 B.早上空腹服 C.食前服 D.临睡服 E.不拘时服
14.补益剂服药时间宜:
A.食后服 B.空腹服 C.食前服 D.临睡服 E.不拘时服
15.煎煮解表剂时宜用:
A.文火 B.武火 C.先文火后武火 D.先武火后文火 E.以上均不宜
16.瓜蒂散属于“十剂”中的:
A.宣剂 B.泄剂 C.轻剂 D.通剂 E.重剂
17.消法的适应证,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气血聚结证 B.痰浊壅聚证 C.食滞虫积证 D.水湿停滞证 E.燥屎内结证
18.大枣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治疗次要症状 B.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 C.制约君药的毒、烈性
D.起反佐作用 E.治疗兼证
19.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组成变化的依据?
A.兼证的有无 B.邪正的虚实 C.病情的轻重 D.医生的用药习惯
E.体质的强弱
20.麻黄汤可用治:
A.外感风寒表虚证 B.外感风寒表实证 C.外感风寒,咳逆痰喘证
D.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 E.以上均不是
21.麻黄汤治证的表现无:
A.汗出 B.恶寒发热 C.头疼身痛 D.舌苔薄白 E.脉浮紧
22.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败毒散 C.小青龙汤 D.麻黄汤 E.桂枝汤
23.桂枝汤组成药物中无:
A.桂枝 B.芍药 C.炙甘草 D.干姜 E.大枣
24.桂枝汤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2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配伍意义是:
A.调和营卫 B.发散风寒 C.解肌发表 D.养阴和营 E.调和脾胃
26.患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治宜:
A.麻黄汤 B.麻杏甘石汤 C.三拗汤 D.桂枝汤 E.九味羌活汤
27.九味羌活汤组成药物中无:
A.白芷 B.川芎 C.生地 D.黄连 E.苍术
28.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治宜:
A.羌活胜湿汤 B.麻杏甘石汤 C.桂枝汤 D.九味羌活汤 E.麻黄加术汤
29.药物配伍上,体现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的方剂是:
A.九味羌活汤 B.麻黄汤 C.桂枝汤 D.麻黄加术汤 E.三拗汤
30.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的方剂是:
A.小青龙汤 B.麻黄汤 C.麻杏薏甘汤 D.桂枝加芍药汤 E.九味羌活汤
31.小青龙汤中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肺止咳 B.敛阴止汗 C.涩肠止泻 D.滋阴敛液 E.以上均不是
32.患者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
A.麻杏甘石汤 B.桂枝汤 C.麻黄汤 D.止嗽散 E.桑菊饮
33.银翘散的功用是:
A.辛温解表,清热解毒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C.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D.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E.辛凉透表,和胃益气
34.患者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
A.麻黄汤 B.桂枝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败毒散
35.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宜:
A.桑菊饮 B.止嗽散 C.麻黄汤 D.银翘散 E.桂枝汤
36.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泄热 D.止咳化痰 E.清胃宣肺
37.败毒散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E.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38.有关败毒散中配人参的作用的论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资汗源,不致汗之无汗
D.调补正气,防邪深入 E.纯为补虚而设
39.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治宜:
A.小青龙汤 B.参苏饮 C.败毒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
40.参苏饮的功用是:
A.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B.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C.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D.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E.以上均不是
41.组成中无桂枝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桂枝加桂汤
42.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麻杏甘石汤 C.败毒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
43.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是:
A.银花、桑叶 B.连翘、菊花 C.连翘、桔梗 D.杏仁、荆芥 E.竹叶、薄荷
44.大承气汤的功用是:
A.清热凉血 B.峻下热结 C.轻下热结 D.缓下热结 E.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45.下列哪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病证: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 C.阴虚肠燥证 D.热厥属里热积滞者 E.痉病属里热积滞者
46.患者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治宜:
A.小承气汤 B.调胃承气汤 C.黄龙汤 D.大承气汤 E.葛根芩连汤
47.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代表大承气汤的治法:
A.通因通用 B.上病下取 C.急下存阴 D.釜底抽薪 E.增水行舟
48.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A.化滞通结,清热解毒 B.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C.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D.清热解毒,消肿通结 E.攻下热结,急下存阴
49.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肉苁蓉 C.芒硝 D.干姜 E.人参
50.温脾汤的功用是:
A.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C.攻逐寒积,消肿散结
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E.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51.济川煎的功用是:
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C.攻逐寒积,温中补虚
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E.以上均不是
52.下列关于麻子仁丸组成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甘草 B.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C.调胃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D.调胃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甘草
E.大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
53.黄龙汤的功用是:
A.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B.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E.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54.十枣汤的服用时间是:
A.中午 B.清晨 C.晚上 D.睡前 E.饭后
5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共有药物是:
A.人参 B.黄芩 C.柴胡 D.青蒿 E.枳壳
56.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B.和解少阳,和胃化痰 C.清胆利湿,健脾益气
D.调和肝脾,行气解郁 E.分清化浊,利胆退黄
57.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功用的方剂是:
A.逍遥散 B.四逆散 C.小柴胡汤 D.蒿芩清胆汤 E.银翘散
58.组成中同时含有白术、白芍的方剂是:
A.补中益气汤 B.逍遥散 C.小青龙汤 D.败毒散 E.大柴胡汤
59.逍遥散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B.透邪解郁,理气疏肝 C.清利肝胆,和胃化痰
D.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E.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60.痛泻要方的功用是:
A.补脾理气,化湿和胃 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补脾去湿,清肠止泻
D.清热燥湿,解毒止泻 E.补脾柔肝,清热止泻
61.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A.和胃降逆,散结消痞 B.平调寒热,散结除痞 C.降逆化痰,调和肝脾
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 E.补气健脾,散结除痞
62.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和解少阳,补脾柔肝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C.清热泻下,散结止痛
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E.清利肝胆,和里泻热
63.汗、下、清三法合于一方的方剂是:
A.大柴胡汤 B.防风通圣散 C.九味羌活汤 D.葛根芩连汤 E.调胃承气汤
64.小柴胡汤治证的表现无:
A.往来寒热 B.心烦喜呕 C.呕吐黄涎 D.口苦咽干 E.胸胁苦满
65.阳郁热厥证,治宜: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四逆散 D.大承气汤 E.白虎汤
66.患者腹痛时发,肠鸣泄泻,泻必腹痛,每于情志不畅时发,两胁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缓。治宜:
A.四逆散 B.半夏泻心汤 C.葛根芩连汤 D.痛泻要方 E.白头翁汤
67.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当归的配伍意义是:
A.疏肝健脾 B.疏肝理气 C.疏肝养血 D.柔肝止痛 E.养血健脾
68.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功用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 B.竹叶石膏汤 C.清暑益气汤 D.清营汤 E.白虎汤
69.银花、连翘在清营汤中的作用是:
A.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B.疏散风热,清泄里热 C.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D.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E.以上都不是
70.清营汤的功用是:
A.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B.清营养血,化痰安神 C.清营解毒,活血化瘀
D.清心凉血,活血化斑 E.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7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功用的方剂是:
A.清营汤 B.犀角地黄汤 C.竹叶石膏汤 D.黄连解毒汤 E.普济消毒饮
72.黄连解毒汤不宜用治:
A.热盛烦躁 B.血热吐衄 C.热毒发斑 D.湿热黄疸 E.痈疡疔毒
73.患者头面红肿火欣痛,恶寒发热,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治宜:
A.黄连解毒汤 B.龙胆泻肝汤 C.仙方活命饮 D.普济消毒饮 E.银翘散
74.凉膈散的功用是:
A.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B.清热解毒,泻下瘀热 C.泻火通便,利湿退黄
D.清心凉血,活血散瘀 E.以上都不是
75.患者身热谵语,斑疹紫黑,吐血,衄血,舌绛,脉数。治宜:
A.清营汤 B.犀角地黄汤 C.黄连解毒汤 D.普济消毒饮 E.羚角钩藤汤
76.泻白散的功用是:
A.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B.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C.清气化痰,降气平喘
D.泻肺利水,平喘止咳 E.养阴润肺,敛气止咳
77.患者下阴肿痒,小便白浊,带下黄臭,口苦咽干,胁痛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
A.完带汤 B.导赤散 C.柴胡疏肝散 D.四逆散 E.龙胆泻肝汤
78.患者咳嗽,气喘,口渴欲饮,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
A.麻杏甘石汤 B.定喘汤 C.桑菊饮 D.泻白散 E.清气化痰丸
79.组成中含有增液汤药物的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 B.清营汤 C.普济消毒饮 D.玉女煎 E.清燥救肺汤
80.患者牙痛,痛连头部,面颊发热,其齿喜冷而恶热,时流牙血,牙龈红肿,口气热臭,口
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
A.玉女煎 B.白虎汤 C.黄连解毒汤 D.清胃散 E.升麻葛根汤
81.胃热阴亏的牙痛证。治宜:
A.知柏地黄丸 B.大补阴丸 C.玉女煎 D.清胃散 E.竹叶石膏汤
82.芍药汤组成中无:
A.当归 B.槟榔 C.大黄 D.黄柏 E.官桂
83.在芍药汤中体现“通因通用”的药物是:
A.芍药 B.大黄 C.木香 D.当归 E.黄连
84.患者感暑后身热汗多,心烦口渴,体倦少气,精神不振,小便短赤,脉虚数。治宜:
A.六一散 B.竹叶石膏汤 C.清暑益气汤 D.桂苓甘露饮 E.生脉散
85.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而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
A.清骨散 B.清暑益气汤 C.当归六黄汤 D.青蒿鳖甲汤 E.蒿苓清胆汤
86.《温热经纬》与《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二方治证的主要区别点是:
A.是否伤气 B.是否伤津 C.是否有暑湿 D.是否有汗出、口渴 E.是否有头痛、发热
87.肉桂在芍药汤中的作用是:
A.作为佐助药,以行血通脉,消除“后重”之症
B.作为佐制药,制约诸药之苦寒燥烈
C.作为反佐药,防苦寒冰伏病邪,又助行血
D.作为使药,引药入病所,并行血止痛
E.以上都不是
88.清胃散的君药是:
A.牡丹皮 B.生地黄 C.当归身 D.黄连 E.升麻
89.吴茱萸汤的组成是:
A.吴茱萸、人参、干姜、大枣 B.吴茱萸、人参、生姜、甘草
C.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D.吴茱萸、人参、白术、大枣
E.吴茱萸、人参、白术、甘草
90.理中丸的组成是:
A.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B.人参茯苓白术生姜 C.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D.人参茯苓白术大枣 E.陈皮人参茯苓甘草
9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理中丸主治证范畴:
A.小儿慢惊,胸痹由中焦虚寒所致 B.阳虚失血 C.脾胃虚寒的呕吐
D.脾胃寒湿,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 E.脾胃虚寒之下利
92.当归四逆汤的功效是:
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B.活血化瘀,温经通脉 C.温经散瘀,活血止痛
D.温经补血,散寒通滞 E.活血化瘀,回阳救逆
93.阳和汤中麻黄、白芥子用意是:
A.宣肺化痰,止咳 B.通阳消滞,化痰结 C.消痰降气平喘
D.温阳散寒 E.发汗祛湿
94.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治证是:
A.行痹 B.寒痹 C.血痹 D.湿痹 E.热痹
95.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
A.面色萎白 B.气短懒言 C.食少体倦 D.腹胀肠鸣 E.舌淡脉虚弱
96.脾胃气虚,湿浊阻滞之泄泻证,治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四君子汤 C.参苓白术散 D.理中丸 E.痛泻要方
97.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
A. 黄芪、人参 B.人参、白术 C.黄芪、炙甘草 D.人参、柴胡、升麻 E.黄芪、升麻、柴胡
98.生脉散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B.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C.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99.患者眩晕心悸,唇爪无华,月经量少,少腹作痛,舌淡,脉细。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逍遥散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以上均非
100.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
A. 益气生血 B.益气摄血 C.益气活血 D.益气通便 E.以上均非
参考资料:yueyang03@hotmail.com
紫苏,在全国各地农村里特别常见,相信很多朋友也都非常熟悉,而且有不少人还会在烹饪鱼虾时放一点,可以去腥增香。
紫苏全身是宝,紫苏的叶子,茎,和种子都可以入药。
1、 紫苏的叶子,叫苏叶, 能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
2、 紫苏的茎,叫苏梗,可以行气宽中, 治胸肺脾胃闷胀气滞。
3、 紫苏的种子,叫苏子,可以降气化痰。
不仅如此,紫苏 还能解鱼蟹毒 ,对于吃太多鱼蟹引起中毒而 导致腹痛吐泻的人 ,可以用它来解毒。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海鲜鱼肉田螺螃蟹等等,对于有些人来说,也像吃家常便饭一样,隔三差五就要安排一顿。
还记得去年的一位患者,卖田螺的,但因为卖也卖不完,所以自己就天天吃。有一次,一下吃了很多, 一吃完后肚子就胀,胀到受不了,整个脸色发青,而且又吐又泻,吐泻完后,人就蔫了,躺在床上,半天都缓过来 ,于是她爱人就赶紧送到我们这里。
那么了解了详细情况,我就开了一些紫苏让其回去熬汤服用,连梗带叶都可以用,结果吃完紫苏汤后肚子就不痛了,并且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生龙活虎。
所以, 通过这个案例,是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就是今后 再做鱼蟹虾螺的时候,可以放进一些新鲜的紫苏叶下去 。
1、解表散寒, 这点和生姜有点类似。
但是这一点,我们要和麻黄,做出区分,因为紫苏跟麻黄都能够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那么, 到底该用紫苏还是该用麻黄?
麻黄、紫苏都是辛温发散 ,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出两者的不同,就是:
麻黄发汗解表力量峻猛,紫苏发汗解表力量缓和,轻证可用紫苏,重证要用麻黄。否则, 轻证用麻黄, 若体虚之人, 必汗出不止 。 重证你用紫苏 ,风寒闭表厉害,你这紫苏上去,病重药轻, 如隔靴挠痒 也治不了。
2、 虚人感冒用参苏饮
前不久,一个小女孩的妈妈说,这孩子 感冒咳嗽都一个月了,还流鼻涕,怎么吃了那么多感冒药,稍微好点又重新感冒,反反复复,搞不好?
妈妈说: 都不敢吹风,也没什么汗,还经常头痛,胃口也没有,老是打不起精神,上学都耽搁了。
摸脉: 脉浮又有点弱,这就说明 既有风寒表邪,又有中气不足。
这可该怎么办?——用补,会把邪给恋住;用发汗嘛,这么薄的底,肯定受不了。
参苏饮:人参配苏叶 补气解表方,治疗气虚反复外感。
结果,反反复复折腾了她将近一个月的感冒,居然两剂参苏饮,就让她气足风散,诸症自愈。
因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所以,通过这个案例也是想要告诉大家, 当体虚力弱时,一个小感冒你都不能用大发汗的方法,一发不患邪之不去,而患邪之复来。
因此, 虚人感冒,用小剂量的人参配合治气神药苏叶,轻微地宣开一下肌表,这样风邪去,卫气得补益,身体自愈 。这样就截断了缠缠绵绵的感冒不止。
3、气滞加外寒怎么办?
可如果 既有风寒感冒,又有胸脘痞闷,胃口不开,这该怎么办呢? 这种现象也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必须 外 散风寒,加理气和中 。 香苏散我们一起来看看 :
香苏散:香附 紫苏 甘草 陈皮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朋友吃上两天药,就会胃口大开,怕冷消,胃口一好起来,整个人就活蹦乱跳,笑逐颜开了。
【 注: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辩证加减 】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觉得有收获的话,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认识中医、走进中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68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参苏顺产汤
下一篇: 参苏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