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鳖甲当归散

中医世家 2023-05-02 17:50:34

鳖甲当归散

处方 : 鳖甲(醋炙,去裙襕)3两,当归(切,焙)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芍药1两,京三棱(炮,锉)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产后少腹结块,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空心温酒调下,每日2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鳖甲与穿山甲有什么功效区别?

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穿山甲是一种能散结、下乳、消痈的中药,也可以叫它鲮鲤甲、川山甲、山甲、山甲片等,下面介绍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在附骨疽初起尚未化脓、缺乳、肿毒初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的用法
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作用:适用于乳汁不下、血瘀经闭、风湿痹痛、症瘕、痈肿瘰疬。
禁忌:气血虚弱人群不宜服用穿山甲;痈疽已溃人群不宜服穿山甲;孕妇禁服穿山甲。
穿山甲的功效与作用
1穿山甲治附骨疽初起,患肢剧痛肿胀、尚未化脓。
穿山甲有治附骨疽初起尚未化脓的作用,可以用7.5克穿山甲、30克露蜂房、7.5克蛇蜕、7.5克血余炭这四味中药为末,每次用温酒调服6克、一天1次。
2穿山甲治缺乳、乳汁不下。
穿山甲有治缺乳的作用,可以用10克炒穿山甲砂、30克黄芪、10克通草、15克全当归、15克王不留行、12克白芷、15克党参、15克大枣、1个鲜猪脚这九味一起加水炖服,饮汤食肉,每日1剂。
3穿山甲治肿毒初起。
穿山甲有治肿毒初起的作用,可以把二两炮焦的穿山甲研磨成为细末,加入麝香少许,每次用温酒服下二钱半。
4穿山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穿山甲有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可以用10克穿山甲、20克黄芪、10克白芍、10克桂枝、20克生龙骨、20克桑寄生、14克独活、20克生牡蛎、3克细辛、10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川乌一起加水煎药服用,每日1剂,早饭、晚饭后2次水煎服。

中药的问题

黄芩10g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
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用主治-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
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宜忌】①《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
恶葱实。
畏丹砂、牡丹、藜芦。
②《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
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选方】①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
捣罗为散。
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
(《圣济总录》黄芩散) ②泻肺火,降膈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
服五十丸。
(《丹溪心法》清金丸) ③治慢性气管炎:黄芩、葶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3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黄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时,过滤残渣,再加二倍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用20%明矾液倒入浸液中,调节pH为3.5(每100公斤黄芩,需明矾6~8公斤),产生黄色沉淀,静置四小时,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装入布袋中加水过滤,烘干,粉碎,造粒打片。
每次服二至三片。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
每服一钱,茶、酒任下。
(《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⑥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论》黄芩汤) ⑦治淋,亦主下血: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千金翼方》) ⑧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捣细罗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不计时候,和滓温服。
(《圣惠方》黄芩散) ⑨治崩中下血:黄芩,为细末。
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
(《本事方》) ⑩治妇人四十九岁已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黄芩心枝条者二两(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 ⑾安胎:白术、黄芩、炒曲。
上为末,粥丸,服。
(《丹溪心法》) ⑿治肝热生翳,不拘大Z'bJL:黄芩一两,淡豉三两,为末。
每服三钱,以热猪肝襄吃,温扬送下,日二撮。
忌酒,面。
((卫生家宝方)) ⒀治眉眶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漫,炒)、白芷。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丹溪心法)) ⒁治灸疮血出:酒炒黄芩二钱。
为末,酒服。
((怪证奇方》) ⒂治火丹:杵黄芩末,水调敷之。
((G阴沸验方)) ⒃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黄芩(新瓦上焙干)、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上件,细切。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倘氏家藏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用50%黄芩煎液,1岁以下每天6毫升,1岁以上8~10毫升,5岁以上酌加,皆分3次服。
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急性扁桃体炎1例。
治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者51例,无效12例。
体温多在3天内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多为4天。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黄芩1斤,甘草0.5斤,加水煎煮2次,得煎液3斤;另取生石灰1斤,加冷开水10斤,搅拌浸泡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8斤。
将煎液缓缓加入石灰水中,边加边搅拌,至pH呈7~8为止。
每次20~25毫升,日服3次。
治疗35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6例。
对单纯型疗效较好。
③治疗急性菌痢取黄芩、诃子等量,以明矾沉淀法提制成粉。
每次2克,日服4次,小儿酌减。
对症治疗:失水者补液,高热者配合解热剂。
治疗100例,平均2.5天症状消失,3.3天大便镜检正常,4.3天大便培养转阴,5.3天临床治愈。
④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分别制成黄芩素及银花、连翘浸膏,混合制成片剂,每片重0.5克,相当于生药3.7克。
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
共治65例,其中一个地区收治59例,治愈58例;另一地区收治6例,失败4例,疗效差异甚大,原因有待研究。
有效病例服药后,开始降温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8天,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在2~5天内减轻或消失。
以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退热较快,对重度晚期病人退热较慢,疗效较差。
服药期间未见严重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例有轻微恶心、呕吐及腹泻现象,停药后即可消失。
⑤治疗传染性肝炎将黄芩的提取物-黄芩素装胶囊,每粒0.25克。
每次2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27例,自觉症状和体征均于1月内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其中治疗半月,谷丙转氨酶即降至正常者占74.1%。
亦有用黄芩素针剂,每日肌注2毫升(含黄芩素40毫克),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3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
另曾配合胎盘组织液每天肌注2毫升,有腹水者配合利尿剂,治疗迁延性肝炎7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1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肝炎47例,基本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
未见明显副作用。
⑥治疗肾炎、肾盂肾炎用黄芩提取物制成5%黄芩素注射液,每次肌注100~200毫克(儿童减半),每日2次。
共治20例,治疗期间除配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外,均未兼用其他药物。
结果急性肾炎11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两次以上均正常)6例,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液仅有少量红、白细胞)5例;肾盂肾炎9例,治愈、好转(标准同上)各4例,1例用药10天无变化。
疗程最长17.5天,最短7天,平均12.5天。
治愈病例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平均为9天,尿检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5.6天。
黄芩治疗肾病所以奏效,可能与其具有抗菌、降血压、利水等作用有关。
⑦治疗高血压病将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毫升,日服3次。
治疗51例,服药前血压均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服药1~12月后血压下降20/10毫米汞柱以上者占70%以上。
一般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或减轻。
据观察,本药虽经较长时期服用,仍能发挥继续降压作用。
无明显副作用。
此外,以黄芩煎荆预防猩红热,黄芩含片预防白喉,有一定作用。

【名家论述】①《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②《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
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③《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
泄肺中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
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
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
④张元素: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热久不可者,黄芩与芍药、甘草同用。
肌热及去痰用黄芩,上焦湿热亦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疮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药,如黄芩、黄连,详上下,分梢根,及引经药用之。
⑤李杲:黄芩,味苦而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热,手太阴剂也。
细实而中不空者,治下部妙。
⑥朱震亨: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
凡去上焦湿热,须以酒洗过用。
片芩泻肺火,须用桑白皮佐之。
若肺虚者,多用则伤肺,必先以天门冬保定肺气,而后用之。
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
⑦《纲目》:洁古张氏言黄芩泻肺火,治脾湿;东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条芩治大肠火;丹溪朱氏言黄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张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芩汤,少阳证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泻心汤并用之;成无己言黄芩苦而入心,泄痞热,是黄芩能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大阴、少阳六经典。
盖黄芩气寒味苦,苦人心,寒胜热,泻心火,治脾之湿热,一则金不受刑,一则胃火不流入肺,即所以救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脾胃,损其母也。
……杨士瀛《直指方》云,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
黄芩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热,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⑧《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
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澼、泄痢,皆温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
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
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
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
《别录》消痰热者,热在胸中,则生痰火,在少腹则绞痛,小儿内热则腹痛,胃中湿热去,则胃安而消谷也。
淋露下血,是热在阴分也;其治往来寒热者,邪在少阳也;五淋者,湿热胜所致也;苦寒清肃之气胜,则邪气自解,是伐其本也。
黄芩为苦寒清肃之药,功在除热邪,而非补益之品,当与黄连并列,虽能清热利湿消痰,然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
⑨《本草汇言》: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
上焦之火,山栀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
……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
⑩《药品化义》: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
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膈上热痰,咳嗽喘急,目赤齿痛,吐衄失血,发斑发黄,痘疹疮毒,以其大能凉膈也。
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主治大便闭结,小便淋浊,小腹急胀,肠红痢疾,血热崩中,胎漏下血,挟热腹痛,谵语狂言,以其能清大肠也。
⑾《本经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
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霉,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⑿《本经疏证》:仲景用黄芩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芩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蟅虫丸、奔豚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迫血之热,黄连能治湿生之热,不能治热生之湿。
譬之解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之怒,斗终未巳也。
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也。

水鱼的功效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性味与归经】咸,平。入肝、脾、肾经。【功效】滋阴潜阳,散结消痞。【临床应用】 1. 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或阴虚阳亢,以及热病伤阴、阴虚风 动等症。 鳖甲能滋肝肾之阴而潜纳浮阳。治阴虚潮热,常配青蒿、地骨皮 等同用;治阴虚阳亢动风,常与龟板、牡蛎、白芍、阿胶等同用 。 2. 用于久疟、疟母、胸胁作痛及月经不通,症瘕积聚等症。 本品能软坚散结,且可破瘀通经,故适用于久疟、疟母、胸胁作 痛以及月经不通、症瘕积聚等症,可与三棱、莪术、青皮、香附 、红花、桃仁等配伍应用。【处方用名】生鳖甲(生用。主要用于滋阴潜阳)。 炙鳖甲、鳖甲(砂炙用,主要用于软坚散结)。【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先煎。【附药】鳖甲胶:系用鳖甲熬制而成。功能补肾滋阴,适用于肾阴虚亏。一般用量 为一钱至三钱,烊化后冲入药汁中。【按语】鳖甲与龟板都髓滋阴潜阳,治虚热盗汗及阴虚阳亢等症,两药往往同用。 但鳖甲清虚热的作用较强,且能通血脉、破瘀散结,可用于肝脾肿大、月 经闭止;龟板则补血止血、益肾健骨,可用于崩漏下血及筋骨痿软。这是 两药不同之点。【方剂举例】鳖甲散《沉氏尊生》:鳖甲、柴胡、知母、秦艽、当归,青蒿,乌梅 、地骨皮 治骨蒸。【文献摘录】《本经》:「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 《别录》:「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药性本草》:「除骨热, 骨节间劳热.... 妇人漏下五色,下瘀血 。」 《本草纲目》:「除老疟、疟母。」

清骨散的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的比较

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为君药,配伍生地、知母养阴透邪,治疗热病伤阴,邪伏阴分之证;清骨散治疗阴虚内热之骨蒸劳热;秦艽鳖甲散重用柴胡、鳖甲、地骨皮,是养阴清热、与和解祛风并进,治疗风劳病之骨蒸盗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7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