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茵陈、葛根花水消酒气
对爱喝酒的人来说,春节聚餐频频举杯可为饮酒找了个好理由,但酒量再好,喝多了难免伤肝害肾。而不胜酒力的人,1~2场酒也会大伤元气。葛根花煲水是 传统解酒良方,如果偶尔喝大了,可取葛根花10~15克煲水饮,可加速体内乙醇的分解和排出;如果某段时间连续喝酒过多,除了葛根花外,还可加入绵茵陈 10~15克一起煎茶代饮。经常酗酒的人大多胃肠湿热,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加绵茵陈清扫祛湿。
小米粥消面食积滞效果不俗
虽然南方人日常膳食以米饭为主,面食吃的相对不多,但多年来南北饮食文化交汇,像饺子、各式风味面食,以及各类巧果、油角、蛋散、年糕、发糕等年节佳 品,在人们肠胃里也占据了不少“份量”。面食吃多了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面食难消可经常喝点小米粥养胃。小米粥素有“代参汤”的美誉,入脾胃经,有防 治消化不良和健脾开胃的功效。新米的健脾和胃功效要优于陈米,最好选用新米煮粥。
山楂水可解油炸、肉食之积
在中国人的传统杂俗中,过年餐桌上总少不了鸡鸭鱼等大鱼大肉,“食肉一族”常大块朵颐,很多菜肴和年宵品都经过油炸的工序,吃多了易腹胀呕吐,食欲下 降,并出现油腻“上火”症状。可用山楂研末沸水冲泡制成山楂饮,因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尤长于消肉积,开胃降脂。 如果食得过杂,可用二个鸡内金煲水饮;若食滞便秘,可以莱菔子15克煲水饮,消滞通便。
水果吃多草果祛寒
水果营养价值高,富含水分和纤维,很多人认为水果有益健康,多吃没关系。水果也有性味归经之属,在水果中,寒性水果还是占了大多数,冬春之交,气温较低,此时水果从中医的 角度来看,属于生冷之物,如果不根据自己体质需要,过量进食水果,会令脾胃受寒,出现口淡,流清口水,食欲下降,腹泻呕吐,腹痛喜温喜按等明显脾胃虚寒的 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可用草果泡水喝,草果为食用佐料,被称为调味品的“五香之一”,有浓郁的辛辣香味,常用于烹鱼制肉,有燥湿健脾,芳香化湿的功效。 以草果泡水饮,十分适合过食水果使脾胃受寒的人饮用。
莲藕:藕能通气,能健脾胃顺气。
萝卜:可顺气健胃、祛寒消痰。以青萝卜疗效最好,红皮萝卜次之,如胃寒的女性,可用排骨或牛肉炖萝卜汤吃。
山楂:善于顺气活血、化食消积。但胃酸多的女性慎用。如果是血瘀体质,可用山楂煮红糖水喝,可补血解郁。
玫瑰花:玫瑰花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能,可用玫瑰花泡茶饮。
金银花、菊花、炒决明子:将三者泡绿茶可降火,亦有轻微的疏肝理气之功。
乌梅:乌梅冰糖煮水可滋阴,夏日可常喝,效果很好。
其实很多儿童都存在脾胃功能差、需要长期健脾的问题,所以如果发现家中宝宝有不爱吃饭、体质较弱等特点,在煲汤时可“主攻”健脾方向,此举安全又有效。
常用的健脾胃中药有党参、谷芽、麦芽、山楂、独脚金、淮山、芡实、莲子、茯苓等。这些药材有健脾开胃、消滞的作用,脾胃虚弱的孩子可常吃,分量也无需太多,3岁以上的孩子每次10~15克即可。
太子参也是不错的药材,它又名“童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对小孩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平时也可以用来煲瘦肉汤给孩子喝。另外,调理脾胃时可多吃一些淮山党参瘦肉粥,若平时痰多,还可加入一些健脾化痰的药材,如南北杏、川贝等。
健脾益气可试试三种汤
芡实鲫鱼汤
可补气、健脾、固肾。适用于脾胃弱、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的小儿或一般儿童日常食用。选用芡实15克、淮山15克、鲫鱼1条(约150克)。鲫鱼去鳞、鳃及内脏,用少许食油在铁锅内煎至淡黄色,然后与芡实、淮山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浮小麦猪心汤
可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健脑益智。选用浮小麦25克、大枣5枚、猪心1个、桂圆肉6克。猪心对边切开,洗净积血,大枣去核,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参术大枣汤
可健脾益气,常用于体倦、胃纳欠佳、大便不畅的小儿。一般儿童饮用,也可健脾开胃。选用党参10克、云苓20克、白术6克、大枣5枚、鲜鸭肾1个。云苓打碎,大枣去核,鲜鸭肾剖开,把鸭内金洗净后与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调味便可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eqiys/2119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雨水节暖胃健脾的四大食疗药膳方
下一篇: 洗冷水澡会引起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