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白虎加人参汤

中医世家 2023-05-01 13:40:23

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 : 知母六两(9克)、石膏一斤(30克)、甘草二两(3克)、粳米六合(15克)、人参三两(10克)。

用法 : 水煎成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效 : 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 : 阳明热证气津两伤,大热,大汗,烦渴,脉大无力;以及暑病发热,津气两伤,症见汗出背微恶寒,身热而渴等。

临床应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发热等病症。1.糖尿病:在饮食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本方治疗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结果:表明白虎加人参汤重用石膏治疗2型糖尿病证属气阴两虚,燥热偏盛型降糖效果更为理想。(《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年第2期)2.发热:以本方治疗颅脑外伤引起的中枢性高热,疗效评定以服药后每日体温维持在37.6~38.5℃之间为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99%。(《中医研究》1999年第1期)

方解 : 本方为白虎汤加人参三两,白虎解热,人参生津,主要用冶阳明经证气津两伤之证。临床应用以发热、烦渴、脉大而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 研究表明白虎加人参汤具有解热、降低血糖、增强免疫、保护心肌、抗炎抑敏作用。该方在内科、肿瘤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特别对肿瘤和不同病因所致的发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多种皮肤炎性疾病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方歌 :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摘录 : 汉·《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乡野拾遗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伤寒论26-30条

第26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大汗出后,津液伤了。而人参是最强补阴的药,故白虎汤加人参。

这条与25条中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是呼应的,那条应该是脉浮大,仍服桂枝汤。而这条确为大汗出后,而出现脉洪大,为里热盛,就是津液丧失严重而大烦渴不解的现象。需要去里热,用白虎汤,且补津液加人参。(白虎汤方中石膏是寒凉的药,去热,知母也为寒凉的药可以除烦。又怕石膏伤胃,所以加粳米和炙甘草则护胃。加人参补津液。)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bi)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此条热多寒少,脉微弱,说明表症要罢,有将要传阳明经的症候,无阳也,就是津液丧失严重,故不可大发汗。但表症没有完全解除,所以还需要小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中,桂枝汤解表,越婢汤清里热。

合方中药量都非常轻,故不会大发汗。
第28条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 白术。

本条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争议,胡老认为应该是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本条服桂枝汤后或者攻下以后,因表症还在,无汗,但出现了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症候。桂枝汤是解表的,把桂枝去了,解表的力量就没了。去芍药是因为出现了心下满。我猜胡老认为心下满,跟胸满是出不多的吧,因胸满不可用芍药。所以应该是去芍药而不是去桂枝。

但是倪师认为,心下满,微痛,即是胃不舒服,而桂枝对胃有刺激的作用,所以把桂枝去了。大冢敬节先生也认为应该还是去桂枝,而不是去芍药。

大家的看法呢?

但是加茯苓白术以利小便的说法是可以确定的!

这里有一点,我觉得很妙。就是无汗,则小便不利。若小便利,则自汗出。倪师也对这个原理做了解释,跟压强原理类似。两头的管道,有一头通了,另一头自然会通。给我的启发是如果汗不出,可以通过利小便来解决问题。
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本条中,伤寒,脉浮,汗自出就认为是桂枝汤证,就错了,因为病人还有心烦,脚挛急,这是伤津液的表现啊,所以不能再发汗了,再发汗,津液丧失更多,则出现手脚冷,咽中干,烦躁吐逆。所以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胃气不和噡语者,则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为清胃部至下脘处一段实满,而出现囋语的方子。

如果本已津液失,再重发汗,则会厥逆,此时用四逆汤补阳。

第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

两足当热。

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我觉得这一条是对上一条的解说。病形像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加附子发汗太过,导致津液丧失,用芍药甘草汤缓其急迫,承泣汤止其囋语。

反复口舌生疮溃疡,这个经方对症

我导读

如果有一个“又小又讨厌的疾病排行榜”的话,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定榜上有名。小小的溃疡,却能让每一口 美食 都带上疼痛的底色。伤寒名家聂惠民教授对待这种症状,常用一个清热和胃、益气生津的经方化裁加减,配合漱口方,效果甚佳。一起来看看究竟聂老用的哪一方吧——

方药组成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煎服事宜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功效

清热和胃,益气生津。

方证原文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伤寒论》第397条)

方证简析

竹叶石膏汤由白虎汤加人参汤化裁而成,为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剂。方中淡竹叶辛淡甘寒,清热除烦;石膏辛甘大寒,清泻余热之邪;麦冬甘寒养阴润燥,兼清肺胃之热;人参、甘草、粳米养阴益气生津,补中和胃,以培中州;半夏降胃气之逆。

诸药合用,津液生而中气足,虚热解而呕吐平,实乃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之法。本方为病后调理之方,不仅治疗伤寒后的气液两伤、余热不清之证,亦常用于温病后期见气液两伤而又余热不尽者。本方既可清其余热,又可补其体虚,开胃增食,功效俱备。

典型医案

郑某,女,成人。2001年8月21日初诊。

患者反复口腔溃疡,疼痛,纳差,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略数。

西医诊断: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诊断: 口疮。

辨证: 阴虚有热。

治法: 清热通腑。

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①:生石膏15g(先煎),淡竹叶10g,生栀子12g,麦冬15g,太子参15g,知母10g,白茅根12g,连翘12g,莲子心10g,金银花12g,生薏苡仁30g,黄芩10g,法半夏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服。处方②:白鲜皮15g,大黄15g,紫苏子15g。水煎,外用漱口。

二诊: 2001年8月28日。患者药后口腔溃疡疼痛减轻,大便日一行,舌红,苔薄黄,脉沉细略弱。处方①:初诊处方①加生黄芪、生甘草。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服。处方②:大黄15g,生甘草6g,生黄芪15g,白鲜皮15g,白头翁15g。水煎,外用漱口。

三诊: 2001年9月4日。患者口腔溃疡已愈,诸症皆减,便和,舌红,苔薄黄,脉沉细略弱。依前法,二诊处方①去生石膏、淡竹叶、知母、生薏苡仁,加竹茹、黄连。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服。

医案点要

口疮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认为口疮发病与气候有关。后世医家将其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为心火上炎或胃火上逆或湿热熏蒸所致;虚证多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本案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体质属于阴虚、素有郁热,常因饮食不当而复发。胃热伤津在下则便燥数日一行;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故见饮食不佳、消化不良。结合患者舌象、脉象进行综合分析,证属于阴虚有热。治疗以解郁清热行腑为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加用金银花、连翘以透热外达;太子参、麦冬、知母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白茅根、黄芩凉血清热。

另外,在内服汤药的同时,用白鲜皮、大黄、紫苏子、生甘草、白头翁、白茅根水煎漱口,内外同治,效如桴鼓。

聂惠民的临证思辨录

本书由聂惠民教授及其弟子将其50多年来的临证验案加以精选、整理、撰写而成,按照《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类别,归为十四类,另加一部分时方的临证应用,精选聂教授灵活运用经方诊治临床疑难病证的验案,计300余例,包括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原汁原味地记录其临证与思辨过程。尤其是针对每例验案的点要,重在点评聂教授辨证、遣方、化裁的关键,深度解析聂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较为全面地呈现其深谙仲景经旨,创新六经辨证思维,灵活化裁经方,“一部伤寒括全科”的学术理念。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26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