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背疽掺药

中医世家 2023-05-01 22:45:30

背疽掺药

处方 : 鲫鱼1尾(刳去肠脏)。

制法 : 以羯羊粪实其中,烘焙焦黑,极干燥,为细末。

功能主治 : 背疽。

临床应用 : 背疽:龙游有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仅隔薄膜耳,自谓必死。用此方干掺之,疮口遂收,至今无恙。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收口掺药”。

摘录 : 《洪氏集验方》卷二引童县尉方

古代死于毒疽的人不在少数,“背疽”到底是什么病?

从古代史籍的记载来看,有很多人是因为背上“发疽”而死。比如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谋士范增,就是因为受气背上发疽而亡。三国时期的荆州牧刘表,也是因为背上长疽而死。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被记载死于毒疽。

至于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因背上长了毒疽,吃了朱元璋赏赐的烧鹅,引毒疽发作而亡。不过,这一故事并没有记载在正史当中,因此可信度并不高。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背上发疽在古代确实是一件很常见的病。

那么,背上发疽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患上之后,很快就会死呢?

所谓“疽”,就是指在局部皮肤下长出的毒疮,类似于现代人脸上或背部,因上火等原因出现的痘痘。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一个白头小脓包,挤破后会流出淡黄脓液。当这些毒疮全部汇集于一处,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处理时,就会形成巨大的脓疮。

我们通常见到致死的疽,一般都记载发于背部,这就极有可能是一种褥疮。

所谓褥疮,又叫做压疮。这种病,往往是因为一些无法动弹的病人,平躺在床上,由于长期无法改变自己的 *** ,从而背部受到长期的压迫而导致。一旦得了褥疮,患者的背部、臀部、颈部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脓包,如果严重一些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现代人所说的“搭背疮”或是“砍头疮”。

由于古代没有西药,没有抗生素,因此古人在生病后,往往只能采取中药来进行治疗。中药的效果虽然好,但起效确实要比西药慢。不少人在养病的过程中,由于疗程较长,病人不下床活动,最终形成了褥疮,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除了褥疮之外,因上火背部起痘疮,也是毒疽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人说,背上长痘疮人人都有,怎么可能危及生命呢?

诚然,现代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选择用一些消炎药或者祛痘药膏来解决问题,状况并不严重。而对于古代人来说,由于医学水平落后,医理知识更是有限,古人面对小小的痘疮,通常都不会予以重视。

而且最要命的是,古代的衣服主要以麻织品为主。本来背部就长出了大脓包,还整天被麻衣蹭来蹭去,很容易引发创口感染和败血症。而对于生活在古代,没有抗生素和西药的人们来说,败血症是非常致命的。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外,在古代还有一种可能会引起背上的毒疽。

众所周知,古人尤其喜欢服用丹石之药。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方士炼长生不老丹药的记载。古人的科学知识落后,对于物质的毒性同样没什么了解。因此人们服用丹药后,除了“延年益寿”之外,一般也会在体内留下一些后遗症。

比如在唐代时,炼丹者在炼丹时,一般就会用到水银。他们首先把铅块捣压成中空的形状,再把水银灌入其中,把四周封盖起来,用猛火加以炼烧,最后就会成为丹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丹砂在古代还颇为昂贵和抢手,一般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服用。而长期服用这些东西之后,服用者往往就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等现象,这种病通常表现为背部长出毒疮,体内出现结石等。古代的大夫们,对这种病,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总的来说,古人背上发疽的病因可大可小,大的原因甚至大到增生甚至癌症,而小的原因仅仅是由痘疮引发。

我妈妈得了怪病 他们讲好像叫背花 背疽 症状像是切完辣椒一样的烧 症状持续几天了 生在背上有巴掌大小

你好,背疽,病名。痈疽之发于体表而有粟米样疮头者,故名。即现代医学外科感染之痈。该病发无定处。由于所发部位之不同,或形态之各异,而有许许多多之命名。例如:发背、搭手、背疽、脑疽、脑后发,如:蜂窝发、蜂窝疽、莲蓬发等等。有头疽之发病,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临证所见有虚实之分。其初起见局部红肿热痛,根束高肿,疮头有如粟米一只或多只不等,疼痛剧烈,甚则伴有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脉见洪数,舌红苔黄者,此为有头疽之实证。该证之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可内服仙方活命饮,或用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敷贴 。溃后腐肉不去者,外敷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较大,腐肉难脱者,亦可手术剥脱切除。若腐肉已除,疮面红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在辨证上,若疮之始发,证见疽形平塌,根基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多较迟缓,溃后脓汁清稀,神疲纳呆,面色无华,脉数而无力,舌绛或淡者则属虚证。其治疗宜温阳补益、调和气血之剂。若偏于阴虚者,可内服竹叶黄芪汤之类;若气血两虚者,则可选托里消毒散之类。外敷用药可参实证之法处理。同时,可考虑加用桑柴火烘法以助其阳。若治疗失控或处治失时或误治,往往造成内陷之并发。参见陷证条。
满意请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36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