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禁忌

品茶的方法

品茶 2023-05-19 14:15:49

品茶的方法

品茶需要看色泽、看外形、闻香气和尝滋味。品茶,就是品评茶味;饮茶。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品茶的方法:

1、看色泽;

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气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肯定也不是好茶。

2、看外形;

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

3、闻香气;

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

4、尝滋味;

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

泡茶的注意事项: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本人非常喜欢喝茶,想请一位业内人士跟我讲讲中国的茶道,以及品茶的方法(如何才能品出茶的好坏)?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廉、美、和、敬 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沏茶工序第一种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第二种工序   怎样品茶: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是: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综述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会盖上的“盖面香”)   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唐宋时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则以色为主。进入瀹茶的明清时代,品茶则工于“沦”,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品茶的正确方法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品茶的首道工序,包括对开水、茶具、茶叶和环境四方面的相关准备工作。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洗温:指对茶具的热烫、清洗过程,主要时为了温杯和消毒。品茶的正确方法之取选:按客人的习惯、喜好,准备各种茶叶品种,以供客人选择饮用。

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沏泡:沏茶时动作要轻柔而稳重,倒开水也有讲究,把茶壶上下拉三次,即行家所说的“凤凰三点头”,有助于使杯中茶叶能均匀地吸水。刚泡好的茶不要马上喝,可以先闻茶,观茶,最后再品茶。

怎样泡茶

冲水时讲究“凤凰三点头”,就是将茶壶下倾上提三次,对宾客“点头致意”的同时,也可以使茶汤浓度均匀。同时也有“茶七饭八”之说,即茶倒七分满,剩下三分是人情,沸水泡茶一旦倒得太满,不小心会烫伤宾客。

茶叶细嫩,色泽明亮。玻璃杯冲泡可观赏茶叶在茶水上下翻动的美妙,极具观赏价值。白瓷杯冲泡可以使茶色与白色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好之后的茶汤,需要先倒进茶海中,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茶杯又叫品茗杯,有品茶之意。

茶叶的喝法??

茶叶有3中喝法,具体有:

1、煎茶。

煎茶是一种烹煎方法,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此后煎茶法渐趋衰亡。

2、点茶。

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

3、泡茶。

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再分到茶盏中饮用。此法时清以至现代,为民间广泛使用,自然为人熟知。不过,中国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区别。由于现代茶的品种五彩缤纷,红茶、绿茶、花茶,冲泡方法皆不尽相同。大体说,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

扩展资料:

1、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2、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著茶盘底部,右手扶著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3、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

参考资料:-喝茶

正确的饮茶方法 怎么正确喝茶

1、第一遍的茶一般是不喝的,因为第一遍的茶是用来使茶叶苏醒、焕发本质的醒茶。

2、一般要用温水来泡茶,太热的水会破坏茶里的营养物质。

3、不能用保温杯等金属容器泡茶,最好采用玻璃杯或者陶瓷杯泡茶。

4、睡前不能喝茶、空腹不能喝茶。

5、隔夜的茶不能喝,因为隔夜的茶会有很多滋生的细菌。

6、喝茶时应该小口慢饮的品茶,切勿大口大口的喝茶,因为大口喝茶对胃和肾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ji/17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