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茇煮散
处方 : 荜茇半两,丁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大腹半两,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3分。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留饮,食癖。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差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荜茇粥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荜茇粥--《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荜茇1分,胡椒1分,干姜(炮裂,锉)1分,槟榔1分,桂心1分,粟米3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中冷气,往往刺痛,腹胀气满。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水煮粥,候米熟,入药末3钱,搅令匀,每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荜茇粥--《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镜》
【处方】荜茇1分,胡椒1分,桂心1分(为末),米3合。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刺痛,妨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上煮作粥,下荜茇等末,搅和,空心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镜》
荜茇粥--《养老奉亲》卷一
【处方】荜茇末2合,胡椒末1分,青梁米4合(淘)。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主治老人冷气心痛,发动时遇冷气即痛;胃寒呕吐,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上以米煮作粥熟,下2味调之,空心食。常服尤效。
【注意】凡一切实热症及阴虚有火者忌用。
【各家论述】《药粥疗法》:方中荜茇大辛大热而无毒,专入脾胃经,温胃散寒,下气止痛;胡椒入胃及大肠经,功同荜茇,二者一并煮粥,其温中散寒之力颇强,且与米配合,煮粥食用,还能温中补虚,健脾暖胃,同时也能使荜茇、胡椒的散寒作用缓缓发挥,以提高疗效。
【摘录】《养老奉亲》卷一
煮肝散简介
目录1《苏沈良方》卷二:煮肝散 1.1处方1.2功能主治1.3煮肝散的用法用量1.4摘录 2《儒门事亲》卷十二 2.1方名2.2组成2.3主治2.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2.5制备方法2.6附注 3《圣惠》卷七十 3.1方名3.2组成3.3主治3.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3.5制备方法 4《圣济总录》卷一一○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4.5制备方法 5《圣惠》卷二十八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 6《三因》卷十六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7《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7.5制备方法 8《圣济总录》卷一○九 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8.5制备方法8.6附注 9《成方便读》卷四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9.6各家论述 10《卫生总微》卷八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 11《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11.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煮肝散 1《苏沈良方》卷二:煮肝散
1.1处方
紫菀 桔梗 苍术 芍药各等分
1.2功能主治
治肝痿脚弱,及伤寒手足萎缩不随者。
1.3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上药为末。每次12克,加入羊肝半具,大竹刀切,勿犯水,勿令血散,再加盐、醋。葱、姜、酒同煮熟,空腹时服,每日三次。
1.4摘录
《苏沈良方》卷二
2《儒门事亲》卷十二
2.1方名
煮肝散
2.2组成
青蛤粉、夜明砂、谷精草各等分。
2.3主治
雀目。小儿疳眼,翳膜羞明。
2.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7钱,放猪肝内煮熟。细嚼,茶清送下。
2.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6附注
《卫生宝鉴》: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五七岁以上二钱,用獖猪肝一大片,劈开,掺药在内,摊匀,麻线缠定,以米泔水半碗煮肝熟,取出肝,汤倾碗内,熏眼;分肝作三次嚼吃,肝汤送下,一日三服,不拘时候。大人雀目,空心服,如患多时不效,日服二次。
3《圣惠》卷七十
3.1方名
煮肝散
3.2组成
缩砂3分(去皮),茑(莳)萝3分,荜茇3分,柴胡3分(去苗),白术半两,白芷半两,胡椒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芜荑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茵陈半两,细辛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紫菀半两(去苗土),白芍药半两。
3.3主治
妇人冷劳气,脾胃虚乏,大肠转泻,水谷不化,四肢羸瘦,口内生疮,不思饮食,渐加无力。
3.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用猪肝1具,去脂膜,柳叶片切,新汲水洗过,入葱白3根细切,于铛锅内,以新汲水2大盏,入盐醋少许,以瓷碗合,煮令水浓,空心食之,吃粥饮送下。食后良久,饮暖酒1盏为妙,晚食前再服亦佳。
3.5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4《圣济总录》卷一一○
4.1方名
煮肝散
4.2组成
紫芥菜子(真者,炒令黑色)。
4.3主治
雀目,咫尺不见物。
4.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用羊肝1具,分作8服,每用散3钱,捻在肝上,外托荷叶,裹煮令熟。放冷服之,以煮肝汤送下,临卧时服。
4.5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5《圣惠》卷二十八
5.1方名
煮肝散
5.2组成
木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胡椒1分,补骨脂半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高良姜半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缩砂半两(去皮)。
5.3主治
虚劳不思食。
5.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用獖猪肝1具切细,拌匀,入于铛子内,以浆水3大盏,入葱白5根,煮令烂熟,任意食之。
5.5制备方法
上为散。
6《三因》卷十六
6.1方名
煮肝散
6.2组成
四生散。
6.3主治
眼赤,有耳痒症。
6.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羊子肝入盐酒同煮令熟。空心温服。
7《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7.1方名
煮肝散
7.2组成
黄连(去须)、沙参、玄精石、决明子各等分。
7.3主治
小儿疳眼,翳膜沙涩。
7.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用羊肝1片,竹篦子切作缝子,掺药在内,线系入沙罐子内垂挂,勿令著底,以米泔煮熟。淡食羊肝,每片分作23服,量儿大小与之。
7.5制备方法
上为散。
8《圣济总录》卷一○九
8.1方名
煮肝散
8.2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青葙子1两,款冬花1两。
8.3主治
眼生黑花,渐成内障;斗睛偏视;风毒攻眼,肿痛涩痒;短视,倒睫,雀目。
8.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羊子肝1叶(细切),淡竹叶数片,同裹如粽子,别用雄黑豆49粒,米泔1盏,银石器内同煮,豆烂泔尽为度。取肝细嚼,温酒送下。又将豆食尽,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8.5制备方法
上为散。
8.6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煮肝煎”。
9《成方便读》卷四
9.1方名
煮肝散
9.2组成
夜明砂(淘净)1两,蛤粉1两,谷精草1两,石决明1两。
9.3主治
雀目羞明,疳眼翳障等证。
9.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用猪肝以竹刀劈开,勿犯铁器,摊药在内,麻线缠定,米泔水1碗,煮肝至熟。先取出肝,倾汤碗内,熏眼,肝分3次细嚼,用煮肝汤热服,1日服尽。
9.5制备方法
上为散。
9.6各家论述
雀目一证,至夜则昏如雾露,视物无光,皆由肝有滞浊,积结阴分,以致精津血液至交入阴分之时,不能上升于目,故夜视无光。小儿疳眼,亦因积滞起见,流虽异而源则一也。方中夜明砂,专入肝经,破滞化积;谷精草得谷之余气,养肝磨翳;蛤粉、决明,皆介类之品,引之以入阴分;以肝煮之者,使药性归之于肝也。
10《卫生总微》卷八
10.1方名
煮肝散
10.2组成
青葙子、决明子、车前子、密蒙花各等分。
10.3主治
小儿疮疹入眼,诸药不效。
10.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羊子肝,竹刀薄劈开,掺药在内,荷叶裹包,麻线缚定,石器内煮熟。任意食之。
10.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11.1方名
煮肝散
11.2组成
夜明沙。
11.3主治
内外障翳眼。
11.4煮肝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用猪肝2两,劈开,将药掺在肝内,麻线缠定,用水1盏,煮令肝转色白。取出烂嚼,食后用煮肝汤送下。
11.5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煮肝散 《普济方》:[卷八十三眼目门]雀目 术(米泔浸切炒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煮肝散(出儒门事亲书)治雀目。青蛤粉夜明砂谷精草(...
《普济方》:[卷三百十九妇人诸疾门]冷劳 炒)鳖甲(一两半涂醋令黄去裂锉)仁(各二百杵。煮肝散(出圣惠方)治妇人冷劳。脾胃虚乏。大肠转泄。谷...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雀目 ,渗药在内,以麻缕缠定,研粟米饭一大盏。银石锅内煮熟放温,临卧嚼服,切不得犯铁器,病甚者,不过再服...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三]治小儿无辜疳痢诸方 软饭少许。治小儿无辜腹胀。或时泻痢。寒热不调。煮肝散方。漏芦(二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猪...
《普济方》:[卷七十二眼目门]五脏风热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137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荜茇汤
下一篇:
荜茇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