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白蔹膏

中医世家 2023-05-01 13:11:34

白蔹膏

《鬼遗》卷五:白蔹膏

处方 : 白蔹2两,黄连2两,生胡粉1两。

制法 : 上药治下筛,溶脂调和。

功能主治 : 皮肤中热痱,瘰疬。

用法用量 : 敷之。

摘录 : 《鬼遗》卷五

《鬼遗》卷五:白蔹膏

处方 : 白蔹3两,白芷3两,芎藭2两,大黄2两,黄连2两,当归3两,黄柏2两,豉8合(炒),羊脂3两,猪脂2升。

功能主治 : 痱,瘰疬疮。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二脂合煎,纳诸药,微火煎,膏成去滓,候凝。敷之。

摘录 : 《鬼遗》卷五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蔹膏

处方 : 白蔹3两,甘草(炙)3两,青木香3两,芍药3两,大黄3两,玄参3两。

制法 : 上为散,以少酢和稀糊。

功能主治 : 瘰疬息肉结硬。

用法用量 : 方中甘草,《圣济总录》作“莽草”。

注意 : 忌猪肉、五辛、热肉、饮酒、热面。

摘录 :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白蔹膏

处方 : 白蔹半两,白石脂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半两。

制法 : 上为末,更研极细,以鸡子白调和,稀稠得所,瓷盒盛。

功能主治 : 面粉隳。

用法用量 : 每临卧涂面上,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白蔹膏

处方 : 白蔹半两,羊粪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 : 上捣如膏。

功能主治 : 狐尿刺,久不愈。

用法用量 : 封裹疮上,一复时其刺自出。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四○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白蔹膏

处方 : 白蔹1两,白及1两,白芷1两,突厥子两半。

制法 : 上为细末,用牛酥5两煎为膏。

功能主治 : 风牵睑出外障。

用法用量 : 早晨涂在眼睛内;夜半涂亦得。

摘录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普济方》卷三一三:白蔹膏

处方 : 白蔹、白及、白僵蚕、当归、大黄、乳香、桃枝、柳枝、槐枝、桑枝、皂荚枝各等分。

制法 : 上为末,每用香油1斤,入前药浸3宿,缓火熬,以焦黄色为度,滤去滓,加黄丹半斤,候油欲再滚,即掇锅于地上,用槐枝频搅匀,滴水中不散为度。

功能主治 : 一切恶疮肿毒。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一三

《眼科全书》卷四:白蔹膏

处方 : 白蔹、白及、白芷、白蔹皮、石决明、牛蒡子各等分。

制法 : 上为末,用牛脂熬,将末入内,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 : 风牵出睑外障。

用法用量 : 早,晚以膏搽于睑胞。屡用有效。

摘录 : 《眼科全书》卷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白蔹膏

处方 : 白蔹面2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两。

制法 : 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 : 收敛除湿,解毒止痒。主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 : 外敷患处。

摘录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圣惠》卷十四:白蔹膏

处方 : 白蔹3分,矾石半两(生用),白石脂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制法 : 上为细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匀,后入新鸡子白1枚,酥2两相和,研为膏,入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 : 伤寒豌豆疮愈后,满面疮瘢久不没。

用法用量 : 每夜取涂面上,来日以温浆水洗之。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白蔹膏

处方 : 白蔹1两,白及1两,白蜡3两,黄耆1分,麝香(研)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药1分,丁香1分,麻油半斤。

制法 : 上药除油并研药外,并锉细,先用油煎10余沸,即下锉药,候黄耆赤黑色,用绵滤过,慢火煎10余沸,次下诸研药。搅不住手,候凝成膏,于瓷器中盛,下麝香搅令匀。

功能主治 : 唇疮。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许、涂贴患处,日3-5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白蔹膏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方之白蔹膏 3.1组成3.2制备方法3.3功能主治3.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4《鬼遗》卷五方之白蔹膏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4.5摘录 5《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白蔹膏 5.1组成5.2制备方法5.3功能主治5.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6《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白蔹膏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方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之白蔹膏 7.1处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7.5注意7.6摘录 8《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白蔹膏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普济方》卷三一三方之白蔹膏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摘录 10《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白蔹膏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10.5摘录 11《眼科全书》卷四方之白蔹膏 11.1组成11.2制备方法11.3功能主治11.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12《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白蔹膏 12.1组成12.2制备方法12.3功能主治12.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13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白蔹膏 1拼音 bái liǎn gāo

2概述 白蔹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首。

3《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方之白蔹膏

3.1组成

白蔹、白及、白芷各一两,突厥子一两半[1]。

3.2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用牛酥五两煎膏[1]。

3.3功能主治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方之白蔹膏主治胃气受风,肝膈积热,壅毒在睑而致流泪不止,眼睑外翻[1]。

主治风牵睑出外障。

3.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涂眼内[1]。

早晨涂在眼睛内;夜半涂亦得。

4《鬼遗》卷五方之白蔹膏

4.1处方

白蔹2两,黄连2两,生胡粉1两。

4.2制法

上药治下筛,溶脂调和。

4.3功能主治

《鬼遗》卷五方之白蔹膏主治皮肤中热痱,瘰疬。

4.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敷之。

4.5摘录

《鬼遗》卷五

5《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白蔹膏

5.1组成

白蔹半两,白石脂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半两。

5.2制备方法

上为末,更研极细,以鸡子白调和,稀稠得所,瓷盒盛。

5.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白蔹膏主治面粉皻。

5.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每临卧涂面上,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6《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白蔹膏

6.1处方

白蔹1两,白及1两,白蜡3两,黄耆1分,麝香(研)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药1分,丁香1分,麻油半斤。

6.2制法

上药除油并研药外,并锉细,先用油煎10余沸,即下锉药,候黄耆赤黑色,用绵滤过,慢火煎10余沸,次下诸研药。搅不住手,候凝成膏,于瓷器中盛,下麝香搅令匀。

6.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白蔹膏主治唇疮。

6.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涂贴患处,日35次。

6.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7方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之白蔹膏

7.1处方

白蔹3两,甘草(炙)3两,青木香3两,芍药3两,大黄3两,玄参3两。

7.2制法

上为散,以少酢和稀糊。

7.3功能主治

方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之白蔹膏主治瘰疬息肉结硬。

7.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圣济总录》作“莽草”。

7.5注意

忌猪肉、五辛、热肉、饮酒、热面。

7.6摘录

方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8《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白蔹膏

8.1处方

白蔹半两,羊粪半两,栝楼根半两。

8.2制法

上捣如膏。

8.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白蔹膏主治狐尿刺,久不愈。

8.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封裹疮上,一复时其刺自出。

8.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9《普济方》卷三一三方之白蔹膏

9.1处方

白蔹、白及、白僵蚕、当归、大黄、乳香、桃枝、柳枝、槐枝、桑枝、皂荚枝各等分。

9.2制法

上为末,每用香油1斤,入前药浸3宿,缓火熬,以焦黄色为度,滤去滓,加黄丹半斤,候油欲再滚,即掇锅于地上,用槐枝频搅匀,滴水中不散为度。

9.3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一三方之白蔹膏主治一切恶疮肿毒。

9.4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三

10《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白蔹膏

10.1处方

白蔹面2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8两。

10.2制法

调匀成膏。

10.3功能主治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白蔹膏功在收敛除湿,解毒止痒。主治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10.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患处。

10.5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11《眼科全书》卷四方之白蔹膏

11.1组成

白蔹、白及、白芷、白蔹皮、石决明、牛蒡子各等分。

11.2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牛脂熬,将末入内,同熬成膏。

11.3功能主治

《眼科全书》卷四方之白蔹膏主治风牵出睑外障。

11.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早,晚以膏搽于睑胞。屡用有效。

12《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白蔹膏

12.1组成

白蔹3分,矾石半两(生用),白石脂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12.2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次入杏仁膏,研令匀,后入新鸡子白1枚,酥2两相和,研为膏,入瓷器中盛。

12.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白蔹膏主治伤寒豌豆疮愈后,满面疮瘢久不没。

12.4白蔹膏的用法用量

这种植物叫什么?

我觉得更像白芨多点,带唇兰的鳞茎是淡紫色的,这个植物的鳞茎是白色的,花的颜色也是紫中带点粉色。

白芨的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

白芨根部

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开花时常凋落;

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毫米,白色带紫红色,具紫色脉;唇盘上面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蕊柱长18-20毫米,柱状,具狭翅,稍弓曲。花期4-5月。

白及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 痈疮肿毒, 烫灼伤, 手足皲裂, 肛裂等疾病,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功效仅止步于此,作为与医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美容行业,其中同样用到了白芨。

这一点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就曾澡豆方,鹿角膏方以及面脂方等具备美白效果的药方,其中许多药方中都会出现白芷、白蔹、白附子、白及、白茯苓、白术等,类似的还有《圣剂总录》,其中所记载的白芷膏、木兰膏、白蔹膏等其中也都用到了白芷和白芨。

手扒皮 春秋季节性严重

季节性的好治,抹抹药就好了。这跟皮脂腺分泌过少有关,夏天空气湿度大皮肤不缺水,症状不显,入秋以后天气干燥就显露出来了。我们科室配的白蔹膏效果不错。内服可以用地黄丸,维E。维生素B基本上不见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25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