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早在《内经》中就有暑病的病名、发病时令、症状等描述,并认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因此,端午节这天,除了要开展众多纪念伟大文学家屈原的活动,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
艾灸,是用一种叫艾草的中药,经过特别的加工做成艾绒,在局部穴位或病灶进行加热治疗,艾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气味芳香,主灸百病,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端午灸是在端午这天,拿老姜放在找准疾病所对应的腧穴,再将艾绒置于姜上点燃,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端午灸通过夏令节气阳气开始旺盛,加上经络的穴位和艾绒的激发体内阳气,使脾胃之阳振奋,风湿暑之邪不易侵犯体内之阳,阻断了发病途径,从而达到伏邪不能触发。常运用于各类风湿之邪等疾,如夏季体虚易病、骨质疏松症、脊柱炎、寒性关节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端午插艾条,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端午时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推荐阅读:
端午养生的三大注意事项
农历5月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六月,大自然到了最热烈奔放的时候,山野间的野草也有情,草丛中的野花也养生,这是古人比较重视的一个养生时节。而在端午节用艾叶、菖蒲、柚叶等,是不错的补阳养生方法。
端午养生保健的方法
端午的养生
六月,大自然到了最热烈奔放的时候,山野间的野草也有情,草丛中的野花也养生,这是古人比较重视的一个养生时节。“八九成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夏至前阳气最盛,这时我们最需要也最适合补阳。”专家为我们诠释了夏季养生之方法。端午节用艾叶、菖蒲、柚叶等,是不错的补阳养生方法。
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又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端午的保健方法
艾草是“女人草”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的艾草,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每到端午节,它插在家家户户的门口避邪、驱蚊,点燃艾草,清淡的袅袅烟雾能除虫灭菌。艾草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味妇科良药,所以又被称为女人草。艾草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温暖经络,驱逐体内的湿寒。平时容易手脚冰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每天用艾草煮的水来泡脚,不仅加速血液循环还能治疗脚气,可谓一举两得。艾草做的艾条就是艾灸的原料,端午时节做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能改善风湿病、关节炎等冬病。艾草做的艾绒还可以塞在肚兜里,能改善胃寒等。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艾叶炖鸡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野外寻觅法:专家说,艾草适应性很强,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永嘉、乐清等山野上都可以寻觅到艾草,艾草高8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呈褐色或灰黄褐色,茎、枝均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披灰白色短柔毛。
菖蒲能化湿开窍
《本草纲目》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能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眩晕耳鸣、惊悸健忘、胸腹胀闷、食积腹痛、泄泻痢疾、湿疹等。端午后暑湿盛行,专家说,可以到药店买些菖蒲泡茶喝,每次10克,能化湿开窍。而古人用它泡酒,其味清涩冷冽,余香满口。菖蒲悬挂或燃之,能驱蚊虫。
野外寻觅法: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有特殊香气。根茎粗壮横生,外皮黄褐色,叶片剑状线形,好像钟馗的宝剑,花期在6~7月,果期8月,其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等。菖蒲喜欢长在水边,永嘉书院旁、乐清雁荡山等处有很多。
柚叶能美颜润肤
柚叶顾名思义自然是柚子的叶子了,现在是长势旺盛的时期。端午节柚叶常用于悬挂、煮水饮用或沐浴、泡酒。柚叶煮水饮用可祛风止痛、散寒除湿、消食,同时柚叶茶还能明目,防止眼部出现细纹。柚叶煮水洗面可达到润肤的作用。
野外寻觅法:温州是柚子之乡,柚子树在乡下随处可见。柚子全身是宝,其柚叶、柚花、柚核、柚根、柚皮均有药用价值。
除了以上的药用植物,香茅、青蒿也是端午期间较好的草药,香茅可以驱蚊、治风湿、偏头痛等。青蒿能清热解暑,在古时是治疗疟疾的好药,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艾叶、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如果去野外采摘嫌麻烦,你可到网上买,新鲜的仅10元左右。而艾叶、菖蒲干品药店中基本有卖。
端午吃粽子有什么讲究
1、选料搭配更健康
合理的选料,不仅不会影响粽子的美味,而且还符合营养原理,更加有利于健康,比如,主料糯米不易消化,可以搭配少量杂粮,如带壳糙米、薏仁、红豆等,既可丰富色彩、又可增加纤维质含量,美味又健康。另外,很多朋友喜欢吃肉粽子,特别是带有肥肉的,粽子蒸熟后,肥油充分浸入糯米中,看上去糯米亮晶晶,口感极佳。但是毕竟油腻食品是不宜多吃的,因此,不如大家用瘦肉甚至海鲜代替,口味会更加新鲜!
2、就着茶吃易消化
粽子虽然美味,但是不易消化是很多朋友要顾虑的问题,怎样才能消除顾虑呢?小便建议:就着茶吃易消化。不少茶叶有消食健胃的作用,最简单的就是橘子皮,存放时间长者就叫陈皮;还有焦麦芽、山楂等,煮茶喝即可。
3、有些时候不宜吃,有些方式不宜吃
很多朋友喜欢早上吃粽子,作为一天中的早餐,有的则是喜欢当夜宵,这样都是不科学的。消化内科专家认为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早晚吃的话,停留时间过长,会伤害肠胃。另外有的朋友喜欢冷食粽子,觉得口感更佳,但冷粽子会比较硬,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端午节从古至今一直有插艾叶的习俗。这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后,艾叶生长旺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香味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
端午节,每个家庭都会打扫庭院,艾叶被插在门的边框上。人们用艾叶防止蚊子和昆虫,还驱除恶灵和疾病。艾草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时,既漂亮又好闻,女人们竞相佩戴来抵御疟疾。艾草竿枯萎后被制成泡澡药,用来消毒和止痒,产妇通常用艾水洗澡熏蒸等等。
中医说的“针灸”当中的“针”是用银针插入穴位用来治疗疾病;而“艾灸”是用艾叶在穴位上熏。在古代,人们生病,都是中医治疗,所以才有这句谚语。至于避邪的功能,则源于它的药用价值。
艾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艾草,又称艾蒿,和中国人关系密切。艾草是一种气味奇特的草,对驱蚊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是中药。南方人经常吃它,而北方人通常使用它当药品。艾叶吃起来味道又苦又辣,药性温和。
艾叶在医疗上的用途很多。艾艾蒿汤对子宫出血、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治疗皮肤湿疹和瘙痒。艾叶艾灸可制成艾条或艾饼用于中医艾灸。用艾草制作出的艾附丸、胶艾汤,一直是妇科的名药。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治疗哮喘、镇咳祛痰、止血镇静和抗过敏的作用;它同时还是制作“印泥”的原料,艾草全身都是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eqiys/2009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端午时节要防蚊虫猖獗
下一篇: 桑椹生津润肠-芒种时节食桑椹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