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女性

中老年妇女贫血的防治

关爱女性健康 2023-04-30 21:35:56

中老年妇女贫血的防治

贫血是指血液里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到低于正常人标准,并且产生苍白、乏力、虚弱、心慌等症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常伴有一些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减退,也包括造血机能的减退,因此,中老年人血液里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常常低于正常值。

中老年人贫血的临床表现特点:

由于起病缓慢,早期常说不清怎样起的病。中老年人思维和反应相对迟钝,即使有乏力、头晕等不舒服感觉,常自己认为是“衰老”的缘故,不及时就医,以至延误诊断。

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代偿功能差,所以贫血时,心血管系统的症状比较突出,可以有心慌、气短、下肢水肿,甚至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的症状除头晕外,还会有精神方面的改变,如精神错乱、淡漠、忧郁或容易激动,甚至发生幻觉,而这些症状在年轻人则很罕见。

中老年人贫血的原因很多,一般以继发性贫血较多。因为中老年人躯体抵抗力较低,血液里的红细胞破坏过多而补偿不够,于是就引起了贫血。此外,由于中老年人食物品种比较单调、进食量少,吸收功能障碍,也是贫血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在中老年人贫血中发病率最高。铁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体内铁的三分之二用来组成血红蛋白。铁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含铁多的食物有肉、蛋、肝、绿叶蔬菜。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很多因素可影响铁的吸收,胃酸、维生素C、维生素B6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肉类及动物血所含铁的吸收比蛋类好。

缺铁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中含奶制品过多,含铁丰富的食物不足;有些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而进食减少;有的人因害怕动脉粥样硬化不适当地过度限制饮食,不仅铁的摄入不足,蛋白质的供给也不足,这势必要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

中老年人的胃酸比青年人少,胃酸缺乏引起铁吸收不足,铁缺乏又可引起胃粘膜萎缩,反过来再进一步加重贫血,形成恶性循环。

裂孔疝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患者因疼痛、吞咽困难,常常不愿吃固体食物,愿进食含铁不足的流食或半流食,使铁的吸收减少。此外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恶性肿瘤、色钩虫感染、长期服用阿期匹林等,都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中老年人患营养不良性贫血也较多,仅次于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维生素B12在动物蛋白中含量丰富,叶酸在新鲜蔬菜中含量最多,肝、肾、酵母中也较多,肉类,牛乳中含量较少。

食物经加热烹调后叶酸已破坏一半以上,饮酒、胃切除也可影响叶酸的摄入,所以这类贫血多见于营养条件差或有偏食习惯的老年人。营养不良性贫血时,除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外,还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严重地损害体质,应特别引起注意。

必须指出,贫血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更常见的是为某些疾病所继发,因此一旦发现贫血,应及早就医,寻找病因,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方能奏效。

中老年贫血的治疗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以纠正由于摄入不足所引起的贫血,正常饮食中要有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肉、蛋类及奶制品,服用维生素可使胃粘膜正常生长,有利于铁、B12、叶酸的吸收。

患有缺铁性贫血时,可口服亚铁制剂。为了帮助铁的吸收和利用,配合服用维生素丙、维生素B6及稀盐酸,同时要忌饮茶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3-6个月,否则容易复发。

铁剂治疗有效与否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可靠方法,一般贫血在一个月左右恢复,若治疗三周后,血红蛋白仍无明显上升,或在治疗期间病情反复,则应进一步复查,重新审定诊断。对营养不良性贫血,可使用B12或叶酸,经过治疗一周左右,患者的症状应该有明显改善,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逐渐回升。

预防中老年贫血应从加强饮食着手,中老年人固然不应进食过多的肥腻食品,但也不应该节食过度,食物中要有足够的肉、蛋、奶、蔬菜、水果;同时改善烹调方法,节制饮酒;对于牙齿脱落的老年人,应镶假牙增加咀嚼能力,以保证足够的咀嚼力量,实行这些普通的措施,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中老年贫血如何解决

先到医院做个血液检测吧,十几元就可以了,主要是看血红蛋白的指数,正常是110到160,如果低于90的话就是中度贫血了,低于60的话,就是重度贫血了,平时要多吃猪肝,红枣,红小豆,花生之类的补血产品,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要买点营养品吃了,驴胶补血颗粒是不错的选择,价格不贵到处都有卖的,药补加食补一定可以好的,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都要坚持每天食用,这样补血才可以有效果。

请问老年人长期严重贫血该怎么办?

老年人也是贫血的一大主要人群,长期的贫血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长期的贫血。为了给严重贫血的老年人更好的治疗,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许多老年人平时太偏爱蔬菜和粮食,其中大量的草酸等物质极易与铁结合,让铁难以被吸收,这就降低了已经吃到嘴里的铁的吸收率。如大豆中铁吸收率仅为7%,小麦5%,莴笋4%,玉米3%,大米仅为1%。 所以可以说,蔬菜和粮食里的铁大多都白吃了。而如果长期这样缺铁,将引起缺铁性贫血。老年人就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和劳动能力下降。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血,内脏。瘦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高且吃后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如猪肝每100克含铁量为22。6毫克,猪血为8。7毫克,鸭肝为50。1毫克,鸭血为39。6毫克。其吸收率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物。 此外,影响铁吸收的另一个因素是老年人某些慢性病如胃酸缺乏,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及长期服用四环素,抗酸药物及一些锌,镁,铜等制剂等均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最终导致贫血。所以,这些情况的老人,首先要治疗胃病和调整用药的习惯。 常见的提高铁吸收率的食物还有:动物肾脏,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黑豆,腐竹,红腐乳,大枣,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老人贫血应该吃些什么

贫血吃什么
贫血者宜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另外,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贫血的家庭治疗措施有哪些
贫血是一种症状,指在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低于正常值,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员重要。
贫血会导致乏力、低热、身体虚弱、头晕、指甲、嘴唇及眼皮疮白、烦躁或忧郁、昏昏欲睡、嘴痛、妇女停经。慢慢形成的贫血症其最初征状包括没有食欲、头痛、便秘、烦躁及很难集中注意力。它一般起因于急、慢性失血或红细胞生成不足,如缺铁、维生素B12、叶酸及蛋白质等,使用药物、荷尔蒙病变、外科手术、病菌、胃溃疡、痔疮、憩室病、经血过多、多次怀孕、肝受损、甲状腺毛病、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疾病、放射照射及饮食缺乏症等都是造成贫血的可能原因;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之一。
●加强营养
可以多吃富有营养的高蛋白食品。
●中年老妇女贫血要先查肾
发现中老年妇女贫血,要及时检查,看是否因肾脏疾病所致。因为一部分40岁以上女性贫血是由肾脏疾患引起的,其中多为尿毒症,而且贫血常常成为患者求医的第一病因(尿毒症的其他症状不明显或未被识别)。

贫血应该注意什么?

贫血者宜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必须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加取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几。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些一下食品:
动物肝脏,
各种瘦肉

鸡蛋黄,动物血液,黄豆及其制品,芝麻酱,
绿色带时的蔬菜
,木耳和蘑菇等。餐后不宜饮用浓茶,因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沉淀,会影响铁的吸收。
另外,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vxingys/23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