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败毒和中散

中医世家 2023-05-02 15:12:09

败毒和中散

《种痘新书》卷四:败毒和中散

处方 : 连翘、牛蒡1钱,黄连、枳壳6分,防风、荆芥、川芎、紫草4分,虫退3分,前胡8分,麦冬8分,玄参、黄芩。

功能主治 : 解毒。主痘症毒郁之甚,其火上炎,喉痛初起。

用法用量 : 方中连翘、黄连、防风、荆芥、川芎、玄参、黄芩用量原缺。

摘录 : 《种痘新书》卷四

《痘疹传心录》卷十九:败毒和中散

处方 : 连翘7分(去心,研碎),防风7分,荆芥7分,黄连1分(不用酒炒),牛蒡子7分(拣净,炒香,研碎),桔梗6分,陈枳壳5分(炒),前胡1钱,紫草茸5分(酒洗,研末),小川芎7分,升麻3分,木通7分,蝉蜕12只,如有闰月13只(洗净,晒,去头足),麦门冬1钱(去心),甘草2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疏利。主发热1日,即见痘苗,极痘稠密,大热蒸蒸,烦躁昏沉,不省人事,唇焦口渴。

用法用量 : 加生姜1片,灯心50寸,水煎服。若毒火内盛,大便结燥,2-3日不解,小便短涩又黄,加酒炒大黄8分;毒火盛,加酒炒黄芩2分。

摘录 : 《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败毒和中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败毒和中散--《种痘新书》卷四
【处方】连翘、牛蒡1钱,黄连、枳壳6分,防风、荆芥、川芎、紫草4分,虫退3分,前胡8分,麦冬8分,玄参、黄芩。
【功能主治】解毒。主治痘症毒郁之甚,其火上炎,喉痛初起。
【用法用量】方中连翘、黄连、防风、荆芥、川芎、玄参、黄芩用量原缺。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败毒和中散--《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处方】连翘7分(去心,研碎),防风7分,荆芥7分,黄连1分(不用酒炒),牛蒡子7分(拣净,炒香,研碎),桔梗6分,陈枳壳5分(炒),前胡1钱,紫草茸5分(酒洗,研末),小川芎7分,升麻3分,木通7分,蝉蜕12只,如有闰月13只(洗净,晒,去头足),麦门冬1钱(去心),甘草2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利。主治发热1日,即见痘苗,极痘稠密,大热蒸蒸,烦躁昏沉,不省人事,唇焦口渴。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灯心50寸,水煎服。若毒火内盛,大便结燥,2-3日不解,小便短涩又黄,加酒炒大黄8分;毒火盛,加酒炒黄芩2分。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夏天感冒吃什么药好得快?

夏天感冒吃什么药比较好
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夏天感冒,吃什么好得快
夏天感冒了吃什么好得快

夏季感冒不必吃药,是药三分毒,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治疗的方法来应对夏季风热感冒,那么夏季感冒如何食疗,感冒食疗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 三联我就为大家推荐6款食疗安全有效预防感冒。

绿豆绿茶饮
材料:绿豆50克,绿茶5克,冰糖15克。

做法:绿豆洗净,捣碎,同茶、冰糖放入碗内,用开水冲泡,约泡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治疗流行性感冒,症见咽痛、热咳,也可用于预防流感。

西瓜番茄汁

材料:西瓜、番茄各适量。

做法:西瓜取瓤,去籽,用纱布绞挤汁液。番茄先用沸水烫,剥去皮,也用纱布绞挤汁液。二汁合并,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化溼。可治疗夏季感冒,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小便赤热、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

姜糖饮

材料:生姜片15克,葱白适量,红糖20克。

做法: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止呕吐,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桑叶菊花茶

材料:桑叶15克、菊花10克

做法:放锅内加水煎茶,每日服饮两次。

功效:桑叶和菊花均性寒味甘苦,两者合而为茶饮,可润肺止热咳,适合风热感冒。

银翘合剂

材料:板蓝根、银花、连翘各30克,荆芥10克(后下)。

做法:煎成50%脓液,每服30~60毫升,一日3次,儿童酌减。服药后多饮水。咳嗽加生甘草、桔梗、杏仁各10克,咽喉肿痛加锦灯笼、山豆根各10克。

功 效:主治风热感冒,咽红喉痛,目赤发热或咳嗽痰黄等。风热外感忌用

薄荷粥

材料:粳米100克

做法:淘净放锅内加水煮稀粥,临熟时加洗净的薄荷10克,稍煮后,空腹食用

功效:此粥适用于头痛目赤,咽喉疼痛。
夏天感冒流鼻涕要吃什么药呢?
要区分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维C银翘片是治风热感冒的。另外感冒怎么样也要三五七天才会好的,吃药是为了控制症状。除非用激素才好得快。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一、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二、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夏天感冒吃什么好的快
看你是什么感冒,一般感冒一周左右不吃药也会自己好,

感冒中医分风寒 风热型的,

西医病毒性和细菌性的,

不同类型的感冒吃不同类型的药物,比如肠胃感冒 吃藿香正气丸

咨询下医生确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感冒 再吃药!

和中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中散 2.1处方2.2炮制2.3功能主治2.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局方》卷十:和中散 4.1和中散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4.6摘录 5《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5.5摘录 6《普济方》卷三九五:和中散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慎斋遗书》卷五:和中散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7.5摘录 8《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和中散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10《阎氏小儿方论》 10.1方名10.2组成10.3功效10.4主治10.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10.6制备方法 11《活幼心书》卷下 11.1方名11.2组成11.3功效11.4主治11.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12《直指小儿》卷一 12.1方名12.2和中散的别名12.3组成12.4功效12.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12.6制备方法12.7附注 13《袖珍小儿》卷九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 14《准绳·幼科》卷四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14.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和中散*和中散药品说明书 1拼音 hé zhōng sǎn

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中散

2.1处方

厚朴(去皮.姜炙)六两,白术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

2.2炮制

上为末。

2.3功能主治

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2.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八分盏,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热服,乳食前服。

2.5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3.1处方

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甘草(炙)各等分(一方有藿香叶减半)。

3.2制法

上为细末。

3.3功能主治

小儿痰逆胃虚泄泻。

3.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6分,温服。

3.5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4《局方》卷十:和中散

4.1和中散的别名

和中汤

4.2处方

厚朴(去皮,姜炙)6两,白术3两,干姜(炮)2两,甘草(炙)2两。

4.3制法

上为末。

4.4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4.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和中汤(《医统》卷八十九)。

4.6摘录

《局方》卷十

5《卫生总微》卷十:和中散

5.1处方

藿香(去土)1两,白豆蔻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皮,生姜制)半两,甘草1分。

5.2制法

上为细末。

5.3功能主治

小儿三焦不调,停寒膈上,吐泻不定。

5.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入生姜3片,煎至6分,温服,不拘时候。

5.5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6《普济方》卷三九五:和中散

6.1处方

干姜1两,厚朴(去皮,炙制)1两,甘草(炙)1两。

6.2制法

上为细末。

6.3功能主治

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胀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顿多睡,全不思食。

6.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水8分,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

6.5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五

7《慎斋遗书》卷五:和中散

7.1处方

炮姜4两,肉桂2两,吴茱萸2两。

7.2制法

上为末。

7.3功能主治

上通下达,安胃和中。主中寒腹痛,或寒泻清水,或饮食伤,嗳麸气,或久痢虚寒。臌胀属虚寒者。

7.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本方改为丸剂,名“和中丸”(见《风劳臌膈》),方用干姜四两(切片,分四份:一份用人参一两煎汤拌炒汁尽,一份用青皮煎汁拌炒,一份用紫苏煎汤拌炒,一份用陈皮煎汤拌炒,各炒焦黑)、肉桂二两(分三份:一份用益智仁三钱煎汤拌炒,一份用小茴香二钱同煎,一份用破故纸同煎)、吴萸一两(分二份:一份用苡仁一两煎汤炒,一份用盐三钱同浸炒),共为末,苏叶煎汤,打神曲糊丸。随症轻重,作汤送下;虚者人参汤下。《慎柔五书》本方用法:每服五分,用苦烈好大酒一杯,炖半热调下。

7.5摘录

《慎斋遗书》卷五

8《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和中散

8.1处方

人参1两(去芦),白茯苓1两(去皮),白术1两,黄耆1两(去芦),甘草半两(微炒),白扁豆半两(姜汁浸1宿,蒸过,去皮,焙干,微炒),木香1分(煨),藿香叶半两(去梗),缩砂仁半两,半夏1两(汤泡洗7次)。

8.2制法

上为细末。

8.3功能主治

补脾胃,解劳倦,退热止呕,消痰进食,轻健四肢。主

8.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大钱,用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去核),煎至6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8.5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

9《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9.1方名

和中散

9.2组成

附子(炮7度,水淬,去皮脐,为末)1两,黄连(去须,为末)1两,乳香(研)1分。

9.3主治

冷热痢,腹痛里急。

9.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上3味,如患冷热痢,取黄连半钱,附子半钱、乳香1字,以陈米饮调下,未止再服,以青橘皮汤调下;如患赤痢,附子末半钱、黄连末1钱、乳香1字;如患白痢,黄连末半钱、附子末1钱、乳香1字,米饮调下,未止以黑豆7粒煎汤止之。

10《阎氏小儿方论》

10.1方名

和中散

10.2组成

人参(切,去须,焙)、白茯苓、白术、甘草(锉,炒)、干葛(锉)、黄耆(切,焙)、白扁豆(炒)、藿香叶各等分。

10.3功效

和胃气,止吐泻,定烦渴。

10.4主治

小儿腹痛吐泻,烦渴厌食。

10.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干枣2个(去核),生姜5片,煎8分,食前温服。

10.6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活幼心书》卷下

11.1方名

和中散

11.2组成

人参(去芦)1两,白扁豆(炒,去壳)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1两,缩砂仁1两,香附子1两,半夏(汤浸,煮透,锉,焙干)1两,甘草1两,肉豆蔻7钱,诃子(去核)7钱。

11.3功效

和胃气,进饮食,悦颜色,理风痰。

11.4主治

小儿久病才愈,面黄清瘦,神昏气弱,脾胃未实,食物过伤,停饮生痰,留滞中脘,耗虚真气,或成吐泻。

11.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不拘时候。

12《直指小儿》卷一

12.1方名

和中散

12.2和中散的别名

和中汤

12.3组成

茯苓1分,石莲肉1分,藿香半分,人参半分,天麻半分,白扁豆(制)半分,木香半分,白术半分,甘草(炒)半分。

12.4功效

和胃气,止吐泻。

12.5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字,水煎服。

12.6制备方法

上锉散。

12.7附注

和中汤(《袖珍小儿》卷二)。《袖珍小儿》本方用法:上锉散。每服二钱,加生姜、大枣煎服。

13《袖珍小儿》卷九

13.1方名

和中散

13.2组成

藿香5钱,枳壳(麸炒)5钱,陈皮5钱,甘草5钱,厚朴(姜制)3钱5分。

13.3主治

小儿五色泻痢。

13.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钱,红枣煎汤调服。

13.5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4《准绳·幼科》卷四

14.1方名

和中散

14.2组成

厚朴(姜汁制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14.3主治

小儿中焦停寒或夹宿食,痘疮欲出来出而吐利者。

14.4和中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古籍中的和中散 《疡医大全》:[卷三十一痘疹部(上)]朱氏辨别七晕 凉之药切不可投;倘或身不退热,微有烦躁,宜用败毒和中散去芩、连、紫草茸,加羌活、苏叶、白芷以托其苗;...

《医学正传》:[卷之八小儿科]痘疹 焦停寒,或挟宿食也,宜四君子汤加砂仁、陈皮,或和中散。如挟宿食者,用紫霜丸。惺惺散(王氏)白术(炒...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七·脾脏部(上)吐泻]补虚 。姜汁面糊丸,如绿豆大。米饮下二三十丸,无时。和中散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吐泻 白附子减半,生姜煎服。〔钱〕玉露散(方见上。)和中散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周慎斋遗书》:[卷九]腹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5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