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鳖甲饮子

中医世家 2023-05-02 18:21:25

鳖甲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鳖甲饮子

处方 : 鳖甲(醋炙)白术 黄耆(去芦)草果仁 槟榔 芎藭 橘红 白芍药 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各等分

制法 :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 主疟久不愈,致成疟母,胁下痞满,形体羸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枣子1枚、乌梅少许,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保婴撮要》卷七:鳖甲饮子

处方 : 鳖甲(醋炙)、白术、甘草、黄耆、白芍药、川芎。

功能主治 : 疟久不愈,胁下痞满,形容羸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名曰疟母。

摘录 : 《保婴撮要》卷七

《圣惠》卷十八:鳖甲饮子

处方 : 鳖甲半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半分(炙微赤,锉),豉1合,白术1分,雄鼠粪1个(微炒,别研)。

制法 : 上细锉,分为2服。

功能主治 : 热病后体气尚虚,用力太早,遂生寒热,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 每服以水2大盏,加生姜2分,葱白3茎,煎至1盏,去滓,入研了鼠粪搅匀,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十八

《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济生》:鳖甲饮子

别名 : 鳖甲饮

处方 : 鳖甲(醋炙)、白术、黄耆(去芦)、草果仁、槟榔、芎、橘红、白芍药、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 : 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病人形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 : 鳖甲饮(《幼科折衷》卷上)。

各家论述 : 《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太阴药也。久疟必由脾虚,白术补脾气,黄耆补肺气,使气足脾运,方能磨积也。川芎补肝而行血中气滞,芍药助脾而散肝经火邪,二药并和厥阴营气,营血调则阴阳和矣。槟榔下气而攻积,草果暖胃而祛寒,厚朴破血而散满,陈皮理气而消痰,甘草和中而补土。鳖甲咸平属阴,色青入肝,专能益阴补虚,消热散结,故为痎疟之君药也。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济生》

《圣惠》卷十六:鳖甲饮子

处方 :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3分,前胡(去芦头)3分,人参(去芦头)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生姜1分,豉心1分,葱白7茎,雄鼠粪14个。

制法 : 上细锉。

功能主治 : 时气后劳复,发寒热进退。

用法用量 :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十六

方剂趣味记忆2

七福饮:(白叔)远归,当地人炒(酸枣)

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和马,才将秦(国老)晃眩

柴胡葛根汤:俏石姐请葛牛升柴炒粉

清瘟败毒饮:石母请俏丹姐要山地(玄参)炒犀(竹叶)

清胃解毒汤:粉要连升当地俏丹

不换金正气散:香后(仓促)令(二陈)炒枣酱

人参乌梅汤:(莲子)炒山瓜

牛黄清心丸:大山姐将请(四君子)归教(蒲黄)金曲,(犀角)才要防(雄黄)射羚(龙脑)卖猪肉(大豆黄卷)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草药

人参五味子汤:草令卖猪

葶苈大枣泻肺汤:

三拗汤:干嘛信?

二陈开郁汤:

香棱丸:我只能敛回(青皮)丁木箱

启宫丸:(二陈)令凶猪想超神

开郁种玉汤:粉丹令猪想要归

养精种玉汤:要熟鱼归

毓麟珠:人兄令猪要当地(杜仲)炒(二椒)鹿兔

小营煎:当狗要炒熟(山药)

荆防四物汤:四物汤加荆芥、防风

解毒活血汤:翘桃红只要当地(银花)割柴草

圣愈汤:四物汤加人参、黄芪

保阴煎:二弟请(黄柏)要续山草

胎元饮:(杜仲)白要当地人皮草

寿胎丸:续交(寄生)兔

五味消毒饮:二紫银菊公

止带方:(茵陈)责令黄西山要猪丹车

内补丸:连叫将归

左归饮:令(山药)炒熟狗鱼

调肝汤:当爸要教(山药)炒鱼

清热调血汤:兄要连当地香(红花)逃索丹

少腹逐瘀汤:小胡兄将没官当,要肉、蒲黄、五灵脂

膈下逐瘀汤:当乌胡兄只要红(牡丹)屎炒香桃

苍附导痰丸:导痰丸加苍术、香附

补肾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

一阴煎:西丹麦(生地)要炒熟

人参养营汤:(思君)起草远(五味),陈红将要当(官桂)

归肾丸:杜令熟狗兔鱼归山

安冲汤:龙牡猪飘旗,要(地黄)续欠

举元煎:白人升旗杆

清热固经汤:柏板要春情香交(地榆)

二至丸:悍女

透脓散:皇兄(穿山)归(皂甲)

复方大柴胡汤:老公只想要请(大黄)索敛财

红藤煎:(红藤)乳没银紫花,(大黄)干索丹

沉香散:王归(沉香)书草药,(石韦)滑(去卖)(葵子)

黄芪鳖甲散:(天门)(地黄)九令(白皮)柴姐要夏官人母炒(地皮)

顾步汤:(石斛)西归,(银花)参芪

四妙勇安汤:银花玄参归甘草

止痛入神汤:(槟郎)(仓促)归(皂角),九责(大黄)防(黄柏)逃

脏连丸:(地榆)情连当地,要(槐角)教(槐花)(警戒)

凉血地黄汤:(黄柏)(槐角)当地亲母

当归饮子:四物(首乌)界防芪草刺

除湿胃苓汤:六一散(仓促)防(五苓散)通陈后山

萆䉏渗湿汤:萆䉏薏黄柏,丹泽茯苓滑通草

二仙汤:威灵仙、仙灵脾

逍遥蒌贝散:当白领(慈菇)半醒才诉(牡蛎)

身痛逐瘀汤:桃红九兄没枪归西,炒香(地龙)屎

四妙丸:一苍黄牛

干姜苓术汤

龟鹿二仙膏:龟板胶、鹿角胶

虎潜丸:大补阴丸没蜂蜜,(陈皮)要将(虎骨)锁

双合汤:二陈令(桃红四物汤)炒(白芥子),沥姜

薏苡仁汤:干姐

乌头汤:干妈要骑乌

防风汤:葛妈九跪官,请令归草房

导痰汤:二陈指令(天南星)

通瘀煎:乌山择香(红花)归(青皮)(木箱)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木香、枳实

通关散:(细心)(鹅不食)(牙皂)

大补元煎:熟人(杜仲)归山炒狗(鱼肉)

槐角丸:(侧柏)请(地榆)归,只界防(白术)

附子理中丸:理中汤加附子

保元汤:桂草参芪

补肝汤:(首乌)要当地瓜兄炒鱼

益胃汤:沙门生冰玉

沙参麦冬汤:沙门(玉竹)炒粉扁桑

养心汤:(茯神)参芪凶,令远(二仁)早归炒拌(五味)肉

补肺汤:(石英)起草厚陈,令远门人贵将当地(五味)(红枣)种桑碗

清骨散:九连蒿母鳖柴炒(地骨皮)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哄葛(木香)

消渴方:(葛根)连(花粉)请母卖生(藕汁)

香附旋覆花汤:二陈一令(苏子)

十枣汤:着急遂愿

椒目瓜蒌汤:二陈令(苏子)停刺(桑皮)

柴枳半夏汤:(瓜蒌子)请(杏仁)姐炒(青皮)

己椒苈黄丸:

甘遂半夏汤:加草药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地榆散:(乌梅)归炒(柏根皮)

茜根散:(茜根)请(地榆)教(侧柏叶)

泻心汤:情连(大黄)

甘麦大枣汤:要卖人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涤痰汤:二陈去乌梅,男人是蜘蛛

苏合香丸:?

参附汤:加姜枣

羚角钩藤汤:领狗上草地,主妇要被拘

杞菊地黄丸:六位地黄丸加枸杞、菊花

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

春泽汤:五苓散人才门

代抵挡丸:(大黄)(穿甲)归逃

清肺饮:妈玄门结母喝荆粉

无比山药丸:山神指责巴地(五位)(杜仲)兔牛鱼

程氏萆䉏分清饮:

石韦散:(石韦)滑车(去卖)(葵子)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疏凿饮子:(小豆)令(大腹)九郎抢交通商

胃苓汤:平胃散加五苓散

五皮饮:令陈(大腹)(将军)上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加白术

何人饮:归陈姜

清瘴汤:二陈请蒿连,六一才指令母茹尝

截疟七宝饮:(常山)青郎皮草厚,(煨草果)

柴胡疏肝散:穷陈只要香干柴

柴胡桂枝干姜汤:姜炒(牡蛎),请(天花粉)才贵

柴胡截疟饮:桃郎才尝(乌梅)

附子理苓汤:五苓散加四逆汤,加人参

调营饮:我(大腹)兄心归胡要令郎(桑皮)(大黄)停止卖肉枣酱

中满分消丸:四君子连二陈将只请母后杀黄猪

化积丸:山神连我兄三来香桃山

六磨汤:(大黄)(沉木箱)只要郎

木香顺气散:清官二陈炒厚肉,砂木屋香

鳖甲煎丸:(半吓)仁厚贵人为(牡丹)去(凌霄)交房消螂要胡大(将军)别射情妇

茵陈四苓散:(茵陈)(仓促)请陈柏令(苏梗)择车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

茵陈术附汤:肉炒姜

千金犀角散:(茵陈)连令山地(大黄)丹拦(玄参)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加茵陈

黄芪汤:贵人石门炒熟药,令母升旗

连理汤:草述连炮

桃花汤:赤石脂,姜,粳米

驻车丸:当交连炮

正气天香散:将香(苏叶)陈屋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丁香散:丁连早

补气运脾汤:四君子红旗人

通幽汤:桃红升归炒二地

启膈散:母郁令(沙丹二参)和砂糠

理中汤:参草姜术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去茯苓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去生姜

小半夏汤:半生

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

清中汤:二陈令草寇连山

还少丹:西山小鱼令远地杜爸续食(五味)兔肉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通窍活血汤:兄要桃红充大将射(黄酒)

定痫丸:丹麦陈石老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远歇

琥珀养心丹:当地龙琥(二仁)连朱牛唱人神远(酸枣)

二阴煎:(黄连)通令(玄参)炒卖(酸枣仁)

癫狂梦醒汤:(苏子)(半夏)炒四皮通胡想要逃

生铁落饮:天麦星贝神令(二参)远钩菖砂俏皮

顺气导痰汤:导痰汤加香附、木香、甘草

逍遥散:白领当才干,逍遥逐江河

地黄饮子:远东贵妇赴沪地,将从大巴鱼尝味

解语丹:天蝎男远娼妇抢香草

真方白丸子:乌父知夏天天蝎香

芎芷石膏汤:高举枪

安神定志丸:神龙令人远唱

交泰丸:桂心、黄连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加黄连

龙胆泻肝汤:?

四逆加人参汤:父肝酱加人参

当归四逆汤:肝大同志药当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瓜

炙甘草汤:阿妈卖地,贵大人干酒浆

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肉桂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白酒

桃仁红花煎:桃红想要乳兄请当地胡参

桂枝龙骨牡蛎汤:

七味都气丸:六君子汤加五味子

麻黄升麻汤:(玉竹)(麦门)炒出高贵药,令请姜母归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人参枣

甘草干姜汤:

平喘固本汤:气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

桑白皮汤:二母前,(桑皮)擒瓜射(地龙)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半夏

苏子降气汤:苏大官爷盛夏前后归国

补天大造丸:四君子远归要狗地板角骑(紫河车)

保真汤:当(两地)四君子齐知二门陈(地骨)后才要(五味)(黄柏)

秦艽鳖甲散:九地胡甲归母

百合固金汤:两地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四磨汤:想要(人参)郎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香附、枳实

三子养亲汤:来借书

二陈汤:二陈领草莓酱

麻杏石甘汤:

华盖散:橘树杏林,(桑皮)麻草

金水六君煎:当地二陈领草

生脉地黄汤:生脉散加六味地黄丸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越婢汤:膏妈炒枣酱

射干麻黄汤:(细心)将桑麻碗五枣射下

黛蛤散:青黛、海蛤壳

清金化痰汤:(山栀)姐(知贝母)请(瓜蒌)令(陈皮)炒卖(桑白皮)

二陈平胃散:二陈(茯苓)苍老厚

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再造散:再造桂枝汤,凶富人抢新房妻

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

荆防败毒散:苏(将军)吃葱界防胡人结红草

月华丸:天门山地,沙母百令(景天)交(水獭肝)

沙参清肺汤:黄(太子)当沙党(贝母)炒(冬瓜仁)卖百玉

加味桔梗汤:陈银姐毅力炒母鸡

如金解毒散:如金解毒栀桔草,芩连柏英消毒好

千金苇茎汤:以桃敬瓜

参蛤散:人参、蛤蚧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

皂角刺与皂荚枝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常被掺入皂荚枝;皂荚枝为同种植物的干燥短枝。

皂角刺多为类圆柱形的段或厚片,有的可见分枝棘刺,刺端锐尖。表面光滑,紫棕色至棕褐色,尖部多显深红色,有细纵,通常无白色的皮孔。切面木部狭窄,黄白色,无明显的年轮及放射状纹理;髓部宽广,占3/5以上,淡红棕色。气微,味淡。

皂荚枝表面灰褐色或深褐色,有粗,具明显外凸的灰白色皮孔,有的可见叶柄痕,不具分枝状棘刺。切面木部宽广,黄白色,有明显的年轮及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占2/5以下,棕褐色。

猪苓与赤芍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的干燥根,常被掺入猪苓的饮片中。

猪苓多为类圆形或长圆形的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表面乌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切面乳白色至黄白色,细腻,按之较软,有弹性,显颗粒性。体坚而不实,轻若软木。气微,味淡。

赤芍多为不规则的片,边缘较整齐。表面棕红色或紫褐色,有,有的可见根痕或茎痕。切面灰白色,有的略显紫红色,较硬,纤维性强,具放射状纹理及形成层环,有的中心部位有孔洞。质坚硬,较重。气香特异,味微苦、酸涩。

金银花与芫花、黄芫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等的干燥花蕾或初开放的花,常被掺入芫花、黄芫花;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黄芫花为瑞香科植物河朔荛花的干燥花蕾。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为3mm,下部直径约为1.5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密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气清香,味微苦。

芫花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或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蓝紫色或灰黑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似花瓣状;雄蕊8,2轮,着生在花被筒中部及上部;花盘上无鳞片;子房外密被柔毛,花柱极短或无。气微,味辛辣。

黄芫花与芫花相似,但多单朵散花,长0.8~1.2cm,直径约1.2mm。花被筒黄色,疏被短柔毛;花盘上是1枚鳞片;花柱很短。气微香。

鳖甲与山瑞鳖甲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山瑞鳖甲为鳖科动物山瑞鳖甲的背甲,常被敲碎后掺入鳖甲的饮片中。

鳖甲完整的单个肋板为长方形的片块,两端微向内曲,长4~7cm,宽0.8~2cm,厚0.2~0.4cm。背面具凹突状雕纹及网纹;内面光滑,肋骨在肋板腹面隆起,内端呈倒三角形,外端长条形,显著超出肋板之外;两侧呈细齿状。质坚硬,折断面中间有细孔。气微腥,味淡。

山瑞鳖甲完整的单个肋板为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片块,微向内曲,厚0.4~0.6cm。背面散生小疣状突起;内面光滑,有的散生黑褐色线纹;肋骨在肋板腹面隆起,内端略呈三角形,外端长条形,稍超出肋板之外。气腥,味微咸。

、【性状】、【】

知母饮简介

目录1拼音2《广嗣纪要》卷九 2.1方名2.2组成2.3主治2.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3《眼科全书》卷五 3.1方名3.2组成3.3主治3.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4《叶氏女科》卷二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4.5加减 5《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 6《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6.1方名6.2知母饮的别名6.3组成6.4主治6.5知母饮的用法用量6.6附注 7《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7.5制备方法 8《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8.5制备方法 9《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10《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 11《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11.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知母饮 1拼音 zhī mǔ yǐn

2《广嗣纪要》卷九

2.1方名

知母饮

2.2组成

白茯苓2钱半,黄芩2钱半,知母1钱6分,麦冬1钱6分,炙草1钱6分,桑白皮1钱,地骨皮1钱。

2.3主治

妊娠7月8月,因形寒饮冷所伤,以致气逆,令人喘咳,烦闷不安者。

2.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分2帖,水2盏,煎至1盏,入竹沥1合,再煎1沸服。

3《眼科全书》卷五

3.1方名

知母饮

3.2组成

知母、茺蔚子、防风、赤芍、青葙子、黄芩、大黄(酒蒸过)、桔梗、桑白皮、蒺藜、细辛(或加朴消)。

3.3主治

白陷鱼鳞外障。肝肺积热,充塞攻上,致黑睛遂生白翳,如鱼鳞铺砌之状,或如枣花中有白陷,发歇不时,或发或聚,疼痛泪出。

3.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半饥温服。

4《叶氏女科》卷二

4.1方名

知母饮

4.2组成

知母1钱,麦冬(去心)1钱,黄耆(生用)1钱,甘草1钱。

4.3主治

子烦,心虚有火者。

4.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去滓,入竹沥1杯,温服。

4.5加减

气虚,加人参1钱;口渴,加石膏1钱;热甚,加犀角(锉)5分。

5《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5.1方名

知母饮

5.2组成

知母(焙)半两,栝楼根3分,黄连(去须)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糯米(炒)半合,芦根(锉)半两。

5.3主治

小儿下痢,虚热烦渴。

5.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6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

5.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6《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6.1方名

知母饮

6.2知母饮的别名

知母散、知母汤

6.3组成

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

6.4主治

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子烦,脉软数者。

6.5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沥同服。

6.6附注

知母散(普济方)卷三四○)、知母汤(《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7《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7.1方名

知母饮

7.2组成

知母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山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甘草(炙,锉)3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

7.3主治

咽喉肿痛。

7.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病甚者倍之。

7.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8.1方名

知母饮

8.2组成

知母(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赤芍药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槟榔1枚(锉),升麻1两。

8.3主治

心肺客热,头疼气痛,干呕吐食,腹中结块,四肢烦闷不安。

8.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3次。

8.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9《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9.1方名

知母饮

9.2组成

知母(切,焙)3两,生芦根3两,土瓜根2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甘草(炙)1两半,龙齿3两,大黄2两半。

9.3主治

消渴,心脾实,躁热多渴,化为小便。

9.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3盏,煎取2盏,去滓,下生麦门冬汁2合,食后分3次温服。

10《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10.1方名

知母饮

10.2组成

知母(焙)半分,鳖甲(醋炙,去裙襕)半分,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分,常山半分,狼牙半分,乌梅(去核)1枚。

10.3主治

疟疾。

10.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糯米49粒,隔夜浸至五更初,同煎取7分,去滓,乘热分作2服,未发时1服,发时1服。

10.5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

11《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11.1方名

知母饮

11.2组成

知母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乌梅肉3分(炒),大青半两,麦门冬(去心)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3两,当归(切,焙)1两。

11.3主治

产后寒热疟,或半日间日发。

11.4知母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同煎至8分,去滓,当未发前服,欲发时再服。

11.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知母饮 《眼科心法要诀》:[卷二]逆顺生翳歌 逆顺生翳上下生,顺则下垂逆上冲,钩割后用知母饮,知味军芩车桔茺。【注】逆顺生翳之证,从上垂下,侵入...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总纲]逆顺生翳歌 条文:逆顺生翳上下坐,顺则下垂逆上冲,□割后用知母饮,知味军芩车桔茺。方剂:知母饮子 知母(炒...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总纲]花翳白陷歌 起漫神瞳,状如枣花鱼鳞翳,肺肝风热脑中冲, 知母饮子防风桔,知母硝黄芩细茺。 方剂:知母饮子...

《眼科心法要诀》:[卷二]花翳白陷歌 四围渐起漫神瞳,状如枣花鱼鳞翳,肺肝风热脑中冲,知母饮子防风桔,知母硝黄芩细茺。【注】花翳白陷者,乃...

《竹林女科证治》:[卷二安胎下]子烦

中医内科学对证的方剂每一个病症所有的证型都要记住吗

是的
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
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
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悸怯定志虚归脾,
阴天阳桂凌苓桂,
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
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
厥实气五虚四物,
血实通淤虚人参,
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 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
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胃寒良食保滞柴,
瘀失虚寒黄建中,
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
痰夏肝气四七煎,
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
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
脏寒小建食导滞,
滞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热秘调承气六磨,
气黄血润冷温脾,
阴虚增液阳虚济。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
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
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
寒湿术附脾建中,热盛黄解陷犀角。
湿四脾柴淤逍遥。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
气柴湿实热中消,脾苓阴贯淤结调。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
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
痰浊半夏瘀通窍,气虚补气血虚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淤通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中风络虚白丸子,风痰天麻肝阴镇,
痰热桃仁痰火林,痰浊涤痰脱参附。
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
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
痉羌邪热甚羚羊,
阴四火营阳虚痰,
刚葛柔括蒌桂枝。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正柴温虎劳何人,寒姜冷金热清瘴。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
水肿风水越婢术,
水浸胃皮湿滞疏,
毒麻脾实肾真桃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十六、淋证.
淋热八石苇劳比,沉䃼蓟柏膏清淋。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4)气淋:
实证:利气宣导-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6)膏淋:
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
三十七、癃闭:
癃湿正肺热清肺,滞沉阻挡脾中肾。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
寒姜湿热四,淤身肾虚左右归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上消渴中玉术,下消六味肾气丸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行防寒乌着苡汤,
热虎痰合虚荣筋,
阳虚真武阴虚六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气郁丹栀淤血府,
血归阴清气补中,
阳虚金匮痰连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
沙天胃肝归,阳,保父归。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中医内科笔记
中医辩证治疗简解
中医内科学-本科教材简单整理
不扯了,贴贴一个老中医收集并自己编的中医歌决,有用的自己看. - 新奇军
中医内科核心笔记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搜索
中医内科分证论治歌诀中医病名及证型表汇总中医证型及诊断要点中医病名证型速记中医内科看病用药口诀中医疾病辨证口诀中医内科学病证歌诀黄帝内经180个内科病症中医辨证治疗处方口诀中医内科证型背诵口诀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下载APP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22]3822-11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号
关注公众号
保存36
生成长图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