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白前汤

中医世家 2023-05-01 04:16:18

白前汤

《外台秘要》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处方 : 白前6克 紫菀 半夏(洗)各9克 大戟(切)3克

制法 : 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 : 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 : 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 : 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摘录 : 《外台秘要》卷十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白前汤

处方 : 白前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地骨皮2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产后伤风咳嗽,壮热憎寒。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白前汤

处方 : 白前3两,桑白皮3两,生地黄1升,茯苓5两,地骨皮4两,麻黄2两(去节),生姜6两。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肺气嗽。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2升6合,去滓,加竹沥5合。分温4服,食后服之,昼3夜1。觉得力,重合服5-6剂佳,隔3日服1剂。

注意 : 忌醋、芜荑。

摘录 :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白前汤

处方 : 白前1两半,杏仁14枚(去双仁尖皮,炒),紫菀(去苗土)1两,黄芩1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紫苏茎叶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大麻仁(净淘,研细)。

制法 : 上8味,除大麻仁旋入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咳嗽喘闷,背膊烦疼,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数沸,入研麻仁半钱匕,再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处方 : 白前2两,紫菀3两,半夏(洗)3两,大戟(切)7合。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久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渍之1宿,明旦煮取3升,分3服。

注意 : 忌羊肉、饧。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咳逆上气而见肢体浮肿,作水鸡声,乃水饮溢于肺胃,流入百骸。故用白前以疏肺气,紫菀以散血气,半夏以涤痰气,大戟以利水气,皆从《金匮》泽漆汤中采出。大戟之利水与泽漆不殊。

摘录 :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白前汤

处方 : 白前1两,昆布(洗去咸,炙干)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海藻(洗去咸,炙干)1两,半夏(汤洗7遍)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1两,小麦(醋浸,晒干)3合。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气瘿初作。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白前汤

处方 : 白前(去土)3分,紫菀(去土)1两半,半夏(汤洗7遍去滑)3两,泽漆根(细切,微炒)3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半两,干姜(炮)半两,栝楼1枚(去皮),白术1两,吴茱萸(水浸1宿,焙干,炒)2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水咳逆上气,通身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声。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3盏,加大枣2个,生姜1枚(拍破),煎至1盏半,去滓,分2服。当小便利,或微溏,肿即减。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白前汤

处方 : 白前2两,木通(锉)2两,防己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紫色)3两,桑根白皮(锉、炒)3两,紫菀头50枚。

制法 : 上锉细。

功能主治 : 肺痿咳嗽日久,喘急,仰卧不安。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良久温服,日3次。胸中有脓者,当得吐出。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全生指迷方》卷四:白前汤

处方 : 白前1两,细辛(去苗)1两,川芎1两,五味子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芍药半两,桂(取心)半两。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肾咳,咳则腰背相引痛,恶风,脉浮。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 《全生指迷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白前汤

别名 : 白前散

处方 : 白前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旋覆花半两,木通(锉,炒)2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骨蒸,肺痿咳嗽,涕唾如胶,胸背烦热。

用法用量 : 白前散(《普济方》卷二三六)。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处方 : 白前5两,紫菀3两,杏仁3两,厚朴(炙)3两,半夏(洗)4两,麻黄(去节)4两,生姜1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1两(炙),大枣14个。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上气及诸逆气。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注意 : 忌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

摘录 :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白前汤

别名 : 大白前汤

处方 : 白前3两,紫菀4两,半夏1升,生泽漆根1升(切,凡4味,水1斗7升,煮取1斗汁,纳入后药),桂心3两,人参6分,大枣20个(擘),白术5两,生姜8两,茯苓4两,吴茱萸5两,杏仁3两(去两仁皮尖,碎),葶苈2两,栝楼5合。

功能主治 : 水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鸣,大小便不通,不下食而不甚渴。

用法用量 : 大白前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注意 : 忌羊肉、饧、生葱、桃、李、雀肉、酢物。

摘录 :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方出《外台》卷十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白前汤

处方 : 白前4分,生麦门冬10分(去心),贝母4分,石膏4分,甘草(炙)4分,五味子4分,生姜4分,黄芩5分,杏仁40颗,淡竹叶(切)1升,白蜜1匙。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上气,肺热咳嗽,多涕唾。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2升7合,绞去滓,纳白蜜,更上火煎3沸,汤成后宜加芒消8分,分温3服,每服如人行5-6里,须利2-3行。

注意 : 忌热面、炙肉、油腻、醋食、海藻、菘菜。

摘录 : 方出《外台》卷十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白前的功效?

白前,为萝蘑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中医认为,白前味辛、苦,性微温,主归肺经,具有宣肺降气、祛痰止咳的功效。本品善于降气,气降则痰涎自消、咳喘自止,为肺家咳喘要药。

不论寒热,皆可配伍应用。多用于痰湿壅肺、咳嗽痰多、胸满喘息之症。临床上当用于风寒咳嗽,可与炙麻黄、杏仁等同用。当用于痰湿壅肺、咳嗽痰多,可与半夏、陈皮、生姜等同用。当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可与炙麻黄、苏子等同用。

当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发热者,可与桑白皮、生地、地骨皮、茯苓、炙麻黄、生姜水煎服,如白前汤。

扩展资料:

柳叶白前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高级脂肪酸和华北白前醇。芫花叶白前根中含有白前皂甙A,B,C,D,E,F,G,H,I,J,K,白前皂甙式A和B,白前皂甙式C单-D-黄花夹竹桃糖甙,白前新皂甙A和B及白前二糖。

1、芫花叶白前各种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水、醇提取物又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2、水提取物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3、此外,水提取物还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柳叶白前醇、醚提物有较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和抗炎作用,还具有镇痛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参考资料:

-白前

肺痒干咳

上火,,,多吃苦瓜,,,由于人体内长生虚火,所以口干兼口苦涩,导致喉咙与肺部通过呼吸感到干燥,,久之发干发痒..
药方1
【中文名】白芥子
【拼音代码】BJZ
【别名】辣菜子、炒芥子、芥辣子
【拉丁名】药材SemenSinapisAlbae原植物Brassicaalba(L.)Boiss.
【英文名】WhiteMustardSeed
【类别】化痰止咳药
【药材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药材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气候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2.整地:在土壤干湿度适度,表土略呈白色时,深耕耙细,至播种前翻耕耙细整平,开设排水沟。育苗移栽的并须作好苗床,以1.4-1.5m宽为宜。3.田间管理:苗高3-4cm时,即行匀苗补苗。除草三次。并结合施肥。人畜粪2000-4000斤/亩。4.种植:在寒露与霜降时,直播或移栽。5.病虫害防治:对菌核病及白锈病,除在播种时以盐水浸种预防外,初期查喷洒波尔多液,并拔除病株后,撒石灰消毒。
【采收储藏】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药材鉴定】1.性状鉴定: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1-2.0-2.5mm,较黄芥子为大。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胚黄白色,油质,二子叶相叠,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气无,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继感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2.显微鉴定:2.1.种子横切面:表皮为1列粘液细胞,有粘液质纹理;下皮细胞2列,大小约相等;栅状细胞为1列高度约均等的厚壁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外壁菲薄;色素层细胞颓废,不含色素。内胚乳为1-2列类长方形细胞,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薄壁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2.2.粉末;深棕色。2.2.1.种子皮栅状细胞淡黄色。断面观细胞1列,高度较均等,径向14-26μm,切向7-17μm,外壁及侧壁中部以上薄,侧壁下部及内壁增厚;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稍延长,垂周壁平直或细波状弯曲,厚2-3μm。2.2.2.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稍径向延长,遇水膨胀粘液质化,内切面壁由纤维素沉积形成径向棒状的纤维素柱隐约可见;表面观多角形或类多角形,脐状纤维素柱周围可见粘液质纹理。2.2.3.种皮下皮细胞多皱缩,细胞界限不甚清楚。2.2.4.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油滴及灰色颗粒物;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本品以粒大、饱满、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炒白芥子:原药簸尽杂质,炒至深黄色,微有香气即得。
【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Hydroxybenzylisothiocynate)(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分解为对羟其苄醇(p-hydroxybenzylalcohol)和硫代氰酸根。尚含4-羟基苯甲酰胆碱(4-hydroxybenzoyl-choline)及4-羟基苯甲胺(4-hydroxybenzylamine)。
中药化学鉴定:见芥子项下。
【药理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1.抗菌作用:本品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它菌株均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细菌的有效抑菌浓度为1:10(2)-3×10(2)。白芥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黄芥子甙水解产生甙元芥子油亦具杀菌作用。2.刺激作用: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油的主要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具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发红、温暖,甚至引起水泡。
毒理学:本品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对小鼠、豚鼠、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76-107,68及72mg/kg,口服的LD50分别为134,81及128mg/kg。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肺,肝,脾,胃,心包经。
【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且多食昏目、泄气、伤精。
【不良反应】
【药物配伍】配莱菔子: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配甘遂:祛痰遂饮;配青皮:疏肝理气、通络止痛;配苏子:祛痰止咳。
【鉴别应用】1.白芥子与莱菔子、紫苏子三者均有化痰、理气、定喘的作用;但其中莱菔子是散肺气而消痰,紫苏子是降肺气而祛痰,白芥子是温肺病豁痰;三者功用各有所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2.白芥子与天南星:二药均走经络而活无形之痰,然前者利气机消痰结;对于寒痰阻滞经络所致的关节不利,疼痛及发为阴疽者宜之;后者祛风涤痰;对于风痰引起的抽搐,半身不遂之证宜之。
【精典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1.《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2.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3.孙思邈: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七粒。4.《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5.《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6.《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7.《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8.《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考证】出自《唐本草》。
2
【中文名】白前
【拼音代码】BQ
【别名】石蓝、嗽药、柳叶白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芫花叶白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蜜白前、炒白前、鹅管白前。
【拉丁名】药材RhizomaCynanchiStauntonii原植物1、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Decne.)Schltr.ExLevl.,2、芫花叶白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Mazz.,
【英文名】WillowleafSwallowwortRhizome,GlaucescentSwallowwortRhizome,RhizomeofWillowleafSwallowwort,RhizomeofGlaucescentSwallowwort
【类别】化痰止咳药
【药材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药材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江苏、湖北、江西等地亦产。
动植物生态环境:柳叶白前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之上或山谷中阴湿处。芫花叶白前生长环境及分布与柳叶白前同。两者常群生一起。
【采收储藏】8月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鉴定】1.性状鉴定:1.1.柳叶白前又名:鹅管白前。为干燥的根茎及根,弯曲扭转而成团状。根茎呈管状,细长有节,略弯曲,长约4-7-15cm,直径1.5-2.5-5mm,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部膨大,常有分歧,并密生须根,顶端常残留灰绿色或紫棕色的地上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中空或有膜质的髓。根细长弯曲,长约1-5-10cm,多数呈毛须状,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纵皱,并具多数小须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扩大镜下可见中心木部。气微弱,味甜。1.2.芫花叶白前干燥的根及根茎,形状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及地上茎节部的芽对生而显著;根较长而粗,长约5-12-20cm,直径约0.5-1mm;色亦较浅,常为灰黄色。气微弱,味微甜。以上两种,均以根茎粗、须根长、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2.显微鉴定:2.1.柳叶白前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多角形细胞,壁棕色,外壁稍增厚。下皮细胞排列整齐。皮层约为10数列类圆形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并有草酸钙簇晶,直径10-40μm;内皮层细胞扁小,凯氏点明显。皮层有乳汁管。较粗根茎有柱鞘纤维束环列。韧皮部窄,断续成环。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两个径向并列;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内生韧皮部为多数筛管群,环列于髓周。髓大部成空格腔。中柱细小,椭圆形,中柱鞘为1列类圆形薄壁细胞;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二原型,有10个多个导管(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排列成条状,导管直径6-24μm;木薄壁细胞非木化。2.2.芫花叶白前根茎皮层无乳汁管。3.商品规格:按加工不同分有白前、鹅管白前和草白前,均为统货。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1.白前: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稍浸泡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2.蜜白前:取白前片用炼蜜加水适量拌匀,文火炒至蜜汁全部吸干,呈老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白前片100斤,用炼蜜25斤)3.《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前,先用生甘草水浸一伏时后漉出,去头须了,焙干,任入药中用。
【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成分:芫花叶白前含三萜皂甙。芫花叶白前含多种C21变形甾甙类,包括由芫花叶白前甙元A(glaucogeninA)形成的芫花叶白前甙(glaucoside)A,B,C,D,F,H,I和J,及由芫花叶白前甙元C(glaucogeninC)形成的芫花叶白前甙(glaucoside)E和G。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内蒸干,残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浓硫酸1滴,柳叶白前显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污绿色;芫花叶白前显棕红色,放置后不变色。
【药理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皂甙有祛痰作用。
【性味】辛甘,微温,无毒。
【归经】肺,肝经。
【功效】泻肺降气,下痰止嗽。
【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用药忌宜】《本草经疏》: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气不归元,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不良反应】
【药物配伍】1.忌猪肉、菘菜、饴糖。2.配紫菀:止咳平喘、化痰利隔;配桔梗:宣肺下气,化痰止咳;配前胡:降气散风,止咳化痰之效;配百部:祛痰止咳。
【鉴别应用】1.白前与白芥子二者均能温化寒痰,但白芥子燥,长于行气,主顽痰伏膈,胸胁痞满;而白前温而不燥,长于降气,主痰贮于肺,气逆咳嗽。2.白前与桔梗:二药有较好的消痰作用,白前以降气为主,适于肺病气壅实之胸膈逆满喘急,喉间痰鸣之证;桔梗以开宣肺气为主,适于肺病气郁闭之咳嗽鼻塞,胸满咽痛之证。
【精典选方】地骨皮汤《圣济总录》;白前汤《千金方》;前胡汤《圣济总录》;防已汤《圣济总录》;款肺病汤《圣济总录》;贝母煎《圣济总录》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白前,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则尤佳。2.《纲目》:白前,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3.《本草经疏》:白前,肺家之要药。甘能缓,辛能散,温能下,以其长于下气,故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二病皆气升、气逆,痰随气壅所致,气降则痰自降,能降气则病本立拔矣。白前性温,走散下气,性无补益。深师方中所主久咳上气,体肿短气,胀满,当是有停饮、水湿、湿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轻施。4.《本经逢原》:白前,较白薇稍温,较细辛稍平。专搜肺窍中风水,非若白薇之咸寒,专泄肺、胃之燥热,亦不似细辛之辛窜,能治肾、肝之沉寒也。5.《本草正义》:白前,专主肺家,为治咳嗽降气之要药。《别录》谓其微温,以其主治寒嗽,则能疏散寒邪,其性质必含温养之气也。然白前治嗽,亦不专于寒嗽一面,即痰火气壅,上逆咳嗽,亦能定之,则又有似乎寒降,是以苏恭竟作微寒。然其所以能止嗽者,则在于平逆顺气,使膈下之浊气不上凌而犯肺金,斯肺气得顺其清肃之性,而咳自除,此以静肃为用,必不可遽谓其温。且古今主治,恒用之于火气逆升之症,无不应手,自当以苏恭微寒之说为长。且寒邪寒饮之咳,辛温开肺,别有专司,固非白前之长技,特微寒顺气,非如沙参、知母之寒凉直折,亦非如桑根皮、枇杷叶之清降遏抑,故为定咳止嗽之主药,而绝无流弊。虽不见于《本经》,而《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甚至称其治呼吸欲绝,可见其清肃肺家,功效卓绝。白前顺气,清肃肺金,是其全体大用,此外别无效力。而《日华子本草》且称其治奔豚肾气,殆因其能降肺逆而推广言之。然白前主治上焦,而不能下坠直降,肾气之治,失其旨矣。6.《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7.《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8.《本草备要》:泻肺。9.《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考证】出自1.《别录》。2.陶弘景:白前,出近道。似细辛而大,色白易折。主气嗽方多用之。3.《唐本草》:白前,叶似柳,或似芫花,苗高尺许,生洲渚沙碛之上。根白,长于细辛,味甘。俗以酒渍服,主上气。不生近道。今用蔓生者,味苦,非真也。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白前)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根似牛膝、白薇。5.《本草图经》:白前,今蜀中及淮、浙州郡皆有之。
3
【中文名】百部—蔓生百部
【拼音代码】
【别名】
【拉丁名】
【英文名】
【类别】化痰止咳药
【中文名】百部—蔓生百部
【类 别】根类
【英文名】Japanese Stemona Root
【别 名】药虱药。
【来 源】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的块根。
【采 制】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性味】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性微温,味甘、苦。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100cm。叶2~4(~5)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带微波状,叶脉5~9条。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完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被片4,开放后向外反卷;雄蕊花药顶端有一短钻状附属物。蒴果卵状,稍扁。种子深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长地】生于阴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主产浙江。
【化学成份】含百部碱(stemonine)、次百部碱(stemonidine)、异次百部碱(isoste-monidine)、原百部碱(protostemonine)、蔓生百部碱(stemonamine)、异蔓生百部碱(isostemonamine)等。
【功能主治】同直立百部。
4
【采收储藏】取新鲜橘皮,用刀扦下外层果皮,晾干或晒干。
【药材鉴定】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性味】辛苦,温。
【归经】膀胱,小肠,肺,脾,大肠,胃经。
【功效】消痰,利气,宽中,散结。
【主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5
【中文名】胖大海
【拼音代码】PDH
【别名】安南子、大洞果、胡大海、大发、通大海、大海子。
【拉丁名】药材SemenScaphiiLychnophori原植物SterculiascaphigeraWall.
【英文名】Boat-fruitedScaphiumSeed,SeedofBoat-fruitedSterculia
【类别】化痰止咳药
【药材基原】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种子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药材主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动植物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采收储藏】4-6月,由开裂的果实上采取成熟的种子,晒干。
【药材鉴定】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性味】甘淡,凉。
【归经】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解毒。
【主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泡茶。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
【药物配伍】
【鉴别应用】
【精典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112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