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温度最高的一段时光。四下里骄阳似火,却也常见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小心养生因此就格外重要,过热易中暑,贪凉又会引起风寒感冒。冰品和冷饮就不要多吃了,最合时宜的应该是那些滋味清淡却营养丰富的豆类和瓜果,可以帮助多多补充水分、盐分和维生素。由此往后,天气便要慢慢向秋天过渡,所以不要埋怨时光的酷热漫长,调节好身体和心灵准备迎接丰收的季节吧。
大暑时令蔬果 滋味清淡营养赞
时令水果:香蕉
香蕉的果肉含钾量颇高,故而能很好补充夏季大量出汗丢失的钾元素,对于中暑和疰夏的系列症状都有所改善,此外也是能调节情绪,带给人快乐感的食物。
时令蔬菜:苦瓜
苦味的食物往往不受欢迎,苦瓜却是例外。和大多数瓜类不同,苦瓜在外形和口感上都显得很另类,但这并不妨碍它长久以来在东亚地区的栽培食用。苦瓜又名“君子菜”,便是因为其味虽苦,却绝不影响相伴的配菜味道;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含的多种养分,清火、明目、减脂、抗癌面面俱到,所谓良药苦口,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时令蔬菜:冬瓜
瓜皮外敷白粉、瓜瓤皎洁晶莹,冬瓜看上去就能给人清爽消夏质感。作为唯一不含脂肪的瓜菜,冬瓜向来被视作美容瘦身的良方,《神农本草经》就称其“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完整的冬瓜可以贮存数月而不坏,切开就不宜久放了。除此之外,衍生制品也很多,如冬瓜糖、冬瓜汁、冬瓜茶等。不仅瓜瓤可食,冬瓜子也是久已有之的食品,同样具有美白润肤的药用功效。
大暑养生:补钾防中暑
营养专家提醒说,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极端的气温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甚至还会引发痉挛和中暑等急性病症。因此,值此时节,为防止中暑,除了要保持乐观的心境外,公众还要注意多吃含钾食物。
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大暑时节,为了防止中暑,应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而那些高温作业人员,更应适当喝些含钾的饮料。营养专家解释说,因为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成年人体内约含钾150克,分布在细胞外和细胞内,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在炎热的夏季,随汗排出的除水分和盐外,还有微量元素钾。如果体内缺钾,往往会使人感到倦怠无力,同时会出现代谢紊乱、心率失常和肌肉无力等。
最好的补钾方法是,在日常膳食中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红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药、莴苣、紫菜、西瓜、香蕉等。此外,牛奶、鲤鱼、鳝鱼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钾,应经常食用。
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食物及养生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暑吃什么食物
1、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2、吃仙草
广东很多的地方在大暑节气后都会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也被人们称作为凉粉草、仙人草,这个物质对人们来说比较好。本身有很好的降暑效果,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等地带很多人也喜欢在大暑的时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现在这个已经是一种习俗快了,还有人说大暑时吃荔枝身体会更好,荔枝是很有营养的水果,它本身含有丰富的物质,可以说是很好的滋补品,并且一些人说荔枝营养价值跟人参一样高。
我们应该知道荔枝是莆田特产,并且荔枝也分为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在莆田,特别是在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以前的习俗,大暑到了,亲朋好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6、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7、吃姜汁调蛋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8、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大暑的养生方法
一、起居: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
大暑时节湿热氤氲,起居要注意三防: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
1、防暑湿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时节,很多地方会出现高于40摄氏度的温度,且多降雨,雨水受到高温的蒸腾,氤氲之气弥漫,老人小儿及高血压、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尽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温度最高时户外活动,早晚锻炼避免过于剧烈,宜散步、做操等舒缓的方式。
2、防强光
随着大气环境改变,紫外线强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防晒不仅是爱美女士的专利,也是老人小儿,及皮肤白皙人士需要关注的问题。外出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即使在雾霾或阴天时外出,也可外涂防晒用品,遮阳。对已出现的晒伤,可用鲜芦荟去外皮,取汁涂抹患处,十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防阴暑
由于天气湿热,人易贪凉饮冷,久受空调或过食生冷,暑热合风寒之气侵袭,则易造成头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胀腹泻之阴暑之证。不宜久居空调室内,适当通风。尤其在汗后,毛孔大张之时,更要避免冷气直入腠理。
由于夏季天长,夜晚高温易造成眠浅,白天困倦神疲,需要利用白天短暂补觉,午睡或下午的睡眠不宜超过20分钟,过久则宜造成气血运行减慢,醒后更觉疲乏倦怠。
二、饮食:健脾化湿数第一
大暑时节外湿偏重,宜造成脾胃气机停滞,运行不畅,故健脾化湿为第一要务。宜多食各类谷物、莲子、山药、薏米、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湿之物。牛奶和性凉性平的肉类如鸭肉、鸽肉、甲鱼等也是此时节适宜佳品。
清化暑热,可食绿豆汤、苦瓜等凉性食物,但原本脾虚湿盛的人不宜服用以免折伤脾阳,加重内湿。
夏季时令水果如荔枝、芒果、西瓜等,多为高糖高热量,宜适量服用,补充湿热天气本身消耗的能量,但不宜多食,加重脾胃负担。
很多人喜欢的夏季夜晚烧烤冰啤是造成脾胃损伤的常见原因,原本脾胃不足的人尤须谨慎。
酸梅汤也是夏季佳品,但乌梅为酸涩收敛之品,自制酸梅汤要酌加陈皮等行气之品,滋养生津的同时防止湿气停聚。
三、养神:避免思虑愁绪蕴结于内
大暑脾胃当令,脾藏意,在志为思。《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多思多虑易耗伤脾气,脾虚不能藏意,其人易回忆过去的事情,多后悔自责,导致情绪抑郁,或原本抑郁加重。
大暑养神宜多关注当下的事物,若出现多思多虑,宜倾倒于外,或与他人交流讲述,或书记于纸上,避免思虑愁绪蕴结于内。可多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在早晚温度适宜的时候多于户外行走换气。
四、腧穴保健:按摩或艾灸
可选用脾胃二经的原穴:太冲、太白,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募穴:章门、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
大暑养生要注意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在饮食上要健脾化湿为主,也可以为去按摩或艾灸下。
大暑的养生食谱
1、豉汁苦瓜炒牛肉
将所需的主料、辅料等洗干净。苦瓜洗干净之后去掉白瓤,切成大片状。洗好的牛肉加入生粉、酱油、少量盐、油、姜丝和少量水一起腌制半小时。豆豉用清水浸泡之后捞起来,沥干水分。将蒜头切成蒜茸,然后将豆豉倒进来一同搅拌。搅拌之后倒入锅中加上少量油,爆炒出香味,即可捞起来。锅洗干净之后开始爆炒牛肉,大概翻炒40秒左右,即可把苦瓜和刚刚爆炒好的蒜茸、豆豉放进锅里一起翻炒。10分钟之后下调味料,这道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豉汁苦瓜炒牛肉即可出锅。
2、西瓜皮粥
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
3、薏米陈皮鲤鱼汤
将薏米、陈皮、冬瓜、鲤鱼、瘦肉、生姜分别洗净。药材浸软,冬瓜去皮、切块。鲤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一起与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便可。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每年的7月22日前后即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为 养生 重点。
大暑三候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2)二候土润溽暑:溽 (rù),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3)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情志方面,谨守 “静心 养生 ”的原则,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对待,切莫大喜大怒。其次要注重心理纳凉,可采用 “心理暗示”和 “心理纳凉”等法调整情绪。
大暑节气进入 “中伏”,高温酷热,易动肝火,人们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 “情绪中暑”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 养生 和身心 健康 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所以夏季控制好个人情绪,谨防疾病。
起居是大暑 养生 至关重要的一环,大暑节气讲究 “夜卧早起,午间小睡”。人们每天需保证至少七到八个小时的有效睡眠,晚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缺少睡眠易导致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而午间适当的小睡,有助于心经运行。此外,在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
运动方面,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羽毛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运动后不要立即冲凉,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 “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适当进食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如绿豆汤、荷叶、西瓜、莲子、冬瓜、扁豆、薏米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健脾作用。大暑时节还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等 “杀菌”蔬菜可预防胃肠道疾病。
清拌茄子
组成 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制法 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放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 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苦瓜菊花粥
组成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法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 清利暑热,止痢解毒。
在酷暑难当的大暑时节,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 “阳暑”,也要防 “阴暑”。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 “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 养生 保健中常有 “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祛暑湿 “三窝”保健法
1.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调理睡眠和改善心脏不舒服。
2.肘窝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3.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可以在两腿的委中穴各按五十次,站起来以后,就能感觉非常轻松了,压力就完全消失掉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eqiys/196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暑时节吃什么最养生
下一篇: 24节气养生法