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侧子散

中医世家 2023-05-02 20:01:25

侧子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侧子散

处方 : 侧子(炮.七分半) 附子(炮.七分半) 人参(七分半) 白术(煨.七分半) 防己(半钱) 白茯苓(七分半) 麻黄(七分半) 防风(七分半) 甘菊(一钱半) 细辛(一钱半) 肉桂(一钱半) 赤芍药(七分半) 当归(七分半) 川芎(七分半) 秦艽(七分半) 茯神(七分半)

功能主治 : 治中风手足不遂,言语蹇涩,用之累验。

用法用量 : 上分作二贴,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去核,煎服。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圣惠》卷十九:侧子散

别名 : 芍药汤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萆薢1两,当归1两,丹参1两,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风血痹,身体不仁。

用法用量 : 芍药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 :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十九: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以酒浸过,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僵蚕1两(生用),天南星1两(生用),海桐皮1两(锉),狼毒半两(以醋煮半日,细切,晒干),麝香1分(细研)。

制法 : 上为细散,入麝香,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 : 气血虚,风邪湿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热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十九:侧子散

别名 : 侧子汤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加皮1两,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甘菊花半两,汉防己半两,葛根半两(锉),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薏苡仁1两,赤芍药半两,芎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风湿痹,皮肤不仁,手足无力。寒湿痹留着不去。

用法用量 : 侧子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 :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七: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汉防己3分,当归3分(锉,微炒),海桐皮3分(锉),牛膝3分(去苗),羌活1两,防风3分(去芦头),白术3分,桂心1两,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茵芋3分,五加皮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肾虚中风,腰脚缓弱,顽痹不仁,颜色苍黑,语音浑浊,志意不定,头目昏疼,腰背强痛,四肢拘急,体重无力。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七

《圣惠》卷二十: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秦艽1两(去苗),干蝎半两(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独活1两,当归1两(锉,微炒),牛膝1两半(去苗),羚羊角屑1两,天麻1两,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茵芋半两,踯躅花半两(酒浸,炒令干),白鲜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麻黄1两半(去根节),麝香半两(研入)。

制法 :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 摊缓风,言语謇涩,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三: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独活3分,细辛3分,五加皮3分,黄耆3分(锉),萆薢3分(锉),芎3分,牛膝3分(去苗)。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肝风,手足拘挛,百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 忌热面、炙煿等。

摘录 :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七十八: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藁本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赤茯苓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白鲜皮半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赤箭1两,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菊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独活半两,龙脑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

制法 : 上为细散,研令匀。

功能主治 : 产后中风,角弓反张,手足强硬,转侧不得。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暖酒调下,续吃葱豉粥投之。汗出效。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三: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箭1两,酸枣仁1两(微炒),海桐皮1两,芎3分,漏芦3分,桂心3分,五加皮3分,仙灵脾3分,牛膝3分(去苗),木香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 肝脏风,筋脉抽掣,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三

《圣惠》卷二十一: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独活3分,桂心3分,汉防己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3分,人参3分(去芦头),麻黄3分(去根节),当归3分(锉,微炒),秦艽3分(去苗),茯神3分,防风3分(去芦头),白术3分,细辛3分,甘菊花3分,甘草半两(多微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偏风不遂,肢节烦疼,心胸满闷,缓纵不仁。中风,手足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 《袖珍》引《圣济总灵》有白茯苓、赤芍药,无独活、枳壳。

注意 : 忌生冷、油腻、鸡、猪肉。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二十三: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加皮1两,磁石4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甘菊花1两,汉防己1两,萆薢1两(锉),羚羊角屑1两半,防风1两(去芦头),薏苡仁2两,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药1两,芎1两,秦艽1两(去苗),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腲退风,肢节缓弱,腰脚无力,皮肤湿痹。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七十八: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赤芍药半两,当归(锉,微炒)3分,芎3分,桂心3分,生干地黄3分,薏苡仁3分,酸枣仁(微炒)1两,羚羊角屑1两,防风(去芦头)1两,牛膝(去苗)1两,海桐皮(锉)1两。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产后中风,四肢筋脉拘急疼痛,心中烦乱,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半合,相合令匀,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六十九: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汉防己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当归1两,赤芍药1两,秦艽3分(去苗),茯神2两,防风3分(去芦头),白术半两,细辛半两,甘菊花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妇人中风,偏枯一边,手足不遂,口面斜,精神不守,言语倒错。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7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二十:侧子散

处方 : 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赤芍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2两(去芦头),槟榔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贼风,毒气攻注,四肢疼痛,发动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菊花芍药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摘录附:1古籍中的菊花芍药汤 1拼音 jú huā sháo yào tāng

2处方菊花、赤白芍、白蒺藜、丹皮、钩藤、天麻、夜交藤、生地、桑椹子。

3功能主治养阴平肝定眩。主阴虚阳亢,头晕目涩,心烦牛眠,多梦,或有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细弦。

4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古籍中的菊花芍药汤 《明目至宝》:[卷三治眼七十二证良方]三十五问 草甘草各等分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茶清送下。芍药汤白芍药赤芍药当归菊花甘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

《异授眼科》:[眼有七十二症医治]第三十四问 曰互相赤红也。宜敷赤头散,服蚕纸丸、芍药汤。蚕纸丸晚蚕蛾蝉蜕菊花羌活谷精草甘草(各等分)共为细末,蜜...

《普济方》:[卷一百五诸风门]风眩(附论) (去叉)石膏(研碎)木通(各一两)葛根(半两)甘菊花(择半两)麻黄(去生姜三草《普济方》明·永乐四年...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六诸痹门]血痹(附论) 当归秦艽(去苗土半两)上捣筛,一方有赤芍药黄芩芍药汤(一名侧子散出《圣惠方》)治风血痹,身体不仁,...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九诸痹门]血痹

侧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
1.《吴普本草》:侧子八月采,阴乾,是附子角之大者。
2.陶弘景:此(侧子)即附子边角之大者脱取之,昔时不用。凡此三建俗中乃是同根,而《本经》分生三处,当各有所宜故也,今则无别矣。
3.《唐本草》:侧子,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谓从乌头傍出也。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今称附子角为侧子,理必不然。若当阳以下,江左及山南、嵩高、齐鲁
【拼音名】Ce Zǐ
【英文名】Branch Monkshood Daughter
【别名】 即子、萴子、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附子)之小者,或生于附子旁的小颗子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原形态】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舒筋。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或入丸、散、酒剂。
【注意】阴虚阳盛及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汇言》:侧子散生附子旁侧,体无定在,其气热劣而轻扬,专于发散四肢,充连皮毛,为治风之药,多入瘫痪药中,古方多不用,迩来医家疗脚气有验。1.《雷公炮炙论》:治风疹。
2.《名医别录》:主痈肿,风痹历节,腰脚疼冷,寒热鼠痿,又堕胎。
3.陶弘景:疗脚气。
4.《药性论》:治冷风,湿痹,大风,筋骨挛急。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八味主药散简介

目录1拼音2藏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2.2英文名2.3标准编号2.4处方2.5制法2.6性状2.7检查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规格2.11贮藏 附:1古籍中的八味主药散 1拼音 bā wèi zhǔ yào sǎn

2藏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

Bawei Zhuyao San

2.2英文名

2.3标准编号

WS3BC023295

2.4处方

牛黄 1g 檀香 100g 天竺黄 250g 红花 150g 獐牙菜 150g 巴夏嘎 150g 兔耳草 150g 榜嘎 150g

2.5制法

以上八味,除牛黄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牛黄细粉, 混匀,即得。

2.6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2.7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脏腑热病,肝热,肺热,血热,胆热,波动热, 瘟热等新旧热病。

2.9用法与用量

一次 1g,一日2次。

2.10规格

每袋装 10g。

2.11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古籍中的八味主药散 《目经大成》:[卷之三补阵]六味丸十一 降阴,疏瀹决排,使水无不就下,厥工乃竣。此即前八味丸也。钱仲阳以治小儿稚阳纯气,确是阴虚致病,乃去...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六]五痔方一十二首 左悬蹄甲主之,脉痔,更衣出清血,蜂房主之方。上所主药,皆下筛等分,随病倍其所主药为三分,旦早以井华水...

《药征》:[卷中]牡丹皮 丸、大黄牡丹皮汤,以上三方,虽有牡丹皮,而不以为主药也。如此之类,皆从其全方之主治而用之,如征姑阙焉...

《本草备要》:[草部]附子 ,当用参、,不当用雄、附矣),治风寒湿痹,为风家主药,发汗又能止阴汗。侧子散侧旁生,宜于发散四肢,充...

《本草征要》:[第三卷肾与膀胱经](三)利水渗湿、清膀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