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ē jiù
注音 ㄎㄜ ㄐㄧㄡˋ
词性 名词
◎ 窠臼 kējiù[old ruts;set pattern] 现成格式;老套子不落窠臼
1. 门臼。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众人一齐动手,乒乒乓乓将遮堂乱打,那遮堂已是离了窠臼的,不消几下,一扇扇都倒下去。”
2. 比喻旧有的现成格式;老套子。 宋 朱熹 《答许顺之书》:“此正是 顺之 从来一箇窠臼,何故至今出脱不得,岂自以为是之过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吾谓填词之难,莫难於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於盗袭窠臼。”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较后出,似欲脱旧来窠臼,故设事力求其奇。”
3. 喻指地狱;牢笼。 明 屠隆 《昙花记·祖师说法》:“万人坑里,打破疑团,纔喜得离窠臼;千丈崖颠,踢翻筋斗,这遭永脱轮迴。”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七》:“所以释氏自家,也把做石火电光相拟,稍为俄延,依旧入人欲窠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mingci/2381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窟窿
下一篇: 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