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药除黄蜡、白蜡外,余俱另研细末。另取桐油500克,放锅内熬滚去沫,入密陀僧末搅匀取起,入二蜡熔化搅匀,待油稍温,方入余药,搅二百余遍,以大棉纸摊上阴干,随疮大小剪贴。
功能主治 : 活血消肿,祛腐生肌。治臁疮溃后,日久不敛。
用法用量 : 待疮中毒水流出,膏药变黑,再换新者贴之。
摘录 : 《疬医大全》卷二十五
制法 : 用麻油500毫升,入鲫鱼,煎至枯,沥去骨,再煎一二十沸,离火少顷;然后下铅粉、轻粉、象皮末、珍珠末,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 : 去腐收湿,生肌长肉。治湿毒疮,臁疮,烫伤。
用法用量 : 外敷患处。
摘录 : 《疡科心得集》
处方 : 白芷5钱,甘松5钱,炉甘石(煅)5钱,乳香(去油)5钱,山奈5钱,归尾5钱,樟脑5钱,五灵脂5钱,细辛5钱,没药(去油)3钱,象皮3钱,白蜡3钱,松香1钱,冰片1钱,麝香1钱,铅粉13两。
制法 : 先将麻油2斤,熬至烟起,离火,入白蜡、松香,又熬,不住手搅,看有大泡,入铅粉,陆续下,滚即取起,稍停,入火,如此数次,见有菊花纹小泡,便入前诸药,滚仍取起,至滴水成珠,入冰、麝,搅匀,待凝定,倾水2-3盏,入罐收贮。
功能主治 : 一切疮、疳疮。
用法用量 : 秘传白玉膏(《仙拈集》卷四)。
摘录 : 《奇方类编》卷下
制法 : 除铅粉、轻粉、没药、乳香均为细末外,将余药浸入麻油内3-5日,随后煎熬至药枯,滤清俟冷,再加药粉,用文火徐徐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
功能主治 : 毒疮腐烂,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 摊纸上,敷贴患处。
注意 : 不可入口。
摘录 : 《丸散膏丹集成》
制法 : 上药先将巴豆、蓖麻子2味打碎,入麻油内浸3宿,再入虾蟆浸1宿,临熬时人活鲫鱼、人发共同煎枯,去滓滤清,文火煎至滴水不化,离火候至微温,方入铅粉2斤8两,制乳香末5钱,陆续下锅,徐徐搅匀成膏,约4斤10两。
功能主治 : 祛腐生新。主楝疮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 : 贴患处。
摘录 : 《中药成方配本》
制法 : 上为细末,过罗,用猪脂油8两,熬化,和药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 : 解毒消肿。主疮疡结毒溃烂、顽疮、臁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 敷患处。
摘录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制法 : 上以蓖麻泥和3味末,安石上,捶打成膏,干湿得所。
功能主治 : 排脓止痛。主溃疡。
用法用量 : 摊厚纸上,贴之。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七七引《新效方》
处方 : 杏仁21粒(去皮尖,别研),川椒49粒(去目,出汗,为末),清油1两,酒蜡半两。
制法 : 文武火熬,用柳青枝打紫黑色,绵滤过,再熬,滴水成珠,收净器内。
功能主治 : 收缩痈疽,令不蔓衍。主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 : 收晕白玉膏(《传信适用方》卷三)。
注意 : 切忌用冷药外贴,逼毒气入里杀人;凡贴大恶疮,毒气方盛,不可以药当上贴,恐遏散毒气,疮益大。
摘录 : 《三因》卷十四
制法 : 麻油10斤浸药,煎枯,铅粉收膏,再加龙骨粉20两、白蜡8两、扫盆4两,搅匀。
功能主治 : 生肌,软坚,去瘀生新。主腿足疮恙,妇人裙臁腐烂日久。
摘录 : 《饲鹤亭集方》
制法 : 以上除蜡,俱为极细末;先用真桐油1斤,放锅内火上滚透,去沫油清,先入陀僧末,搅匀,取起,入2蜡熔尽,搅匀,待油稍温,方入细药,搅300余遍,以大绵纸摊上,阴干。
功能主治 : 久远臁疮。
用法用量 : 随疮大小圆长剪贴。初贴时,疮中毒水流出,膏药变黑,方换新者贴之。
摘录 : 《医宗说约》卷六
制法 : 腊月腊日,用鲜猪肥肉板油不下水、不入盐,入锅内熬,去滓,用瓷器收贮,每油1斤化开,入白蜡半斤化匀,又下樟脑4两,搅匀,瓷器收藏,勿令出气。
功能主治 : 诸般肿毒、恶疮、臁疮、湿毒不收敛者,及烫火伤。
用法用量 : 先用花椒、葱白、甘草煎烧猪蹄浓汤,洗去恶肉,用无灰棉纸作膏,贴之。
摘录 : 《疡科选粹》卷八
功能主治 : 一切下疳疮、臁疮。
用法用量 : 先将油、蜡2味煎,滴水不散,次下各药搅匀,略住火,方下冰片。入血竭1钱,名红润膏。
摘录 : 《万氏家抄方》卷四
制法 : 雄猪油半斤,入锅内熬,去滓,复入锅内熬滚,投白蜡、黄蜡各2钱化尽,再入上数药,搅匀。
功能主治 : 痈疽。
用法用量 : 摊贴。
摘录 : 《疡医大全》卷九
制法 : 上为细末,用拣净板油1块,同研成膏。
功能主治 : 臁疮远年不愈。
用法用量 : 隔纸贴之。
摘录 : 《同寿录》卷四
制法 : 擂匀作膏。
功能主治 : 一切破伤。
用法用量 : 贴之。
摘录 : 《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制法 : 同捣。
功能主治 : 臁疮。
用法用量 : 贴患处。
摘录 : 《理瀹》
制法 : 用麻油2斤4两,煎枯,去滓滤清后,再熬,滴水成珠,候冷,加铅粉12两,收嫩膏后,入白占2两,扫盆3钱,乳香1两,没药1两,研细末,一同收入。
功能主治 : 拔毒,提脓,生肌,收口。主一切疮疡、热疖。
用法用量 : 贴之。
注意 : 阴疽忌用。
摘录 : 《丸散膏丹集成》引《疡医大全》
制法 : 槐、柳、桃、桑1寸长,每样7根,先将脂麻油1斤,入铁锅内熬;活鲫鱼1尾,重1斤,或2尾亦可,鱼去肠,入油内煎枯,取出;随入前药与各枝,熬枯去滓,复熬,入炒过铅粉1斤,搅匀,滴水不散,离火,加去油乳香、没药各5钱,研细末,入锅内搅匀,收用。
功能主治 : 一切肿毒恶疮,初起或破烂者。
摘录 : 《痘疹一贯》卷六
制法 : 上为极细末,先用猪油熬去滓,取净油4两,和匀药末,捣千余下,再入人乳,再捣和。
功能主治 : 收口。主口喉诸症溃烂者。
用法用量 : 涂患处。
摘录 : 《喉科紫珍集》卷下
制法 : 用麻油1斤,入鲫鱼,煎至枯,滤去骨,再煎10-20沸,离火少顷;然后下铅粉、轻粉、象皮末、珍珠末,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 : 收湿生肌长肉。主湿毒疮,白泡臁疮,烫伤。
摘录 :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制法 : 用麻油1斤4两,煎枯去滓,熬至滴水不散,待温下炒透铅粉12两收之。
功能主治 : 疮毒。
摘录 : 《外科集腋》卷一
功能主治 : 寒湿疮。
摘录 : 《串雅补》卷五
制法 : 雄猪板油7钱,捶千余下,和同1处,将罐盛之。
功能主治 : 臁疮。
用法用量 : 临用以油纸作膏,贴在患处。
摘录 : 《疡科选粹》卷五
制法 : 先将生甘草煎水,熬猪油去滓,再入末药,和匀后,用铅粉收膏,陈久。
功能主治 : 陈年烂腿臁疮。
用法用量 : 摊贴。
摘录 : 《集验良方》卷一
制法 : 将蜡、油熔化,滤清,入潮脑研匀,冷定,加轻粉、冰片和匀。
功能主治 : 多年顽臁;兼治大毒、刀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 抿脚挑涂,油纸盖上。
摘录 :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
制法 : 猪脂调于油纸上。
功能主治 : 臁疮及脚腿上一切疮。
用法用量 : 贴之。加红粉霜,更易收口。
摘录 :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制法 : 猪油成膏。
功能主治 : 臁疮。
摘录 :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好吃的零食总是有着瞬间就调动起食欲的魅力,家庭聚餐、聚会时,美味零食来招待,气氛轻松又友好;偶尔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时,用美味零食来安慰,味蕾满足了,坏情绪也不见了……不得不说:“美食真的很治愈!”那么传统的糕点有什么吃起来不错?
1.蛋黄酥
蛋酥是中国传统糕点之一,金黄色的外表点缀着芝麻。因为它的高面值,所以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传统的蛋黄酥主要由小麦、黄油和咸蛋黄制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制作蛋黄酥的配料也在不断增加和创新。椰子、肉松、芋头等口味相继出现,逐渐成为网络名人美食的一种。鸡蛋酥不仅有很高的面值,而且吃起来味道也很棒。外皮特别脆,香甜可口,吃饱后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快过年了,囤着待客还是挺好的。
2.豌豆黄
作为传统糕点之一,豌豆黄也是北京非常有名的传统小吃。据说慈禧喜欢吃它而出名。豌豆黄,顾名思义,是用豌豆做成的美味食品。豌豆经过研磨,一层一层的加工,最后切成片,颜色是淡黄色的,看着就特别想咬一口。豌豆黄吃起来特别细腻,有一种沙沙的感觉。味道香甜可口。年关将至,储存一些豌豆黄招待客人是非常好的。泡一杯茶,上几片豌豆黄,简直人间美味!
3.糯米糍
糯米糕又称一号年糕,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传统糕点,特别适合做甜点或待客之用。一块口感极佳的糯米糕,在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手法上非常讲究。做糯米糕最重要的是糯米,糯米色泽纯正透明。浸泡锤打后变得柔韧有嚼劲,和黄豆粉、芝麻等原料混合在一起非常香甜可口。糯米糕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口味,如椰子、花生酱、芒果等,丰富可口。
1.西医药治疗
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
炎症范围扩大,中央已形成坏死组织,全身症状逐渐加重者,应采用十字或双十字切开术,要深达筋膜,切断皮下纤维小梁,节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排脓。
抗生素治疗:轻症,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泰利必妥,或万古霉素。重症,肌注或静滴青霉素类药物。灭滴灵对厌氧菌效果较好。
卧床休息,疼痛发烧者,可给予解热镇痛剂。
2.中医药治疗
内治法
热毒蕴结(初期):皮肤鲜红、灼热疼痛,渐成高肿坚硬,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轻者可无伴见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轻者宜疏风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荆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芦根30克。
服上述方剂的同时,取煎后药渣用布包,湿敷痈肿部位。
热毒壅滞(成脓期):结块局部疼痛加剧,痛如鸡啄,肿势高突,可伴见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丹参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滞(溃脓期):溃出黄白稠厚脓液,可夹杂有紫色血块,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亦逐渐消失。如脓疮口周围坚硬,脓水稀少,多为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
治法:清热解毒,退肿。
方药:内服中成药六应丸或银黄片。体虚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外治法
中医治疗痈以外治法为主,根据全身症状配合服用中药。
初期:外敷金黄散、玉露散。
溃脓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未尽时外盖金黄膏,脓尽时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盖。如疮口过小,应扩疮排脓后再用药。
传统疗法: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深浅,选用不同的外治法。一般肢体部位及中小面积的烧伤创面多采用包扎疗法;头面、颈部、会阴部和大面积创面多采用暴露疗法。
初期:小面积Ⅰ、Ⅱ度烧伤可外涂京万红烫伤药膏、清凉膏、紫草膏等,暴露或包扎;或用地榆粉、大黄粉各等份,麻油调敷后包扎,隔日换药1次。
较大面积的Ⅱ度烧伤,皮肤无破损者,抽出疱内液体;用虎地酊喷洒创面,每日数次;疱已破者,剪去破损外皮,外涂烧伤药膏;或用液体石蜡(灭菌后)100ml加入庆大霉素80万U,调匀后外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数次。
Ⅲ度烧伤可外涂碘伏,保持焦痂干燥,防止感染。全身情况好者,于3~6天后分批多次切痂并植皮,或保痂开窗植皮;伤员情况及条件不允许切痂植皮时,可采用“蚕食脱痂”法,于伤后2~3周左右痂下自溶时,分批分区剪去痂皮并植皮;亦可外用水火烫伤膏、创灼膏等脱痂。
中期:创面感染者,可根据创面大小、感染性质(一般细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外用药。小面积感染创面可外用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包扎换药1次;亦可用绵白糖(量要大,因细菌在高渗环境下无法生存)加九一丹少许直接外用,暴露创面,每日换药1次;较大面积的感染创面渗液较多,可选用2%黄柏液湿敷;痂下积脓者,要尽快去痂引流,用上述药液浸泡或湿敷(应作细菌学检查以指导用药);绿脓杆菌感染者,创面有绿色脓液,可用10%甲磺灭脓、1%庆大霉素纱布湿敷。
后期:腐脱新生时,用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外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1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玉神膏
下一篇: 白玉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