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白石英丸

中医世家 2023-05-01 09:49:37

白石英丸

《千金》卷十七:白石英丸

处方 : 白石英(一作白石脂)2两半,磁石2两半,阳起石2两半,苁蓉2两半,菟丝子2两半,干地黄2两半,石斛1两,白术1两,五味子1两,栝楼根1两,巴戟天5分,桂心1两,人参1两,蛇床子半两,防风5分。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养肺气,补益元气。主肺感寒邪,咳而鼻塞,唾浊涕,语声嘶破,洒浙恶寒。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加至3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方中磁石专解石英,阳起石之慓悍,地黄专助菟丝、苁蓉之滋精,防风专鼓人参、白术之益气;石斛专辅巴戟之强阴,栝楼根专化桂心之辛热,五味子专收蛇床之燥烈。用药之奥,全在配合得宜,不可拘于药性,或随佐使,或相反激,或用和解,或寒因寒用,热因热用,或补中寓泻,泻中寓补,或寒热交错,补泻杂陈种种,各具至理,非熟擅《金匮》、《千金》之法者,难以语此。

摘录 : 《千金》卷十七

《圣惠》卷二十六:白石英丸

别名 : 阳起石丸

处方 : 白石英2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阳起石3两(细研,水飞过),熟干地黄3两,石斛2两(去根,锉),五味子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干),石南1两,菟丝子1两(酒浸3宿,晒干,别捣为末),五加皮1两,胡麻1两,巴戟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蛇床子半两。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助阳气,补不足。主虚损乏力。

用法用量 : 阳起石丸(《圣济总当》卷一八七)。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三十八:白石英丸

处方 : 白石英5两(炼成粉者),生干地黄2两,白茯苓2两,人参3两(去芦头),天门冬5两(去心,焙),地骨皮2两。

制法 : 上为末,入石英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五劳七伤,羸瘦,体热心烦,小便不利,夜多恍惚。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煎黄耆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白石英丸

处方 : 白石英5两(打碎如小豆大,以牛乳3升、水5升相和于银器中,慢火煮石英,以乳水尽为度。取出用井花淘挑,晒干,细研如粉),黄耆3两(锉),人参3两(去芦头),巴戟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3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牛膝1两(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吴茱萸1两(酒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斛1两(去根,锉),五味子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

制法 : 上为末,与石英相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补五脏,利四肢,益颜色。主虚损,下元风冷,上焦虚热。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以石英浸酒送下。

注意 : 忌生冷、牛肉、豆豉。

摘录 : 《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白石英丸

处方 : 白石英(别研)2两,芒消(别研)2两,凝水石(别研)2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人参3两,地骨皮3两,泽泻3两,苦参3两,甘草(炙,锉)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制法 : 上10味,除别研外,捣罗为末,合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消渴经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干地黄丸简介

目录1拼音2《千金》卷八:干地黄丸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5各家论述2.6摘录 3《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丸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千金》卷十九:干地黄丸 4.1处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4.5各家论述4.6摘录 5《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干地黄丸 5.1处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5.5注意5.6摘录 6《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丸 6.1处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6.5摘录 7《圣惠》卷五十三:干地黄丸 7.1干地黄丸的别名7.2处方7.3制法7.4功能主治7.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7.6摘录 8《千金》卷十二:干地黄丸 8.1处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8.5摘录 9《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9.5摘录 10《圣济总录》卷一○二:干地黄丸 10.1处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0.5摘录 11《圣济总录》卷十:干地黄丸 11.1处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1.5摘录 12《圣济总录》卷八:干地黄丸 12.1处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2.5摘录 13《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3.1处方13.2制法13.3功能主治1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3.5摘录 14《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干地黄丸 14.1处方14.2制法14.3功能主治1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4.5摘录 15《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5.1处方15.2制法15.3功能主治15.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5.5摘录 16《千金》卷二十二 16.1方名16.2组成16.3功效16.4主治16.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6.6制备方法16.7附注 17《圣济总录》卷十九 17.1方名17.2组成17.3功效17.4主治17.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7.6制备方法 18《普济方》卷三十一 18.1方名18.2组成18.3功效18.4主治18.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8.6制备方法 19《圣惠》卷四十一 19.1方名19.2组成19.3功效19.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19.5制备方法19.6用药禁忌19.7附注 20《圣惠》卷七十五 20.1方名20.2组成20.3功效20.4主治20.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0.6制备方法 21《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 21.1方名21.2组成21.3功效21.4主治21.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1.6制备方法21.7用药禁忌 22《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大方》 22.1方名22.2组成22.3主治2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2.5制备方法 23《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23.1方名23.2组成23.3主治2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3.5制备方法 24《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24.1方名24.2组成24.3主治2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4.5制备方法 25《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25.1方名25.2干地黄丸的别名25.3组成25.4主治25.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5.6制备方法25.7附注 26《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26.1方名26.2组成26.3主治26.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26.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干地黄丸 1拼音 gàn dì huáng wán

2《千金》卷八:干地黄丸

2.1处方

干地黄1两半,茯苓2两,天雄2两,钟乳2两,杜仲42铢,牛膝42铢,苁蓉42铢,柏子仁42铢,桂心1两半,续断1两半,山茱萸1两半,天门冬1两半,松脂30铢,远志30铢,干姜30铢,菖蒲1两,薯蓣1两,甘草1两。

2.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功能主治

肾虚, *** ,喜恚怒,反常心性,阳气弱,腰背强急,髓冷。

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40丸。

2.5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肾虚风毒袭于髓府,阳衰精冷,故用钟乳、松脂填塞骨空;天雄、姜、桂辟除阴毒;远志、菖蒲通利关窍;余皆辅佐之功,亦可助力成功也。

2.6摘录

《千金》卷八

3《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丸

3.1处方

生干地黄(微炒)1两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1两1分,芎1两,白芷1两,蒲黄1两,当归(微炙)3分,牛膝(酒浸,去苗,切,焙)3分,甘草(炙)3分,芍药3分,牡丹3分,干姜(炮裂)3分,人参3分,桂(去粗皮)3分,水蛭(以糯米少许同炒,米熟为度)3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30枚。

3.2制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3.3功能主治

妇人月事欲下,腰腹刺痛,或多或少,或月内再来,或如清水,或似豉汁,心下坚满,沉重虚乏,日渐黄瘦。

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3.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4《千金》卷十九:干地黄丸

4.1处方

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

4.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功能主治

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元阳。主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食饮不下,颜色黛黯,八风所伤。

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4.5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地黄得天雄则滋而不壅,桂心得五味则辛而不散,阴阳兼济,寒热交通;麦冬、阿胶、茯苓助地黄之滋阴;苁蓉、远志、蛇床、杜仲助天雄之补火;枣肉、甘草通脾津而和寒热诸性也。

4.6摘录

《千金》卷十九

5《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干地黄丸

5.1处方

干地黄5分,干漆4分(熬),萆薢3分,防风2分,椒1分(汗),附子2分(炮)乌头1分(炮)。

5.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功能主治

劳损之人,新饮水未散而交接,令人偏枯,身偏不足。

5.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渐加至5丸,酒送下,1日3次。以知为度。

5.5注意

忌芜荑、猪肉、冷水。

5.6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6《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丸

6.1处方

熟干地黄2两,柏子仁1两,山茱萸1两,牛膝1两(去苗),肉桂2两(去皱皮),酸枣仁1两(微炒)。

6.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功能主治

益筋骨,除四肢疼痛。主筋极。四肢疼痛。

6.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6.5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7《圣惠》卷五十三:干地黄丸

7.1干地黄丸的别名

熟干地黄丸

7.2处方

熟干地黄2两,五味子半两,黄耆3分(锉),枸杞子3分,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薯蓣3分,泽泻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半两(去苗),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桑螵蛸半两(微炒),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山茱萸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牡丹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茯苓3分。

7.3制法

上为末,入石英,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4功能主治

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饧糖,脚弱阴萎,唇干眼涩,身体乏力。

7.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熟干地黄丸(《鸡峰》卷十九)。

7.6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8《千金》卷十二:干地黄丸

8.1处方

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甘草2两,麦门冬2两,黄芩2两,厚朴1两,干漆1两,枳实1两,防风1两,大黄1两,细辛1两,白术1两,茯苓5两,前胡6分,人参5分,虻虫50枚,(庶虫)虫50枚。

8.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3功能主治

补中理血。主血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

8.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先食服10丸,1日3次。稍加之。

8.5摘录

《千金》卷十二

9《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9.1处方

生干地黄(酒洗去土,炙令干)2两(锉),干漆(炒令烟出)半两,白术1分半,甘草(炙令赤,锉)1分半,桂(去粗皮)半两,石钟乳(炼成者)1分(研),酸枣仁(微炒,去皮)1分(别研),柏子仁(微炒,别研)1分。

9.2制法

除研药外,捣罗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3功能主治

令人肥白。主虚劳羸瘦,虚损少气。

9.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温酒送下,夜卧再服,渐增之。

9.5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0《圣济总录》卷一○二:干地黄丸

10.1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五味子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蕤仁(去皮,研)1两,车前子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半两(去黑皮),柏子仁(研)半两。

10.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3功能主治

肝虚,泪出不止,翳晕侵睛,视物不远,或睛昏浊,黑白不明。

10.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10.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11《圣济总录》卷十:干地黄丸

11.1处方

生干地黄(焙)、白芷、当归(切,焙)、没药(研)、乌头(炮裂,去皮脐)、防风(去叉)、木香、赤小豆(拣)各等分。

11.2制法

上为末,水浸蒸饼心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功能主治

走注疼痛。

11.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食前冷酒送下,1日2次。

11.5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12《圣济总录》卷八:干地黄丸

12.1处方

熟干地黄(切,焙)1两半,大麻仁(炒,研)1两半,萆薢(炒)1两,五加皮(锉)1两,石斛(去根)1两,赤芍药1两,防风(去叉)1两,牛膝(酒浸,切,焙)3分,桂(去粗皮)3分,酸枣仁(炒)3分,羌活(去芦头)3分,木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牡丹皮半两,槟榔2枚(锉)。

12.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3功能主治

中风,腰脚不随,膝胫沉重,饮食减少,日渐无力。

1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腹温酒送下,1日2次。

12.5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

13《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3.1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细辛(去苗叶)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芋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半两,山茱萸半两,牡丹皮半两。

13.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3功能主治

虚劳腰脚疼痛,羸瘦不能食。

1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夜卧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13.5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4《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干地黄丸

14.1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人参3分,赤苓(去黑皮)3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

14.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3功能主治

咽喉干痛,不能食。

1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1日3次。

14.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15《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5.1处方

熟干地黄(焙)4两,五味子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半。

15.2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3功能主治

补益。主五劳七伤,阳气不足,腰脚酸痛。

15.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枣汤或黄耆汤送下。

15.5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6《千金》卷二十二

16.1方名

干地黄丸

16.2组成

干地黄4两,天门冬5两,黄耆3两,黄芩3两,大黄3两,黄连3两,泽泻3两,细辛3两,甘草2两,桂心2两,芍药2两,茯苓2两,干漆2两,人参1两。

16.3功效

久服延年,终身不发痈疽。

16.4主治

虚劳客热,数发痈肿疮疖,经年不除。

16.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日3夜1。加至20丸。

16.6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6.7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五香丸”。

17《圣济总录》卷十九

17.1方名

干地黄丸

17.2组成

生干地黄(焙)2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萆薢(炒)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半,蛇床子(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狗脊(去毛)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诃黎勒皮3两半,槟榔(锉)3两半。

17.3功效

去邪益心,悦颜色,壮筋力。

17.4主治

血痹。

17.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17.6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普济方》卷三十一

18.1方名

干地黄丸

18.2组成

枸杞叶上虫窠子。

18.3功效

益精气,益阳事。

18.4主治

肾家风。

18.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

18.6制备方法

晒干为末,干地黄为丸。

19《圣惠》卷四十一

19.1方名

干地黄丸

19.2组成

熟干地黄1斤,牛膝1斤(去苗),枳壳5两(麸炒微黄,去瓤),茯神3两,菟丝子5两(酒浸3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5两,地骨皮2两,诃黎勒皮3两。

19.3功效

补益,乌发。

19.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1日2次。

19.5制备方法

上件药,别取生地黄肥者捣绞取汁5升,浸牛膝及地黄,晒干;如前又浸,晒干,以地黄汁尽为度,放令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悟桐子大。

19.6用药禁忌

忌血食、生葱、大蒜、萝卜等。

19.7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丸”。

20《圣惠》卷七十五

20.1方名

干地黄丸

20.2组成

熟干地黄1两,芎3分,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柴胡半两(去苗),刺蓟半两,桑寄生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白石脂3分,黄耆半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20.3功效

和气,安养胎脏。

20.4主治

妊娠气血虚弱,胎不长。

20.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20.6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1《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

21.1方名

干地黄丸

21.2组成

干地黄6分,黄耆6分,防风4分,远志4分,茯神4分,栝楼4分,子芩4分,鹿茸(炙)3分,龙骨4分(五色者),人参5分,滑石12分,石苇(汤渍1宿,刮去皮)2分,当归2分,芍药3分,蒲黄3分,甘草(炙)3分,戎盐3分,车前子8分。

21.3功效

补心神,益脾气,散客热。

21.4主治

心气虚热,小便赤色如浅红花汁。

21.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少时以粥清送下。日23服。稍加至1520丸,以知为度。

21.6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蜜及枣膏各半相和,煎令消散,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21.7用药禁忌

忌忧愁在心,并勿食热食及冷水等。

22《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大方》

22.1方名

干地黄丸

22.2组成

熟干地黄1两半,白芍药1两,人参1两,当归1两,芎1两,阿胶半两(炒),犀角4钱。

22.3主治

吐血,下血妄行,血虚月候缩。

22.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汤送下。

22.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23.1方名

干地黄丸

23.2组成

熟干地黄3两半,白茯苓(去黑皮),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1两,远志(去心)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山芋1两半,山茱萸1两半,蛇床子(微炒)1两半,续断1两半,黄耆(炙,锉)1两半,覆盆子(去萼)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泽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牡丹皮1两1分,杜仲(去皱皮,锉,炒)1两1分,人参1两1分,鹿茸(去毛,酥炙)1两1分。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3.3主治

肾脏虚损,腰重不举,阳气痿弱,肢体瘦瘁。

23.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1日3次。加至40丸。

23.5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4《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24.1方名

干地黄丸

24.2组成

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白术(炒)3分,续断3分,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五味子3分,当归(切,焙)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耆(锉)1两半。

24.3主治

产后蓐劳寒热,体虚羸瘦,不思饮食。

24.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24.5制备方法

上为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25《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25.1方名

干地黄丸

25.2干地黄丸的别名

地黄丸

25.3组成

熟干地黄(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1分。

25.4主治

小儿气血虚弱,囟陷不平。

25.5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乳食前粥饮送下。

25.6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25.7附注

地黄丸(《普济方》卷三六三)。

26《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26.1方名

干地黄丸

26.2组成

熟干地黄(焙)2两,钟乳粉半两,龙骨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磁石(火煅,醋淬7遍)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

26.3主治

蛊病。精气不守,便溺出白,少腹冤热而痛。

26.4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日晚各1服。

26.5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干地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妇人诸疾 服补者,可服四物汤、熟干地黄丸、内补当归丸、琥珀丸、当归建中汤、沉香鳖甲散、活血丹、泽兰丸、益阴丹...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四诸虚门]平补 摩地黄煎丸平补诸虚。生地黄(二十斤洗捣取汁)熟干地黄(焙二斤)甘草(锉半斤炙)鹿角胶(炙四两)生干...

《普济方》:[卷二十九肾脏门]肾虚(附论) 。黄四两。人参三两。泽泻、各二两。大枣一百枚。干地黄丸(出千金方)治肾虚 *** 。喜恚怒。反常心性。阳气...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妇人诸疾门]月水不调 )甘草(炙锉)射干木香甲(去裙芩(去黑心效为度干地黄丸(出圣济总录)治妇人月水不调。或一月再来。或隔...

《儿科要略》:[第三章·儿科特征]第五节·弱症

中药名称大全

人参 人发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干漆 广白 广角广丹大黄 大戟 大枣
大蒜 大蓟 小蓟 小麦 小蘖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枣 山栀山姜 山药 山楂 川羌 川军 川连
川朴 川乌 川柏 川谷 川断 川椒 川贝 川芎 马兰 马辛 马菜 马莲 马宝 马勃 马蔺 卫茅 子苓 天冬 天虫 天龙 天雄 天麻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莲 木香 木通 木贼 木豆 木笔 木蓝 牙皂 瓦松 瓦韦贝子 贝母 贝齿 牛至 牛黄 牛膝 牛蒡 见愁 手参 毛鸡 毛茛 毛姜 升麻 升登丹砂 丹皮 丹参 乌茜 乌韭 乌药 乌头 乌桕 乌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双花 双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艾叶 艾片 艾蒿 石韦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龙胆 龙齿龙骨 龙葵 龙脑 龙眼 归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姜 生军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白芨 白求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参 白苏 白降 白蜜白蔻 白蔹 白微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黄 地椒 地榆 地笋 地锦 杞子 朴硝 芒硝朴硝 西瓜 西羌 列当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中草 曲莲 肉桂 肉果 朱砂 向前竹叶 竹苓 竹沥 竹菇 竹黄 血余 血蝎 全蝎 全参 全草 合欢 合萌 守宫 冰片决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灯草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根 红粉 红参 红糖 红藤红升 豆豉 麦冬 麦芽 赤芍 赤药 赤箭 芫花 芫荽 苁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苍术芜荑 芹菜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丁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
辰砂 园参 旱芹 旱莲 岗松 岗梅 牡蛎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条苓 龟甲 龟板忘忧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沙棘 沉香 没药 诃子 没石 陆英灵芝 鸡头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参 苦菜 苦酒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节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郁金 虎仗 虎刺 虎骨果导 昆布 岩陀 知母 侧柏 乳香 灸草 佩兰 狗宝 狗脊 迭达 夜合 京墨 官桂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葱 法夏 泽兰 泽泻 泡参 降香 饴糖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茜草 荜拔 草乌 草果 茶油 茵陈 茯苓 茯神 荠菜 荠草 莎草 莽草 药芹 茴香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矾 枯草 枯苓 柳叶 柳芽 柳枝 枳壳 枳实 桅子 枸杞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轻粉 虻虫 胎盘 将军 钩藤 钩吻 香附香橼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胆星 脉通 独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鬼针 食盐 炮姜 姜黄 姜汁 姜皮 前胡 首乌 洪连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贯众 贯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肉 莲房 莲芯 莲须 莪术 荷叶 荷蒂 荷梗 桂心桂枝 荸荠 莎草 恶实 桔梗 桃仁 桃汁 盐蛇 柴胡 崖香 党参 蚌花 铁屑 铝丹蚕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参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芋 海藻 海蛰 浮石 浮萍 通天通草 桑叶 桑枝 桑皮 桑椹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栌 黄柏 黄精 黄藤 黄丹 黄独黄杞 黄宣 黄蜡 黄蘖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营实 萝卜 菘蓝 梅花 梅仁 梅片雪胆 常山 野姜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蜕 蛇莓 蚯蚓 银杏 银耳 银花 银翘
猪苓 兜铃 麻油 麻黄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陆 商枝 续断 绥草 缘豆 琥珀 斑蛰斑蟊 葫芦 葱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壳 硫磺 雄黄 喜树 椒目 棕板 掌参紫苏 紫萍 紫芝 紫草 紫苑 紫株 紫绀 紫葳 蛤壳 蛤蚧 黑丑 黑锡 黑钻 黑菜锁阳 象贝 奥尕 猴头 滑石 寒水 童便 犀角 蒺藜 蒲黄 蒲芹 椿皮 槐米 槐实槐花 槐角 硼砂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腰黄 锦纹 腹皮 榧子 槟榔酸浆 酸模 碱花 磁石 豆姜 蝉衣 熊胆 蝉蜕 辣蓼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僵蚕 蝼蛄 鲤鱼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白 橘皮 橘红 橘核 燕窝靛蓝 糙苏 鲮鲤 壁虎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蘑菇 鳖甲 蟾酥麝香一见喜 一见消 一点红 一枝香 一叶萩 一条鞭 二叶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七叶莲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枫 八角莲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龙根 九节茶九香虫 了哥王 刀伤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枪 三角草 三颗针干石斛 土木香 土贝母 土三七 土当归 土荆皮
土茯苓 土党参 土大黄 土牛膝土人参 土木鳖 土槿皮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血藤 大红袍 大青叶
大青盐 大力参大力子 大风子 大贝母 大飞扬 大马勃 大黄炭 大洞果 大茶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蓟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栀皮 山栀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山龙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鸡椒 山苍子山海螺 千日红 千斤拨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荣 千里及 千张纸千层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栋子 川山甲 川槿皮川郁金 广郁金 广地龙 广木香 广地丁 广防己 广藿香 女贞子
女儿香 飞刀剑飞扬草 飞滑石 小飞扬 小蓟炭 小百科 小石韦 小红莲 小红参 小胡麻 小兰花
小驳骨 小叶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黄药 万年青 马蹄金 马齿苋 马前子马尾莲 马利筋
马兰头 马兰草 马牙硝 马尿泡 马兜铃 马缨花 马槟榔 马鞭草也白头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黄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门冬 天南星 天浆壳天葵子 元明粉 元宝草 开金锁 云母石 云木香
云实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鳖子 木防己 木笔花 木贼花 木菠萝
木灵芝 木姜子木患子 太子参 太阳花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敛子
扎蓬果 支柱蓼 无漏子 无名子 无名异 无患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瓦垄子瓦挖草 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书带草 毛冬青毛诃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风茄花
风化硝 风仙花 凤凰衣 凤尾草 乌头碱 乌贼骨乌梢蛇 乌蔹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双蝴蝶 水安息水花生 水车前 水龙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扬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玉米须 功劳木 甘草节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龙 石灰华 石见穿 石吊兰
石决明 石龙芮 石钻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叶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钟乳石荷叶 石莲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利叶 龙牙草 龙脑香平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参
北沙参 北柴胡 北野菊 叶上珠 叶底珠 四方藤四叶参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黄 田字草
甲鱼骨 生姜皮 生晒参 生石膏生地黄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灵脾 仙遗粮
仙半夏 仙桃草仙鹤草 过路黄 白头须 白头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药子 白首乌 白扁豆 白鲜皮 白蔻仁 白贝齿 白背叶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胶木白胶香 白商陆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车 白马骨 白平子 白胡椒 白茄根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鲜皮
白僵蚕 鸟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半夏曲 半枝莲 半边旗 半枫荷 半边莲 半天雷 汉肌松 汉宫秋
汉桃叶 对座草母丁香 台乌药 丝瓜络 丝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鹳草 老鹳嘴 老鸦瓣 吉祥草
亚麻子 亚乎奴 亚吉玛 地锦草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鳖虫 地耳草 地龙炭 地枫皮地胆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盘根 西瓜皮 西洋参 西河柳 百两金 百里霜 百芯草百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当门子
当归尾 当归身 虫百腊 吕宋果 回回来 肉豆末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芯草 安息香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苍耳子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箱子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兰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长春花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复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丝子 羚羊角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罂粟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打破碗花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2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