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鳖甲地黄汤

中医世家 2023-05-02 17:42:23

鳖甲地黄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鳖甲地黄汤

处方 : 柴胡(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鳖甲(醋炙)石斛(去根)白术 热地黄(酒浸,焙)茯苓(去皮)秦艽(去芦)各30克 人参肉桂(不见火)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 主热劳,手足烦,心怔悸,妇人血室有干血,身体羸瘠,饮食不养肌肉。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少许,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 脾胃虚寒及虚甚汗多者忌服。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一:鳖甲地黄汤

处方 : 柴胡(去芦)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麦门冬(去心)1两,鳖甲(醋炙)1两,石斛(去根)1两,白术1两,熟地黄(酒浸,焙)1两,茯苓(去皮)1两,秦艽(去芦)1两,人参半两,肉桂(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 热劳。手足烦,心怔悸;妇人血室有干血,身体赢瘠,饮食不为肌肉。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乌梅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 虚甚而多汗者,不宜服。

摘录 : 《济生》卷一

《医略六书》卷十九:鳖甲地黄汤

处方 : 鳖甲3钱(生,醋炙),生地5钱,当归2钱,柴胡3分(盐水炒),麦冬3钱(去心),白术1钱半(制),人参6分,茯苓1钱半,石斛3钱,甘草6分,乌梅1钱半。

功能主治 : 虚劳。烦热羸瘦,脉弦濡数者。

用法用量 :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 血气两虚,虚阳内郁而烦躁,潮热不解,故渐至羸瘦成痨焉。生鳖甲滋阴散结,生地黄壮水滋阴;当归身养营血以活血,麦门冬润肺气以清心;茯苓化气和脾,白术健脾生血;人参扶元补气,甘草和胃缓中;石斛平虚热兼益肾阴,柴胡疏肝胆能除蒸热;乌梅肉除烦热以收津液也。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虚阳得伸,而烦热自解,肌肉渐生,何虚痨之足虑哉。此滋阴疏补之剂,为虚劳烦躁潮热之专方。

摘录 : 《医略六书》卷十九

2022-4-30升降法治疗头晕,升麻鳖甲汤治狐病

2022年3月20日首诊
男,58岁,原来诊断为焦虑症,后循环缺血。

现在经过治疗后症状已经好转,焦虑症状减轻,无明显的坐立不安,惊悸等证。

目前主要头晕,头痛,头顶、两侧头痛,隐痛,口干口苦,胸闷,恶心欲吐,失眠,难以入睡,脉弦细,舌淡暗苔薄黄。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六经辨证分析:口干口苦,脉弦细,为少阳证。胸闷,恶心欲吐,舌淡暗苔薄黄,为太阴病,水饮冲逆,蒙蔽胸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经方拟方的话,可以用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

这一年都在深入学习升降法治疗的思路,我想着用升降法的思路辨证。

脾胃为升降枢纽,脾升胃降,脾升清阳,胃降浊阴,胃降则胆肺右降,浊阴之秽浊之物得以降逆,清阳得以上升而濡养清窍。患者脾虚不能运化,痰浊上逆,浊阴可以指肺胃之痰湿浊阴,也可以为胆胃心肺郁热,降浊阴,即是化痰浊,又是清降胆胃心肺之郁热。

浊阴下降,相君二火下潜于肾,肾温而下实为固,上焦清灵而眩晕自止。

该患者脾虚而痰浊上蒙,浊阴上逆于清窍而头晕头痛,蒙蔽胸阳不振而胸闷,痰浊气郁而化火,左肝失去升发的能力,影响甲木不降而口干口苦,胃气上逆而恶心呕吐。

拟方:

陈皮15g,姜半夏20g,茯苓30g,白术20g,白芍15g,杏仁10g,砂仁15g,郁金10g,柴胡10g,黄芩10g,制首乌15g,生龙牡45g

5剂,日一剂,水煎服,煎煮成45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50毫升。

3月26日二诊:患者诉头晕,头痛好转五成,口干口苦减,能入睡,脉弦细,舌淡苔浊腻。

守上方去龙骨,牡蛎,加薏仁30g,白蔻仁10g,枳壳12g,竹茹10g,5剂,日一剂水煎服。

此后患者未在就诊,今天其女来取慢性病药服用10剂中药后,头晕头痛,目前未见发作,能入睡,精神尚可,如有需要再调理。

分析:

陈皮15g,姜半夏20g,茯苓30g,白术20g,白芍15g,杏仁10g,砂仁15g,郁金10g,柴胡10g,黄芩10g,制首乌15g,生龙牡45g,炙甘草6g

茯苓,白术,能够健脾祛湿,健运中焦,起到运化升清作用,陈皮,半夏,杏仁,合胃降逆,起到降肺胃作用,上面有二陈汤的含义,以前忽略了这首方,认为其有化痰作用,春宏恩师今年反复讲了二陈汤的升降妙用后,才慢慢领会其精义,我现在用的特别多,孩子的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打呼噜等临床反应很好,如我治疗过敏性鼻炎运用虚化小青龙加附子,加入二陈汤升降思路后,疗效明显的提高。今天有个小孩复诊,基本好完了,案例在文章结尾。

柴胡,黄芩,首乌疏肝平胆,合用芍药甘草汤,降胆木作用。

砂仁和胃理气,与陈皮一起加强理气作用。

龙牡为亦为降痰浊而镇静安神作用。

清升独降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脾土左旋,则清阳左升。胃土右转,则浊阴右降。

执中央而驭四旁,则清升独降,眩晕焉能不廖。

所以健运中州,以复其升降,调和肝胆,以去其郁滞,交济水火,以复其既济,实为治疗眩晕之大法。

脑为髓之海,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耳鸣者多系肾虚而脑髓减,以上方而酌加温肾补脑之品,则疗效更佳。

慢性鼻炎案例:

01.21,男,7岁

鼻塞、流涕3年
患者诉3年前出现鼻塞、流涕,在当地诊断为鼻炎,经过治疗后好转,但是反复发作。
现在:鼻涕,无咳嗽,汗出,纳差,打呼噜,大便正常,能入睡,舌淡润,水滑,苔白,脉沉细。
白芍8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0g,细辛3g,干姜6g,桂枝10g,燀苦杏仁6g,姜半夏10g,陈皮6g,麦芽10g,建曲10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2.18上症,症状好转,鼻塞,舌淡苔白,中裂,脉沉细。守上方加竹茹6g。
03.05上症,鼻塞明显好转,口臭,呼噜减,舌淡苔白腻,中裂,脉沉细,守上方加连翘8g,鸡内金10g
04.09上症,症状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守03.05处方5剂。
04.30上症,明显的减轻,几乎不呼噜,口臭减,鼻塞明显好转,几乎没有。舌淡苔白,脉沉细。
白芍8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0g,细辛3g,干姜6g,桂枝10g,燀苦杏仁6g,姜半夏10g林佳明,陈皮6g,蒸附片6g先煮30分钟,麻黄3g,大枣6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2-04-30
朱某,男,31岁。自幼口腔常发溃疡,每发涂药可消。十多岁时开始加重,近8年来更是日渐严重。口中有时溃疡达10个,最大时如1元硬币大小,疼痛难忍,无法吃饭,语言受限。
久发以后,溃疡逐渐蔓延到咽喉下,以致不停咯吐出黏液浓痰。旧溃疡未愈,新溃疡又起,所起溃疡均需3个月左右方可愈合。
前阴也曾多次出现溃疡,但所发次数远比口腔少,程度也远轻于口腔。
自病情严重的近七八年开始,从未间断治疗。曾连续服甘草泻心汤近1年,无效。又曾服调理脾胃药及中成药,如气血平衡丹、脑气平衡丹等逾年,仍无效果,西医诊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先后在多所医院就诊。
服用沙利度胺8个月,服时有效,但只要停药1周,则必然严重复发,溃疡更多更大,只得停药,放弃这些治疗。
也曾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类及维生素等药治疗,也毫无效果。
自发病以来,从未停服中成药,先后服用过栀子金花丸、知柏地黄丸、口炎清胶囊、双黄连胶囊等近50种,并配以外用药近20种进行治疗,均无效果。
患者近期严重复发,无法吞咽,语言发音不清,已无法熬挺,遂专程前来求治。
来诊室后,患者先送上一叠自行记录的病情和治疗经历。
其中仅中成药及西药即分类列出利咽清热解毒类、维生素类、消炎类、肠胃药类、外用药类及其他类等6大类。
患者表情痛苦而焦虑,咽部有一蚕豆大溃疡,来诊前于他院检查还发现另有一出血性溃疡,均疼痛不已需服止痛药方能维持。痰稠,大便欠畅。脉细,舌胖大,舌苔黑润。诊为狐病。辨证:湿热瘀浊,酿生虫毒,上蚀咽喉,下蚀前阴。方用升麻鳖甲汤加味:
升麻15g,鳖甲20g,当归10g,生甘草10g,雄黄1g(冲服),蜈蚣2g,花椒40粒(炒),蜂房10g,赤小豆30g,蟾蜍皮10g,硼砂10g,儿茶10g,射干15g,人中黄10g。水煎,日1剂。
因溃疡见药后痛难忍受,遂收入院加用输液及局部处理。服药4剂,溃疡即消退,带药回家。
服完25剂后前来复诊。1个多月来,仅咽部偶发一小白点,并可自行消退,局部已完全正常。
平日汗多肤冷,自觉背冷恶风。双尺脉弱,左关稍滑,舌略胖,薄黄苔。
前方去人中黄,减雄黄量为0.3g,加用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大枣20g,以做善后维持。
狐病在仲景书里与百合病、阴阳毒同列于一章论述,并出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内服方2首,雄黄外熏、苦参外洗方2首。
所出4个条文侧重症状描述,未明确其病因病机。
后之注家或从条文析义,或从方药反推,认为该病系由肝经湿热,循经上循下犯,蒸腐气血而成瘀浊,生风化腐为虫所致。
并认为仲景出甘草泻心汤是针对本病脾胃虚弱,湿热郁遏,虫毒蓄留病机的举例用方。
因此,主张对肝经湿热者,以龙胆泻肝汤;肝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脾肾阳虚者,用右归丸。
从病机角度看,这些方法应该是对症的,它们补充和丰富了仲景治法。
而从临床看,这些方有时疗效却不满意。本患者历经8年,遍治无效,即说明了这点。
我用升麻鳖甲汤治疗狐病,缘于对本病病机的步步探索所做的选择。
鉴于以往所用方药无效的情况,后遇此证,我深入循证推敲,此病反复发作,当为邪毒蕴恋;溃破糜烂,乃湿毒之征。
而该病公认为湿热内蕴,郁久成毒所致。
因此,要害在一个“毒”字上。毒邪不甚者,或清或解或化或排,多可去之。
而毒之甚者,则只有攻毒一法。攻毒之方必求效专力宏,而以上方药显然不具这一特点。
在反复推求中忽忆及仲景治阴阳毒之升麻鳖甲汤。该方针对的病名即“毒”,症状亦以“咽喉痛,唾脓血”之毒蚀为主要表现。方中升麻功擅解毒;雄黄,《本草纲目》谓其能“杀邪气百毒”;鳖甲,《神农本草经》谓其“可去阴蚀恶肉”。
于理于方于药此方均是一首攻毒之方。于是试投,果一投即效。
该患者病程特长,毒踞巢穴,已成聚结顽凝之势,非此针对性极强的攻毒之剂,是不能奏效的。
1、一切话语权本质上都源自于力量。
如果你追求平等,尽量让自己强大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2、婚姻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未来的配偶不是你要去攀缘的大树,不是你要去登的最后一座山峰啊,他是你的一生或一段经历的共历者而已。
就算是古代,哪怕进入婚姻就盖棺定论了,在生活中也保不准有意难平,更何况是现代呢。
佛法反复说的,便是无常。
用不变的思路去应对无常,终究虚幻一场。
3、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坚持更重要,才能没有那么重要,怀才不遇的人随处可见。
天才也一样,一事无成的天才比比皆是。
教育也没那么重要,受过教育的废物充斥着这个社会。
只有坚持和决心才是无所不能的。
4、一个简单粗暴的思维模式:
想点有用的。
不计较对错,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吃了亏、受了委屈。
你只需要想,做什么是有用的。
一件倒霉事,如果自己不能掌控、不能改变,那就当它不存在。
然后去做自己能做的,把它做好。
经常想【想点有用的】,你的思维就会变得清晰,能避免无谓的争执。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也会越来越少。
5、拒绝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得体,拒绝的目标是有效。
好的拒绝就是有效的拒绝,让对方明明白白接收到:
这是不可以的,而且没得谈。
越清楚越好,不要拖泥带水留下太多想象空间。
不要显得犹疑,苦恼,温吞委婉。
那些都是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得体】的装饰。
而所有这些装饰的结果就是会延长拒绝的过程,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漫长,并且更伤人。
要确定,要坚决,才能缩短痛苦的时间。
如果不知道怎么拒绝,那就直接说【不】,然后结束这段对话,甚至可以起身离开。
这很不得体,但它是有效的。
因为继续待在对话里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你在等待对方求情,你接受讨价还价。
这可以被看做一种邀请。
结束对话,让讨价还价的空间为零。

最全的退热三十法

我导读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疾病皆可出现。发热的原因很多,外因多为六淫、伤损、饮食不节等,内因多为情志不畅、过度劳累、气血不和、脏腑失调等。治疗发热的方法多样,王道瑞教授总结了三十种。

01辛温解表退热法

凡风寒之邪所致外感发热,无论其有汗、无汗,皆宜发汗逐邪以退热。但不可大汗,以防伤津损阳之弊。 治疗用麻黄汤、桂枝汤、香苏饮等方,药取麻黄、桂枝、荆芥、紫苏叶、防风、白芷、 藁本 、生姜、葱白等品。

02辛凉解表退热法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风热之邪不仅侵犯肌表,而且易从口鼻而伤至肺金。肺为娇脏,最忌火灼。故治宜辛凉轻清透散,祛邪而不伤津。 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药取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前胡、银花、连翘、豆豉、蝉衣、葛根、柴胡等品。

03祛风除湿退热法

风湿之邪,或风寒湿三邪侵犯肌体,邪易滞留肌表,以头身重楚为特征。其治既要辛温祛风散寒,又要苦温和甘淡除湿。 常用神术散、九味羌活汤、荆防败毒散、麻杏薏甘汤、羌活胜湿汤等方。药取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苍术、藁本、荆芥、细辛、薏苡仁等。

04解暑化湿退热法

夏暑外感,因贪凉而易夹湿,故治之以清热解暑为要,兼以化湿和中。 常用新加香薷饮、黄连香薷饮、藿香正气散等方,药取香薷、藿香、佩兰、豆豉、银花、连翘、薄荷、黄连、黄芩、荷叶、厚朴、苍术、扁豆花等。

05芳香化湿退热法

湿温之邪困遏于肌表,上焦肺卫不宣,治宜芳香宣化,表里之湿兼治。 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方,药取藿香、佩兰、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厚朴、豆豉、通草、茯苓、泽泻、滑石等。

06辛凉甘润退热法

外感温燥,肺津受损,宜辛凉透邪,甘润生津。 常用桑杏汤、桑菊饮、清燥救肺汤等方。药取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前胡、桔梗、贝母、麦冬、沙参等。

07和解少阳退热法

邪在半表半里,半表之寒未解,半里之热已生,故寒热往来交作。 治当和解之,以仲景柴胡剂,如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桂枝汤等,药取柴胡、桂枝、生姜、黄芩、枳实(壳)、芍药、半夏、薄荷、石膏等。

08辛寒清气退热法

凡热在气分,或阳明经证,悉可用此法。 即以仲景白虎汤为主方治之,药取石膏、知母、寒水石、山栀、芦根、竹叶、粳米等。

09通腑泻热法

胃肠热结,腑气不通。六腑以通为顺,以通为用。治宜釜底抽薪,荡涤腑实。 方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剂,药取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牵牛子、羊蹄、何首乌、玄参等。

10苦寒解毒泻热法

热扰胸膈、心火亢盛、肝火上炎等证,皆宜苦寒解毒泻火以除热。 常用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导赤散、当归龙荟丸等方,药取山栀、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大黄、木通、竹叶、板蓝根、大青叶、夏枯草、决明子等。

11宣肺清热法

邪热壅肺,肺不宣降,热而喘满,治宜清肺宣肺。 常用麻杏甘石汤、桑菊饮、《千金》苇茎汤加味等,药取杏仁、麻黄、石膏、芦根、桑叶、菊花、连翘、银花、鱼腥草、黄芩、山栀、贝母、瓜 、桔梗等。

12清利肝胆退热法

热郁肝胆、肝火上炎、肝胆湿热等证,其治当苦寒泻热,化湿利胆。 常用龙胆泻肝汤、蒿芩清胆汤、当归龙荟丸等方。药用龙胆草、黄芩、黄连、山栀、黄柏、板蓝根、青黛、大青叶、蒲公英、羚羊角、夏枯草、青蒿、木通、车前子、泽泻、滑石、茵陈、竹茹等。

13清利湿热法

湿热为害,蕴结三焦,内扰脾胃肠道,治宜清热利湿。 常用杏仁滑石汤、甘露消毒丹、王氏连朴饮、茵陈蒿汤等,药取滑石、黄芩、黄连、黄柏、山栀、茵陈、石菖蒲、木通、泽泻、薏苡仁、杏仁、竹茹、白蔻仁、厚朴、苍术等。

14清气凉血退热法

气分血分皆受热灼,治当气血两清。 常用化斑汤、玉女煎、凉营清气汤等方,药取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地、玄参、犀角、山栀、竹叶、芦根等。

15清营泄热法

凡热入营分,邪传心包,皆宜凉营清透,泄热解毒,叶桂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常用清营汤、导赤清心汤、清宫汤、神犀丹等方,药取犀角、丹参、玄参、生地、竹叶、黄连、连翘、银花、麦冬、丹皮、木通、莲子、豆豉、紫草、板蓝根、天花粉等。

16清心开窍退热法

热陷心包而致窍闭神昏,或痰热闭窍等,皆当凉开窍闭,清心豁痰。 常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药取犀角、牛黄、冰片、麝香、羚羊角、黄连、黄芩、山栀、滑石、石膏、郁金、石菖蒲、朱砂、玳瑁、天竺黄等。

17镇惊退热法

“重能镇怯”,因惊恐得之,当重镇安神,调达气血。 常用磁朱丸合四逆散服之,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药取朱砂、磁石、琥珀、龙骨、龙齿、牡蛎、石决明、柴胡、枳壳(实)、芍药、黄芩、桂枝、半夏、茯苓等。

18解郁舒肝退热法

肝经郁热,皆宜疏解理气,调和气血。 常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丹栀逍遥散、大柴胡汤等方,药取柴胡、香附、川芎、郁金、青皮、枳壳(实)、芍药、当归、丹皮、山栀、黄芩、薄荷、桑叶等。

19凉血化瘀退热法

凡瘀血化热、热与血结(蓄血),或热入血分,而成瘀者,正可按叶桂所说“只须凉血散血”,即施此法。 常用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犀地清络饮等方,药取丹皮、赤芍、桃仁、犀角、生地、大黄、丹参、山栀、水蛭、虻虫、牛膝、益母草、三七等。

20消食导滞退热法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积而化热,必当消导通腑,涤热外出。 常用枳实导滞汤,木香槟榔丸、保和丸等方,药取黄芩、黄连、连翘、枳实、槟榔、青皮、木香、陈皮、莪术、神曲、白术、苍术、麦芽、谷芽、山楂、鸡内金、大黄、牵牛子等。

21涌吐退热法

痰浊、宿食积于胸膈胃脘,蕴结化热,温温欲吐者,当从吐法,所谓“其在上者,因而越之”。 常用瓜蒂散、盐汤探吐方等。

22滋阴泻火法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多施此法以苦寒泻热,甘寒咸寒滋阴壮水。 常用黄连阿胶汤、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方,药取生熟地黄、山茱萸、阿胶、山药、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白芍、龟板、知母、黄柏、黄芩、黄连、鸡子黄等。

23养阴清肺退热法

肺热阴伤,热灼肺络等,皆宜甘寒凉润,养阴清热。 常用养阴清肺汤、百合固经汤、沙参麦门冬汤等方,药用生熟地黄、玄参、贝母、丹皮、芍药、百合、麦冬、桔梗、沙参、山栀、芦根、黄芩、薄荷、连翘等。

24补肺滋肾退热法

肺肾阴虚,金水两竭,治当咸寒滋肾,甘凉清润肺金。 常用月华丸、秦 鳖甲散等方,药取生熟地黄、天冬、麦冬、阿胶、鳖甲、知母、秦 、地骨皮、青蒿、贝母、獭肝、龟板、沙参、山药等。

25滋补肝肾退热法

肝肾阴亏,耗伤精血,一要养其阴液,二要滋补精血。 常用杞菊地黄汤、左归饮、一贯煎等方,药取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山药、龟板、麦冬、何首乌、菊花、当归、阿胶、知母、丹皮等。

26养阴透热法

邪留阴分,余热作祟,且正气已虚,当扶正养阴,透邪外出。 常用青蒿鳖甲汤,以生地、鳖甲、丹皮、知母、天花粉之类滋阴扶正,取青蒿、秦 之品透散清解阴分之余热。

27养血育阴退热法

血虚,阴亦损,阳凑之而发热,宜当补血育阴。 常用四物汤、补肝汤、归芍地黄汤等方,药取熟地、当归、芍药、丹参、鸡血藤、阿胶、川芎、枸杞子、何首乌、酸枣仁、桑椹等。

28甘温益气退热法

气虚而卫阳不足,故发热且伴形寒恶风,治当益气升阳,甘温除热。 常用东垣补中益气汤类方主之,药取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苍术、当归、陈皮、山药、茯苓、炙甘草、柴胡、升麻等。

29补益气血退热法

气血两虚,低热迁延,治在心脾,补气养血。 常用归脾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等方,药取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酸枣仁、川芎、丹参、炙甘草、龙眼肉等。

30表里双解退热法

凡表里同病而发病者,皆宜此法,即外散表邪,内清泄里热之治。 常用防风通圣散、三黄石膏汤、双解散、凉膈散等方。药取荆芥、防风、麻黄、薄荷、柴胡、山栀、黄芩、黄连、大黄、芒硝、石膏、连翘、滑石、赤芍、甘草等。

上述诸法,不是孤立的,在临床应用时往往紧密相连,甚至一个患者要施治多法才能痊愈。因此,医者要圆机活法,随证施治。

好书推荐

学中医,总绕不过伤寒温病,若你想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本书值得一看。

本书是作者在金方书院举办的中医学习班之讲稿,经整理而成,有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伤寒论》讲座”,第二部分为“谈谈清代名医叶桂与吴瑭”,第三部分为“发热论治三十法”,第四部分为“中医古代文化与中医药学”,第五部分为“《医易义》释译”。本书涉及不少中医古医籍原著内容,故不少古文字与今天所用有异,如“脏腑”二字,古为“藏府”;“硬”,古为“鞭”等,往往引用时仍保留古字。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学用心得集——伤寒温病讲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道瑞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剂

体免疫力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它就像驻扎体内的一支军队,承担着防御重任,以防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敌人”的攻击。免疫力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免疫力强的人身体健康、很少感冒,而免疫力差的人容易受流行病感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剂一
能激发肿瘤患者免疫反应的中草药有:人参,猪苓、仙鹤草、大枣、灵芝、桂枝、柴胡、当归、甘草、白术、天门冬、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中边莲等。

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剂有很多,如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鹿茸丸、八珍丸、龟龄集、补中益气丸、四君子丸、贞芪扶正颗粒、大补阴丸等上百种,但是也不能乱用,应通过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恰当选用。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剂二
1、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药物:人参、刺五加、黄芪、黄精、灵芝、云芝、猪苓、冬虫夏草、仙茅、仙灵脾、锁阳、鹿茸、杜仲、银耳、阿胶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首乌、熟地、杜仲、银耳、阿胶、龟板、当归、桑寄生、旱莲草、鸡血藤、红花、桑叶、蒲公英、柴胡、山豆根、青黛、野菊花、王不留行。方剂:参附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生脉散、人参清肺汤。

2、诱导干扰素的产生

药物:黄芪、人参、山药、刺五加、灵芝、香菇、石斛、淫羊藿、枸杞、丹参、龙胆草、黄连、金银花、甘草。

3、影响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

药物:人参、刺五加、党参、黄芪、香菇、云苓、猪苓、海宝、沙参、天冬、鳖甲、枸杞、女贞子、玄参、附子、生姜、金银花、黄柏、柴胡、青蒿、龙胆草、丹参、甘草、麝香、肉桂、砂仁、大黄。

方剂:四君子汤、参附汤、黄芪建中汤、龟龄集、六味地黄汤、当归补血汤、四物汤、葛根汤、柴胡清肝汤。

4、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药物:人参、刺五加、党参、白术、黄芪灵芝、云芝、银耳、冬虫夏草、猪苓、猴头菌、海藻、淫羊藿、枸杞、杜仲、肿节风、丹参、当归、蒲黄、白花蛇舌草、鸦胆子、紫草、青蒿、山栀、丹皮、知母、大蒜、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野菊花、黄连、黄芩、大黄、穿心莲、白猫夏枯草、白英、一枝黄花、柴胡、石榴、洋金花、鹿角胶、牛黄、蟾酥、补骨脂、蘑菇、茯苓、甘草、麝香。

方剂: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保元汤、白凤丸、六味地黄汤、当归补血汤、黄连解毒汤、犀黄散、生脉散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但是如果煎法不当,服药方法不科学,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此文对煎药的容器、次数、温度、药引、禁忌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等作详细的介绍,以方便大家掌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7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